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是一本由陶瓷兔子著作,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一):三十岁左右的你我,最大的挑战竟然是诱惑!
白玫瑰与红玫瑰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二):书评
书名: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
阅读时间:2019年2月23号
精华摘抄:
你对待自由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无非是周密战略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直到你明白应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当你真正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事情,再将应急战略转化成周密战略。
毕竟支撑一个人走完长长的一生,或是真正做出什么成就的,不会是烦躁、抑郁、焦虑和自责,而是喜爱、擅长与心甘情愿。
唯有热爱才能坚持,唯有跟热爱的事情在一起才会舒适。而这种舒适,会反过来变成动力,也变成一个人用来对抗外界电闪雷鸣的小窝。
自知:脱去标签之后,你还剩下什么?
比如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项,了解自己的爱好,以及基于自己的爱好,想要从事的职业,而不仅仅是匆匆投入一份工作。
阅读感受:
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是不自知却还以为自己自知~
选择自己所爱,而不是别人看起来好的事业,毕竟这漫长的一生会有许多变数。
遇到爱情,就用力抓住,你只管做好自己就好啦!
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你~
善用时间和精力,精力是有限的,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下一步行动:
1.找准自己的早睡早起点~
2.更多的把计划落实到实际点上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三):20170812 读过《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
“成长智慧集”这个定位是对的,“值得年轻人认真阅读”也是对的,书中俯拾皆是作者在人生战场上厮杀后知晓的道理,年长的人也有过此番经历,对诸事有自己的见解,自是不再适合阅读。
而年轻人半只脚堪堪步入社会的门,最是会拼命汲取前辈经验的时候。一股脑都读完,未必全懂,在心里留下个浅浅的痕迹,日后真的摔了跟头,自己成长了,或许会一个恍惚,想起曾在书上看过的某句话,叹一个“果真如此”罢了。
前人的成长智慧的确会看,但看完了怎么做就不好说了。
我始终认为没有实打实地吃过苦头,走过弯路,对这类前人智慧是未必会直接相信的。梗着脖子说不信偏要试试看的样子,我都能脑补出来。搭进去全部换个痛快都在所不惜,谁又在乎这方寸的得失。
鸡汤之“毒”,或许也在于此,因而也说是不必要阅读的书目系列。
为你提供可以产生共鸣的地方,把自己前半生的经验悉数写在纸上,盼你能略过某些苦头,又盼你真真切切地走一遭。为人父母之心,大抵也不过如此。
书的内容,还是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爱情友情自律自省梦想……是老生常谈,也是万万避不开的内容。
每一本鸡汤书,熬的东西都大同小异,左右不过是我多一把青菜,你少一勺盐。
但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又怎好指望别人的汤来填饱肚子。换换口味,调剂胃肠无可厚非,若变成唯一,还当作主食,那有朝一日饿死了,也怪不得熬汤的人,实在是你这喝汤的人,太懒。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四):及时反省,目标明确
音乐家谭盾刚到美国时,为了谋生,在街头拉小提琴,同时在那儿拉琴的还有一位黑人小提琴手。
接着,谭盾有了一点积蓄,决定进修音乐专业,和对方握手告别。
十多年后,谭盾有次经过那个街头,发现对方仍在那里拉琴,面前容器里有一些收入,他脸上的表情满足平和。他也看到了谭盾,主动热情打招呼,问谭盾现在哪里拉琴。
谭盾说了一个音乐厅的名字,他关切问,那里经过的都是懂音乐的人,你在那门口拉琴,生意还好吗?谭盾笑笑,说,还行吧?
