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作为红色讲解员的讲解水平,促进实践活动的良好展开,2022年7月10日下午,“昇韵”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前往华东野战军纪念馆进行参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入展馆的八个板块,了解华东军区的战役情况,发掘战役背后的故事。
两点开园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一同进入陵园内参观学习。陵园内碧水环绕,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安静舒适的环境,难以让人想象这里埋葬的是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烈士们。满园的葱郁,正如他们所创造的沂蒙精神那样,生生不息。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可以感受到在那个贫困年代,共产党人朴实无华,默默奉献,毫无一丝抱怨的优秀品质。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战争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团队成员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全部内容讲解完后,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红色讲解员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讲解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成员询问成为一名讲解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学习哪些知识,同时学习这些知识需要具备怎样的要求。讲解员回答道,成为一名讲解员就像考公务员啊,考教师证啊一类的,它们都很相似。都是学习一些相关方面的基础的知识,培养一些相关方面的技能,不断地练习,然后会有相关的正式的考试来考核检验你是具备成为一名讲解员的能力,通过考试是你成为讲解员的第一步。其实,成为一名较为合格的讲解员是你通过考试,踏上讲解员之路之后,在现实真正的讲解过程中不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缺点,然后不断去丰富自己。前面也有提到,每个展馆不同,所以你要根据你所在的展馆去改变,去成为展板背后的讲述人。
团队成员在接受前期培训后仍对红色讲解员这一职业存在疑问。当问到成为一名基本的讲解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该如何去培养时,讲解员耐心回答说,因为纪念馆的类型多种多样,所以讲解员也是根据纪念馆的类别来具体的培养学习。而华东野战军纪念馆是一个军事类别的纪念馆,所以首先要求讲解员的是讲解员必须要有一颗爱国的心,时刻对国家保持敬仰和热爱,才能将我们国家的历史铭记于心,才能向别人生动形象去讲述,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谈及国家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该如何紧跟时代的脚步时,讲解员这样说道:“首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身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最基本的技能还是要具备的。比如思想方面,时刻保持一颗爱国的心和对历史的尊重与敬佩之情;技能方面,普通话必须要标准,不能带有地方色彩。每天来纪念馆的人,可能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身为一名讲解员你要让人能听懂你再说什么,其次才是你的语调,情感表达方面,能否调动参观人员的情绪,能否让参观人员融入到历史当中去。最后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注意你的受众群体是在改变的。可能是某某老年团,某小学学生,也可能是大学生,例如社会实践团队。所以这就要求你要根据每次受众群体的不同去改变自己的讲解形式,想办法去吸引各种受众群体的兴趣,最忌讳的就是一成不变。”
针对红色纪念馆的发展问题,讲解员向成员们详细介绍华东野战军纪念馆的一些变化:近几年,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纪念馆实施了以‘弘扬沂蒙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先后研发了红色研学课程体系,设计研学路线,制定了适合不同学段的讲解内容;新开发青少年红色研学特色教材《新四军在沂蒙》系列漫画,制作‘沂蒙红’系列微电影三部曲《海棠花红》《信》和《一棵核桃树》。通过多种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红色研学中亲身感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体验沂蒙人民的伟大和崇高。今后,纪念馆将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完善研学条件,加大课程开发,以学习革命历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为主题,把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推向深入,为广大青少年研学旅行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实践团队队长王天昊进行总结,“是革命烈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当今这样一个盛世,我们要永远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这些英雄的无私奉献。更要传承英雄的风骨,挺起民族的脊梁,凝聚前行的力量。”从英雄王麓水身上,看到的是当年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的身影和耄耋之年坚守本色,不断奋斗的初心。新时代大学生要接过英雄们的接力棒,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聚起正能量。
通过此次采访,成员们都深受教育,深切地认识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更要传承老一辈留给我们的红色基因,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以英雄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弘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