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 · 内心博物馆
我想建一座博物馆,收藏你所有的秘密
—
独居五年的女孩
▌藏品释义:一个人住的第五年,学会独处,学会与自己和解。
由美曾经的住处
我有一个朋友叫由美,大学毕业之后,她就从家里搬出来一个人住。
每次去她那个小屋,我最喜欢拎着两瓶啤酒,抱着她家两只大猫和她碎碎念。那里曾经治好了我的失恋,也让我看到了未来很多的光。
这也让我很好奇,像她一样总是一个人过的女孩子,是怎样学会自我消解的。
今天邀请你一起,走进一个过了五年独居生活的女孩,真实的内心世界。
这首柔和的歌,请一定记得点开听
馆藏故事 · 第十三期
文 / 大由美
# 01
念书的时候,我经常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叫《一个人住第五年》。
那时每次看到它的名字,就觉得听起来好孤独啊。
没想到,现在自己算了一下,不知不觉我也开始了我第五年的独居生活。
记得搬家那天,妈妈看着我一车的行李,引擎快响的时候塞给我一口家里的闲置锅,说晚上饿了自己可以煮泡面。那口锅我到现在还留着。
结果后来经常下厨,第二年我被南都报纸的“小厨娘”专栏采访,抱着熬了一夜的番茄牛腩煲上了报纸,照片上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一样。
可能我妈和我都没想到我会成长成这个模样。
# 02
选择搬出来一个人住,好像是很久之前就埋下的种子。
我今年 27 ,妈妈已经 65 了,爸爸也不在了。
爸妈很大年纪才生下了我,在漫长的青春期里,我常常感觉自己的轮廓很模糊,和家人几乎从来没有好好沟通过。
我总需要忍让些什么、保持些许沉默、自己消化大量的烦躁和焦虑,才能勉强和年纪太大的父母保持平和的关系。
和家人住在一起时,明明最亲近的人,却最常和他们发生摩擦。
半夜来查房看我有没有在玩手机不睡觉,晚上超过十点回家就对着我摇着头翻白眼,在家不出去说我怪不得交不到男朋友,真出去了又说我天天就知道玩不学习没有上进心。
后来也发现,其实也不止我妈这样,身边很多人都和我感同身受。
但搬出来住后一年,每一次回家那种糟心的感觉却越来越少了。一开始她给我打电话,我总是假装没看到,因为不知道接了电话说什么好。
可是一个人住久了,开始逐渐从一个被照顾的人的角色,成为了一个自己照顾自己的角色。
关心怎么煲汤,关心隔夜的水能不能喝,关心电商活动纸巾多少钱一包很划算。
和妈妈可以聊的话题,好像越来越多。
由美现在的家
# 03
我也慢慢发现,我真的在和自己认真相处了。
记得刚开始一个人住的头几年,那个时候我有一个异地的男朋友。
交往了几个月,我以为还在热恋期,但突然有一阵子他开始很久很久才回我短信。
我哭唧唧问他:“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他跟我说,不是不喜欢你了,我也很想早点回你短信。可是后来我发现,你太黏人了。
“我必须控制住自己冷落你一段时间,因为我想让你学会自己和自己相处。”
他比我大好几岁,这句听起来冷漠但又很真实的话,我一直记了很久。
虽然我们后来分手了,但我们现在还是挺好的朋友。
是他让我发现,像我这种敏感又爱胡思乱想的女孩子,说错一句话会尴尬几年,看一部恐怖片会一直后怕,如果真的想明晰自我与世界的界限,就只能靠独处来实现。
不离开人群、离开需要伪装或遮挡的社交,我就没办法与自己安静和耐心地交谈。
有的时候离自己在乎的人与事物远一些,反而可以更好地察觉到彼此的重要,更温柔和耐心地对待对方。
这是独居给我的很珍贵的一份礼物。
# 04
一个人住第五年。
我试过在盛夏一天看十三间房子找合适的出租屋,试过在屋子里病倒抱着马桶边吐边哭。
试过把觉得太高的床翻过来买锯子自己锯短床脚,试过停电的夏夜热得睡不着通宵在麦当劳发呆。
但也是在这个屋子里,我用独处的时间看了好多书、学了好多新技能,可以随时邀请失落或遇到好事的朋友来家里聚会和过夜,每到周末一个人通宵吃火锅看电影,还幸福地养了两只全世界最乖的大猫。
逐渐看清楚自己的轮廓,看清楚我真实的模样,我和那个她讲道理,摸索着她的习性,曾向她妥协,也一直为她鼓励。
我想,终有一天,等我和她能够完美契合了,我应该就会拥有向世界把完整的自己和盘托出的勇气。
成长大概就是这么一件又孤独又甜蜜的事情吧。
由美养的猫
今日馆长
文 / 尺度君
松浦弥太郎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只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
其实独处是一件特别珍贵的事情,也是一项了不起的能力。
它让我们更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往何处去。
正如山本文绪说的:“一个人逛街、吃饭、旅行,一个人干很多事,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里,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
想来,和自己好好相处,就是一件又温柔又棒的事吧。
最后,也欢迎你点击阅读原文,和我分享你的内心故事。内心博物馆,长期开放。
▬
往期回顾
《 请你到我的世界里来三分钟 》
《你单身那么久,才不是因为没有遇上那个对的人》
《“你谈过多少次?”“22次”》
▼
我们在这里
-
gt;>>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秘密故事,
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