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起韩雪,似乎永远都避不开她的军人家庭背景,爷爷是老红军(已去世),奶奶是文艺兵,爸爸是机电工程师妈妈是军医,都是从部队转业的,而韩雪从小在部队的院子里面长大。
自从出道以来,韩雪就被贴上了无数标签,“红三代”、“花瓶”、“背景吓人”。
也就是说他们都认为韩雪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都来自家里给的资源,和她本人没有太多关系。
她的背景被传得神乎其神:
后来韩雪证实是假的。
有人说她上春晚是因为被人包养了才有机会上去,还有人说她被某导演潜规则了。
我想问的是,一个大男人吃活蚯蚓都会恶心,何况一个女人呢,这和矫情有什么关系?
大众对韩雪这一误解就是18年,洗都洗不干净,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没用。
他们只听信谣言,并不知道韩雪当时是以省状元的身份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而且从小到大都是全优的成绩,6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合唱团,拿到江苏省十佳歌手的称号。
她从18岁起,就再也没有拿过父母的钱了。
记得有一次采访的时候,记者暗讽韩雪是“花瓶”,韩雪立马就怼了回去,她说:花瓶不也看什么窑烧的吗?真材实料的花瓶那是艺术品!
还有很多网友说她背景强大,全是靠家里,而韩雪的回复真的是让人惊艳。
她说:
我觉得,可怕的不是别人的家庭背景比你好,而是也许他有背景还比你努力。
韩雪一直被误解,一直被贴上各种标签,刚开始她很在意,可是后来她越来越不在意。
她说被误解、被贴标签是人生的常态,你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去追求更好的自己,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他们对你的看法是错的。
韩雪究竟有多努力?
为了学好英语,她几乎用上了全部碎片时间,“即便拍戏有15分钟空闲时间也会拿来背单词。”
2016年的时候,她在TED上面发表英文演讲“Being a positive pessimist (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全程都不看稿子,而且是用纯正的英语来表达观点,让人目瞪口呆。
虽然它是动画片,但难度系数真的很高,不仅需要全英文对白,还得一人分饰两角,这一来一回之间必须要飞速切换不说,还有一段长达30秒的大哭。
在《身临其境》上面的一炮而红,韩雪不仅撕下来了多年来的花瓶标签,更被网友大赞“才华与颜值齐飞”。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是一名歌手,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功非常厉害,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不惧任何人,我手机里面她唱的那一首《飘雪》,已经听过无数遍。
《奇葩说》创始人马东曾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这是世界的常态。”
误会的澄清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别人对你的印象,即使你费了万般的力气去解释,别人依然只会相信对你的最初印象。
误会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水不落的时候,你想让石出来,简直是水中捞月。
所以,当误会解释不清楚的时候,就不要解释了,你越在意,越纠结,就会越陷入里面。
当你将聚焦点全部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当你努力走出很长一段路的时候,你肯定会发现,当时的那些误解都算什么啊?
02.
一名负责运送精神病人的司机在大意之下,竟然让三名精神病患者中途跑了。
为了保住工作,司机以免费顺风车的名义骗了三名正常乘客上车,然后又将他们当做精神病患者送到医院。
那最后,这三个人又是怎样证明自己并非精神病患者出院的呢?结果很出乎意料。
甲和乙两人,一个企图用真理说服医生,另一个则打算用真相解救自己,但他们的竭力解释,换来的只是冰冷的针头“刚说完,就挨了一针”。
而真正靠自己走出精神病院,并解救出甲乙二人的丙,他又是怎样证明自己并非精神病患者的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顺其自然,并不去故意跟医生护士解释自己,而是按时吃饭睡觉,甚至医护人员帮他刮完胡子后,他还会主动道谢。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医生便主动放他出院了。
可见,一旦他人将你打上了标签。
即便你再如何歇斯底里去证明,解释,但如果对方心里并未真正认同你的看法,这些对他来说没有没有任何意义。
就像爱默生所说的那样,人们只相信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所以倒不如像丙一样,什么都不去解释,而是用时间和实力来证明自己。
被误解的时候,把全部的力气用到去解释自己,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损耗。
别人的意见、看法,那都是别人的,其实和你没有太多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如果太过在乎,这些误解就会变成一把单刃剑,伤不了别人,最后伤到的只是你自己。
03.
假如现在打开你的手机,只能留下唯一一个app。
你会选择什么?
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会选择微信。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生活、工作都已经离不开它。
可是你不知道,就在七年前,刚刚起步时期的微信,面临的非议和误解绝对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有人指责,微信根本就是抄袭米聊。
这些差评深深刺痛了微信团队的心,也正是因为清一色的差评,反而更加激发了微信团队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不仅不会放弃,还要留下来死磕!
其实,当时的微信团队总共就十个人,都是零零散散从各个部门挖来的。
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微信团队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产品开发。
在恶评如潮的情况下,微信团队带领着微信走了很远很远。
现如今,微信被评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彻底改变了数以亿万人的日常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但如果我们真正坚持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那些误解的吐槽声,在你的不断进步中不知不觉都会变成了赞扬声。
被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误解而止步不前。
自从在公众号上写文章以来,我被骂过无数次,当你写婚姻情感文章的时候,有读者就会骂,怎么天天就只知道写一些这样的东西?
当你不写婚姻情感,转而写一些职场正能量的时候,又有读者骂:天天只知道写鸡汤,写一些婚姻情感的干货吧!
刚开始的时候,我被骂被误解,其实心里还是在意的,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一个道理:你满足不了所有人,无论你写什么都会被人骂!
真的,你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如果你可以满足所有人,那么你必然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继而那些人喜欢你文章的人,再也不会喜欢你了。
后来,我就只会写自己喜欢写的,我手写我心,别人的批评,别人的误解,再也无法干扰到我。
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一段话:
误解你的人,从一开始初衷就不是去了解,他们想做的,是制造一个想象中的你,去抹黑,去打击。
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交流上,做好自己,往前走几步,会发现生活比此刻经历的要广阔得多。
喜欢你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到讨厌我的人身上呢?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桌子
主播:404,原创作者,情感主播,多家知名新媒体特约NJ。能说能写,高冷逗B,四个月减肥四十斤的奇葩狮子男。新浪微博:找不到的肆零肆。喜马拉雅FM、考拉FM等多平台全网搜索:“声音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