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cat的颜色各异,柔软无比的兔子。做工上有细微的差别,但总体而言均是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软乎乎、空荡荡的玩偶。
曾经试着给兔子们编过一个黑手党题材的故事,最早买来的粉色兔子是组织的核心,灰色兔子是副手,白色兔子是沉默寡言的文身师。因为“双十一”的龟速物流,不得不在集散中心滞留了好几天的棕色兔子与蓝色兔子是历尽各种艰辛后终于找到归处的沉默寡言的神枪手……大概就是这样的设定。
然而,它们的故事像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顺利开始。虽然做了复杂细致的设定,但设定就像是无法真正被它们所接受吸纳一样,永恒地浮在表面。棕色兔子和蓝色兔子在执行任务中受伤的悲壮故事进行到一半,蓝色兔子说出“杀掉他也不关我事”之后,影片便一下子进入卡顿和回溯。过去上演过的场景反复回放,说过的台词一遍又一遍重复,但始终不能往前推进一步。
做梦者已经知道自己在做梦,于是梦境便无法继续。梦中的人物因意识到自己不该存在而分离崩析,连同身后破碎的场景一起。
黑手党兔子于是变回表情平板呆滞,或者称得上无辜可爱的兔子玩偶。
不由得回想起小的时候,似乎是没有这样让人觉得无力与空虚的落差的。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也不大喜欢出去玩(现在更不喜欢),于是在六岁之前,我的日常生活差不多就是在家中看漫画、看电视,给玩具熊和芭比娃娃上课、看病、面试。一场面试奇迹般地一演就是一个下午,人物设定上包括从国外归来的双胞胎姐妹、善良但容易被人利用的模特前辈、丈夫不幸因海难去世的天才演员(因为没有买男性芭比),还有现已记不清的各种戏剧化的故事场景,是不需要刻意维持和寻找,便能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想象力。
我并非打算通过这件事来追忆童年,只是对一个问题非常好奇:儿童的灵感与天赋,究竟是在什么样特定的场合下被激发出来的呢?是与成人世界流逝速度不同的时间,是大量的无知撞上大量的未知在大脑内部引发的反应,又或者是其他什么?
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小说的讨论,即有作者说,如果年纪上去了,写出来的东西还是被评价为“有灵性”的话,那是很悲哀的。我明白她的本意是指作者应该精进小说技巧,不可依赖天赋写作。但我个人认为,经过长期的写作后仍能写出灵性十足的作品,对作者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兴奋的事。
灵性这个概念,如果由我个人来判断概括的话,我会将它解释成:一滴来自宇宙的水,落入“我”这个容器之中所产生的反应。
现有的东西以试探碰撞的形式去接纳全然陌生的外来物,之后产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灵性。这里的重点在于“过程”二字,而非结果。
经常会觉得,或许是人们太过于在意事件的“结果”和“确切的主题”了,故事需要主旨,小说需要结局,人生需要意义,每一样物件都可从制造过程到存在价值列出长篇说明书。但是,我更想要重视的,是那些纯粹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碰撞。像是一部分宇宙粒子碰撞到水流而消失,另一部分粒子相互结合而强大,状似消失的粒子又同火焰结合变为其他形式的东西……我迷恋着这样的随机性。
但是,来自宇宙的水究竟能够演变出什么,首先还是取决于体内已有的东西。这大概也是儿童的局限性所在。
任何时间段都有任何时间段的限制,现在看着失掉了性格的兔子玩偶们,越发痛楚地感觉到了这一点。说不定必须去寻找宇宙之水才行,我认为。
戳阅读原文,把书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