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5-14 04:20: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1000字

  《非普通读者》是一本由[英] 艾伦·贝内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一):文不對題

  描写英国女王无意中爱上读书之后,读书的爱好对她本人以及她周围的人所带来的影响。 爱好读书的女王陛下当然是以无比睿智的形象出现,而她身边那些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女王读书的人则被描写得愚不可及。而且这个版本有一半是英文,但封面却没有写明是中英对照,不免令人觉得有些上当受骗。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二):精致而有趣

  一本可以一天读完的小书,结尾简直可以用精致来形容。

  最近阅读的两本书《岛上书店》以及这本都是关于书的力量,不同的是这本书所拥有的趣味性。另外,这本书后面竟然附有英文版本,刚打开时差点以为自己买错了版本。

  简单摘录两个我很喜欢的句子:

  “不要将你的生活融入你读的书,要在书里找到你的生活”

  “书不会促使人行动,但它会支持你无意识已经决定的事情”。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三):惊!女王的觉醒。

  原来 女王也是个为了追求爱好挣脱桎梏抗争到底的倔强老太太。

  曾以为地位高贵身世显赫如女王,应当是饱览群书知识渊博目及四海心怀天下。这才明白是自己拍脑袋想当然了。热爱读书竟然会引发不满,成为负担。

  读此书的乐趣之一便是猜测有几分真是几分虚构。是带着英式幽默的调侃,也是对所谓皇权、政坛的犀利嘲讽。威高如女王,在“服役”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俨然已是英国甚至世界的“吉祥物”,却丧失了自我。能在阅读中重拾自我,确认生活的意义,也是欣慰。所以,不妨把全书看做是为了最后两行彩蛋做的超长铺垫吧。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四):女王读书也有小任性

  232页的小书,看起来虽略有些厚度,读完才发现中译文只有116页,后面全是英文。出版方还是我比较欣赏的“理想国”,居然使出这种凑页数抬书价的伎俩。由于真的是本“小书”,我很轻松地读了两遍。 全书的唯一主角,即“非普通读者”,就是当前在位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本书讲述了女王五十岁前对阅读兴趣平平,五十岁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开始逐渐痴迷阅读,甚至对日常政务有些懈怠,还喜欢强行安利书籍给大臣,因此与首相等人针锋相对。 读完后,我对故事中展现的王室私密空间感到震惊,不禁怀疑起它的真实性来。查了一些资讯后发现,这个故事果然大部分是杜撰的。作者是一个戏剧家,想必女王爱读书至不惜忽略本职工作,只是这位平民作家的美好想象吧。但这并不影响这本小书的美好——它让爱书之人产生共鸣,读到女王为了读书而有任性可爱之举时,忍不住莞尔一笑。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五):读者养成记

  脑洞大开的作者,让英国女王在偶然的机会培养出读书兴趣,从而生活改变的故事。挺有意思的一本小书。

  除了作者列出的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想象书单值得窥探一下之外,作者对女王阅读情况的描述,正是培养一个阅读者最常规的方式:

  “在刚开始的读书的时候,女王有点诚惶诚恐,紧张不安。书的无穷无尽让她穷于应付,不知道如何前进。她读书没有体系,就是一本一本不断地读,有时候还同时读两三本书。过了一段时间,她开始记笔记了。她在阅读时总是手里拿支铅笔,不是要写读书笔记,仅仅是摘录她觉得好的段落。这样过了一年之后,女王才尝试偶尔写下自己的感想。”

  最终,女王已不再满足于成为一个读者,而是想要自己提笔写作。毕竟,对于女王而言,读书并非“实干”,而写作是。女王一直是实干的人。

  女王提笔写下的一句话:

  “不要将你的生活溶入你读的书。要在书里找到你的生活。”

