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喜欢把孤独挂在嘴边,一个人吃饭孤独,一个人睡觉孤独,一个人看电影更是孤独。有人把一个人的孤独定级,总共十级,第十级的孤独是——一个人去做手术。
孤独的十个等级我都独自经历过,我还记得自己躺在手术台上时并未有人们传说中冰冷的感觉,因为我还没来及体会它的冰冷时,就已经在麻药的作用下昏睡过去。
甚至在码这段字的时候,我也孤独,我的嘴孤独地寻求着零食的安慰。我每天有大量时间独处,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我是孤独的。
但其实,这也只是孤独的行为,算不得真正的孤独,那些一个人吃饭睡觉时的感觉,想吃的零食的冲动,在被满足后,这些所谓的孤独都会消失不见,它们只不过是感官上瞬间的寂寞,上一秒还在,下一秒,就可以涌入这世界,不知孤独为何物。
那孤独是什么呢,心理学说孤独感跟孤独的状态不同,真正的孤独感会逐渐腐蚀内心,让人产生与世界疏离的边缘感,它是人封闭内心的反映,长期感受到孤独感,便很容易形成情绪障碍,甚至降低心理健康状态。而孤独的状态,则是一种独来独往的生活状态,一种偏于独处的生活状态。
小时候我们的情绪很简单,喜怒哀乐无限切换,然而长大成人后,纵使活的再洒脱,在面对家庭、事业、社会时,都不得不压制自己的洪荒之力,在有了该担负的责任后,逐渐没了任性的能力。
前几个月,有篇文章写到大多数男人在劳累了一天回家之前,总愿意自己在车里单独待会儿,这种行为,无非是在逃避孤独感,职场里的尔虞我诈,领导给的压力,无一不压的人难以呼吸,然而纵使再累,看到餐桌前的家人时,哪怕强颜欢笑,也不能流露出自己心底的孤独感。
有位朋友跟我提起他自己孤独感最强烈时的经历:半夜从梦中惊醒,想跟老婆倾诉,旁边的老婆劳累一天,睡的正香,听到客厅有声音传来,出去看时,自己日渐衰老的父亲正深受失眠折磨,无聊到只能强迫自己看并不感兴趣的综艺节目。
成年人的孤独感无处可倾诉,父母操劳一生,无故倾诉会让他们更加为自己担心。伴侣同样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而放眼身边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生怕一时话风不对,惹得大家更加唏嘘。
成年人,这个百感交集的群体只能继续承受着自己的孤独感,然而等发现自己深受其害时,孤独感已经发展成了抑郁症,正应了所谓的孤独成疾。
去年男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去世,他的许多朋友甚至不知道他患有抑郁症,就连他最好的朋友陈乔恩都从未听闻,而那之前不久,他还贴心的为她准备了生日礼物。
那些被孤独感包围的人,因为不愿意打扰他人的生活,所以自己积劳成疾,他们孤独着的样子,是这世界不曾有的风景,然而这世界,不曾对这风景怀有善意。
北方的深秋,西北风吹的凌厉,走在街上,总有种被风抽了巴掌的错觉。有一天晚上,我出门买菜,天将暗未暗,对面哭着走过来一位中年女性,她打着电话向电话那端的人哭诉道:“不论我说什么问什么,他从来都不会回答我。”
感情中的伤害,大于所有伤害,孤独感亦是,长期得不到对方回应时,伴随着孤独感而来的,还有失望、猜疑以及自我否定。
我不知道那位跟我擦肩而过的女士后来的状态,对于她的经历,我自然没有多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活的轻松。但那一瞬间,我由衷心疼她,仅是冷风吹过泪痕的感觉,就足够难受,然而当时她内心的痛苦,远超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