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里
01
“家长群”什么时候变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词,简直比职场撕逼大戏还精彩。
近日,一网友爆料,自己因为一句话就被踢出了群聊,很是不可思议。
从微信截图可以得知,该家长由于开跑车送孩子上学,被老师批评,称这种行为不利于孩子的价值观教育。
孩子的攀比心理,到底是由于现实中的贫富差距,还是因为家长的心态导致,这本身是一个值得商榷讨论的问题。
“不就是送孩子嘛,普通的车也行。”
“反正你们也不差钱。”
还真不是差不差钱的问题,开跑车送孩子上学,到底是炫富,还是其他家长心态问题?
到底是孩子有着攀比心理,还是家长以孩子为借口,掩饰自己的病态心理?
02
孩子一开始对于奢侈品、豪车等物质,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甚至连攀比情绪都没有。
后来却逐渐养成了攀比的心理,该反思的是父母和老师,出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心态。
一切外化的物质条件,都有可能成为攀比的物品;一切聚会场所,都有可能是一场炫富专场。
《奇葩说》第5季里,有一则辩题“混的普通的人,要不要去参加同学会?”
“因为你混得普通,所以在这个高端饭局中,没有人会问你借钱,你就带着一张嘴,吃好喝好,至于买单更不是你操心的事。
因为买单是同学聚会中最有仪式感的炫富环节。另外‘普通’有可能是你这辈子的巅峰,为什么不去参加同学会?”
高端饭局,自有炫富环节存在,从房子、车子、包包,到孩子的月考成绩,中考排名,没有什么是不能用来比较的。
混的普通也很正常,贫富差距也一直都存在,这是事实,也是真相。
03
前段时间,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热映,《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的一番评论,让这部片子再次上了热搜。
他说:“这部用灰暗镜头讲的好人不被好报的平庸故事,充满了负能量,看完让人很难受。希望电影人多学学好莱坞,拍出一些善恶观正常的片子。”
“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
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
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所获知的不是真相和真话,是最大的负能量。”
如果说“好人不得好报”的事实存在,充满了负能量,那贫富差距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负能量。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试图掩盖真相,掩盖现实的残酷,是最大的自我欺骗。
有着一颗敏感脆弱的玻璃心,不论你看到什么,心里所想也不过是一些负能量跟偏见。
演员辛芷蕾,由于在宫斗剧《如懿传》中扮演“嘉贵妃”,而被网友谩骂。
戏里的她,善于宫心计,光靠一张嘴就能掀起后宫嫔妃争斗,也正是因为她把这个角色刻画的出神入化,被网友骂“长着一张有野心的脸”。
“我认为欲望不丢人,丢人的是你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还告诉你自己你不想要,然后去嫉妒、嘲笑别人的欲望和别人的成功,我觉得这个是错的。”
为了得到一个角色,她试戏很多次,也经常哭着离开试戏现场,但正是因为她“爱演爱争”的劲儿,让她最后得到了心仪的角色。
04
家长群的存在,本是为了方便老师传达学校通知,家庭作业等事情,到现在却演变成了成年人的“宫斗”江湖。
教师节,私自买下礼物,事后在群里通知:这是以大家的名义赠送的,费用平摊。
你这么能,干脆给老师凑钱,买套房得了。
班级里,暂时没有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自作聪明,提倡家长自愿参加,统计报名人数。
自己的孩子不好好管,非得插手学校事务,让那些群里的透明群体情何以堪。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成年人的那些算计,至少不要在有孩子的地方上演。
家长群是无辜的,它本身只是一个作业群和通知群,如今却变成了道德审判群,人情世故群。
与其在家长群里天天演戏,不如多花点时间摆正自己的心态,关心自己的孩子。
作者简介:十里,寒江大叔专栏作者,执着于三观与五官的处女座,爱吃榴莲的文学硕士。本文首发于寒江大叔(),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1 《“有些人你早该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