  就是这个理。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六):要让良币驱逐劣币

  因学校开学,为避免堵车,我和老公出发上班的时间又提前了一些,导致的后果,就是7点多一点,就到公司了。这样,就有了一个多小时的私人自由时间。

  昨天,利用早上和午休的时间,看完了艾伦贝内特的《非普通读者》,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字数不多,行文简洁,语言有趣,很容易吸引人看下去。虚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从一个不爱看书的人,逐步变成了一个喜爱读书的人。通过这个虚拟故事,既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看书的变化:最先开始不知道看什么、激发了看书的兴趣后慢慢有自己的喜好、看多了之后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乃至到了最后有了写作的欲望。从我这几年读书经历来看,感受差不多,比较真实。因英国女王这样一个“非普通读者”身份,也穿插描述了一些王室生活的细节,比较有意思。

  这本书对我的意义在于,同样讲读书的作用,我自己有一些体会,在知乎、豆瓣上也看了很多文章,但都不如这个故事来得形象生动全面,也体会到了名家讲故事的水平,语言的吸引力。也让我坚定了一个决心,少看畅销书,多看经典书。

  O,当天我就在网上订了几本经典书籍。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七):书中自有颜如玉

  阅读能够让普通人变得不平凡!当阅读者是非普通的人呢?当“The Uncommon Reader”是在位五十余年的英国女王呢?她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我之前并不认识他),他曾两次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爵位,却都被他自己拒绝了。而这次,他却拿女王做主角,构思了一个关于阅读和思考的好故事。

  故事构架的背景本就独特,再把首相、总统、爵士们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拉进因阅读而造成的冲突和窘境中,如同真切的和女王亲历那种阅读带来改变的人生,感受藏匿其中的英国人狡黠的幽默感,好故事引发思考的过程是很愉悦的。

  书中的另一个收获,是作者列举的大量作家的介绍和他们的作品,他为女王草拟了一份阅读清单,一些作家的作品甚至颇为激进,比如故事开篇女王和法国总统讨论的让-热内。

  理想国出版的这个版本,是中英文双语的,可以对照阅读,这算是阅读此书的第三个收获。

  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普通人和非普通读者的阅读人生又有什么不同?

  You don’t put your life into your books, you find it there.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八):喜欢读书哪有那么多的理由

  最讨厌的就是别人一脸高深莫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问我,“你看这些书有什么意义?”

  的确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喜欢啊!

  这本书最令人开心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塑造的女王阅读的起点不高,几乎是一个初级读友,而且女王充满智慧,为人果断狡黠。在发现这位不同寻常的女士居然和自己有相同的爱好,甚至读过一样的书,喜欢同一位作者的时候,作为书本前的我们自然非常的高兴。

  我想尤其是学生们可能和女王产生更多的共鸣,因为他们一直被家长们监视着,禁止他们读“课外书”,而女王也被那些首相,官员们监视着,禁止她去做“不适合女王”的事情。

  女王是个寂寞的行业,她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被所有人的敬仰,可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知己。当她发现读书的乐趣之后,渐渐沉迷其中,好像不再“敬业”。

  大家渴望见到女王“真实”的一面,却在女王真正真实的时候望而却步。但是女王早就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让那些自讨苦吃的大臣们焦头烂额。

  当女王提出她想写做的时候,首相甚至想用历史和法律作为武器去阻止他的女王,但是女王的决心和智慧才不会和他妥协!

  就是喜欢读书就是喜欢写东西,管你是谁,也不能阻止!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九):《非普通读者》书评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看的时候我却屡次想要信以为真,最后发现它真是假的还有点怅然。这本书的篇幅很短,只有一百多页,后半部分是英文版,所以一小时就可以看完。

书籍的内容从简介中就可以窥到全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无意间进入流动图书馆之后,借到了一本令她感兴趣的书,从此爱上了阅读。

阅读是一种很奇妙的爱好,如果开始遇到的书不感兴趣就不会爱上,恰恰是因为你遇上了那本喜欢的书,遇上了喜欢的情节或人物,从此义无反顾地陷入其中。阅读不带有目的性的,只是为了娱乐,为了满足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探求。

