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是一本由[法]多米尼克•洛罗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一):疗愈工具-清单
很久之前读过《简单的艺术》,原来与此书作者是同一人。两本书都将法国的浪漫与日式的禅意相结合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本书相比之下,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我随时可以打开一页,找到自己想列的清单。总体分为3个大类
1.生活便捷类清单
要做的菜,记账,安排美容日程都可以用上清单,避免遗漏
2.自我剖析类清单
一份清单就是一份自我问答,慢慢罗列答案,就会发现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3.小幸福清单
生活中总有情绪失控时,我们需要空间上的避难所,也需要精神上的避难所,回望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能让我们度过难熬的时刻
本书里还有许多值得摘录的句子,还有清单类书籍。值得放在手边查阅
总之,我很喜欢作者结合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无数清单,希望自己有时间能写出这些有趣的清单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二):用清单来收集脑袋里的怪想法
这本书是前几天散步的时候在书店买的。书名很吸引我,书的英文名是《List》,很简约,可是翻译成中文就变成这两年流行的“一句话”书名格式。作者多米尼克写过《简单生活》,内容也是这样平平淡淡,说的东西看起来很有道理,可是操作起来无从下手。也许是跟我不在一个频道吧。
现代的智识分子,大脑需要精进的学习,而记录是把各种知识融为一体的方式,清单是简洁的记录,可以快速把关键的内容列出来。清单有很多种使用方法,查理芒格的核对清单是在投资和个人思维方式上的运用,而多米尼克的用法是用清单来收集头脑中的想法。给出一个主题,然后是围绕这个主题的发散思考,这种运用跟“思维导图”有点接近。经过这样的整理,头脑中的想法被导出到清单上,思维的空间被释放出来。
作者最有特点的是对名言警句的运用,每篇文章都有引用与主题相关的警句。许多时候警句比原文更有可读性。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三):摘抄
在冬天很冷的夜里,同情人很深地埋在被窝里,卧着听撞钟声,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响着似的,觉得很有趣。(清少纳言 枕草子) 黎明 鲸鱼的呼吸 冰冻的海洋。 (鱼代,俳句) 只有好好利用时间才会忘了时间的存在。(波德莱尔) 藏在漂浮世界之花下,糙米清酒相伴。(松尾芭蕉) 清单可以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并使我们的心理更清晰。 拥有知识并留下所有痕迹,却不受制于各类材料。空无一物但包罗万象。延长时间、增强时间观念,收集时间碎片。 不去考虑日记的用处,写日记是习惯,否则他们就可能失去生活中的一些珍贵的东西。 かけぼ(手账 一个习惯买无意义东西的人通常是需要这个的人。 整理 整頓 清掃 清潔 精确 (日本5S家务方法) 我自相矛盾吗?好吧,我是自相矛盾的。但是我博大精深,我包罗万象。(惠特曼 我自己的歌)
闻言寻萤去,独见一飞火。(大羲,俳句)
记下读书的名字、地点和读完的时间
例子:
1995.09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兹杰拉德,巴黎(这个我感觉不需要,我有豆瓣就够了)
今天吃鳕鱼和香肠。我发现一旦把鳕鱼和香肠写在本子上,我就有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伍尔芙)
(这本书的引言很美啦,只不过我最怕断章取义)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四):清单除了是备忘录,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能!
以前,每天工作忙茫盲,回邮件、处理客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回应同事的各种疑问。最后,一天过完了,发现自己整天都在被动回应别人,真正想完成的工作没有进展,就像陀螺,转了很多圈,依旧在原地。
后来懂得将每天工作内容列成清单,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一件事完成了,闲下来发呆之前,看一眼工作清单,立马投入新的任务。如果有突发事情,除非很迫切,否则过后才处理。从此,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去超市也是,本来心中已想好需要买什么,进超市绕一圈,却被琳琅满目的货架还有各种打折商品看花了眼,回家发现还有一两样需要的东西没买,其他东西却买了不少。往后在手机备忘录写好购物清单,进去直接按清单购买,省下时间与金钱的愉悦,相信你也曾体会。
这样的清单功能,已经很受用。想不到,除了作为备忘录,清单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用法。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一书中,作者米尼克•洛罗告诉我们,清单还能帮助我们将生活变得更简单,认知、深入剖析自我。
直接举几个例子:
1、让生活更简单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五):这不仅仅是一张清单
一、关于本书——“清单”说了什么?
