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4-22 00:53: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锦集

  《水浒传(校注本)》是一本由施耐庵 / 罗贯中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0,页数:1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浒传(校注本)》精选点评:

  ●前半本每个人的故事都还挺吸引人的,打辽那几回就跳过了,有些内容太套路,比如抓了某位官军头领,拜一拜就加入梁山反了,打方腊,基本都是劫了运粮、运甲的队伍蒙混过关。最后还是不忘感谢君恩,把罪责都推给奸臣,不比红颜祸水高到哪去。

  ●很好看,初三的时候最适合用来休息放松了,因为考纲要求 它又好看哈哈,真的会停不下来,章节连续,看的很过瘾

  ●说是什么农民起义,实际梁山泊给朝廷带来的好处要远大于坏处。大多数好汉都是自以为替天行道而实际只是被朝廷利用的棋子而已。拿今天的道德标准去看,真没几个好人啊。

  ●看到最后的想法就是,能有所谓相对“善终”的,都是抽身早的。

  ●2017/01/01 - 03/26 豆瓣阅读 @London

  ●梁山泊一百单八汉,为恶为善,有情有义,亦是强盗亦是好汉。

  ●不够资格进四大名著之列,少不读水浒是因为里头都是价值观有问题、有失偏颇的故事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顺应天意。

  ●前面很精彩,只是中间凑齐一百零八将到战辽和方腊就有点无聊了。我有个奇怪的问题,开始没凑齐之前,去打各县,许多将领被俘虏了就感动于宋江之义归附他,怎么后来朝廷攻打梁山伯的时候,俘虏的将领怎么就没有归附?

  ●看过很多版本水浒传,第一次给四颗星,因为这个版本的鸟注释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对于“林武师”的注释居然是“林冲字武师”,那鲁智深自然字提辖,武松自然字都头咯。注者对于注释词汇的选择也很奇怪,回避了不少东西,转而去注释“李杜”,“曹操”这种不打甚鸟紧的大众常识,恁得鸟烦!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一):百回本

  

看完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3月10日出版的《水浒传:校注本(四大名著权威校注本)》(ASIN: B00UKO1H9O)。百回本。kindle版的书因为生僻字多字体有扭曲,看着有点儿不爽。但买这版买的是比较好的批注。只是批注有时会参杂自己的情感体验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二):第一本感兴趣的四大名著

  

1.第二回王教头: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强盗集结小喽啰在山上安营扎寨,朱武杨春两个在陈达被俘以后向史进使了苦肉计将陈达救了出来。史进佩服他们的义气,这三个强盗也感谢史进的不杀之恩,备了谢礼送与史进。现在看来真的有点不可思议了。因为我想强盗既然是强盗,必然是无恶不作无法无天,更不要说什么礼数了。现代人只要没有监控,黑的都能说成白的,死不承认,已经见怪不怪了。

2.杨志是我第一个感兴趣的人物,这样当领导怕是没有一个人服他哦。

3.第二十一回,这个阎婆惜确实够贪婪,三大条,第一卖身契要回来,这个算合理。第二宋江给她置办的东西(不知道包不包括房产)不准宋江要回去,如果不加房子倒也还好,加房子那宋江可是大方得不得了啊。第三要那一百金。这个就有点贪婪了。不是她的东西,还能这么理直气壮地要。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三):四大名著都是神作

  宋江:确实有大伪似忠的感觉,但也不像金圣叹评价的那么不堪,至于道路选择问题,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卢俊义:花瓶,全程智商不在线,直到死。

  吴用:出场诗里比作诸葛亮和陈平显然是扯淡,三脚猫的谋略水平,对宋江以外的所有人似乎都没有真心,结尾自尽是加分项。

  公孙胜:学道的人有大智慧。

  林冲:空有豹头环眼和丈八蛇矛,却完全cos不到翼德的神。懦弱无能是黑点一,临危休妻是黑点二,有意无意出卖花和尚是黑点三。

  花荣:宋江铁粉之一,本书白袍小将的代表人物,“齿白唇红双眼俊”也就罢了,可“扶持社稷天蓬将”居然指的是白袍小生?

  柴进: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朱仝:有娃之后,再看到李逵杀小衙内赚朱仝的段落,真是读不下去。

  鲁智深:毕竟野战军出身,梁山武力担当之一。真性情,大智慧,“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毕竟是在戏里都能点化贾宝玉的男人。

  武松:野路子出身的梁山武力担当之一,水浒中人气最高的英雄没有之一。知道武松打虎的,肯定比知道宋江杀惜的人多。当然,知道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可能也很多。真性情的爽快人,武松的那几章读起来就很爽。张都监陷害的桥段,连城诀直接就用了?

