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自小就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他的母亲性格强势,在家说一不二,小高已经习惯了对母亲言听计从。但小高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原因,总免不了挨母亲的骂。不知不觉中,他养成了讨好型人格,只要母亲高兴,他都顺着他的意。高中毕业后,他在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听从他母亲的安排,进了一所大专院校学习会计专业。但他压根就不喜欢会计,对数字完全没有感觉。他的成绩依旧不好,并且在读大二时,得了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回家。
母亲很着急,也很心疼,带着小高到处求医、问诊,只要对儿子的恢复有效,母亲从不计较金钱。吃药、做心理咨询,该做的她一件不落。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小高病情好转,重返校园,后来也顺利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小高一直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在家呆了近一年,过了一段时间的“啃老”日子。这段日子,父母急得团团转,四处找人托关系,只想为儿子谋取到合适的工作,但往往父母合意的儿子不肯,比如到一些企业去当财务,儿子嫌其单调、古板,总是干不下去。父母急得对他又是经常性的责骂和嫌弃。
在这期间,小高因为一次跟同学一起去玩剧本杀,喜欢上剧本杀这样的游戏,并且在后来的几次游戏活动中,他爱上了主持这个角色,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到很好。一家剧本杀活动中心还聘请他为兼职主持,他为此获取到微薄的收入。在他开始计划要走上剧本杀主持这条路时,被他母亲发现了。母亲给予严厉的制止。在母亲眼中,剧本杀是玩,剧本杀主持是不务正业。她感觉小高正在走向偏道,作为母亲,为了孩子她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她将自己强势的性格发挥到淋漓尽致。小高的自由被母亲限制,母亲要他好好反思,要他做好去企业当财务的准备。
小高的抑郁症又复发了,用不着母亲限制,他躲在家里不愿意出来见人。母亲痛苦悲伤,她一次次问医生:“孩子这是怎么了?我又做错什么了?”医生对她说:“你要懂得孩子,接纳包容孩子。”母亲不解,她觉得自己很爱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是,她不明白,自己其实不懂孩子,而懂得比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