清单,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没用过,像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不一定认真思考清单背后的意义和魔力,在我看来,清单不仅是书写的过程,更是用清晰的逻辑和思考去记录生活,去处理问题、去不断成长。用写清单走出脑力上的懒惰,敏锐洞察到周遭和自己身上的变化,就像书中说“阅读和思考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写作会让人思路清晰,让思想结出智慧的结晶”。
从理清思路到处理情绪,比起漫无目的的大段文字、随性而起的个人日记,“清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条理性爆棚的方式理清处理问题的思绪,更来的实在而有用。书写是自我平静的最佳方式,通过书写,在理清思绪后去辨认害怕、恼怒、恐惧等不好的情绪,让内心变得平静。把书写清单的过程当成一个舒缓与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好的情绪会在观察和记录之后消失。
从强迫思考到控制意识,每个想法都会引发一种情绪上的反应,进而改变我们的所作所为。通过书写清单的过程,“强迫”你去静下心来思考,就自然而然让我们摆脱混沌中的冲动和不理性,重新控制自己的意识,从书写清单的过程中获取力量、勇气和信心。
从处理效率到反躬自省,生活需要仪式感,通过“记录”提升对生活的感知,提升洞察力,把我们听到、看到、触摸到的一切都做成清单。做清单的过程让人明晰,未来生活的方向,通过不断地内省练习,走入自己的内心。
二、关于工作——“清单”是工作方法也是思维模式?
从每天待办事项,每周规划,每月小结,工作计划和计划工作,工作中很多处理问题的方式背后都是“清单的逻辑”。在工作中将的规划、差距、做法细致地如“清单般”的清晰明确地逐条写下来,并每月进行检视评定完成的情况,将模糊、混沌的愿景通过清单“落地”。等等等实际都是“清单”的变身,都是“清单”的思维方式。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一定是没有写清单。
三、关于自己——“清单”是个人的知识管理系统?
清单之后,不是尽头。当习惯将生活中的问题、灵感等等都清单化之后,如果能管理好清单,就能将清单转化为个人的知识管理系统。在信息洪流的时代,每一次的清单都是一次思考的价值,如果能将清单的信息,用心归类、重新整理、再次总结,这个过程能产生更深层次的价值。用工具将知识转换为思考,将经历转化为经验。这样就将清单提高到管理大脑的高度,最终形成条理化梳理思维和结构化思绪。市面上也有这样的辅助工具APP,比如印象笔记、幕布等。思考有无限的延展性,就像现在,我也没有想到能写这里:)这就是清单的魔力。
:无趣比一切都可怕,有趣比一切都珍贵。关于创意、关于思考、关于传播、关于有趣。作者微信qiujingLL,欢迎聊个几毛钱~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六):你是否会理顺你的清单?
01.
今天在有书听书《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在共读稿中,作者提到了,我们小时候中学所写的同学录,就是人生最基本的一张清单。因为同学录上记录的你以及同学们的爱好。这种清单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你清楚地认识你自己。
在这份自我认知清单上,还可以加上喜欢做的事情和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喜欢和不喜欢同等重要。喜欢做的我们可以接着做下去,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去尝试。清单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榜样和不喜欢的人。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02.
如果有这样经历的同学就可以看出自己小学的个人简介和中学的个人简介是不一样的。
因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他的学习方向,思想进程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的自己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份自我认知清单也只是记录了自己的过去。人都是在对自己不同的认知过程中,逐渐完善和提高自己的。
因此,这份清单也会随着知识、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内容以及删减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清单来认识过去的自己,比如说,记下过去在某个转折点发生的巨大事情。以及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当时的自己心境如何?所做出的选择又是如何?若干年后,我们再来审视那时的自己。可能会哑然失笑,也可能会奇怪自己当时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所以,清单也是认识自己人生转捩点的标志。
03.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写下我们的梦想清单。
这样,在有了确切的目标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努力,才不至于迷失在日常忙碌之中,才知道时间究竟该如何利用。
清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还可以帮我们认识目标实现的距离,让我们反思还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并确认目标实现的进度条。
04.
那普通人如何来列出清晰的清单人生呢?
