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许知远,行走的书店。
日期:2018-07-27 06:31:40 作者:刘二囍 阅读:

许知远,行走的书店。

  遇见书店·009 | 北京·单向街书店

  在说书店之前,我们先说一个人

  一个自以为是心怀偏见蓬头垢面,中年油腻,相当自恋,戴着直男癌与臭公知帽子的人,他叫许知远,虽然被贴上了这么多不良标签,可我还是蛮喜欢他的。

  相信不少人是通过《十三邀》认识许知远的,这是一档备受争议的访谈节目,一改主持人客观中立传统态度,整个过程充斥着尬聊与偏见。人们对他的质疑与指责,催生或加剧了上述标签的识别度。

  持有偏见的许知远,在《十三邀》里向嘉宾们提出了很多不合时宜的问题,随着节目的播出与自媒体大号的吐槽而犯了众怒。然而,因偏见,节目居然呈现出非同寻常效果收视率高居不下。节目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算说明许知远并非部分公众眼中的一无是处。众怒与嘲讽,对许知远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当年用《庸俗胜利》怒怼韩寒后,他已经成为过众矢之的。如今,他回避掉这些争执,继续沉浸在时代焦虑以及自我想象宏大命题

  《偏见》封面

  你们不是觉得我有偏见么?那干脆我就把我的新书名字命为《偏见》,这是许知远对公众质疑的直面回答。在这本整合了往期访谈栏目内容的书里,编辑作出了这样的脚注:带着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者被再次印证。

  偏见,在主流视角里,这是一个不良词汇,只有在少部分人那里,才会可贵。许知远承认偏见,并将其化身为一种优势。而支撑这种转化的,正是他的偏执博学真实,还有他的挽歌式审美与中年式迷茫

  挽歌式审美

  · 

  许知远与严歌苓 圆明园店 2006年

  在第一期与逻辑思维对谈里,罗振宇直言自己最讨厌那些唱挽歌的人,觉得唱挽歌就是在浪费生命,许知远尴尬回应:我就是给时代唱挽歌的人,你不觉得挽歌很美么?

  于是,我拿挽歌去询问身边的人,大凡我欣赏喜欢之人,多是愿唱挽歌之人。至此,挽歌成为了我简单粗暴划分人群标准。我想,只有认同挽歌美的人,才不会轻易混入嘲讽许知远的大军

  这挽歌式审美,决定了许知远的视角,也正是他的底色。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利益为上的大环境下,只有甘愿唱挽歌的人,才会开一家实体书店。事实上,书店就如同这个时代的挽歌。这首歌,2006年,在圆明园的一个院子里,被许知远和他的几位朋友奏起。

  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同名作品《单向街》的这间书店,前身一个废弃的画廊,当初筹建它,只是一群作家诗人媒体人的一时兴起,他们只是想拥有一个地方,可以和朋友们文艺方式虚度时光

  文化沙龙现场 圆明园店

  正是这种心态,为它注入烂漫色彩。以许知远为首的股东们,凭借自己的广泛人脉,可以邀请到文化圈内很多知名人士来书店做沙龙。每个周末,上百人围坐在铺满灰色石子的院子里,绿色蔓藤在竹林掩映下爬满灰色砖墙,西川的诗,刘小东的画,周云蓬的歌,赖声川的剧,贾樟柯的电影,陈丹青愤怒都在这偏僻的皇家园林里绽放成花。高品质的文化沙龙成为书店的亮点,很多人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圆明园的角落,在自然的环境,以自由形式自在交流,一块梦寐以求乐土逐渐被耕耘出来。

  2006年1月1号,书店开业第一天的他们,一定未曾料到,当年合办的单向街书店,虽几经搬迁,却能屹立不倒,如今已成为京城的最动人的一首歌。

  中年式迷茫

  ·

  将许知远带到风口浪尖上的是与马东对谈那一期。

  马东作为专业的主持人,口技远在许知远之上,在资深前辈衬托下,后者的主持水准用业余形容也算是难免了。

  能操盘《奇葩说》节目,并将其做到国内顶级收视率水准的马东,可以说是情商智商双重碾压常人了。这种步入中年的男人,早已经构建了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甚至密不透风。在通透圆滑的马东面前,许知远更显笨拙。他把自己对时代的焦灼,对世界的不解抛给马东,企图从中得到一些回响,结果传来的都是闷声。如同一个迷惘青春少年,在寻找答案

  然而,这种笨拙、这种迷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讲四十不惑,并非什么都懂了,而是到了这个年纪,对于不明白的也不想懂了。生于1976年的许知远,已迈过四十的门槛,可依旧对这个世界保有强烈未知感与好奇心。这究竟可笑还是可敬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许知远,一定不会是拙笨之人,他愿意将自己的迷茫困惑不安呈现于大庭广众,在我看来,这种笨拙比通透更弥足珍贵。在精英意识走向庸俗化,在理想主义功利化的当下,缺的不是罗振宇与马东这些聪明绝顶的人,而是许知远这样的拙笨之人。

  社会流行伪装这身保护色,人们不愿承认自己的笨拙。而笨有时不过是坦诚直白,对生活的不加掩饰。一次在节目中被反问,为什么要做《十三邀》这个节目,许知远回应说:“因为我做了一个不赚钱的书店,所以要做一些其他事来赚钱。”

