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INSPIRATION不会聊天的男人,有钱有房有车,我也看不上。要一起生活的人,天天用话噎死我,难受!
✎文- 知性范
前段时间,同事认识了一个姑娘,他喜欢得不得了,常常盯着女孩的头像傻笑。
原本两人打得火热,但同事特别钢铁直男,因为不会聊天,已经被女孩拉黑了。
跟同事聊天有多尬呢?就是分分钟让你没了聊天的欲望。
他倒好,直接来了一句“嗯,看着像妈妈”。
还振振有词道,她给人的感觉很成熟、端庄,用妈妈形容很贴切啊!
为了不让对方难堪,只能勉强应付着,当不用再聊的时候,瞬间松了一口气。
前两天,在朋友圈问了一句,“最让你们耿耿于怀的聊天是什么?”
“我问她,吃的什么,她说瞎吃的”;
“三句不离前男友!”
………
真是好的聊天都一样,让人如沐春风;车祸级别的聊天,各有各的尴尬:
端午节的时候,辉哥终于约到了女神。
喜欢女神大半年了,这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小成功了,在两人见面前,辉哥还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要让女神爱上自己。
结果,两人第一次约会就扑街了。
原来,太过于急切要把女神拿下,展示自己多有见地,在饭桌上,辉哥竟然大讲特讲国际形势,什么特朗普见了金三胖、什么叙利亚难民问题…
说到兴头上,也顾不上想女神愿不愿意听,就一个劲嘚吧嘚吧说个不停,完全把饭桌当做了自己的舞台,直接做起了演讲。
“#$%#&*!@#%^”
那天,辉哥是说尽兴了,但女神全程觉得索然无味。分分钟想直接拎包走人,出于礼貌才勉强把一顿饭吃完。末了,还发朋友圈吐槽,“千万别跟傻逼一起吃饭,影响胃口……”
有的人就是这样,明明是两个人的聊天,他就偏偏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他倒是能越说越嗨。
这样的人,也不是什么自私, 但就是让人不舒服,觉得他特别自我、不懂别人的感受。 真想问问他们怎么话就那么多,嘴巴能一直说个不停。
其实,会发现大多数人还真不是表达欲强,喜欢说话。反而,就是纯粹为了活跃气氛,逼自己东扯西扯,结果扯着扯着就刹不住车了。
-聊天就聊天,干嘛非要刨根问底儿?
曾经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有个做记者的同事,在聊天的时候,特别喜欢问问题。
遇到刚认识的人,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她就对对方的基本信息门儿清。
虽然嘴上说这是职业病,但她压根就没觉得,聊天中问题太多容易踩雷、招人烦。
直到有一次,她把别人惹毛了!
“你是哪里人?”
“你是哪年的?”
.......
但没一会儿功夫,当听到“大学谈过几个女朋友”问题时,新同事直接火了,“您这是要给我做专访呢?”
说完,就把工位搬到了离她最远的空位。
聊天就聊天,有的人非要当个警察,或是做个记者,逮着空就开始用问题狂轰滥炸。还逮着人家的隐私不松口。
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坏心眼,也只是想通过提问的方式,找到一些可以聊的话题,或者是能够多了解对方一点。
但是,他们却用了最笨的方式,不停地问问问。本来是对对方的关心和在意,结果当问得多了,就容易被人反感,觉得你没有分寸,在侵犯别人的隐私权。
-强行尬聊,分分钟让人想逃离
周五晚上,罗斯和麦克决定要一起喝喝酒,增进增进两人的感情,结果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尬聊。
罗斯:菲比告诉我你会弹钢琴。
麦克:是啊。
罗斯:我上大学的时候,弹过电子琴。
麦克:那你这里有吗?
罗斯:没有。
麦克:好吧。
但罗斯没有放弃,又开始找两人的共同经历。
罗斯:菲比说,你离过婚,我也离过婚。
第二回合,谈论离婚失败。
麦克察觉到了两人的尴尬,也主动找话题。
麦克:听说你是古生物学家。
罗斯:是啊,我是。
罗斯:哦~,那我应该和他会有很多话题聊。
第三回合,彻底失败。
话不投机半句多,为了打破尴尬,在聊天中,很多人会尝试着找各种各种的话题。
但最后,对方却成了话题终结者。
和这样的人聊天,分分钟能让人尴尬地想逃离。
有时候,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坏,实际上还很友好,但他们人缘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跟他们聊天,压力太大了,一点都不好玩、轻松。
好的聊天,都是在交流
在国内,有一档专门聊天的栏目《圆桌派》,几个人围在一起,虽然,观点各自不同,但都能聊出一些名堂。
为什么不无聊呢?
