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太空漫游》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28 01:50: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太空漫游》读后感100字

  《太空漫游》是一本由帕特里克·摩尔 / 布赖恩·梅 / 克里斯·林陶特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空漫游》读后感(一):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宇宙

  宇宙天天在头顶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认识越来越深入,但未知也越来越多。

  相比较宇宙,人类历史是多么短暂;相比较人类,宇宙也许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到太空来漫游吧,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太空漫游》读后感(二):给曾经想当太空人的我

  给曾经相当太空人的我

  《太空漫游》读后感(三):天文学家的猫带你看遍宇宙美景

  对于普通人来说,宇宙的神奇和玄妙可能在于——你很难身临其境。

  《太空漫游》读后感(四):让我们来一场星际穿越吧

  有一个走遍世界的旅行家曾经说过:“你若问我哪里最美,我只能回答你——宇宙。”而我们生存的这颗耀眼的蓝色星球,不过是整个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地球的美转瞬即逝,宇宙的美却是瞬间永恒。而普通人虽然生活在宇宙之中,却难以看到它的美妙与神奇之处。

  《太空漫游》读后感(五):【百味书屋】《太空漫游》简评

  不得不说,在浩如烟海的天文类科普作品中,这本书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装帧上看,锁线硬精装配合大16开的开本,全部铜版纸彩印,直接吸引我的眼球,尤其是为孩子讲述,更容易记忆与理解。从作者阵容上看,三位英国天文学家在之前合作出版的一种科普畅销的基础上,再次共同打造这部天文类科普,相互磨合更加默契。从叙述方式上看,紧扣关键词“旅程”,由出发点“地球”,向宇宙无穷远处进发,好似把读者也带入了飞船的太空舱中,同三位作者一同展开探险。特别的是目录中的编号,让读者牢记这100个令人神往的宇宙景观。同时,这100个编号也是“旅程”路线图,从地球到月球,再到恒星太阳,路过太阳的彗星,各个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再到系外行星、星云、星系、星系团,天文学概念不断扩大,旅程也越来越远,读者们无限接近观测边缘。

  这部视角特别的天文类科普作品,体现出了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人类的天文观测能力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通过物理观测和理论计算,能否得出宇宙的边界在哪里,或者像爱因斯坦先生所提到的那样,宇宙是“有界无限”的呢?这部最早出版于2012年的作品,在2016年由阳光秀美传媒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把它带入中国天文科普爱好者和青少年的视野中,也算是大伙的福分了。

  《太空漫游》读后感(六):来一场梦幻般的太空旅行吧

  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对太空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太阳、月球、金星、火星,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一直都是人类研究的对象,这些星球体、黑洞、能量等充满了太多的未知,需要科学家、天文学家们一一破解,了解更多的太空秘密。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太空纪录片时,就被里面的各种场面震撼到了,每个星体都是那么漂亮、壮观,小行星与星体撞击时猛烈的场面到现在脑海里还会浮现,一直到现在,都对太空充满了好奇,真想来一场太空旅行啊。

  而,英国的三位天文学家布莱恩·梅、帕特里克·摩尔及克里斯·林陶特所著的《太空漫游——宇宙中100个令人神往的目的地》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实现了太空旅行的愿望,通过书本的方式给不能实现太空旅行的人来一场梦幻般的太空之旅(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旅行可以反复进行,很棒吧)!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制作着实考究,估计看这本书的人都会爱不释手,全书彩色打印,让读者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星球上的各类特征,我觉得,因为这些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没有图片效果,光靠读者的想象,也许会带入误区,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全书文字通俗易懂,而且对一些细节描述的非常仔细,即便不懂专业知识,也能通过作者的描述了解一二;书中每个章节的名字也非常有趣,就像在讲故事一样。儿童肯定也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刚看这本书的时候他就过来抢了,告诉他以后再大些了给他讲,他非常开心呢!

  再次感谢作者和译者给我们带来的心旷神怡、震撼人心的太空之旅。

  《太空漫游》读后感(七):奇幻之旅——评《太空漫游》

  这是一场由三位天文学家精心策划的旅行,一艘以帕特里克的猫命名的飞船——托勒密号,承载着我们蓬勃的好奇与求知,一同开启一场奇幻的太空之旅。

  首先,让我简单扼介绍下我们本次行程,在这场奇幻的天空之旅中,我们将有幸游览100个景观,这100个景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整个旅程横跨137亿光年,带领我们领略现今人类已知的宇宙景观。