  这样的表述,怎么会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答案,一个具有精英意识的时代思考者,应该有无数个更体面的回应。然而,这就是许知远,一个笨拙的中年男。

  是啊,太聪明的人,哪会选择开书店。

  公知式意识

  ·

  在公知像文艺青年中国足球一样论为笑柄,被污名化的当下,人们纷纷避而远之,很少人可以像许知远一样勇于定位自己就是公共知识分子。触摸社会的脉搏,身陷时代的焦虑,在他看来,像是一种知识分子使命

  知识分子,为他带来优越感,这在节目中屡次闪现,也常被人诟病。与优越感对应的是知识分子滋生的精英意识。北大的许知远与清华的高晓松,不仅是颜值发型相似,在这点上,他们也颇有几分相似。

  记得,在一次节目上,高晓松痛批清华师弟梁植,称其作为一个名校学生,对国家社会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反而纠结在工作,如此小的格局实在是有失清华高材生身份。在这个观点上,想必许知远与高晓松是一致的,对国家对社会对时代的思索,一直是许知远沉浸的事情。那些他写出的文字,《那些忧伤年轻人》《时代的稻草人》,以及无法在大陆出版的《抗争者》等等,都是内心世界的折射。

  许知远作品封面

  出书是在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而开书店,同样也是。在我看来,一间优秀的理想的书店,绝非只是图书的搬运工,或者他人知识的贩售者,它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并以此影响别人。在这点上,在全国书店范围内,可能没有一个可以比单向街书店做得更好。

  除了许知远自身的几本书,书店主导的系列丛书《单读》,正是这间书店强有力声音

  视频截图

  记得在一个视频里,许知远面对镜头谈起《单读》,指出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书店产品,并认为它是世界一流的文学杂志,直言自己特别得意

  “应该推荐一下我同事编的《单读》”

  “真是编得很好”

  “但是这个是不是太不要脸了”

  “就是推荐我们书店自己的书 自己出的”

  “我一个跟天才的同事 吴琪编的这本杂志 编得非常好”

  “出了几期叫《单读》”

  “《新北京人》《我们的黄金时代》《世界的水手》”

  “我举得这是我们书店 我觉得我最喜欢的一个产品”

  “我觉得它是世界一流的文学杂志”

  “他的写作 他对思想探讨 他的文本本身啊 他的宽度啊”

  “都让我觉得特别得意啊”

  视频截图

  许知远是真的不要脸么?确实是的,公然直言自己书店出《单读》是世界一流的文学杂志,他得意洋洋神采都让我为之感到得意了。

  如果能有更多人可以这样不要脸,那就太好了。

  从单向街到单向空间

  ·

  单向空间 花家地店

  2013年,辗转到花家地的单向街书店,拿到了千万美元天使投资,此时已经更名为单向空间。至此,书店进入新的版本。许知远和他的团队,在经济保障的加持下,做了各种努力尝试打破书店的边界,呈现更多的可能。

  由单向空间与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十三邀》,便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在文字以外,进行另一种书写。以单向空间为品牌的自媒体平台,也正在释放能量,影响着这个时代与社会。这些,无不让这间书店变得厚重

  这间实体书店,已经通过它的外延产品,让很多未曾身临其境的人,成为其使用者。用这样一个特别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书店前所未有力量,这可以说是一种独有的魅力

  单向历成为这一魅力的重要体现。由单向空间出品的文学日历异常欢迎,预售时,销量便可以每天几万本。日历带来的营收成为书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许知远都戏称自己是靠卖日历过活的人。 

  此外,书店发起并主办了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鼓励和表彰青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北岛、西川、戴锦华、陈冠中、毕飞宇、许知远、高兴、余中先、止庵、史航、张定浩等受邀作为顾问,该奖已经逐渐成长为国内受瞩目的文学奖项之一。

  一间书店所做的这些,已经超越常规书店的职能范畴。单向空间正在用文化力,重新界定书店。

  单向空间 爱琴海店

  如果只是身处实体的单向空间,我得到的撼动要比不少书店少很多,无论是爱琴海店大悦城店,还是花家地店,在那里的体验远不及我在南京先锋书店、在深圳旧天堂书店来得惊艳。但是,他们有许知远,这一个人便可以弥补诸多缺憾,让单向空间成为国内我最钦佩的书店。许知远固然有很多值得吐糟的地方,可是他的闪光点太亮了。而这种亮,也便成了单向空间的光。

  书店主人是书店内核的体现,许知远的文化作为便成为了书店内容的一部分。从主编《东方历史评论》、参与理想国译丛M系列,到录制《十三邀》节目、做《艳遇图书馆音频,眼下的许知远,简直就是行走的书店。

  许知远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满含偏激的作家。幸运的是这个不合时宜的作家开的书店,却很适宜,深得我心。

  ······  ······

  我在走访我喜欢独立书店,并记录它们

  关于书店的故事,会陆续在这里分享

  我是二囍,广州不打烊书店1200bookshop创办人,前建筑师,业余写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许知远,行走的书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