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好,我是陈陈。(今天又是被直男老板惹生气的一天,嘤嘤嘤)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个现象的:在绝大部分的媒体平台上,都会抨击所谓的合群,而去鼓吹不合群,例如这样的标题《你所谓的不合群,恰恰是因为优秀》《人生路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合群》《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等等。
好像一旦你选择了合群,那你的人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毫无闪光点而言。
大学的时候,班上曾经有一位同学因为高考失利没有去到理想中的大学,在他眼里,他是屈身来到了我们这所“不怎么样”的211大学。
刚开学,同学之间彼此都不认识,但熟的也很快,大部分的同学很快就打成一片。
可他没有,无论是谁接近他,他都会拒之门外。他用着不可一世的样子,审视着这个班级上的所有人。
他觉得没有人懂他,没有人了解他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他在自己的动态里发过类似于:班里的人都是傻X的字眼。
没有人计较过的。
后来的他一直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宿舍,一个人往返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里。
在一般的文章里,他可能会因为他所谓的“不合群”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远远甩掉自己身边的所有人,成为一个金光闪闪的人。
但现实不是的,实际是毕业的时候他由于沉浸在自己各种想法以至于学业荒废成绩太差而肄业。
想必那个时候的他在自己的眼里,是神,是不屑于和我们这些凡人为伍的。
大家想拉扯他一把时,他独自投身到“不合群”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以至于后面他究竟有没有伸过手求过救,也无人知晓。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曲解了不合群的含义,但这种刻意做出来不合群,和别人格格不入的样子,真的,一点都不好看。
02
其实很难去判定这个准则的,什么时候选择合群,什么时候选择不合群,都是要靠你细细琢磨的。
这里再说一个不合群的例子吧,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大部分文章中经常会提到的那种例子。
表妹CC去年刚上大学,她是那种学习积极,把什么事情都规划的井井有条的女孩子。但同寝室的女生不是,她们是那种想到什么做什么,精灵古怪,时不时蹦出很多奇怪想法的女生。
但是有的时候,你让这样的女生玩到一起去,还真是强人所难。
你看芬达和牛奶都挺好喝的,但是要是放在一起,也是一言难尽的。
表妹会花2,3个小时的时间在图书馆看上自己喜欢的书,而室友可能只愿意花2,3个小时的时间看上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综艺。
相互也是理解的,但是你不会想去尝试过对方那种生活,于是选择逃避他们的圈子。
当然同样的例子,我们更多见到的结果是无法相互理解,互相抨击,你觉的他不思进取,他觉得你装逼,于是有了后面的不合群,排挤,甚至是小团体。
很奇妙的是,生活还会有一种可能的。
你会试着接受她的生活方式,你觉得在图书馆待上一下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会放下复习了很久的资料,和室友一起围在一起探讨剧情愉快的笑出声。
之所以要做哪种选择,还是要看你当下的心境了。
一个人确确实实有的时候可以是一支军队,但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是更多的人在一起也许就是一个新的神奇国度。
03
在这个时代,我们太盲目地拒绝趋附他人了,以至于把好的坏的通通一棍子打死,固执地认为“一个人才是好的。”
和别人在一起从来就不等同于自甘堕落的,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
也许孤独的日子会让你更好地成长,但有人陪伴的日子会让你知道生活中的小确幸是那么的美好。
你可以和别人一起享受五光十色的生活,你可以流连于大家层层堆砌的华丽宫殿,但你要记住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的,到最后你仍旧要回归自己的,这些都不是矛盾的。
还有,你可以敢于一个人的,但不要抱有:别人都是傻X,我一个人最酷的想法。
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单挑一个出来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说到底,我们被灌输着“合群”会毁掉一个人的那种思想,在这个合群前面,我们还需要加上一个形容词——盲目。
盲目合群也许会让你迷失自我,沉浸在轻飘飘的生活里。可合群,本不应该是这种浅薄的样子。它可以是一种妥协,是一你自己心上的一杆秤。
你可以在这万花丛里肆意生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在其他花朵的簇拥下,你依旧可以是最迷人的一朵。
“你所谓的不合群,恰恰是因为优秀吗?”
“不一定,也许你是真的讨人讨厌。”
*作者简介:陈陈,壹课主编,一个没有才又没有趣的18岁少女。壹课(ID:yikeshare),全宇宙最懂大学生的公众号,一个有血有肉能高潮的年轻人部落,关于你想与众不同的方法都在这里。
孤独游弋,野蛮生长
并非只能这样的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壹课君推荐
面对着漫长的备考时间,志同道合的研友能让你的战斗力倍增。为了帮助各位同学能在考研路上不再孤军奋战,壹课君决定联合旗下最大考研信息平台“考研黑客”面向所有决定考研的同学开启一次公开的考研社群招募。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