今天的乡下,信号极差。
或许跟天气有关,半天打不开网页,故,今天的文字和图片,就不排版了。
照片一骨碌发出来,文字一骨碌堆出来,我尽量排版处理,做到目前网络条件下的最优。
到村子的时候,整个下半身全湿了。鞋子,更是被水浸透了。乡下的给排水工程做得不好,路面积水蛮严重的。
坑里的水,已经蔓到了路上。
待水退去,道路泥泞不堪,若不是有那么一点点骑摩托的经验,估计连人带车,早特么栽倒在地了,拱沟里,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泥泞,俺竟然平稳地蹚了过来。
早年间,河道畅通的时候,即便逢暴雨,村庄也多半不会被淹没。如今,但凡有点雨水,沟满河满,是常有的事儿。
倘若降水量再大一些,屋里的锅碗瓢勺漂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迎接我的,除了两位老人,还有一条我叫不上名字也说不上品种的小狗。打小到大,我都怕狗。
不过,这个小狗倒是蛮可爱的,哈哈。瞧它那个熊样,一看就知道是个怂蛋,连一只瘦弱的小猫都惧怕。
离老远,看到后院变得一片空旷。我问,原来老房子呢?风刮倒了么?
外爷说,扒了,公家带人来给扒了。
我问,为啥扒?
外爷说,不大清楚。因为啥,我也没听清。反正,公家说了,这样的土房子就得扒掉。
我有些遗憾。因为,随着那土房子的消失,我的许多记忆也一并消失了。
不过,外爷也传来喜讯,今年小麦亩产1500斤,差点的,也能达到1300斤的样子,1块08分一斤。按老人的话说,这是几十年来产量最高的一次。
这茬玉米,亩产高低也能达到1000斤吧,按照8毛钱斤计算,也有800元的销售额。
如此推算,一年下来,还是乐观的。
至少,好转了。
您可能觉得少,可能觉得还没有您一月工资多,可是,这已经让村里人心满意足啦。
外爷没听到姥娘说的话,一边美滋滋地哼着小曲儿,一边带着我摘点青菜,用作晚上吃。
菜园,还是那个菜园。四季变换,诸多蔬菜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菜园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如你所知,今晚注定又是一个烂醉如泥的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