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西方那一块土》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5-08 03:38: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西方那一块土》的读后感大全

  《西方那一块土》是一本由钱乘旦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一):从源头上谴责西方民主

  本书很多笔墨花在希腊和天主教的起源上,因而把古罗马帝国写得非常简单,线条式的梳理。这样著书说起来是保持课堂讲义的原貌——也确实做到了——但钱教授的真实目的是谴责西方标榜的民主源头——雅典城邦式民主,其实最美好的年代只有180年,从一个硝皮匠做主处死苏格拉底开始,这个民主就已经变味了。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二):East Meets West

  封面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三):一本了解西方国家历史的普读本

  这本书搭建了一副西方国家历史的骨架,系统而又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西方从远古到中古再到近现代的发展经络,并且在其中渗透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非常值得一读。对众多非专业研究人员能起到一种知识普及的作用,使其了解到更多西方政治历史文化的起源与演化。

  历史是流动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要求,会演化出自己的制度,没有哪一种人类制度是绝对的好、从来合理,仿佛是历史发展的天生目标,自古以来就在向人类手,人只是向那个方向走———如果真的那样,那么历史就是有尽头的,人走到尽头的时候,再怎样呢?那不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灭亡吗?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四):那一块土

  这本书主讲的是西方文化通论,但文化离不开历史,书中梳理历史的脉络很清晰,但限于篇幅必然不能详尽。在书中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有着比较客观的评价。

  关于中西对比,我们总是陷入两极对立之中“盲目崇拜外”“夸大吹嘘我”,给我推荐这本书的人说书中的观点很新颖,在我看来,新颖未必,但是客观倒是做到了(绝对的客观不纯在)。面对西方道路西方文化或是西方价值观,我觉得拿来主义还是要有,但并不能是照搬主义。

  西方自启蒙运动后迅速超越东方,总有人说中国没有启蒙运动,所以不能实行民主,但民主这个东西未必就是个好东西。民主的反面并不是集权,而是暴民政治。但凡打牌之前都要讲清楚规矩,政治也一样,要不然打不了一会儿就要干仗了。民主也一样,不是一个启蒙运动就能解决问题的,中国现在的文盲率是历史上的最低点,在世界上都很低,但开民智未必能开民主。如果按照分工理论看,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治国。

  关乎科学、民主、或是意识形态,他们本身没有方向,运用它的人才是关键。制度也好,意识形态也好,适合脚的鞋子才是好鞋子。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五):通过西方那一块土,窥见现代文明的源流因果

  比起常见的国内西方史著,这本通论(实际是讲义)称得上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当然,由于笔者涉猎不多,之前所读不过是大学西方史系列教材和常见西方通史翻译本,所以得出此论可能并不全面客观。

  此书原本就是面向北大所有专业学生的通识性课程的讲义,所以语言比较平易近人,生动易懂,但所涉史实和理论也不落下乘,颇能发人深省。之前读过的国内西方史著,多为大量史实按编年逻辑平铺直叙,读来不仅枯燥乏味,更觉心理压力巨大(因为记忆力不好常常读完就忘),读不下去,读完也没有成就感。而此书不同。由于此书源自讲义,所以选择性地呈现了比较重要的基本史实,体量虽小,但所涉之事必然释其因果,读来有清晰通透之感,读完后的确对西方历史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除了语言生动,逻辑清楚之外。钱先生的丰富阅历和对历史与社会的通透也在书中得以窥见,更为此书新增一层神圣的滤镜。对此书中关于历史史实的看法和对当今社会现象的分析,常常生出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嗯,很可能是本人表达能力太弱,平时自己表达不出来)。

  总之,比较推荐对西方史和人类文明演进感兴趣的童鞋择时阅读。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六):一点小感想

  要想粗略地了解西方文明史,或者想发现西方文化的不足,可以看看这本书,文章是通过课堂录音整理而成,所以通俗易懂。西方信仰基督教上帝导致了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忽略了人与人这一最重要的现世关系,西方从自由放任的经济主义到高福利社会式民主制度,社会将会被所谓的民主制度绑架从而减缓发展速度,对比了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精神内核后,我更加坚定了之前的看法:中国重回第一指日可待。中国跟英 法 德 美等国家相比从来都是资优生,中国的文化绵延5000年不断,不断吸收包容外来的文化,中国从诞生之初就是属于早熟文化,因为太早过于强大所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睡了500年的觉,但是这一巨人一旦觉醒,立马同样拿着西方人以前使用过的武器,凭着自身文化上的优势,再度重回第一的愿景是肯定可以实现的。一个美国从无到有到坐稳第一宝座也不过三百年多年时间,何况凭着中国自身的优良基因短短30几年就冲到了第二,我真心觉得我们的文化很强大,为什么还是有人要一味的崇拜的西方呢,何况他们崇拜的还是一百年前的西方内核,时间是流淌的,世界是运动的,没有什么是一层不变的。是不是该暂缓向外崇拜的趋势,而把眼光重新聚焦在自身的历史文化中呢?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七):西方的当代意义