就像很多喜欢看书的人一样,女王读的书越多,就发现自己未涉及的领域越广,感觉到自己在浩瀚书海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只能每天争分夺秒地阅读更多感兴趣的书籍。我也深有体会,女王书中阅读的大多数作家我都不认识。

“我觉得文学就像是一个广袤的国家,我在向它那遥远的边境前进,却无法到达。我启程太晚,永远也赶不上。”

渐渐地,她难以满足于浅尝辄止,就开始用文字来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也动了写一本书的念头。阅读会使人柔软,而写作会使人坚强。

书籍的最后一句话非常惊喜,戛然而止。这是一个还蛮有意思的故事,爱书的人能够共情。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十):一个是偷窥欲,一个是书瘾

  《非普通读者》满足了我的两个癖好,一个是偷窥欲,一个是书瘾。

  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女王与读书的故事,作者是英国剧作家艾伦·贝内特。关于艾伦·贝内特和女王,有个八卦值得一提,早在1988年,女王曾打算赐予作家爵位,但被拒绝,1996年,女王再次赐封爵位,仍然遭拒,事实证明,女王碰见了一个傲娇的男人。然而,很多年后,这位傲娇的剧作家却写了一本关于女王的书。

  那么,女王会读书吗?女王怎么读书?女王读什么书?嗯哼,这就是我所说的偷窥欲,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名人的生活感到好奇,特别对他们使用什么样的牙膏感到困惑,直到现在,这仍然是我心中的一个谜团。不过先不管牙膏了,书也是私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女王是怎样读书的,难道不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吗?

  另外,还有书瘾。这里说的书瘾不是指读书有瘾,而是对关于书的书有瘾。只要一本书是关于书的,不论是小说、故事、散文还是谈话录,我都爱看,这可能是一种病,反正不至于影响健康,我就不治了。

  抛开我的个人癖好,《非普通读者》仍然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并且很好读。首先,它短,只有几万字,快则一个小时,慢则两个小时一定可以看完,再没有时间的人面对这本书也不会感到压力,上下班的路上就可以搞定。说不定还能激起读书的信心。

  其次,这本小书行文流畅,情节虽然不复杂,但也能吸引人读下去。故事讲得是女王因为巧合进入了一个流动图书馆,从此渐渐爱上读书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推进,作者在读者的心中埋藏了一个个疑问:女王会因为读书而发生什么改变?而这些改变又将如何影响女王,甚至影响国家?

  还有,作者的文字本身充满趣味,字里行间藏着许多幽默和嘲讽,对政治,对官员,对不读书的人,当然,作者也不放过女王本身。

  最后,这本书借女王之口谈到了读书的方方面面,读书的开始,读书的习惯,读书的目的,读书没有时间怎么办,读书会引发写作的欲望等等,如果你是一个经常读书的人,必然能从书中得到共鸣。

  比如,女王的读书习惯是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因为她“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书也好,面包、黄油和土豆泥也好,在我盘子里的就要吃完。”比如女王和我们一样发现“书与书之间彼此相连,自己开始不断地接触新的领域,根本没有时间读完所有自己感兴趣的书。”

  比如当司机回答女王没有时间读书时,女王告诉他“许多人都这么说,但我们要找出时间来读书。”比如关于为什么爱上书,女王的回答是,“因为文学根本不在乎它们的读者是谁,也不在乎有没有读者。在书籍面前,所有的读者都是平等的。”

  女王在这本书中给自己的定义是“迟学者”,到了晚年才开始学习的人。但她热情不减,日渐痴迷,最后终于在书的最后一幕宣布退休,因为她准备要去自己写一本书。

  是的,这是一个虚构故事,英国女王现在应该仍然住在白金汉宫,忙碌于国事。她到底读不读书,外人还是不得而知。然而阅读这本关于她的“虚构阅读史”仍然有意义,因为艾伦·贝内特在书中写到的关于读书的种种都是真的。

  这难道还不够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非普通读者》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