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追赤”社会实践队“重访”大清第一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故居
日期:2022-07-13 21:59:48 作者:ATRAY 来源:ATRAY推荐 阅读:

  2022年7月13日上午“追赤”社会实践服务队重温王铁军(1905-1927)——新兴县工农运动领导人。

  调研开始前,队员们便被沿途的红色文化宣传深深吸引,深入阅读党史,走近革命先烈,学习红色精神。浓浓的红色氛围,队员们身处其中,悄然间充满无限感慨,对接下来的调研工作充满信心。

“追赤”社会实践队“重访”大清第一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故居

  陈兰彬(1816年—1895年),广东吴川人,出身进士,“夙抱伟志,以用世自命,抱其容貌,则粥粥若无能,绝不矜才使气,与之讨论时事,皆能洞烛几微,盖有远略而具内心者。”由他带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接着,又出任中国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使节。在中国外交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捍卫华工利益

  陈兰彬之使美国,正值美国和西班牙在西半球大肆掠夺华工之时。

  华工之悲惨遭遇,令陈兰彬深感耻辱和愤懑。如果说美国仗着大国地位欺凌中国而中国无法与之理论的话,那么,二流国家比如西班牙,则被迫在中国的强烈外交攻势下逐渐改变了对待华工的态度。促成这个外交胜利的就是陈兰彬。

  持节赴外邦,根柢在吴川。

  陈兰彬故居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坐落在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1983年公布为吴川县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公布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兰彬故居是一座二进砖木四合院式结构的建筑,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面积400多平方米。由于这里是陈兰彬接待官员及会客之所,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官厅”。故居建筑较为完整,但内中文物早已散失。进门后便是一个厢房,再往前走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旁有走廊和厢房,后面为厅堂,据说故居是 陈兰彬接待官员及会客之所,所以群众又称其为“官厅”。天井两旁的厢房都挂有陈兰彬事迹的简介,喷绘胶纸上的字迹已经十分模糊。“官厅”正中有一幅陈兰彬身穿官服的画像,两侧挂一对联:“天下未当无才惟须致之以程,圣德何能数见但当用其所长”,是陈兰彬于光绪庚寅春月所书。2005年在广东省、湛江市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吴川市文广新局组织技术人员对陈兰彬故居进行了维修,维修过程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陈兰彬故居因年代久远,早些年已显得较为破落。吴川市文化部门2005年对故居的瓦面及墙壁等部分面积进行修复。

  ——本篇文章只为宣传红色党史文化,若有违规问题请及时告知,谢谢。

  撰文|ATRAY (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照片|来自网络图片

  排版|ATRAY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追赤”社会实践队“重访”大清第一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故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