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18 02:08: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100字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是一本由[美]约瑟夫·奈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一):「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中国世纪」开始了吗?

  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子自道】,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中国世纪」开始了吗?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二):一个结束是另一个开始吗?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这本书主要的观点是美国的世纪开始于1941年。在美国的霸权神话里,有很多虚构和事实混杂在一起,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秩序,更像是一群主要以美国和西欧为中心的志同道合的国家。

  到2041年是美国,仍有主导地位的权力,比在全球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

  大英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重视传统教育,而不是科学和技术革命,成功的企业家追求成为土地贵族,不继续作为创业者。

  书中最有可能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进行分析。

  我认为应中国崛起可能不大当,用恢复准确。

  中国比一个世纪前的英国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他与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感情,而中国将会从克制中获益。

  书中关注到美国的文化冲突、移民问题以及政府债务。并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不平等和培养未来的劳动力方面,最大的问题与政治体制有关。

  那最终结论是,可能不会在未来的三十年里结束美国在全球均势的核心地位。

  书中特别提到中国在亚洲内部局势中处于不利的地缘政治态势。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体会是,这本书谈到战略问题但是具体分析来讲,没有深刻。

  感觉作者可能只能作为政治通俗读物,畅销书专家所写的这样一本书,并不是作为一个政治学专家写出的有深刻有哲理性、专业性书籍。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三):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标题其实是个反问句,作者的意思是:“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没有,21世纪还是美国世纪,但是与20世纪会有所不同”。

  约瑟夫·奈认为美国世纪始于罗斯福总统率领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孤立主义的阴云被珍珠港的仇恨冲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一支主导力量,但是所谓的霸权仅仅只是一支主导力量之一而已——冷战时期有苏联,后冷战时期多极化已成定局,美国从来都没有控制过世界。

  作者分别列出了对“美国世纪”的潜在挑战者——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又一一进行反驳;中国则是单独列出一章,条理清晰地说明中国对美国进行挑战的局限性。基于现实主义考虑,让中国加入现有国际体系的利益远远大于与中国对抗。

  约瑟夫·奈看上去也是念念不忘罗马,对罗马帝国的衰亡与“美国衰落”言论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罗马毁于内部腐烂与游牧民族的不断冲击,而这两点完全不适用于美国。

  最后总结中,作者的结论与《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埃尔文·托夫勒如出一辙,现有的世界体系并不会导致美国的衰落,而是以信息熵为主导的第三次浪潮——越来越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加剧自由主义与去权威化的诉求、经济发展对于更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进——会对现有国际与国家体系造成冲击,但是这又是全球性的社会进步,所以,对于标题“美国世纪结束了吗”的答案显而易见。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四):【书评人俱乐部】《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一个很醒目的标题,相信大多数人都被这个醒目的标题吸引了。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就成了美国世纪。直到二战前夕,美国的世界经济总量达接近四分之一,这种状况持续到二战结束, 战争摧毁了其他经济体的同事,却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 使得美国在战后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

  随后其他经济体的复苏和增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异常的份额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美国的世界经济总量的下降,产生了美国衰落的认知。

  如果说曾经有过美国霸权的话, 应该是始于1945年,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美国那是占有将近一半的世界经济。

  数十年之后,调查显示, 受访者对于中国将取代或者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导力量,而只有2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独占鳌头”。 不过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们还是觉得美国世纪生于1941,结束时间:待定。

  另外书中给了详实的分析, 根据不同的区域, 欧洲,日本,俄罗斯, 印度, 巴西, 针对以上这些区域做了相近的分析以及思考, 同时还提及了中国的发展,同样从经济实力, 军事实力, 软实力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 同样都与美国目前的情况做了对比。

  美国是否会像罗马一样衰落呢? 作者从经济,政治等等方面给出了分析。

  美国世纪还没有到达最终结束的时候, 至少在经济,军事与软实力方面都没有结束。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五):有机会逆袭吗

