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藤兼人传》是一本由[日] 小野民树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藤兼人传》精选点评:
●也图电影
●母亲和姐姐是他的根 原配孝子早已不在却一直萦绕着他并以剧中人名字的方式存在多年 乙羽信子是电影中她们的具象 也许不仅电影中 不是说侧面像孝子吗 新藤先走过场向孝子妹妹求婚被拒才安心娶美代 属于美代的似乎只有法律关系和孩子……新藤一生真是顽强 涉及的人和事跟前几本书交织 确实很影史
●半部日本电影史
●不太适合我的口味。好像把所有的剧本和导演的,参与的电影都涉及到了。感觉就是每一条都说到了,但是太繁杂了
●当初想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自己也算是看了四百多部日剧、日本电影和日本动漫,但却没有系统严谨地去研究过这些电视剧、电影背后的那些导演和编剧们的各自不同的风格,所以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如此厚实的一本,也是颇为惊喜。 看完这本书,新藤兼人能做到日本电影界的泰斗级人物,其人格魅力实在不容小觑。不安于一时之名,创造了又破坏,破坏了又创造,社会派、人生派、现实主义者、编剧工匠等等,这些个人们赋予给他的标签,他从不介意。
●从《裸岛》认识的新藤兼人,看完书挑了几部加入待补电影系列。最令人惊讶的还是他本人的自学能力及其身上发生的故事,还有与他有关的日本电影史的人物。书中有不少创作观念可以摘抄。
●读不下去
●弱者视线,现实主义,女性解放,独立制片,性议题,生的根源(新藤兼人的热力在鞭打我…
●琐碎浅显
●中后期电影生涯写得过于短促。
《新藤兼人传》读后感(一):通过一个人看一段历史
知道新藤兼人还是因为《忠犬八公物语》。因为非常喜欢忠犬八公的故事,看完电影后很感动,进而了解到新藤兼人这个人,才知道这位传奇的导演,编剧,有着非常传奇的一生,而他的一生又能够让人们瞥见那段时间的历史。
通过《新藤兼人传》这本书,让我从对新藤兼人简单的了解转为对他的一生传奇故事的更细致的认识。同时也认识了那个时代的日本电影。通过他的家庭,他的工作,了解了他这个人,也通过这些知道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
从专业的角度讲,他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人。他拍的电影,写的剧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对当时的电影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就像书中所写,他从无数部剧本写作到拍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方略。即便好莱坞模式泛滥,商业影片凶猛冲击,新藤兼人仍坚守自我,毫不动摇,从不盲从,从不彷徨,是一位真正地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现实观察思考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剧作家之一。
而他的人生经历也是相当传奇和丰富的。无论是他的爱情,家庭,他的伴侣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当然还有他100岁的高龄,也是让人钦佩的。就像书中所写的,新藤兼人坚持创作60年之久,98岁还能自编自导电影作品,又创造了世界银幕上的奇迹。伟大的新藤兼人先生,为世界电影留下不朽的作品和思想,也留给中国电影编剧无尽的怀念!
他传奇的一生影响着日本的电影届,就像前言中提到的,世界上的银幕都是洁白的,新藤兼人先生把自己灿烂的剧作思考,完整地不被篡改地书写和放大在银幕上,创造了呈现自我思想的奇迹,为中国的编剧们树起了明亮的路标。
在以前的我看来,日本电影都是清新的,很多的长镜头,慢慢的,静静的,其实,日本电影之中包含着更加深刻的东西,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通过这本书,我们不应仅仅了解新藤兼人本人,更应该对日本电影史有进一步的了解。
《新藤兼人传》读后感(二):他本身就是一部传奇电影
还记得几年前,在网上看到过新藤导演执导的《一枚明信片》首映的新闻,当时他已99岁高龄,这部作品也是他的封山之作。他乘坐轮椅带病登台,说“今天能来到这里,全是托了大家的福。今后即使我死了,我也希望大家记得这部电影是我拍的。”一番语,令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记者潸然泪下,当时我虽然不在场,但我想,那种感情与生命的感染力我能体会。
