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段话说:
“当代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就是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不删除也不拉黑,最后变成彼此通讯录里安安静静的一个ID,悄无声息地离开对方的生活。”
好像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就是在同一个时间节点里,对方的生活和圈子有了新变化,你没能跟上ta的节奏。
而当你的生活和圈子有了同样转变的时候,ta也不在你身边。
你们像两条交集又分开的平行线,各自运行在自己的人生轨道里,从此渐行渐远,直至没入人海,成为陌生人。
从前的无话不说,现在的无话可说。
互不打扰,成了彼此留给对方最后的温柔和体面。
1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有个情节,我印象深刻。
那是乔一成和初恋文居岸自南京别后多年又在北京偶然重逢的场景。
当年在南京,他们一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家教老师,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富家千金。
他们心心相印,互诉衷肠,享受着爱情的滋润和温暖。
然而这段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文居岸母亲的工作调动,她们要举家搬迁到北京,两个人也依依不舍地告了别。
多年后,乔一成去北京找离家出走的乔四美,趁着这次机会,他去看文居岸。
他买了文居岸喜欢吃的水果,心里期盼他们还能像从前那样畅所欲言,互为知己。
可当他坐到文居岸面前,看到的却是一个冷冰冰,拒人于千里的她。
从前他们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现在他们坐在一起却不知道说点什么才能化解空气里满满的尴尬。
乔一成问文居岸:“这些年,你怎么都不联系我呀?”
他想着她会说学业太忙,或者母亲不让,或者弄丢了他在南京的住址。
可没想到她说:“你不也没联系我嘛。”
一句话便让乔一成失语,无言以对。
很无奈,但也很现实。
成年人的感情就是这样,不联系就淡了。
没有大张旗鼓的试探,没有郑重其事的告别,没有来日方长的期许,有的只是悄无声息的离开和后会无期的再见。
图片
2
爱情如此,友情也一样。
前段时间微博有个热搜话题,讨论的是:
“好朋友是怎样渐行渐远的?”
评论区有个网友说,她和最好的朋友相识已经超过了十年。
她们一起长大,初中高中都读的同一所学校。虽然不同班,但每天下课都会一起吃饭,周末放假也会一起回家。
她有了喜欢的人,朋友会替她去送情书,要联系方式。
朋友恋爱的时候,她也会替她把关。
她们一起追过星,一起逃过课,睡过同一张床,穿过同一条裤子,一起恋爱又一起失恋。
她们还约定,等将来结婚,要给彼此当伴娘。等有了家庭,生了孩子,也要像现在这样常常出去逛街压马路。
可自从上了大学,工作之后,她们见面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少。
她开始融不进朋友的新圈子,朋友的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她不知道的事情。
她们的聊天记录停在大半年之前,她不再什么事都第一时间和朋友分享,朋友谈了新男朋友准备订婚了,她都不知道。
图片
想起一段话:
“我开始懂得,一些过去很好的朋友,并不是因为彼此改变不联系了,也可能就是某次没有办法及时分享喜悦,对方失落的时候没有给予安慰,或是其他很小很小的事情,但一点点积累,时间长了,感情就淡了。”
人总是越长大脚步也就越走越沉重,很多人也总是止步擦肩不能留。
知交零落也不过是人生常态,如果可以,当然希望我们能够一直在一起。
如若不能,也没关系,至少我们曾经相伴着走过一段来时的路。
像何老师说过的:
“不要奢望把任何人留一辈子,留在自己身边,因为这个很难,有的人他来就是陪你一段。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去忠诚于这一段感情,我们只能要求的只有自己。”
人生漫漫,有幸相伴走过一程,就够了。
3
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方式是:
“我发的最后一条消息,你没有回复。我也默契地不再发,也不问为什么。然后从此,我们江湖不见。”
友情也好,爱情也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不断地跟过去的自己,过去的人和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