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4-24 01:59: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的读后感大全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是一本由朱维毅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5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精选点评:

  ●难得的定价和内容都蛮棒的书哦

  ●邂逅:2017.某日闲逛豆瓣; 旅程:2017.9.; 地点:坡。 很厚的书,但还是舍不得拖太久读完,虽然在许多片段处不得不停顿抬头,才好让眼泪不至太过迅速地滑落。书中大量老兵今昔对比的照片,无需太多注脚便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重量,以及在特殊年代里更为沉重的沧桑。

  ●值得一读在读,作者用一对一访谈让我们看到战争的另一面,沉默者的声音也值得被倾听。

  ●作者利用业余时间精心采访和撰写这一冷门历史题材,精神可嘉令人钦佩,但立场还是太过亲德了(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自己的中立视角),对苏联红军丑化太偏颇,对纳粹老兵(甚至包括犯下无数极端罪行的党卫军)过分美化和同情,同时对德军在二战中的反人类暴行只字不提,甚至(借老兵之口)将战争责任都推诿到波兰和苏联身上,据我所知如今德国最右翼的媒体和出版物都不敢如此露骨和偏激!同时作者由于是业余作家,文笔比较啰嗦,德国老兵回忆的大量篇幅都很雷同,很多自述语言明显都经过“中国化”的加工(例如“我上哪说理去、这不就结了”--根本不是德国人的表达方式),只能作为小众题材的历史资料参阅,豆瓣分数明显过誉

  ●视角独特,口述史鲜活生动,而且不同的受访者的对过往的认识也是千姿百态。

  ●另外一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解德国各种二战群体对二战的经历、认知和反思,历史需要这样多渠道的记录

  ●老兵问记者:那你说二战爆发点是什么?记者:德国进攻波兰. 老兵:你知道不光只有我们德国,苏联也参与了. 胜利者是不会受到指责的.

  ●有意思的一点——“在战争结束前,面临失败的德国士兵没有一个人愿意落入俄国人手里。而在战争结束后,老兵又都特别愿意去苏联,这也许是因为苏联给他们留下了太深的记忆。” ps:另外看此书不由得我感慨原来战场活下来的德国军人全是好人啊(滑稽 ~_~

  ●很有启发意义,能从中看出很多东西。又想到了那句“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失败一方的历史属于正在消失的亲历者。”上一代人对真相的隐藏给下一代留下了无穷的祸患。对作者的很多观点不能苟同。时代不同了。

  ●2019.4.29 作者写这本寻访录的初衷,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对于二战,除了德国官方的态度和国际社会的看法,作为当今的德国人、那一代的德国人,甚至是当年直接参与到其中的老兵,又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访谈给出了答案,这本书是2010年完成的,正如作者所言,这样的访谈还是要尽早,因为那一代老兵已经越来越少了。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读后感(一):恶心,真不客观

  这本书真恶心,纯粹为了黑苏联和衬托自己的光明伟正,黑苏严重,却一点也不提自己的暴行。自己去别人领土烧杀抢掠还好意思说别人残暴?你们一点资格也没有。 不过谁叫那些“低贱的”斯拉夫人不愿意为你们这群“高贵”的日耳曼人去死呢? 对了,建议大家少看德国人的回忆录,去看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吧!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读后感(二):沉思与感悟、自省与抉择

  等了许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新版)终于收到了。对于这本广受好评、如雷贯耳的大作,我可谓是“垂涎已久”。听说作者要重新修订,添加更为精彩的内容,我强按捺心思,终于等到《另泪》新版的问世。扉页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读后感(三):我觉得这不是“洗地”

  其实没看过书但听过整本书的音频而且不止一遍,所以对书的内容也很了解了,9分在豆瓣是个很高的分数了,我也给了五星,但是也看到不同意见,认为过于为德国辩解甚至是美化,以至于还有评论感叹“这样的书怎么能够出版”,我认为得高分首先是该书的角度很新颖,至少在简体中文读物中好像是没有先例的,而且作者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由于这些老兵大多到了耄耋之年,很多回忆将随着他们的去世而永远不为人所知,所以作者的个人行动说是抢救史料一点也不过分,仅仅这点就值得点赞,而且作者文笔也不错,全书可读性很强,至于说有评论认为的为德国“洗地”,我觉得作者并非专业历史学者,写作这个题材纯属个人爱好,既然采访对象是德国老兵,当然要如实反映他们的看法,难道采访归采访写书时出于政治正确再删改吗?还是每引用一段就加个编者按进行批判?况且揭露德国罪行的书够多了,不少这一本,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引发一些主流观点以外的思考不是很好吗?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读后感(四):从《我们的父辈》到《德意志的另一行泪》——感受德军老兵眼中的烽火岁月

  二战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在宏观上,多为展现各主要战场的战事发展,关键性战役的策划、实施和影响,以及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斗争等,当然,都是从反法西斯盟国的角度来进行叙述的。在微观上,则以表现盟国部队上至统帅,下至普通官兵的战争经历为主,或通过某一场代表性的战斗,刻画出反法西斯战士无畏牺牲、赴汤蹈火的英雄事迹。那么是否有从敌人的角度来审视这场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大的战争的作品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数量却很有限,而这一方面的缺失,也会造成人们对于二战历史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更为透彻的思考。以敌人的角度来审视战争,落脚点自然就是邪恶轴心阵营了。这样的作品,可以来源于德意日轴心国老兵的自传、日记或者访谈录、口述史等。在2003年,由德国TeamWorx Produktion für Kino und Fernsehen GmbH 公司出品的电影《我们的父辈》,在ZDF德国二台播映,该片共有三集,每集90分钟,这部影片就是根据德军老兵威尔汉姆的回忆录拍摄而成的。为了尽量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令那些亲历过二战的德军老兵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信服,编剧Stefan Kolditz先生多年来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走访了众多战争幸存者,取得了一手的珍贵资料和素材。该片一经推出,引起了各国观众的强烈反响,尤其对于德国民众,使他们直观地了解了自己父辈那段充满了血与泪的二战岁月。德国《图片报》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的苦难,比20世纪里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要深重,该剧通过生动的当代电影语言叙述了那段历史,绝对值得观看。而朱维毅博士亲身采访数十位德军老兵、历时十年撰写的《德意志的另一行泪》,是中文世界唯一一部德军老兵的口述史,在中国的“二战”文学中也算是独树一帜。该书于2010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并在2016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再次出版,可见其不俗的销量和受欢迎程度。《德意志的另一行泪》通过展现一批德国参战老兵对战争及战争中个人命运的回顾和感悟,辅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为读者打开了一幅完全另类而又十分生动的历史画卷——德国兵记忆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品反映出二战时期德国军民的心态和立场,揭示了沉重的战争代价对德意志民族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展现了德国老兵在战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非常值得一读。

  一部影片、一本著作,从《我们的父辈》到《德意志的另一行泪》,让我们用观影和阅读这两种方式,去聆听战败老兵的真实心声,感受硝烟弥漫的二战岁月,解读战后德国的重生之路,触摸德意志人的民族秉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