其实他不知道,此时的谭盾,已经是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在世界各国音乐厅演出过很多次。财富名次都到了一个巅峰。
并不是在音乐厅门口卖艺。
打开《所有的成长,都是站对了位置》这本书,看完其中一篇文章无意中就想到了上面音乐家谭盾的故事。
作者的好友跳槽,原因竟是这份工作过于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了,而这无压力的工作应该是大部分普通人求之不得的。公司大部分同事竟然连最基本的Excel都不会用,好友入职第二周,就做了一个简单的宏,原本要敲十分钟计算器的数据,两分钟就做完。平时工作教老板做Excel更是成了常事。
好友看到自己提前过上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完全在吃老本没有挑战性,几个月后果断离职,选了一份有竞争力的生活。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忙碌,顶着具大的黑眼圈却神采奕奕,因为她每天都能吸收到新鲜的知识,接触到这个社会前沿的讯息。
这样的例子很多见,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有人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心志坚韧,一早就知道想要怎样的生活,并为此去努力。有人满足于目前的岁月静好,主观上不做改变,几年后差距随即拉开。
不做努力的人还抱怨别人运气好,自己时运不济,其实,别人哪是运气好,机遇也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有的成长,都是站对了位置》作者是写作平台知名青年作者,账号积累粉丝两万多人。
书中所讲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然后引申出道理,相同的事例很多也发生在我们周围,只是大部多人经历了或看到了没有去思考,去发现并总结更深层次的意思,只是一带而过,头一转继续下一件事,而没在这件事上动脑筋。
教育家陶行知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的学识进步了多少,品德进步了多少,健康进步了多少。孔子论语中也有“日三省吾身”的说法。
从每天的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脑力激荡得出结论,预防自己以后也会进入此误区,最重要的是人的头脑会越思考越清明,指引自身前行。
而大多数人状态是一天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回来累瘫在沙发上,吃吃零食刷刷剧。发生过的事,听说过的话,左耳进右耳出,谈不上反省总结归纳,从而警醒自己,就这样一天又一天。
不想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感叹生活一成不变,看不到变好的倾向,也没有切实有效的行动去改变。或者制定了目标,但是三分钟热度,冷却后又偃旗息鼓,一切照旧。
认为生活稀松平常没有生趣,发生的都是不值得注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活中没有任何助力使你成长的人,不妨看看《所有的成长,都是站对了位置》这本书,语言简洁,事例生动,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善于从小事中妙笔生花讲出道理。事例接地气甚至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肯定能够给你指引或警醒,当头棒喝一下。
适时地煲点鸡汤喝很有益处,毕竟情绪有高峰有低谷,累时打点强心剂继续前行也是很有必要的。
微信公号:Mxiaokitten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五):寻找自己,才是我们此生最重要的课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正体会到生活艰难的时刻大概就是在自己开始要独自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时候吧!这个时候,是你完全抛开家人朋友的庇护,一个人开始面对这个残酷又现实的世界,所有的未知和恐惧会瞬间从生活的各个角度袭面而来。你惊慌失措,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接住生活抛来的一个个球。于是本能的会选择逃离。总以为逃离生活的巨轮,就能从此摆脱生活的魔爪。
可是若干年之后,你发现自己依然被困在其中,并没有如愿的走出生活的漩涡。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努力的去奋斗去拼搏呢?是为了有能力和资本逃离自己不想要的生活还是为了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们又清楚的知道,以上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因为我们即便可以逃避现实,但却不能逃避“逃避现实”所带来的后果。
即便有朝一日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也不能停下脚步,止于现状。因为那并不是你此生的最重要课题,你依然要努力的前进,去寻找那个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答案。
一路走来,反观身边那些优秀的人,我发现他们之所以活的那般通透和精彩,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那个真正的自己。寻找自己才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探究的课题。就像《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找对了位置》这本书中所说,世界这么大,想要找到自己很难,弄清自己的优劣势、性格、偏好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但如果你一直等待,大概永远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没有人能告诉你怎么才能变得更好,什么才叫做最有效的努力。读再多的书,听再多的经验,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跟生活的互相试探之后和碰撞之后才能找到自己。
对于我自己来说,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也得是在上班的好几年之后。那个时候有段时间厌烦了当前的生活状态,每天都在想,如何才能摆脱当前的状态,如何才能走出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我并不知道,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要逃离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那个不愿改变的自己。我一边恐惧着改变带来的未知风险,又一边幻想着能自然而然的过上我所羡慕的那种生活。
陶瓷兔子在她的这本书《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中说,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想要过某种生活,或是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这样的想法,往往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别人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为了这种日子付出了什么。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还远远不够,要去了解这样的日子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要走出自己心中那种理所当然的心智模式,去看看自己是否愿意为此做出改变和选择。
因为我们要逃离的从来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安于现状,抗拒改变的心智模式。
想起自己的一个好友,因为对文学抱有自己的执着和热爱,离开自己生活和打拼了多年的城市,只身一个人去了北京。其实原本她可以在之前打拼的城市舒服的生活下去,有父母在,有稳定的工作,一切都看似很完美。可是她依然放弃了这一切,一个人去了北京重新开始。
因为她知道她想要追寻的文学梦只有去了北京才能有机会去实现,她想要的生活也只有北京才能给予她。一个人此生最大的幸运大概就是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自己。
要问做出这样的选择难吗?想必也是需要勇气的。要问这样的生活难吗?我想对她来说也不容易。一个人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穿梭在那样一个诺大的陌生城市,可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愿意心甘情愿的接受生活的洗礼。