  其次,我向大家推荐两处我本人甚为喜爱的景点,希望大家乘坐托勒密号游览时不要错过这两处景点哦。在距离地球3300光年之处,有一奇特的景观,它夺目斑斓,有着魅惑人心瑰丽,光与影交织出的纹路犹如诡秘眼眸,它就是恒星的死忘遗迹——猫眼星云。也是在看过猫眼星云后,我才知道原来恒星的死亡是如此的壮丽绚烂。我要介绍的另一处景点就是距离地球250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M31大漩涡,如果对黑洞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一定不要错过此处景观,无论是从图中其形状观测,还是根据天文学家推测,“仙水座星系中央很可能也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但与银河系的黑洞一样相对平静。”,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实际上仙女座星系正在接近银河系,几十亿年后二者很可能经历一次惊人的碰撞。”

  最后,做为一本科普书,我个人认为《太空漫游》是一本很体贴的书,它照顾到包含我在内许多对于天文专业知识匮乏的读者,作者们用通俗的语言,为我们理清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对于不得不出现的专业名词,文后也有详细的名词解释。

  《太空漫游》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书籍,由哈勃空间望远镜高清晰图像展示,让我们在文字与图片间,遨游太空。

  《太空漫游》读后感(八):100个令人神往的宇宙景观您最憧憬的是哪里

  曾经在一档节目中,听到过一个人这样形容自己的经济实力,他说有生之年,是可以实现太空游的梦想。当时听了这个说法,我突然对经济实力有了另一个层面的认识,当然,我非常情愿相信他的梦想可以实现,无论从经济方面或是从技术层面。因为科技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了出国游的日渐便捷。太空游如果可以实现,你想去哪里呢?

  假如这个问题让我来回答,我想,我最想去月球看看,火星也不错。其他我就知之甚少了。之所以想去月球,是因为感觉人类已经很多次成功登陆,技术层面已经相当成熟了,这个方面是可以放心的。自己只需要备足钞票和心理和身体各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

  其实,老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但自己永远生活在平面感觉里,我最想离开地球真的看看地球的真实模样。我想说,《太空漫游》这本书基本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书中清晰的图片和平静叙述的文字把宇宙的概念逐步在读者脑海建立起立体的空间感。虽然仅靠图片还不能全部打破对地球固有的认识,借助这本书的图片,可以看到地球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显出不同的景致。

  即使知道地球是圆的,只是宇宙里的一颗星球罢了,但是生活在有限的空间里,这个认识常常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总是很难构建起来那本属于宇宙空间的立体感。我们习惯了平面的一切眼见的循规蹈矩的景色。

  100个太空漫游之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球,都能很迅速地认出那是我们的地球家园,那是最美的星球。因为我们熟悉他依赖他。我也是第一次这么清晰地从另外的角度看到地球;第一次看到宇航员所关注到的地球外的点滴宇宙片段;也第一次看到我所不曾了解到的星球的一些图片和知识。

  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局限在固定的空间,因此,理解这个宇宙,想必会比我们更容易切入。这不但可以开阔眼界,更能增添另一种思维模式;书中描述文字通俗流畅,而且有大家所熟悉的短语词汇,我想这也是译者对青少年读者的格外体恤。

  书中的图片清晰度让人如临其境,假如放在影展上我想也定会让观者产生无限遐想。当世界之旅对你已经不再是难题时,你是否会设想自己将会踏入太空之旅呢?这100个迷人的太空之旅圣地是否为您开启了太空漫游的无限遐想呢?我觉得太空漫游将是一场素质之旅,身体和头脑素质的赢家才可能真正踏入这个旅行行列。

  《太空漫游》读后感(九):太空,一个让你脑洞大开的地方

  太空,一个让你脑洞大开的地方

  读《太空漫游》

  文/方木鱼

  想起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绝迹江湖好多年。一大遗憾。

  读《太空漫游》之前的一个傍晚,刚刚领儿子坐了一个名为“太空漫步”的空中小火车。两米多高的很简陋的两条钢筋焊住的铁轨,一个可以容纳两人乘坐的座椅,坐上去,只有一条安全杆。下面没有防坠落的兜网,上面和两边没有固定的槽。晃晃悠悠,坐了一圈。儿子不知道危险所在,玩得不亦乐乎,意犹未尽,我却一阵阵心惊胆战,坐在上面不敢乱动,生怕一下栽下去,脑袋砸在水泥台子上,下来后还是一阵后怕。

  这才仅仅不过离地面两米。想想就可以了,两千米,两万米,两万里呢?