  本书在最后给出了结论,中国在21世纪不会超过美国。本书通过列举中美存在问题,自身优缺点来论证了美国还会是强国,不会被中国超越。在科技上,中国不管是手机还是航天飞机以及军事机器都是落后的,美国在二战中收获最大的,他赚到的钱投入研发等,也比我们领先了许多。在现在来比我们不单只是起步晚,进步也慢,在国家的发明创造,中国显得疲软。在政府腐败程度上,中国也算不上是好,以及中国计划生育来的太晚,走的太迟,这将会使中国人未富先老。

  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我了解到美国人的数学并不算太好,出国留学要考的理科科目也简单,也没有像中国高考这样,拼命地灌输知识。那为什么美国的科学技术依然是领先于中国那么多?高考是刷题,多做题,理解就会由高分,可是发明创造则是没有一个答案,因为发明都是冲一个想法开始,然后开始动手,在发明中学习,需要有想法。是因为国家没有一套良好的激励制度吗?美国有科学西屋奖,中国呢?至少我没有听说过,而且中国学生大都会被家长拉去补习写考题,考高分。我认为如果中国想要逆袭,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鼓励国人去自主创新。而不是一直在跟试卷打交道。

  另一方面就是软实力,美国好莱坞将他们的文化很好的对外宣传了,可是中国依旧什么都没有,拙劣的模仿只为赚钱。喜羊羊和光头强没有什么思想内涵,单纯的为了赚小孩子的钱。我就不相信那么多人就没有好的想法,我想这是一个单纯想盈利的观念造成的,假如大家的目标很简单,只为做一个内涵的作品,然后才是赚钱,这样是否会有改善?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六):亲,你听说过信息熵么?

  刷完约瑟夫·奈《美国世纪结束了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一版一印~

  第一感觉,这是中信的书吧,字大行稀,除了价格,每一处都像~

  作者用了7章148页回答了作为题目的问题,先介绍了“美国世纪”的由来和它的时期定义,认为衡量国家实力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软实力~并将衰落分为绝对衰落和相对衰落两种情况~前者是由于内部状况恶化造成的,后者则是由于相对的外部实力的减少~作者认为罗马帝国的衰落是由于绝对衰落,而人们探讨美国的衰落则倾向于相对衰落~

  作者随后将潜在的挑战者——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列为一章,讨论其优势和劣势,而中国则单列一章在其后~作者并不认为中国在“崛起”,而是“恢复”,恢复那个二百年前工业革命尚未开始的时代,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国家~其结论是,诸国均不太可能成为终结美国的挑战者~

  燃鹅,信息熵却是更大的挑战(该词语借用自热力学,用以描述信源的不确定度)~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和大数据的兴起,世界政治正在以某种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跨界议题需要加强国际间合作来解决,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非营利组织、跨国公司、个人等)都在加入国际舞台~美国处于实力平衡的核心地位和产生公共福祉的领导者,其地位还将持续下去~

  当我真正读完这本领域不相关的小册子,“大家小书”的系列名称冒了出来,一百余页的作品,是作者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经深入浅出的表达产生的作品~某幽比较愉快的通读完毕,至于观点、立场,以及诸君从中获得了什么,读过才知道~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七):美国世纪,远未结束

  一战之后的世纪,就是美国的世纪,尤其是苏联解体后,这种美国世纪感给人的冲击极为强烈。而美国人又是张扬的,因此很多非美国人总是在忍耐中等待美国世纪的结束,比如中国和俄罗斯,就连美国人自己,在近年来中国强势发展中,也开始担心自己的世纪会否结束,于是乎,美国世纪是否很快结束?或者中国世纪会否很快到来?这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形形色色的人等对此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回答,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回答都是无力的。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宏观和开放,人人都能回答,人人都不够深刻。所幸的是,这一问题引起了“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的注意,这位政治学大师写了一本小册子,来尝试回答这一问题,并给出了有力地论证和可信的结论。