  钱乘旦作为大陆英国史学界的翘楚和元老,对西方的熟稔自不必言,就说早年阅读钱译的三卷本《剑桥艺术史》就很带劲。作为作者,能把西方融于一卷,这是多么“胆大包天”,幸好这是本类似某某讲义的书籍,否则真要重新看待这位重量级的学者。通常写通史总是离不开从希腊罗马中世纪现代这一条主线,难得的是钱把前几章献给了人的出现、农业的出现、文明的出现和欧洲文明的起源,这是很难得的,自从《黑色雅典娜》刊布以来,文明史决不能错过近东这块神秘的土地。我们从何而来,又是怎样流布,神话在人间扮演的角色等等都是需要细细耙梳,即使这样,我们也很难有之后几章那样清晰明了的线性历史观。说大历史,这样的重任不是人人担得起的,历史学家的责任不仅仅是梳理掌故、人物、制度、思想,而且得有一条主线和一种复杂性思维,大约是如今中学历史没什么地位,大学历史通识课程需要补的东西太多,而我总是以尼摩那本《什么是西方》为准绳来评价每一本400页以内的西方通史,相应的,我们该在书中知晓为什么西方如此发展而来,它遇到了何种机遇与挑战,与科技、思想、文艺、宗教又有着什么样的纠缠与纠葛,这才是一本薄薄讲述西方历史和文明的上佳书籍。显然此书的定位不是这样,作为小学生、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本书是上佳选择,因为西方那些重要的节点和事件大多有所涉及,有些也算浓墨重彩,钱准备的图片很是精到,这点倒是国内教材很少能匹敌的。

  其实,此书每一章都是如此重要,但阅读之后没有这样的感受,这里的重要性指对今人而言,而非仅仅对古人和故人,每一章提及的主题对今人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有不言而喻的意义,理应把这种意义传递出来,启迪读者,教材或讲义的功能应该还有一种批判的意义在其中,这种批判让今天反思自己的处境和心灵,为重新认识自己而做好思想积累。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八):给历史课补上一课

  本书是钱乘旦教授给北大本科生的开设的一门通选课,语言流畅生动,内容环环相扣,因此读书过程中我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才能确保没有遗漏,简直好像我是正坐在北大的教室里听讲的一位旁听生了。除去补充了本该在更早时候就了解的若干历史常识,书中对于历史观的阐释和对于当今西方国家的行为与思维的溯源是更令我受益匪浅。

  在第五讲古罗马政治制度部分中,钱教授谈到“我们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叫‘历史进步论’,意思是说历史总在‘进步’,越到后面越好”,由此引出了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评价某种政治制度,甚至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第九讲谈到欧洲向近代过渡,欧洲各国历史都表明:专制王权的出现是西方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但专制王权若放到现代,一定会被打上各种负面标签,那么这样就可以给它定性了吗?当然不。正如钱教授所说,“历史是流动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要求,会演化出自己的制度。”专制王权也曾凝聚起民族精神,集中了举国之力,与争取民族利益紧紧相连,但它一旦完成了这个使命便变成了国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从谁先建立专制王权谁先发展,到谁先摆脱专制王权谁先发展到新阶段,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地”对待“专制王权”。

  一方面,西方文化有其生长的一方土壤。既有古希腊独树一帜的民主制度,也有源自古希腊时期希波战争的“东方专制主义”矮化策略;既传承古罗马“法高于一切”的先进理念,也仿效罗马帝国一统天下的“罗马的和平”(Pax Romana)力图打造一个“美国的和平”(Pax Americana)独霸世界;既崇尚自由和人权,也一厢情愿地从十字军东征到帝国主义殖民再到介入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还美其名曰“拯救全人类”和传播先进文明。另一方面,历史上的西方与东方并非势不两立,西方文明的两个重要源头都与东方有关,一个是西方古典文明源自中东地区,一个就是基督教也是“东方”的精神遗产。因此,中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的科学态度不应该是“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而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

  立足历史,着眼西方,关照人类,这是一本能给大脑解渴的书。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九):西方这一块连着东方的土

  西方连着东方,地球是圆的,中心在哪里?西方觉得东方很特殊,同时也将自己“特殊化”。

  钱乘旦的这本西方文化通论针对“西方”,梳理其支持其文明脉络的价值基础和思想方法,与其说突出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不如说其实是解开了西方文化的密码,将构建出的西方的“特殊”和“优越”的面纱一层一层的剥开,以流畅和连贯的讲述,作出了他自己的历史叙述。历史不是事实,而是史观。本书抓住了著名的历史事件,却不限于程式化的解读;叙述了历史的脉络,却不忘历史与现实的两相对照。作为课程讲述,很引人入胜。

