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效率手册》是一本由[加]斯科特·扬(Scott H.Young)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1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一):做一只刺猬而不是狐狸
西西弗花了大概2小时翻看了这本效率手册。提炼了部分对自己有用的点。1、30天培养一个习惯。2 、长线思维,做项目而不是完成任务。3、进行脑力训练,经常性地投入到某种形式性的学习作为一种习惯。4、做一只刺猬,专注精通一个领域。其中,专注于一个领域让我思考了很久,也是本书引领我思考最多的地方。对我而言比较有价值。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二):多出来的一星敬作者
作者的简历金光闪闪,忍不住就看啦,怎么说呢,还行吧,但要说有多好,也不见得,好多技巧,我小时候就会啊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三):【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若薄荷+keep是最好的减肥app产品组合 那么此书就是精准极速治愈人性弱点 如懒惰,贪婪,拖延症的不二法门 甚至融会贯通或能解决肥胖 一本学习黑客的完全简赋手册 减掉你的负能量
实际上,我的缺点反而成为一种有利因素,正是懒惰以及偶尔缺乏自律的缺点驱使我寻找提高效率的方法。
①效率:生产效率黑洞 STER ②目标:把事情完成 GTD ③时间:克服拖延症 PDCA ④自我提升:保持活力 LOHAS ⑤优先级:做事更有条理 SMART ⑥检查:做对的工作OKR ⑦平衡:让工作自动进行 SOP ⑧视野:不去想现如今的市场什么卖得最好,而是去思考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发挥自己公司的价值,提问的视野宽度是突破常识束缚的关键。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四):非常非常“干”的一本书。
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自己可说是相当狠。但如果通读全文,就能发现其人是在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而非苦中作乐。
99个提高效率的方法,每一篇都短小精悍。简而言之一个字“干”。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告诉你他本人是怎么做的,并把背后的道理用几句话总结放在首或尾。但这个99是有凑数的嫌疑。某些段落应该合并为一节,却被强行分拆;有些内容明显重复,这点比较鸡贼。
从内容上看,作者明显吸收了大量时间及任务管理类著作,尤其是GTD类的书,全篇多处提及相关内容。但是就像一些教材一样,并不去解释撰写人以为属于常识的知识点。所以若是不适应这位理科男的超快叙述节奏,不妨先阅读几本提及的这些作品再看完全书。
另外,这本书相当挑人。很明显作者是个执行力很强、自制力可怕的狠人。如果不能体会到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就会觉得书中内容不切实际、难以实现。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看完这本书,在脑海中回忆一下学到了什么。
目前的脑子跟一团浆糊似的,总是糊糊的状态。貌似对一件事,或者是说对这份工作就是开不了窍,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来使自己清醒起来,只需要表现出自己聪明的本质来即可。
其中的很多提升效率的方法很实用,例如:分解任务、日程校对、预备射击瞄准、简单的组织系统、写出目标、整齐VS有条理、每周回顾、帕金森定律、不要重新发明轮子、30天试验、一次培养一个习惯、学习清单、努力工作并不重要;
其中最后一条:努力工作并不重要,在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加班中深有体会。当时的感觉是,如果工作效率很高的话,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时间。这里讲道:平衡努力工作和不努力工作的能力是生产效率的本质。努力工作不代表效率高,不努力工作也不一定效率低,关键在于怎么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各种可以提高效率的手段,高效率的做事!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六):效率就是生命,要慢慢实践
1.关于拖延症的处理,把自己置身于完全无打扰空间,随时提醒,想到就做,制定月/周/日来巩固,加强自己的自律
2.关于读书的效率提高,在读到有所思的时候立刻在书上贴读书笔记,复习的时候只看读书笔记,就能复习一次,不用再去看整本书
3.关于工作的效率提高,能外包给别人做的尽量外包,保证自己的核心价值,把重心留在20%能提高自己附加值的地方,努力工作并不是对的,要看努力的方向
4.日常生活的效率提高,保持条理性,东西随用随放,合理划分区域,方便寻找。
可行性方法:30天实验法,一次只执行一个实验
1.目的,用惯性代替无组织的意识思维形态,节省时间精力
2.方法,制定一个为期30天的重复实验,一天中断就必须重新开始,直至30天完美结束。
3.后续,建立触发器,由两部分组成:1.信号,触发身体感官,提醒自我意识。2.仪式,惯性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直至目标完成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七):智慧工作,拥抱精彩生活。