  奈首先梳理了美国世纪的创建、美国世纪的衰落等种种历史,告诉读者,原来有关美国的衰落,是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尽管大家一直盼着,但美国的衰落就好像中国的房价一样,是坚挺的。而且在奈看来,还会在坚挺一些时间。

  奈认为,国家的综合实力包含三个维度: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软实力。对于美国的对手而言,经济实力或许可以接近美国,比如日本和中国,但其他不行;军事实力可以接近美国,如苏联,但其他不行,所以美国的世纪还会持续下去。这话虽然说得刺耳,但确实不好反驳——如果你接受他的假设的话。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大增,尤其是经济力量大增,但是军事实力呢?军队改革的紧迫,好像说明了军中的很多问题,这种差距虽然在缩小,但是就算接近了美国的水平,软实力的接近呢?中国的软实力,就那电影而言,国内的弱智片子,能有多少国际影响力?这种差距,更不是几十年的时间就可以赶上的。既然赶不上,一时的经济总量,更何况是结构松垮的经济体量,实在无足讲中国世纪。梦只是梦而已,要实现恐怕很难。

  所以,在目前有些燥热的舆论氛围中,奈这本书的到来,算是一种清醒剂,能够给过度自信的梦境降降温。美国世纪远未结束,我们应在清醒中前行。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八):浅显的老生常谈,但以下摘抄对于理解当下依然有意义

  29

  在察看美国是否正“衰落”前,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个词的词义是不明确的,该词把外部实力的相对减少和内部状况的下滑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捆绑在一起了。前者是相对衰落,后者则是绝对衰落。这两个观念经常是互相关联的,但并非必须如此。…………

  31

  不过,英国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衰落。如果不是因为其他大国的崛起,英国的实力可以在国内问题的困扰中幸存下来。之前,我们曾审视了美国的国内问题,那么,探询相对衰落和可能向美国发起挑战的是哪些国家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事实上,学者及观察家们关于以上两段的功课和思考已持续多年,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上升挑战了美国的绝对垄断地位,使其“相对”衰落。中国自然是美国相对衰落的最重要挑战者。呼喊中国世纪到来的人,关注点也在相对衰落上。但究竟谁能够在彼此避免“绝对衰落”的竞争中笑到最后,才是当下(2019年1月30日)及自2016年以来,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中美两国均面临自身各有特色的国内问题作为其绝对衰落的隐患。如果是仅就国内情形比惨,比烂,美国世纪当然是没有结束的;即使是我们注意到了绝对衰落的可能趋势和几个重要的影响要素。

  36

  欧洲人在国际机构中也发挥了核心作用。评价欧洲力量资源的关键问题是欧盟是否能发展出足够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凝聚力,从而在广泛的国际事务中作为一个整体而行动,还是将继续保持一个由不同的民族、政治文化和外交政策的国家所组成的有限组合。

  欧洲实力的转化能力——或是被弗朗西斯·福山成为资源和结果之间的折扣率——是有限的,它因问题的各不相同而大异其趣。

  总结:值得摘录的只有以上寥寥数语。其他均是业内人士均广为人知的老生常谈,不足为奇。

  另外,一边摘录,一边发现,翻译还是有些拗口,有不少自造词。不过整体而言,因为内容浅显,翻译也没什么大问题。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九):超级大国的前世今生

  中美的对比,其实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现如今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随着08年新的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正在衰落”的论调似乎已初现端倪,在国际上逐渐有一部分声音在说,崛起的中国正在逐步影响、威胁美国的国际地位,然而作为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奈在《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一书表达了不同意见。

  在他看来,美国的世纪远远没有结束。在书中,约瑟夫•奈引经据典,颇具说服力,分别从美国的崛起史、美国的挑战者、美国的相对衰落和绝对衰落以及外部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全方面、多角度分析对比了美国与竞争对手间的军事力量、经济发展、政治外交以及软实力的优劣,并最终力诉结论:即尽管现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美国在当今世界的主导地位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无人能撼动的。