我知道每一个城市中都有很多这样砥砺前行的勇敢之人。他们甘之若饴的享受着生活带来的考验和煎熬,他们在不断的成长中迎接着每一个全新的自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个东西很奇怪,它是看不见的,你需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人也好,事也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也许这才是生活带给我们的真正启示吧!在每一次的考验中,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认知系统,一步步剥开表层,寻找那个最深处被生活所掩藏的自己。当你找到那个对的自己,你就不用逃离生活。因为你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了。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六):做好自我定位,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成功是点成长是面,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快地成长,那么成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反之,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能够有所成长有所收获,那么,即便是现在看起来成功了,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会太长久。
陶瓷兔子,是我刚开始注册简书的时候就关注的第一批作者。通过阅读她的文字,使我对工作、生活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最近听朋友说她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青春成长智慧集《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于是我便在第一时间买了这本书,期待着她的更多分享。
在不知不觉当中又迎来了新的毕业季,又有一些孩子即将走出大学校门,走向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择业这个问题上,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迷茫或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关于这个问题,陶瓷兔子在《选择战衣,也能选择战友》,一文中跟,我们分享到:
一个人的努力虽然不可能瞬时弥补世代积累的财富差异,但至少,你付出多少努力就能给自己换取多少选择。
努力所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选择身边交往圈子的权利,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权利。
我们的努力诚然是为了物质财富,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你是什么人便吸引什么人,你所选择的,同时也在选择着你,彼此塑造,互相成全。
愿你可以有能力选择战衣,也有资本选择战友。
愿你身边的朋友也是同袍战友,能一起喝酒买醉,也能一起并肩战斗。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渴望拥有自由,事实上,我们能够拥有的自由跟我们的自律程度是成正比的,越自律就越自由。
俗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很多人只想拥有自由却不想自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陶瓷兔子在《你这么不自律,还想要多自由》,这篇文章中写道:
你不想要许多许多的东西,而这些不想要,都需要你去做很多的“不想做”来交换。
自律并不是一个什么远在天边的大词儿,它是你每一天,每一分钟,在每个明明“不想做”的时刻,咬下牙逼着自己去做的选择。
不被欲望掌控,才能掌控自由。
而你能拥有的自由,以你的自律为限。
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些人总是习惯把“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当做自己的挡箭牌,不是迎难而上的解决问题,而是知难而退的逃避问题。
事实上,自由职业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在《别逗了,自由职业又不治病》,一文中陶瓷兔子揭开了自由职业的神秘面纱:
你如何对待你的工作,就如何对待你的生活,在工作中你解决不了的东西,在生活中你一样解决不了。
一个在本职工作上都敷衍了事混吃等死的人,自由职业也无法拯救你的将就心理和重度懒癌。
而我们所见的大多数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自由职业才得以成功,而是他们本来就是以成功者的身份,带着大量的经验人脉和资源迈入到自由职业的行列。
如果你无力改变目前的轨迹,那你也很难通过更换一份职业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自由并不等同于轻松,相反,为了得到自由,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有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朋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问我:“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并不想说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让社会更美好”这样的空话和套话,工作的意义其实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领悟和赋予的。
喜欢思考人生,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在思考之前,请你先让自己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先去赚点钱,再思考人生》,一文中,陶瓷兔子跟我们分享到:
一个人开始成熟的标志,并不仅仅是年岁过了18,而是他有了赚钱的能力,不仅仅是谋生,还有如何跟他人相处,如何看待世界,又如何看待自己。
一个没有通过自己的双手赚过钱的人,是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意义的,境遇、运气、能力、机缘,这种种微妙,并不是只靠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就能够说得清。
没有人天生就知道人生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懂得妥协、退让和隐忍。
生活的意义之一就是遇到难题,就是去碰壁去受挫,去体验自己从不知道的事儿,而那饱经磨砺之后的才是你的人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大家开始避讳谈论金钱这个话题,仿佛一谈到金钱,就会让自己变得俗不可耐,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当中,钱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安全感。
即便如此,还是很少能有人勇敢的站出来,大声的说出“我爱钱”三个字。
在《我爱钱啊,那你呢?》这篇文章中,陶瓷兔子写道:
没有什么东西比金钱带来的动力和痛苦,更能推动一个人前进,甚至于可以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坦诚面对自己对金钱的欲望,这个社会甚至会少掉很多抱怨和勾心斗角。
你能创造多少价值,就能得到多少回报,是这个冷冰冰的商业社会最公正也最美丽的逻辑。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切,而想要得到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我定位,并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脚踏实地默默奋斗。
如果你目前在职场、赚钱、自我成长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或困惑,那么我向你推荐陶瓷兔子的《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完了这本书之后,也许会对你目前的现状有所启发。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读后感(七):尽力优雅而野蛮地生长着
陶瓷兔子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豆瓣红人,可是直到手捧着她的新书《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我才发现原来她的头衔或者说成就远远不止是豆瓣红人那么简单——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简书签约作者,LinkedIn强推专栏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破20亿阅读的原创公号的作者。真是令我自叹弗如。
陶瓷兔子戏谑自己是一个将日子过成段子,将心事写成故事的鸡汤少女。其实是自谦,就拿《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这本书来说,不仅有一个个精彩的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更有许多宝贵的职场干货指南。真可谓职场干货和情感指南丛书,简称鸡汤和干货的组合装。
作为女生,不是一定要让名牌包包和高档化妆品滋养自己才叫爱自己。但是得体的服饰和妆容也是必要的。时刻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不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美,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会跟你分手,是因为你糙啊”,这句直白而现实的话语,不知道有没有一语点醒故事中那个在爱情里委曲求全却没修成正果的女孩。自己都不疼爱自己,保养自己,男人怎么会爱你呢?