  董平&张清:no zuo no die,不过张清这样的bug战法,也只能靠自己作死才能死了。

  史进:王进老师点拨一段时间,就够的上八骠骑了?结局编不动了,莫名就被射死了,一起射死的还有之前牛逼闪闪的石秀。

  戴宗&张顺:另外两个宋江的铁粉。

  李逵:宋江的铁粉,疯子,杀人狂,神志不清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李俊:居然就跑去泰国当国王去了?

  三阮:晁天王的嫡系,老板死了之后,戏份莫名的就被浔阳江的那群人抢走了。

  燕青:出场有点晚,但出场后的戏分很足,智扑擎天柱算不算强行加戏?

  韩滔:顶着个百胜将的名字,居然一场都没赢过?

  萧让:结局居然跑去蔡京家当家教了?好歹也算仇家好吧。

  郑天寿:没啥存在感的人,唯一让人记住的地方,是被磨扇砸死了。

  扈三娘:太委屈。不过最后也是为了为夫报仇而死。

  吕方&郭盛:放在核心位置并不能改变菜鸡的本质,唯一的亮点是郭靖的祖先吧?

  丁得孙:中箭虎没有中箭,但被毒蛇咬死了。

  孔明&孔亮:居然拜宋江为师?

  宋万:元老中的元老,对他而言,王伦、晁天王和宋江都算是门口的野蛮人。但无论是晁天王时代还是宋江时代,都是边缘角色;莫名的被人裹挟着,结果征方腊第一战就被箭射马踏了,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李忠:穷,省吃俭用,有错么?

  宋清:打酱油的自我修养。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四):古典小说研究专家历时数十载精心校点、注释 四大名著权威校注本

  1. 本书采用明刊本杭州容与堂《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百回本为底本,这一刻本属繁本系统,全书故事完整,且文字风格前后一致。而市场通行版本多以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为底本,拼以其他不同简本、繁本,造成风格不一,不利于一般读者阅读。

  2. 《水浒传》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本书所采用底本的作者署名为“施耐庵撰,罗贯中编”。此外,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六言:“《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也有是说。因而,为审慎起见,在学界未找到切实佐证之前,署名一仍其旧。

  3. 本书在校点中参酌的其他重要版本,有天都外臣序本、杨定见序本、李渔芥子园刻本;个别文字,亦参酌了贯华堂本。

  4. 为了方便一般读者,本书在标点、分段、注释方面,都有一些新的理解,更正了社会一般通行版本的讹误。标点方面如三十回有: “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说些闲话,问了些枪法。 ”“食次”,就是指食品。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把“食次”点入下句读,这里就改了。文字方面,如三回,鲁达对郑屠喝道:“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都不饶你”,“叫”字据芥子园本改作“对”字;十四回,有“一定是醉了,就便着”,“着 (zháo)”字就有睡着的意思,此句并未脱字,但为了使今日海内外各地区的读者都能读懂,考虑再三,还是据芥子园本、贯华堂本于“着”字前补“睡”字;十九回,有“那时阮小五已把老小搬入湖泊里”,“五”当作“二”,据本书本回改,因阮小五尚未娶妻;二十三回,武松“前后共吃了十五碗”,“五”当作“八”,据本书本回与贯华堂本改;同回还有阳谷县的印信榜文“白日不许过冈”,“白日”显系衍文,据本书本回与贯华堂本删;三十二回,有“左边这个生的白净面皮”,“左”当作“右”,据本书本回上文已有“左边一个五短身材”改;三十三回,花荣道:“他又是个正知寨。只是本人累累要寻花荣的过失。”又,三十六回,吴学究道:“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本人”对今日读者可能出歧意,故据贯华堂本改作“他”,等等,不一一列举。

  5. 为适应今日读者的阅读习惯,便于普及,在分段方面,不再是大篇大段,而是分段较细,这样做便显得文意更加清晰,读来兴味盎然。

  6. 在新旧字体的使用方面,本书校注者也照顾到一般读者的需求,统一了一些异形词和俗体字、异体字,如:“能勾 (够 )”、“动掸 (弹 )”、“带 (戴 )帽”、“欧 (殴 )打”、“转湾 (弯 )”、“跨(挎 )刀”、“禅仗 (杖 )”、“算帐 (账 )”、“理采 (睬 )”、“杂采 (彩 )”与“采(彩 )段”、“阻当 (挡 )”、“陪 (赔 )钱”、“直 (值 )得”与“直 (值 )日”、“反到 (倒 )”、“已 (以 )后”、“鳖 (憋 )气”、“以 (一 )定”、“一枝 (支 )军马”、“惊呀 (讶 )”、“急 (及 )早”、“埋冤 (怨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水浒传(校注本)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