  政论性、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往往会影响一般读者的阅读欲,然而《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这本书还是能给人有别于其他理论书籍稍显愉悦轻松的阅读体验(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源自它 “短小精悍”的篇幅,毕竟太长的论述还是会让人觉得枯燥,缺乏趣味)。最喜欢、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它分析对比各国软硬实力的那个部分,角度和论据,都运用得可圈可点,其中对于中国的看法也让人眼前一亮,使读者全方面了解,在目前现阶段对比美国,中国所欠缺之处,其实对于今后如何走好国家的复兴之路而言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同时,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文字间还是能感受到约瑟夫的对于本国体制制度的自信感与优越感,为读者全面剖析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前世今生(也是值得去了解一番呢,挺欣赏约瑟夫的这种态度,毕竟张驰有度的自信不仅不会使人讨厌,而且还会令人生敬)。

  不得不承认,美国能成为今日的超级大国,并坐拥世界的第一把交椅,影响至今,是因为它相比其它国家、政权拥有更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谁要想在这个世纪里继续站稳脚跟、夺取最有利的位置,都要更为谨慎和克制。而“美国世纪是否结束?”,这个问题本身其实也并不重要,毕竟,来日方长,在纷繁的世界形势中,一切也都还不得而知,我们需要走好每一步。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十):特朗普上任让美国世纪颤抖了吗?

  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本书放到这会儿再看倒是别有一番感慨。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不用怀疑,尽管我国昂首阔步,但几年之内赶超美帝的口号是打死也不敢喊的,毕竟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不用说别的,就说不敢放开国籍,不能像老美一样吸收接纳歪果仁思想文化,这本身在软实力宣传和创新思维上就低人一头了,更别说言论自由和民间团体对于国家软硬实力的提升了。

  其实文中反复用大量事例及数据说明的一件事就是,尽管现在国际局势乱的跟粥一样,美国各种数据的全面下滑也不代表美国世纪终结了,一是因为除中国外世界很难找到可以一战的国家或联盟,二是因为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再严重,其社会基础格局还是很难打破的,更不必说美国面临的难题,世界其他国家也都正在深受其苦,甚至比美国更严重。作者的观点不算新颖,不过倒是旁征博引得非常出色,各种历史、数据的支撑很有说服力,横向纵向的对比,效果显著。

  但万事就怕黑天鹅,而这次黑天鹅很可能就是特朗普上任,也许特朗普可以带领美国摆脱民族桎梏一飞冲天,但也有可能让美国一蹶不振,终结美国世纪,毕竟戈尔巴乔夫上任前谁也没想到泱泱大国会落得分裂下场。书中作者说美国世纪开启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二战后崛起及冷战结束后的单极格局令美国发展迅速,而如今朝着多级化趋势演变的世界格局不能再像前几年一样提供美国横行世界的资本了;地利即美国周边邻国缺少强敌,不像中国需要担心日本、印度及南海诸多问题,美国周围也只会与墨西哥产生摩擦,这使得美国有更多机会出兵海外进行练兵,因而论海外作战能力美军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特朗普的长城政策或许会激化美墨冲突,在身边埋下定时炸弹可不那么令人愉快;人和即美国的移民政策,吸纳众多民族的文化,从而融合出自己独有的移民文化,使软实力得到提升,而特朗普的限穆令不仅在国内引起反对,同时也令美国的在国际上的口碑受到重创,退出TPP和指责欧盟的做法也同样标志着美国联盟的瓦解。

  因此,美国世纪好像在这几天尤为摇摇欲坠,特朗普在一步一步放弃美国世纪成型的优势,但也不失为一种自保措施,可结果会如何也只能留给时间评判了,但尽管特朗普的政策令人困惑,可短期内美国霸主的地位仍然是无可撼动的,但谁知道之后还会有什么黑天鹅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