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扑火的萤 乘风的浪
沉醉不知归路
却终于不肯让他太圆满
留白了知音与同道
“我这一辈子啊 太孤独”
江苏 宜兴
也在他的心底荡漾
终于荡漾出了一个让父母意外的吴冠中
我却拜倒在‘美’的石榴裙下”
终于 17岁那年
如扑火的萤 乘风的浪
一头扎进美学怀抱的吴冠中
沉醉不知归路
塞尚 梵高 毕加索
柯罗 高更 马蒂斯
让生逢其世的吴冠中在传统美学之外
又窥得美的另一种姿态
有没有一种方法
让东方与西方的美结合
生出新的美
横亘在中西方美学之间的这一难题
还有勇气
在很多人上下求索而不得其门之后
这一试就试出个别有洞天
——
揣摩 酝酿 轮廓 勾勒
这中间
探寻美学的新可能
首先要企及的
从斧凿 生涩
打破牢笼的吴冠中
缝合了中西方美学的裂缝
从未有人大胆如斯
因为从未有人获得他的自由
也收获了批判与不屑
这种不屑
“四平八稳不是艺术 要懂得放肆”
许多年后
他因自由而放肆 因放肆而敢于创新
这创新 终于将他带上了一条孤独前行的路
也不含“朝闻道 夕可死”的慷慨
这孤独 是一种距离
“你走得越远 (和别人)相隔就越远”的距离
他远到了喊出“笔墨等于零”
他远到了喊出“艺术家不该被圈养”
他远到了喊出“画卖不出去了——好!”
他远到了喊出“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
他走得这样远
他不得孤独 谁得孤独
孤独在许多时候 并不值得歌颂
至少吴冠中从不渴求这样的孤独
他却不得不孤独着
做一个好好先生
但恰如一尾游进了江海的鱼
便再也不会眷恋从前的溪
自由如吴冠中者
孤独于他们而言 并不是自我放逐
只是比别人动身的早了一步
——
也许 这世界每向前迈一步
都离不开勇于孤独的人
孤独是孤独者远去的通行证
孤独与喧嚣之间
只隔了一个自由 心灵的自由
也许 吴冠中孤独地太久了
已不再奢望还有什么人肯陪他一道前行
所以他才会说
不必悼念我 去看我的画吧
我的一生 都在画里
也许 吴冠中孤独地太久了
所以他才会说
不必悼念我 去看我的画吧
我的一生 都在画里
把一生留在画里的吴冠中
离开我们已整整八年
2010年6月25日
大师远去 匠心绝响
缅怀大师最好的方式
也许便是去看他的画
看水墨与油彩纵横之间
那一抹孤独 如何自由
— 新技能 —
书画半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