书籍一直在电影片段与导演的个人传记中交叉行进。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新藤兼人的一生,渗透到他所拍摄电影的一幕幕中,他拍摄的电影也让影迷了解到他人生的点点滴滴,身为导演的一生,也是被电影之神眷顾的一生。说起来惭愧,之前唯一接触过新藤导演的作品是他作为编剧的《忠犬八公物语》,这个感人的故事也被外国电影制作者看中翻拍过。
在书中也对新藤导演的神之编剧能力花费了最多的笔墨,可以说最开始让他开始走进电影界的契机也正是天才的编剧能力,新藤曾经和其他人合作在一夜之中写就一部剧本,大师们的身上总会有这样的疯狂因子的存在。如今的娱乐圈都是演而优则导,新藤则是编而优则导,而新藤兼人的编剧老师就是自己的生活与经历。作者写到“新藤创作《爱妻物语》时,又已积攒了多少岁月与经历,才能让这段境遇成为美好的回忆?”他把自己母亲的形象写进剧本,把自己做警察的兄长接手的案件写进剧本,野田高梧曾评价新藤“因其中庸思想和深厚阅历而出色”,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并不高大上而是很接地气,这也是从生活中取材创作的编剧新藤兼人的个人魅力与特色。
与他早早显露的编剧能力相比,新藤兼人在41岁时才开始自己的电影导演之路。这一路走得并不如编剧之路这么畅顺,可贯彻自己特色的他,不为外界的恶评影响,他的电影语言最后还是迎来了国际和各个方面的认可,正如他和乙羽信子的绯闻,最后也成为一段佳话。到后来,新藤哪怕是年事已高坐着轮椅也没有阻止他拍电影的热情,为着一个镜头的感觉,反复不断拍摄,我想,这就是个为电影而生的男人,整整八十余年,他的一生也着着实实奉献给了电影,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电影协会的实质经营者,因为着热爱,这一生一定很幸福。
这本书中,既可以详尽地了解新藤兼人的传奇一生,也可以走马灯式地纵览他的电影,找时间,一定要把导演的其他作品都找来看看,沉下心,感受新藤导演注入其中的强烈感情,我想,一定会获得和以往决然不同的观感,这就是有生命力的电影。
《新藤兼人传》读后感(三):新藤兼人:除了敬重,还是敬重
新藤兼人:除了敬重,还是敬重
读《新藤兼人传——未完结的日本电影史》
文/方木鱼
你一定看过日本影片《忠犬八公》,那么你至少听说过这个故事吧:一个老人养了一只狗,这只狗每天都会送老人出门到附近的站台。可是有一天,老人出去再没回来,这只狗就一直在站台等。后来,有人看了心疼,找了一个懂狗语的人去和狗沟通……
这是由真事改编的故事,有没有被感动到?而这部剧的编剧,便是新藤兼人。
读这本《新藤兼人传——未完结的日本电影史》时,买了一系列的电影和剧本写作知识的书。
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白鹿原》芦苇电影剧本、《救猫咪》系列、电影编剧的秘密、《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我把书单拿给一位大学影视系的教师看,她看了看说,书单是没问题。但写剧本,挺苦的。
本书序言《为创造电影奇迹的新藤兼人先生送行》里说,新藤兼人在他99岁的时候还自编自导了《一张明信片》,那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末期的日本爱情故事,难能可贵的是,新藤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第54届蓝丝带奖最佳导演奖。99岁,一个常人都难以企及的福寿,居然还能自编自导。如果不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我真的找不出第二个原因。能够坚持创作60年,单单是这个原因,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了。
从1934年进入电影界,那时候,日军甚至都还没有全面侵华。打杂,编剧,期间被征兵,再编剧,直至自己成立影视公司,几乎每一年,都有作品问世。这就是新藤,他的一生,令人心疼。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励志老人,台湾的赵慕鹤,在大学担任教务工作66岁退休,75岁当背包客,87岁时重返校园,93岁到医院当义工;98岁取得硕士学位;100岁时书法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
我也常常会想起我的老乡,笔耕不辍的季羡林先生,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老而弥坚?
晚年的新藤兼人行动不便,她的饮食起居,包括电影和工作,都由她的孙女新藤风来打理,所以,新藤风的名片上印着“导演健康管理”这一头衔。这真是个奇怪的职位。
本书的开头部分,有一幕镜头:
岔路上,绿提着食盒站着。
良人停下自行车。
良人:去哪儿?
绿:去买豆腐,你呢?
良人:我去邮局。
绿:那我们有一段路是顺路的。
良人:上来吗?
