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导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顺”,只教他这件事
日期:2022-04-23 03:03:52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来源:青音约 阅读:

导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顺”,只教他这件事

  青音约活出本真,爱人悦己。后台回复「午安」 收听青音姐的早安90秒

  作者 / 青音约签约作者 高莉娟

  责任编辑/张宁宁·主编 / 张宁宁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青音姐开抖音啦,

  一个昵称是青音约,ID是:qingyinyue  ,

  一个昵称是青音青读,ID是:1083137337

  我先去关注啦!

  “孝顺”已经过时了,太多人仍然在恪守

  有个远房表妹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公婆在她家里小住了一段时间,她家有个八岁的女儿,平时也算挺有礼貌的,但有一次女儿因为做不出来一道数学题有点着急,彼时爷爷正在寻问她一件什么事,她有点不耐烦,随口说了句“我正忙着呢”。

  爷爷就不干了,直接拿起她手掌大小的销笔刀狠狠摔在地上,几乎是咆啸着骂孙女:“你还来劲了,你爸爸和你姑姑小时候从来没对我这么不敬过,一个小丫头片子都敢登鼻子上脸了!”

  在另一个房间里的表妹听见她公公的骂声,赶紧跑到女儿的房间,一眼便看到吓坏了的女儿正坐在椅子里抹眼泪。然后公公向她诉说了整件事,最后以一句这样的话作为结尾:“怎么能光生不教育呢,孩子不孝顺,就是废物,就是白生了!”

  表妹特别无语,事后她跟她老公讲这件事,她老公基本抱着“和稀泥”的态度,哼哼哈哈就过去了。而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或者“教育”女儿。

  这让我想到李安在拍摄完《喜宴》之后接受采访,谈到父子关系时说的一段话,他说: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你一定要小的服从大的,但每个人都独立个体,你要尊重他,他的性向、爱好,他的任何东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这是和平相处的一个基本准则;我觉得“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当然跟中国人讲,可能几百年都讲不过去……

  孝道是国人恪守的伦理之一,既便是现在,也有太多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古代“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故事是《埋儿奉母》,说有一个叫郭巨的人,父亲死后他将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自侍奉母亲,后来生有一男孩,他因为家庭贫困担心供养不好母亲,便打算把儿子埋了省出口粮去供养母亲。

  在现代人看来,这么一个讲如何孝顺的故事,听起来是那么惊悚。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课程?

  于丹曾说过:爱是下行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也不会爱护孩子,那么TA对父母的爱会是真正的爱吗?也许叫“压抑”更合适。

  其实,“孝顺”如果行得通,爱是必可不少的一环。即是说如果你能真正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他们尊重你、理解你,使你感受到莫大的支持,你则很愿意去回报,且不求回报。这种孝顺不用去宣扬,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就像植物从土里长出来一样。

  什么情况下才要去宣扬孝顺是一种美德呢?是在没有爱却要求回报爱的情况下。

  试想当你拥有一对索求无度、控制、自恋的父母时,你才不愿意发自内心地去善待他们。缺了爱的孝顺不过是一种强制,没有人愿意被强制着做某些事,这样就好像对方赢了,而你则输得很惨。

  说出的爱,不如感受到的爱

  孩子有没有爱,首先取决于TA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多少爱,即TA能感知到多少爱

  父母总是声称“我是爱你的”,但对孩子来说,TA能不能感受得到,这是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你们之间有没有情感的流动。

  让我们获益匪浅并身体力行的,绝对不是父母或老师告诉我们的道理,而是那些流经我们心灵的东西,它会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情感,但如果不表达,就是一潭死水,给人的感觉是隔离或压抑。只有让它流动起来,人与人的关系才是充满生机的,自然很容易做到理解与尊重,宽容与支持。

  如何重塑温馨的家庭氛围,如何让孩子自然感受到你的爱,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重磅福利!“Better更好学院”新课上线啦!

  我有个开诊所的朋友,平时闹个小毛病我们都喜欢去她那里。有一次她对我讲,她老公和前妻生的女儿来家里,说要看望父亲,带了一些名贵的茶叶和保健品。她老公说:“怎么没有安溪的铁观音啊?”还说:“我从来不用保健品。”朋友听了赶紧过来打圆场:“你心疼你爸的身体,你爸心疼你乱花钱,他其实高兴着呢!”女儿走后,她又对她老公讲:

  你闺女来看你,无论给你买什么,无论你喜不喜欢,你不仅要收着,还得表达感激。你这么冷漠、挑剔,人家以后就不来了,你不相当于没这个闺女吗?

  朋友的睿智可见一斑。

  睿智是和高情商联系在一起的,高情商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属于情感的流通能力非常发达的。这在她与青春期儿子的互动中也足以体现得出来。

  她开诊所每天忙着脚踢后脑勺,有时她回家后儿子已经睡了,儿子想见她就得去诊所。有一次正好我在,她儿子进门后就坐在沙发里玩手机,她只抬头看了一眼。片刻之后她忙完手里的活儿才奔去儿子身边,带着轻松愉悦的口气说:“宝儿,好几天没见你了,快让我看看!”那种神情没有宠溺,只有想念;没有淡漠,只有好奇。

  有人说过,如果你爱一个人,你给TA最好的礼物就是对TA充满兴趣与好奇。

  一个青春期的男孩与他母亲之间的关系,能够处于一个恰好的平衡位置,既不远也不近,既不纠缠也可以亲密,正是体现了真正的爱的作用。

  孩子会不会爱,还要取决于父母给了TA多少“边界”

  没有边界感的孩子都是愤怒的,且容易怀有敌意。但这个愤怒只是表象,被掩藏起来的更深的情绪则是恐惧。

  一个充满愤怒与恐惧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的,无论爱父母还是爱他人。

  我有个来访者,家庭条件好、工作体面、长相姣美、老公和孩子也都称心如意。但她总感觉不舒服,认为生活充满了陷阱。有一次她说到,她特别害怕妈妈骂她不孝。当妈妈指责她不孝的时候,基本是鼻子一把泪一把,闹得左邻右舍都能听见。她一方面觉得愤怒,一方面又有深深的愧疚。

  我说:“你妈妈觉得你对她非常不好!”