  窃以为这本书非常适合20左右受过初高中历史程式化训练又对人类历史和当代问题颇有兴趣的青年。我早已结束大学,不能说有多少积累,但是读的时候会频频点头,与自己的史观契合,如果早个十来年,我一定会惊叹,啊呀怎么跟中学讲得不一样?这本书就好像是把我十来年零星思考和感悟的历史织成了完整的长卷。当然,不是说我对内容样样赞同,而是本书的思维方式让人愉悦。

  作为教材,本书既有知识,又有形成知识的过程,还有对既有思维方式的反思。在把握西方文明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比如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封建与专制,民族国家的建立,民主制度的形成等,作为通论,细节不多,但关键事件鲜明;虽有单独的概念阐释,又在时空上彼此串联。虽是西方文明通论,但毕竟东方分享着同一个时间,一些东西方对比,意不在对立分割,而是强调社会情景的作用。

  因此,在本书里你会看到熟悉的概念的不同解释和深层思想的探寻,你会看到熟悉的史实的不同的解释,你会看到对西方标榜的种种优越的略带调侃的反对。最重要的是,你一气呵成的看完,会有新的想法,想去探究更细节的历史,不将东西对立,不盲目相信贴着标签的史实。

  略略列一些有趣的内容,希望激起你的阅读兴趣:

  现代西方阐述文明史必提罗马,那么战争扩张真的是传播文明?

  社会动荡,乱局重重,你是要民主还是要强人?

  从“原罪”到“拯救”,为什么西方人总是这样谈?

  专制(despotism)和专制(absolutism)的差别?

  到底是“封”建还是“统”建?

  牛顿为什么会虔诚的赞美上帝?

  常被并列的英法,光荣“革命”和流血“革命”是怎样的不同?

  美国的制度真的是一水的新东西么?

  现实的社会主义和理论的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

  最后推荐Jack Goody 《偷窃的历史》。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十):西方那一块土电子版pdf

  我有这本书的电子版,需要的加我微信13662510706,备注找书

  目 录 前 言 ... ix 第一讲 人的出现,农业的出现 ... 003 山川湖泊与自然环境 ... 003 人类的出现 ... 006 农业的出现 ... 013 文明的出现 ... 018 第二讲 西亚、北非和文明的出现 ... 023 两河文明的出现 ... 023 苏美尔 ... 025 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 ... 029 古埃及文明 ... 035 第三讲 欧洲文明的起源 ... 043 欧洲文明的渊源 ... 043 神话与真实 ... 046 希腊的政治发展 ... 051 城邦与战争 ... 054 第四讲 古代希腊文化 ... 061 希波战争 ... 062 马其顿征服 ... 064 希腊化时期 ... 066 希腊文化与艺术 ... 068 第五讲 古罗马政治与社会 ... 079 罗马共和国 ... 081 罗马帝国 ... 089 蛮族入侵 ... 096 罗马文化 ... 097 第六讲 基督教的产生 ... 103 犹太人的故事 ... 104 一神教 ... 108 基督教的出现 ... 111 基督教会 ... 115 第七讲 中世纪社会文化 ... 121 民族大迁徙 ... 123 封建制 ... 126 思想与文化 ... 134 国家与社会 ... 137 第八讲 中世纪盛期到文艺复兴 ... 143 十字军东征 ... 143 商业的兴起 ... 149 城市的壮大 ... 151 文艺复兴 ... 155 第九讲 欧洲向近代过渡 ... 167 知识与科学的解放 ... 167 农奴制解体 ... 172 民族国家 ... 176 重商主义 ... 187 第十讲 近代早期发展 ... 191 地理大发现 ... 192 殖民扩张 ... 195 宗教改革 ... 199 天主教会反改革 ... 208 第十一讲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 ... 213 新的时代潮流 ... 213 清教与英国革命 ... 215 启蒙与法国革命 ... 224 开明专制 ... 234 第十二讲 科学、理性、工业 ... 241 理性主义 ... 241 科学的兴起 ... 243 英国工业革命 ... 249 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 ... 259 第十三讲 西方的扩张 ... 267 领土扩张与殖民帝国 ... 267 奴隶贸易与全球贸易体系 ... 274 美洲的开发 ... 276 大国争霸 ... 278 第十四讲 美国的崛起 ... 285 殖民地的遗产 ... 285 新民族的缔造 ... 293 美国精神与“美国梦” ... 298 美国崛起 ... 300 第十五讲 19—20世纪:国家、战争和社会 ... 307 民族主义与国家 ... 307 战争与社会 ... 31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 316 现代文明的悖论 ... 330 推荐书目 ... 333 后 记 ... 339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方那一块土》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