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骄阳似火的九月,刚进校的我就听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事情,师兄师姐们不停地给我们介绍他们三下乡的各种趣事,当时各种羡慕他们,觉得大家能在一齐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真的很好。青春就该这样,慷慨激昂,热情洋溢。于是在心里,我一向暗暗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我必须要参加这个活动。于是在今年同样娇阳似火的七月,我开始了我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我们此次三下乡的队伍有44名学生,一名指导老师。我们队分有6个组,分别是支教组、新闻组、调研组、实验组、后勤组、和医疗保卫组,大家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每个人都必不可缺。而我则被分配到了实验组,显而易见,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学生们做实验,让他们领略物理实验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由于那里比较偏远,所以那里没有做实验的材料,也跟孩子们了解过他们从来没有上过实验课,我们也算是他们的实验启蒙老师了,所以我们选的实验都是现象明显有趣,又是比较常见的生活常识,尽自我最大的努力,给农村孩子带去外面世界的信息,这就是我去支教的初衷。
虽说我们的工作跟支教组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但是也有着不同。如上课形式,由于实验注重的是自己动手操作,所以我们的计划是把学生进行分成5个组,小组之间的学生需要相互帮助,互相配合。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更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由于地方偏远,很多材料在那里都买不到,所以所有的实验材料都要我们自己一样一样的搬过去,刚开始确实搬的很辛苦,因为实在是太多了,结果搬材料的途中,遇见队友们,无论男女,都过来搭把手帮忙,很温馨,这是我对这次下乡与队友们的相处充满着期待。前期的准备工作需重复做很多次测试实验,确保实验的成功率,不停地核对实验材料等,虽说很繁琐,但我们乐在其中。
精彩四射的开班仪式,孩子们一排排地坐在那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睛里透露着小小的好奇,在看节目的时候不断排出的热烈掌声,嘴里不停的发出应和的呼声,手脚不由自主的跟着我们一起摇摆,从小观众们的反应可以看出,开班非常顺利圆满的结束了。而19号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实验课在这天开课,第一次上课情绪很激动,有种神圣的感觉,送人蜡烛,心存光明。根据计划我们上课的时候采用小组学习模式,把学生进行分组。结果发现的问题就是积极的学生很快就组好队了,而有些内敛的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没有动,后来经过小老师们的劝说,再加上被积极的同学所影响,所以那些不动也慢慢地开始主动起来了,这是一个好的迹象!接下来我们这些小老师便是每日按课程表上课,其他每天队员间也是按部就班的工作。
转眼间,这次三下乡已开始进入倒数期,我们的课上一节便少一节,觉得轻松之余又不免有点舍不得,虽然他们有时候真的很调皮,但是仍然抑制不住对他们的喜爱。看着实验材料不断的减少,就证明我们做过的实验越来越多,虽然在他们的年纪有些知识可能不太明白,但至少可以留下一些印象,让他们对以后物理的学习有着更深刻的领悟。在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听到他们反映到,其实他们自己在家也尝试过做实验,而且都成功了,问他们关于原理的问题,还是有一些孩子记得的,心里挺欣慰的,却又有点担心,虽然我们选的实验都很安全,但是还是担心他们会发生什么意外。不停的嘱咐他们要在有大人的情况下做实验,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进去。
11天的日子如白驹过隙般划过。7月27号,是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最后一天,我们与小学生共同举行了结班仪式,我们在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下演出与及圆满地成功。孩子们纷纷留下了不舍的泪水,与小老师们用力的进行最后一次拥抱,拍下最后一张亲密的合照。早已放学的他们,迟迟不肯离去,努力延长与老师们的相处时间,用行动表达着他们的不舍之情。我从来没想到我也能收到她们送的信,意外加惊喜。当时我站在走廊外边,有个小女生朝我走来,还以为是想要一起拍照的,结果她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然后低声跟我说:回家再看,当时心里觉得好笑又欣慰。打开那张纸条的时候,掉了几个闪闪发光的小爱心,纸条上最醒目的内容就是:我喜欢你,李老师。让我一下子觉得这次三下乡值了。三下乡活动欢笑、努力与汗水,都还历历在目,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离别只是时间的问题,我注定是他们生命中的过客,但我希望我已经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一个小小脚印,希望他们越来越好。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如我从刚开始上课的紧张不安,到现在的驾轻就熟;刚开始与队员们相处的拘束,到现在的自然的问好;刚开始不知如何与孩子们聊天,到现在的侃侃而谈等等。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十二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回想起来,是庆幸?还是依恋?才发觉,原先乏味中充满着期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山头小学给我们留下了充满了酸甜苦辣的回忆,让我们认识到了学生们的纯真、真挚的感情。在告别了我们的学生之后,我们又将背上行囊,回到学校,走入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样的下乡的锻炼,能够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潜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李艳艳/撰
来自:“扬帆启航”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