绿:好的。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书上说:新藤导演亲自指导绿从后面跨上自行车的动作。也许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他是从轮椅上站起来的。
电影中跨自行车这个动作,让我想到爱情的美好。而导演从轮椅上站起来这个动作,让我想到人性的美好。
新藤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活了100岁,却做了200年也未必能干完的事。
《新藤兼人传》读后感(四):这是一本电影爱好者的教科书
这是一本电影爱好者的教科书/qianmo
当初想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自己也算是看了四百多部日剧、日本电影和日本动漫,但却没有系统严谨地去研究过这些电视剧、电影背后的那些导演和编剧们的各自不同的风格,所以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如此厚实的一本,也是颇为惊喜。
这本书从新藤兼人的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写起,一直写到高龄99岁依然笔耕不辍导演不止的老年时光,是新藤兼人本人的自传,但由于在他漫长的编而优则导的人生中,与他相伴的日本电影著名导演和演员的逸事可随手拈来,当时的世相历历在目,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日本电影的百年史。
• 编剧与导演的区别
虽说在往昔岁月里,看了不少的日本电影和电视剧,但是基本都在花痴各色演员(引发少女心泛滥的日本演员,大多不是简单因为帅或者美,而是因为真实自然的演绎状态)。
偶尔也会按照编剧找日剧或者日影来看,比如说柴门文和浅野妙子等,当然看剧观影期间,也会间隙吐槽编剧,看到编剧虐爱着的男二女主,就很想约编剧谈谈人生啥的。
而导演相对瞩目较少,除了岩井俊二、北野武、宫崎骏等个人风格比较明显的,其他好像都基本上叫不上名字来。
这本书里,新藤兼人首先作为编剧出道,在经历了20多年的编剧人生后,终于在41岁的时候开始导演电影。
在上个世纪早期,导演编剧经常掐架,经常会出现新藤兼人的剧本过于沉重所以导致导演风格沉闷无法展现导演才华的字样描述,起初不甚了解,逐渐看到后来,才默默地觉得在拿到剧本时,导演本身存在的重要性。
电影一般称之为某导演的作品。是因为导演对电影的把握程度更深,同一个剧本,不同导演的风格不一,拍出来的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就像明明拿的都是相似的《鬼吹灯》剧本,但是陆川和乌尔善导演的风格就完全不一样,(哇咔咔,我是不是举了个很好的例子哈…)忽然间觉得对编剧、剧本、导演有了更深切的认知。
• 拍摄电影的教科书
这部书是一本电影史,又是一本电影拍摄教科书。
从最初的如何寻找合适的演员、到如何观察寻找合适的如何布景地,如何以最少的代价打造最合适的布景,书中都有或深或浅地涉及。
在书中,也穿插写了许多剧本的最初样子,对话场景的设计、电影的简介、电影内容、电影海报及当时拍摄的具体情景,遇到的拍摄困难,以及之后的解决方式。
甚至拍摄放映后的当时票房、各位影评人的评论等等,都记录得非常详实,从此一窥全豹,完全算得上一部非常丰富的电影爱好者的教科书,。
• 模拟学习新藤兼人的电影《縮図》
之前只看过新藤兼人的《忠犬八公的故事》,他拍的黑白电影则从未看过。
于是乎,一边在看这本书,一边跑去找来新藤兼人1953年拍摄的《縮図》,一边看一边复习中所教导的各种拍摄手法。
1953年,新藤兼人刚刚拍完《原爆之子》和《爱妻物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要得益于画面的真实感和观众对新手导演的新鲜感。
而此时的新藤兼人正在思考:
要怎样才能再上一层楼呢?
电影的现实主义是什么?
如何能拍出超过眼前显示的东西呢?
首先是创造真实的照明,彻底追求演员的演技,对导演技术精益求精。
之前我总以为拍电影拼的就是天才和创意,但新藤兼人感觉不是这样子。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以编剧作为进入电影界的开端,进入到电影圈之后,剧本、摄影、灯光、布景、拍摄手法、才一步步摸索而来,各方面集大成之后,41岁才开始边导演边创造之路。
看完这本书,新藤兼人能做到日本电影界的泰斗级人物,其人格魅力实在不容小觑。不安于一时之名,创造了又破坏,破坏了又创造,社会派、人生派、现实主义者、编剧工匠等等,这些个人们赋予给他的标签,他从不介意。
无论面对多么艰难或者畅销的环境,他一直能坚持自我的追求,做自己想做的,永不满足,活到老导到老,有这样的导演,真真是日本百年电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