  这位来访者的情绪就上来了,她气呼呼地说:“我就是不愿意让她高兴。”

  (如何避免做愤怒的妈妈,如何减少孩子对自己的恶意和叛逆,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重磅福利!“Better更好学院”新课上线啦!

  在我看来这是个非常好的回答,因为这里面一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

  她接下来这样说:

  我如果让她高兴了,她就变成了“无底洞”,比如她平时总骂我不爱收拾房间,我觉得该打扫的时候就打扫一下,她也不见得有多高兴,还会变本加厉地对我说:“既然你把自己的卧室打扫了,就再去搞一下客厅,客厅弄完还有厨房!”她从来没有想过我生完孩子腰不好,干活时间长了腰特别疼,再说我还有一堆事没做完呢。怎么别人家的父母都能替孩子着想,我妈却这样使唤我!

  她使用了“无底洞”一词,这个比喻真是特别形象,“不知道哪里才是头”这样一种感觉不正是恐惧的最好表达吗?

  当父母没有边界的时候,很容易使孩子变得没有边界。这时父母会过多侵入孩子的领地,孩子不舒服却无处可躲,只能愤怒地攻击;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孩子学不会怎样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以及拒绝不喜欢的东西。

  没有合适的边界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跟父母好好说话,假如父母希望家庭和睦,就只能把伦理搬出来,即:你要孝顺,你要服从,你要讨好,我并不管你受了多少委屈,存着多少愤怒。

  何必呢?为了自己能拥有一个满意人生,父母们不如放过孩子!

  父母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给出爱。

  主要是说在情感上给予积极反馈,类似于这样的话“我知道你很难过,想哭就哭吧”,“我也有受挫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喊了一个小时”,“我刚才骂你了,我想了想不是因为你不对,而是因为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感到很害怕”,其中的情感流通力是很强大的,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如果说食物是供给身体能量的来源,那么情感则是供给心理能量的来源。

  给出边界。

  当父母遵守自己的边界时,孩子也慢慢建立了TA自己的边界,有边界才有安全。具体说则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要越俎代庖;不要一厢情愿地相信“孩子太弱,没有能力承担”,这不过是父母自己的弱小向外的投射;

  父母的事情比如夫妻关系,不要将孩子扯进来;也不要制造内疚,很多事情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来说,做了就做了,错了就错了,不要觉得“我怎样怎样对不起孩子”或“孩子怎样怎样对不起我”,被内疚牵扯的孩子是不能腾出精力去发展自己的。

  在沙盘游戏中,它的原则是“自由受保护”,即是说在某个范围内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离开“范围”,自由也就不存在。其实爱也一样,没有规则的爱只会带来愤怒与恐惧。

  当父母们给出爱与边界时,既便你对孩子毫无所求,你也会收获一个“孝顺”的孩子。但那已经不叫“孝顺”,而是“TA愿意爱你“!

  为你推荐

  在我们7月16号即将开课的“Better更好学院”(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重磅福利!“Better更好学院”新课上线啦!)中,著名心理学家任蓉老师将会在《亲子关系》模块为大家带来《亲子关系中,你越界了吗》的课程。

  长按识别海报二维码,即可查看课程?

  当你试图去控制孩子,以为自己在帮助孩子进步的同时,也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在亲子关系中,你越界了吗?

  在亲子关系里,如何在自由和规则里找到平衡?

  远离育儿焦虑,做心平气和的父母。

  如何让你的孩子少受夹板气?

  当一个孩子被控制欲强,经常打压孩子的父母养大,TA会出现如下特征:

  性格不自信,过于自卑和萎缩。

  心理发展不健全,拥有被人控制或者热爱控制别人的倾向。

  没有主见,缺乏独立做主的勇气。

  如何激发孩子的性格优势,如何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如何和孩子更融洽的相处?在亲子关系中如何更好的爱与被爱?

  一切都在任蓉老师的《成长自我8讲:寻找孩子的心理优势》,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长按识别即可查看课程?

  任何疑问,添加 “更好君” 微信咨询:

  genghaojun1

  qigyin2015

  购买课程之后,更好君会将您分配进不同的地方社群“更好研习社”,

  更好的跟更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今日福利派送

  Better更好学院开启年中限时优惠活动

  《28天成为足够好的自己》原价¥199,现价149元

  《重新养育自己的40堂必修课》原价¥399,现价299元(一年内考试合格,享全额退费) 

  长按下图二维码,为下半年赋能

  互动话题

  你觉得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孝顺”这个要求?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呀!

  我们将选出最走心的留言送出30ml参方水一份

  比心❤️

  作者:高莉娟

  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治疗师,公众号:清夜无尘(qingye30007488)

  原创声明:本文为“青音约”团队或签约作者原创稿件,如经读者发现并提交证据截图证明文字有严重侵权行为,经核实属实,我们将立即撤稿并公开道歉,并且对投诉者给予奖励。

  往期精彩:

  青音:写给甘肃跳楼女孩的一封信

  活成“俞飞鸿”

  网络惊现100多个“活着没意思小组”,我们为何变得不容易快乐?

  宋丹丹对儿子的爱引争议:父母的“刀子嘴”是如何划伤了孩子的心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Better 更好学院”

  我们在一起,多点亮一颗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导演李安的“教子良方”:不教他“孝顺”,只教他这件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