  翻看《太空漫游》,总让我有一种错觉,以为是在欣赏梵高的画作。原来科学和艺术,真的可以如此统一。

  天马行空。

  看这本《太空漫游》的时候,网上正在热炒引力波的发现。

  这便又牵扯出《爱因斯坦致女儿的一封信》里的一段公案。爱因斯坦在信里说:到目前来看,有一种异常强大的力量,科学上对其还没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它是一种囊括和掌管着所有人的力量,甚至能够躲藏在任一宇宙运动现象的背后,且仍未被我们认知。这种万能的力量就是爱。爱因斯坦置换了质能公式后得出的结论是,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它无边无际。

  一位严谨的物理学家,得出这么一个发散的文学性的结论,看似荒诞,实则统一。

  在这本书的内容简介里,作者说,我们的计划是带你看看宇宙中最美妙的100处景观。这话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话又让我想起恋爱中男人对女人摘星的承诺:哪怕是你要天上的星星,我都肯为你去摘。

  我们如何才能到达那些遥远的所在呢?毕竟,乘坐宇宙飞船到达太空的,少之又少。

  绿色的极光、月球上人类的脚印,还有那些平房日历在我们眼中高不可攀,不可一世的山峰,此刻却小如斑点。太阳居然是不完美的球形,彗星距离地球只有8.3光分钟的距离,换句话说,彗星到地球的距离,不过是光速乘以8.3分钟。金星原来真的是一片金黄色……

  这是一本关于浩瀚星空的书,这也是一本的确浩瀚如星空的书,所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人类学,无所不包,翻开每一页,都是一个不曾领略的传奇。

  是的,请系好安全带。祝你旅途愉快。

  《太空漫游》读后感(十):三个“不靠谱”导游——《太空漫游:宇宙中100个令人神往的目的地》

  嘿!如果请一群英国皇家天文学院的会员来跟你面对面认认真真聊几天天文学,你害怕吗?觉得乏味吗?担心自己的智商彻底被碾压不?

  先收起那颗战战兢兢的小心脏,有一本这样的书,它很!有!趣!

  三位治学严谨,身上扛了一大堆头衔的作者,自带萌点。他们简直草率得不能再草率了,驾着一艘用我完全不认识的宠物猫的名字命名的太空飞船,就把我拉上了这趟成本几乎为零的太空之旅,在广阔无垠的已知宇宙里头上蹿下跳。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别以为给我看几张太空的图片就能把我给唬住了,好吗?这年头,谁还没参加过几次“到此一游”的坑人旅行团,拍张照留点图就算来过了,我是不买账的。请给我点实在的!你别说,这趟飞船还真不只是几张图片放一放。光说月球,正面背面,上下左右,远远近近,我们嫦娥女神住的地方还真是360度无死角的美。对着实景,配上导游详尽但不乏味的解说,我快把月球上七七八八的环形山和月海的名字认了个全。下次再有来月球串门的机会,起码不会尴尬了。

  飞船上这三位导游,虽说是做学术的,看着天天研究空中那些够不着的星,嘴上功夫却丝毫不见逊色,一点儿没比专搞脱口秀的某星差。不过人家玩的是英式的高冷幽默,不愧和卷福是一家人。天文学家里奇奥利就赤裸裸地被调侃了一把,“当里奇奥利把这个环形山命名为哥白尼环形山时,是轻蔑地‘把哥白尼掷于风暴之中’。如果他的计划是嘲讽自己的对手,那么计划是彻底失败了。” 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太过不羁,里奇奥利选择将整个月面最惹眼的环形山之一命名为“哥白尼环形山”,打着讽刺他一辈子的金算盘。岂料聪明反被聪明误,永世落人笑柄的倒成了自己。

  这趟低成本,高规格的行程说不清是几天几夜游,反正一趟水把我带到了137亿光年外。甚至有幸在炽热的太阳上空,溜了一圈。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太阳,确实是我的头一回,日珥、日冕、太阳黑子等的近距离素颜照,书中批量放松。要知道,德美此前联合发射的探测器离太阳最近的距离都有足足4300万千米好么,更何况它在一九八几年就早早罢工了。导游们带我站的这个视角,也算得上是太阳的黄金观景位置了吧。这趟行程下来,不仅让我集齐了金、木、水、火、土,见识了爱神星、灶神星,还探索了一些过往从没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头见过的新景点,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只不过,这几位导游拒绝为我提供我和景点的大头合照,这大概是此行最大的遗憾了。算了,我等凡人的长相,凑上去也只会破坏太空神秘浩瀚的美感。就着这一书的美图和高大上的解说词,将就显摆显摆吧。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太空漫游》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