1.要重视头脑风暴的重要性
现在无论是学生上课,还是公司举行例会,都强调一个头脑风暴。这是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爆发,如果不记录下来是很容易忘记的,所以,书写可以将脑海中虚无缥缈的想法落实成为具体的文字,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整理和思考。并且在落笔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带来新的惊喜。学会记录,可以让人生多出很多可能性。
2.选择工具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笔记本,现在手机进步了,各式清单APP也很好用。
3.固定时间多审视,多修改。
要想在清单中有所收获,平常注意多翻阅,多思考。该修正自己的时候要及时修改自己的目标以及计划。否则清谈人生就只是记录的功能,并没能做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还是需要精进人生的。
所以,列清单也是技术活,在此之前要问问自己,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类人,自己究竟想要通过列清单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明确列清单的条条框之后,再列出适合自己的清单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读后感(七):如何更有效地做清单?
清单迫使我们以更缜密的方式看世界,让我们通过思考、提问、探索拓展视野;它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字眼,让我们的思维和生活变得更精确。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会逐渐养成一些习惯,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有没有真正发挥习惯的作用。比如列清单。
当待办事项非常多的时候,我会选择一条条写下来。做完一条,便划掉一条,这感觉非常得好。当事情都处理完,清单就会是废纸一张,被我扔掉。除此以外,基本上不会怎么用到清单了。
但是在看了多米尼克·洛罗的《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清单能够使用的场景非常多,并不仅仅是拿来救急排序的。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清单,这本书就给了一些答案。
多米尼克·洛罗在《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中分享了非常多的实用清单模板,比如送礼物清单,就给了我一些新思路。同时书中也言简意赅地分享了许多关于清单的使用技巧。
多米尼克•洛罗是法国知名随笔作家,旅居日本30多年,深受东方文化影响。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她推崇“少即是多”的生活模式。曾出版过《简单的艺术》等畅销书。
清单帮助拎出重点
清单的简练是我们化繁为简所需要的重点。清单可以帮助我们刨除生活中的多余信息,只留下对我们来说最精干的部分,一目了然。并且在罗列清单的过程中,也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过程,分清事件的主次,并进行重点突破。像是遗愿清单,大概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了。
事后,用完的清单也不要随便丢弃,进行整理,可以方便我们以后遇到相同情况时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快速应急,减少了重复思考的时间,并提高了效率。
很多人都很讨厌的打扫卫生,书中就给出了建议:每日15分钟家务5步法。每天花15分钟打扫一下家里最常用的部分,列下一系列流程,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可以将家务分为每日打扫、每周打扫、每月打扫、每年打扫、请家政打扫的五个部分,循序渐进。非常适合需要打扫卫生的人。
我也把家里囤着的护肤品清点了一遍,保证有两套存货能够使用就可以了。其实,我更想把家里的衣服清点一下,便于以后日常搭配,不能再随便地买买买了,因为一些衣服虽然好看,但实际使用频率非常低。
这世上好看东西多了去,但不可能件件都拥有。
清单帮助去繁存简
工作中,需要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需要分清自己努力的重点方向。生活中,也需要定期清理,否则多余不必要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
比如微信公众号关注了那么多,看吗?APP下载了那么多,真的用吗?通讯录里那么多人真的会联系吗?定期清空一下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可能我自己也没有说话的份,因为我的手机里有四个文件夹,全都是摄影修图的APP,但是打开的频率非常低,可还是舍不得删,要自我反省。
但我能舍得外出旅游的遗留物品了。比如手绘地图和无关紧要的图册等等。因为塞的满满的一大包,回来后却基本上没有再打开翻看过,徒占空间。
清单帮助我们废本子享受文具带来的乐趣
作者多米尼克·洛罗曾经旅居日本,受其文化影响,在《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中也提到了手账文化:不仅仅是个备忘录,也是对生活的记录,帮助减压放松自己的身心。
作为一个也曾经买过一抽屉本子、也买过贴纸画笔想要做手账的人,最终还是回归了日记形式,三两天记上三两行文字。如果想要做出网上各路手账大神那样的手账,还是需要对手账的热爱的。
但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清单目录,那么只要准备本子和笔就可以了。毕竟文具想要贵还是很贵的。我只是一个贫穷的文具爱好者,所以并没有买过专门的手账,试过Moleskine和灯塔,都各有优缺点。至于笔,还是百乐G-1中性笔就很好用了。钢笔坑和墨水坑还是以后再说吧。
当然,为了使得清单的条理清晰,也可以用颜色不一的纸张或是分页板来进行归类。如果是倾向电子化的人,也可以利用合适的APP。比如印象笔记。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选择对自己来说更为有用的清单进行列举和收集,否则也只是给自己徒增工作量。
多米尼克·洛罗的《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清单这一工具,以及其在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帮助我们物尽其用,还是可以看一看的。
毕竟,有时候,我们以为的“会用”并不是真正的“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