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北,你会想到什么?
从电影《钢的琴》里,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烟囱,生锈的车间和底层工人卑微而真挚的梦。
坦克手贝吉塔就是在工业区长大的工人家庭的一员。他写真实而苍凉的东北往事,写主人公面对生活的挣扎、无助与愤怒抗争。
而写作也指向了他自我深处的困惑——
坦克手贝吉塔
南美配得上它所受到的苦难吗?东北配得上吗?我国中产阶级家庭配吗?回答不了。只能转头去想象,遥远的地方,总会有一个人,或者几个,在轰鸣的机器面前,日复一日,又日日不相同,风是怎么吹过来的,经过他之后,又要怎么吹过去,它并不被你所改变。
我个人认为,谈创作的灵感、背景或者过程心绪,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极容易让作者沉溺在一种自我的情绪里,即便小心翼翼,谦逊自律,拒绝塑造,时刻准备避开自恋的泥沼,讲出来之后,无非也是暮气沉沉的话语,所有人都会为此而感到焦虑、空虚。
每个人仿佛都可以从这里获得一些什么,但其实并不太能。关于《盘锦豹子》,可说的也不多。
盘锦豹子
豆瓣评分 9.2
世间的水,涌在三岔河口,有人用刀劈过,左边一半清澈,右边一半浑浊;清澈的都流向海,可惜你我,皆是浑浊。
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非常简单,结构清晰,只有一条时间轴,涵盖近二十年的事件,很多地方我刻意写得比较粗糙,原因在于,我比较注重行文的速度。并不是想让读者快速阅读,而是我想迅速结束它。小说里面有一些共同的回忆,或者大家熟悉的事物或情节,这些是经验的一部分,我希望以此作为线索,去寻找更宽广的事实,但这个想法也没有实现,在抒写过程之中,小说里的虚构逐渐走入历史,环绕着现实,十分致命,我反而成为其中的虚构角色。
盘锦有许多盐碱地,不大适合耕种,但却可以适合碱蓬草生长。碱蓬草无需撒种,不必奋力耕耘,只经受卤渍,便可逐年生长,草出地面,初为嫩红,后来变深,漫为红色一片,激烈浓重,如赤潮,也像红海,能闻到血与季节的味道。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摩西,要将海水分开,变为坦途,走向其中,从此消失在世间,不再回来。
叙述即呼吸,我没有任何能给别人的建议,呼吸的方法也需要借鉴吗?这篇小说的一切清清楚楚摆在明面上。如果非要类比,那么我觉得是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安妮·穆尔的生平》。
罗贝托·波拉尼奥
我在写作的时候,偶尔会想起这一篇,简约却曲折,天生的漂泊者,浪漫与现实皆藏于身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位南美瘦人做得都要更为彻底,更为坚决一些。他在精神上是与我们非常接近的人,也穿过风暴而来,是幸存者,也是新移民,相信星辰、魔术和寓言,愿意去谈论勇敢、镜子、欲望和快乐。这些我们曾经羞于启齿,但又有几分眷恋,只好存贮于内心,低回不已。
南美配得上它所受到的苦难吗?东北配得上吗?我国中产阶级家庭配吗?回答不了。只能转头去想象,遥远的地方,总会有一个人,或者几个,在轰鸣的机器面前,日复一日,又日日不相同,风是怎么吹过来的,经过他之后,又要怎么吹过去,它并不被你所改变。
事实上,我对东北的相关话题,早已有些疲倦,我相信很多人也是一样。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里,我希望别人也不用在意我来怎么写。我试图去做一些超越,但目前看来,也并不成功。话说回来,异世界或者奇观,不正是我们所有人所组成的吗?没有例外,没有选择,更谈不上命运。这样的事情不发生在这里,也会发生在别处,背景并不重要,时代的问题,记录也解决不了,下一个时代解决不了,所有的写作最终只能指向自我深处的困惑。卡夫卡说,小说是一条关闭眼睛的道路。
笃信写作可以解决掉问题,但难免也会有徘徊的时刻。它既庞大又虚无,多数时候都很沉默,像远方的巨物,若隐若现,我们向其驶去,像一艘船驶向幽暗的山涧,没有光,明日不再壮阔,竞争者亦是并肩者,我们是在向前进吗,我们可以抵达深处吗,不知道,但夜晚却总会来临,星光依然划过水面,万物之后又是万物,周而复始,这也许正是航行的意义。
- 坦克手贝吉塔作品 -
打你总在下雨天
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喜剧故事组 首奖作品
下雨时请少出门,因为你的那些对手,总会在这样的日子举着伞等你,伺机将你打翻在地,骑在身下,轮番扇耳光。
铁西冠军
豆瓣评分 8.6
东北工业区是共同的社会背景,如今它基本已经消失,但在主人公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里,它仍然蓬勃而鲜明。
渠潮
豆瓣评分 9.2
新作限免
乌云坠落浑河岸,雷声隐没渤海潮。
↙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坦克手贝吉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