就是他们在聊天中,有信息的交流、观点的交流、还有情感的交流。
很多人以为,会聊天就是能够滔滔不绝,从故事到段子,有你在就绝不会冷场。
实际上,这并不是会聊天。
好的聊天,就像是高手过招,有推有拉,是两个人相互交涉的过程。
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会聊天。因为,会聊天的人,是能够利用聊天这一工具,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就要求,在聊天的时候,该说时说,该听时听。
曾在毕业旅行时,遇到一个北京大哥,50多岁还每年骑车去旅行。
大哥的大半生走南闯北,人生阅历很丰富,谈资也很多,再加上北京爷们的风趣幽默,只要他一开口,别人都愿意做个聆听者。
但是,大哥从不愿做中心,即使,跟当时才毕业的我聊天,也会很耐心地听我说完自己不成熟的观点,然后自己才会开口。表达观点时,从不给人压迫感,不管自己有多幼稚,在他面前也不会觉得难堪。
聊天也可以有套路:
在人际交往中,聊天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它反映了你的情商、你的幽默感、甚至还有你的知识储备量。
尬聊绝对是人际关系的终结者,但要提高聊天技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聊天能力不够的话,那掌握一定的聊天套路还是很有必要。
-聊天前,先明确一下主题
于是,他就请了约会专家帮他出谋划策。
为了让两人能搭上话,约会专家们就全方位了解留美画家的喜好,最后,发现她喜欢印象派,并要去看一场印象派画展。
所以,在两个人搭话之前,乡镇企业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印象派的发展史,记住画展上每幅画作的评价……
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情节,但这也足以说明,聊天都是有目的的。
不管是加深两人的情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或是找乐子打发时间,每一次聊天,它都会产生一个结果。
要想和重要的人,在每次聊天中,都能产生正面的结果,那么就需要提前想一想,此次聊天的目的是什么,在围绕聊天主题时,你要提前想好都要说哪些话题。
如果,对聊天的节奏特别没有把握,可以在事前多准备几个话题点,事先了解一下他的兴趣、爱好,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好延伸。
这样一来,不管你们怎么说,你都知道该把聊天朝什么方向带,而不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最高级的聊天,是让对方主动去说
用提问的方式跟人聊天,这是最初级的做法。
因为没有人,喜欢一直被问问题,而且被问的多了,难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那怎么才能在聊天中,让对方多说一点呢?
比如,当他们想要知道你是哪里人的时候,就会这么说“听你的普通话很标准,我猜你一定是北京人。”
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猜错,猜得越离谱越好”。
因为猜错了,对方就会立马纠正你,“我不是北京人,我是山西的。”
这样以来,比你直接问对方问题,会让对方感到更舒服,交流的压力没有那么大。
当然,除了猜测的方式外,你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总之一定得是陈述句,一定得是不漏痕迹地提问。
-遇到不懂的话题,把话头丢回去
甚至就连跟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会念叨着阿根廷又输了几个球,冰岛门将有多厉害。
朋友就说,最近,她最怕的就是听到异性朋友跟她聊世界杯,感觉完全进入了尬聊状态。
其实,遇到这种不懂的话题,完全不用担心。
你可以尝试把话头丢回去,比如,有人问,昨天的那场比赛看了吗?
你完全不必露出一副难堪的神情说没有,不如直接说,没有关注哎,昨天比赛有什么亮点啊?
一听到说昨晚的比赛,对方肯定就来劲了,也许,他会给你说,昨晚是那两队比赛,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如果,你觉得还可以再继续探讨一下,可以问问他,他最喜欢、支持的球队?他最喜欢的球星?他平时都是在哪里看比赛........
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跟足球有关,都会让对方感到十分开心,毕竟这是他擅长的部分。在这期间,你只需要做好聆听,以及适度的发问就可以了。
-找准关键词,聊天不会变得有多难
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推销员跟客户聊天,为了拉近跟客户之间的关系,他必须要找一些能够让对方谈论的话题。那最好的做法,就是用寻找客户谈话中的关键词。
比如,客户谈论到自己曾在某某地方出差的时候,了解过你们公司的产品。
那这时,客户说到的那个地方就可以成为关键词,可以成为一个话题点。
比如,客户谈论到,自己平日都会带孩子出去散步。
同样,孩子可以成为关键词。
.........
只要找到别人口中的关键词,再以关键词作为话题的引子这样一来,你们探讨的话题,都会引发对方的兴趣。
同样,这种关键词聊天方法,适合于所有人际关系,虽然,这不是一个特别出彩的方法,但绝对是一个能取得效果的套路。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当你发现对方与你完全不一样,不要惊慌,这是上帝赐予你体验别种人生的宝贵经验。静静地听他说上五分钟,你会更为惊讶的发下,其实你们会有那么多的共同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欲,想要变得很会聊,但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一个技巧——聆听。
认真聆听对方的讲话,其实你会发现,他给你抛出了很多可以去探讨的信息。
但是,聆听并不是“嗯嗯哦哦”回应,这会削弱对方说下去的欲望。
如果会聆听有什么技巧,那就是真诚地对别人产生兴趣,对他说的话产生兴趣。
变得会聊天,不是要求你成为一个交际花,跟谁都能聊得来。而是,让聊天变成你的加分项,让跟你聊天变成一种享受。
喜欢这篇文章的你,也会喜欢
把老公睡成兄弟,把小三变成闺蜜,她告诉你女人要有三口气:底气、霸气、运气
有话直说的女人,有多可爱
◎本文由知性范原创,转载请注明
-END-
About 知性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