《超效率手册》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箱,可以放在案头,使自己日益精进。 共分七章,每章即是一个系统,七章又形成一个体系;本书共介绍了99个技巧,即有其单独应用的场景,又可综合使用解决复杂问题。如:《第二章 做事更有条理》,按如何养成条理性来分,可将这一章中介绍的15条技巧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如何建立精良的组织系统(技巧17-23),第二类是如何保持这个系统有效运行(技巧24-29)。 马上行动起来。写下自己急需提升的方面,对照书中的技巧坚持练习。
《超效率手册》思维导图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八):99 Tips for time and energy management
在一个博主的家的茶几上发现了这本书。
上班族+兼职博主,同时兼顾,同时做好,需要超强的时间和精力管理。
鉴于我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忙碌,还有很多想学习,想尝试,想进步的。无疑,我也需要输入一些更有效的方法,帮助自己提升生活品质。
书中列举了很多使劲按管理的小技巧,共计99条。我看的是电子版,如果是纸质版,我可能会尝试标注自己使用建议后的各种心得体会。
说到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作为拖延怪加懒鬼的我,虽然没做成什么非常有效率的事情
但是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有效率的文章,我真的看很多了,各国的各种的都涉猎了一些,其中大多数都是学霸的分享。
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和建议都很实用,问题在于,看过之后很容易忘记。连书的内容也忘记了。可能不够生动吧。如果再多举一些接地气的例子,就更好了。看了这么多,对我很有帮助的是一对学霸博主,b站up蜡笔与小勋。
至于此书,就因人而异啦。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九):从这本书中,我学到的12点效率改善方法
最近又开始重新尝试快速阅读,方法是:
1. 快速翻阅
2. 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 只看自己看得懂的部分
4. 并立刻把学会的东西投入实践。
5. 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如有需要再次重复1-4步
这样可以避免 “读得慢而读的很差,而且吸收的比较少,而且吸收比较少之后,也会读的更少”的问题发生。
斯科特·杨的其他书之前有读过,还是又不少收获的。这次偶遇了这本小书,速读了一遍。
这是第一遍快速阅读后的学到的12点内容,我准备立刻应用到生活中去:
1. 周日or周一早上列出下周/本周工作,之后按照计划合理分配每天的工作
2. 限定时间:短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创造紧迫感
3. 如果长期拖延,需要审视自己的初心&最终目标
4. 动力只有“想要做”和“不去做”,不会有“应该做”
5. 书写能够强化思考:随身带纸币,把想法、目标、todo都写下来
6. 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用于休息
7. 完成项目,而非任务:关注大目标
8. 设定软时限:正式期限前设定自己心里预期的时限,留下时间缓冲
9.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复用之前的优秀成果
10. 日复盘、周复盘
11. 双流理论:创作时,可以先建立足够的素材,再提炼加工组织语言
112. 忠言逆耳:可以询问别人“这个xx最大的缺点时什么?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解决?”
《超效率手册》读后感(十):个人整理出来的笔记
● 写出目标
● 周/日目标
1.每周最后一天,列出你下一周想要完成的工作。
2.每天结束时,把一些周目标工作挪到新的日目标列表上,这些是你下一天要完成的目标。
3.一旦完成了日目标,那么这一天就停止工作吧。
● 限定时间
设定一个时间。在任务完成之前或时间用完之前不许停止工作。
1.时间短(30~90分钟最为理想):这比好几个小时连续工作让人更容易接受。
2.紧迫感:想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做完你接到的任务,限定时间会刺激你加快速度。
● 分解任务(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
● 每周回顾
每7天给自己90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放音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收发电子邮件。就你自己。每周回顾能确保你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不仅仅是让自己忙碌。评估一下你所做工作与最后期限的相符情况,还要评估一下你的错误和弱点有哪些。这样你就有机会在即将到来的一周内提升自己。如果你觉得最近几天没有动力,那就试着改正错误,别让坏习惯生根发芽。
● 保持动力
保持动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回顾你的目标。看看你的进步,阅读一下你当初设立这些目标的原因。重新想起自己原本的目标能够对抗任何暂时的挫折。
● 脑力训练
● 简单的组织系统:项目——任务(总体待办事项、周目标、日目标)——活动
● 短跑理论(意志力像电池,会用完但也可以充电)
● 加强自律(自律就像练肌肉,要慢慢增加)
● 阅读笔记
● 数字条理性(数字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