爱自己的人,才有底气和能量在世间行走。
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是逃避现实的说法,正如安·兰德所说,你可以逃避现实,但是你却无法逃避“逃避现实”所带来的后果。
人生规划就如同汽车导航,没有规划的人生很难到达目的地。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告诉我们怎么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人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无非是周密战略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直到你明白应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当你真正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事情,再将应急战略转化成周密战略。我是该考研呢还是该就业?我是该跳槽呢还是继续待在这个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工作岗位上?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别人能给出答案或替你做出决定。一切的决定权在你手中,因为所有的后果也是你去承担。
很多人提倡要做更好的自己,正如陶瓷兔子所说,到底什么是更好的自己,这个问题太虚幻。你要把你的目标具体化,可执行化。
早早谋划,总是没错的。
关键是行动,坐在家里冥思苦想是想不出什么结果的。
从陶瓷兔子的实习经历来看,她就是一个目的明确、行动迅速的人。大学期间就在许多优秀的杂志社,非政府组织实习,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发传单、送外卖这些含金量低的实习机会上。
前几天听潇洒姐王潇在荔枝微课上的一节公开课,她提到首先要大胆地去想,想你要去哪,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是行动。我们不可能到底自己想都没想过的地方,你只有敢想才会激发内在动力,朝着目标努力前进。征服一个“珠穆朗玛峰”后把它踩在脚下,然后继续前行,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有野心”,可是“有野心”并不是坏事,只要你的“野心”是正向的,有助于你成长的,都是无可厚非而且应该鼓励的。
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经常把抱怨挂在嘴边的人,周围方圆几里都能感受到他的负能量。这种负能量不仅对他不好,身边的人都会受到影响,暮气沉沉,没有活力。
这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但是无需总是把它挂在嘴边。抱怨的人什么都得不到。不抱怨,正视差距,努力行动,才有可能打破壁垒,凭自己的能力一样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先思考,再提问。爱提问不是坏事,但是在提问之前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问题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再加上他人的提点,取长补短,这样的收获肯定不小。
帮助你想要求助的对象节省认知成本,就是理解你的要求,需要付出他多少脑力。
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能网上搜到答案的问题,不要去问别人。
第二,重视对方已经提供的信息。
第三,了解基本的常识和礼貌。
第四,提供尽可能简洁但是有用的信息。
第五,努力证明自己是“值得帮”的人。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别做那个穿蓝色牛仔裤的人》这一篇中,陶瓷兔子讲述了自己大学实习期间穿蓝色牛仔裤去参加杂志社年会的经历,自以为得体,结果被带她的老师批评了。事后她才知道在正视场合穿得体衣服的重要性。这不是以貌取人,而是对一个人打造品牌形象能力的考验。
一个连外表都不注意捯饬的人,谁能有耐性去挖掘他的内在美,发现她的能力呢?
打造品牌形象不仅指你的穿着和妆容,也包括你的工作成果,比如文档、excel、表格、ppt中基本的行距、配色、字体、配图的讲究,还有你的简历、谈吐打扮、行为举止都是你的名片,向外展示着你的综合形象。
“一个人设计自己的发展思路时,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独特的优势组合,而不仅仅是单项的突破。”——《暗时间》
发展的组合优势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累加,而是要构成内部间的互补与联系。
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做一行,就尽可能做到专注和极致。以一颗匠心对待你的事业,那么想不成功都难。
不要像掰玉米的猴子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坚持所产生的效果会通过“等比级数”的方法进行累加和倍增,初期的时候可能成效很慢,但是到了某个时期就会产生爆发性的效果。
只有坚持,才能带来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要挑战你的意志力,而是尽可能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附赠陶瓷兔子在本书中提到她读过的书的部分清单: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黑天鹅》
《反脆弱》
《成功心理学》
《暗时间》
《专注力》
《认识商业》
《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