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后悔药》是一本由约翰·伊佐(John B Izzo)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一):妈,你只要拍拍身上的尘土,重新站起来就好了!
1、是否遵从于内心,忠于自我?人生是否将精力集中于对我重要的事物上?现在是不是自己想成为的人?
2、人们常说,要原谅他人,需要先原谅自己,智慧的一个标志就是能够拥抱遗憾并且放手。
3、最幸福的人都能平和地继续人生,而不幸福的人则停留在遗憾和那些错失的机会里。
4、爱就是人参个,错过爱,就是错过人生。
5、活在当下,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做,那就全心全意去做,你有能力塑造你的思想,这全都在你脑子里。
6、人生没有后悔药,现在开始永远不晚。
7、爱自己,一切会自然发生,爱自己做的事,做自己爱的事!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二):【人生没有后悔药】英文原版书名是死前必知的五个秘密:
1我们发现幸福的人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将这些秘密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2我对智慧的定义:有能力辨别真正重要的事物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3第一个秘密:忠于自我,对自己坦诚,并且带着目的而活
4选择清醒地生活,要不断检视自己的生活,某天感到内心愉悦的疲惫或内心厌恶的疲惫时,反思背后的因素,明天要做出哪些改变
5第二个秘密:不留遗憾,我们最应该害怕的是因为不去尝试而留下遗憾
6选那条可以书写最精彩故事的路
7当时的我们已经做出了自身所知的最佳行动,智慧的一个标志就是能够拥抱遗憾并且放手
8第三个秘密:化身为爱,指的并非是感受爱,而是选择去爱
9第四个秘密:活在当下,完全享受人生的每一刻。不要去评判我们的人生。每时每刻,我们只要全心全意生活,接受这一刻就行。
10担忧不会使明天免于忧愁,但总能使今天不再快乐——巴斯卡利亚
11冥想是为活在当下而进行思维训练的极佳练习
12当自己迷失于过去的遗憾或者担心未来时告诉自己,无法改变过去或未来,回到当下
13在任何时刻,我都能够选择满足与感激。幸福归根结底都在脑子里。
14第五个秘密:多奉献,少索取
15那些知道世界对他们有何期望的人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16只有放弃自我,不再关注自我,我们才能找到真的幸福
17知道了就要去行动,单单知道是不够的
18随身携带目标卡片提醒的力量
19互相签到,互相鼓励,贡献自我纠正的点子。一起改变,效果最好。
20我们消除越多对生活进行比较,竞争,评级,评判的想法,就越接近智慧
21学会去爱他人,要一直看见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三):五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对自己坦诚、对自我坦诚。并且带着目的而活;
第二个秘密:不留遗憾;
第三个秘密:化身为爱;(指的并非是感受爱,而是选择去爱)
第四个秘密:活在当下;
第五个秘密:多奉献,少索取。
前段时间网络上很红的一句话,叫做“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楼下很多人击掌表示认同,我从最开始看到这句话就有一种反感的心理。明白了很多道理,未必会让你过好这一生,可是带着觉知却过这一生,总比不明白任何道理,凭着生存的本能活着有趣的多。
知识和智慧不一样,知识是一个点到面的收集累计过程,而智慧是一种原则的方法论。我们知道了道理,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了道理要去做,去践行,在践行的过程中,去一点点,按照我们知道的道理来调整我们生活的方向,就像在大海航行一样,往心之所向的方向开去。每天一点点细微的实践改变。书很薄一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
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
通过什么方式,问什么人,如何发问来得到幸福人生的秘密;
幸福人生的五个秘密;
如何去实践操作这五个秘密,如何将这五个秘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框架了。
书里面面有一个70多岁的艾尔莎,童年十分艰苦的是生活在二战的阴影下,当她看着照片里面还是一个愁眉苦脸的小女孩的时候,她有时想要对照片里面的那个孩子说:“坚持住,要有信念,因为梦想会成真,会找到幸福。”作者也想对听闻这些采访的每一个人说,如果坚持下去,如果不断成长,你会找到梦想,会对世界作出改变。
“受访者拥有的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深深的恩惠感。他们许多人说自己年轻时对他人太过苛刻,但也有许多人说对自己太过苛刻。我尚未进行探讨的一个主题便是不要评判生活,要用心去过。过生活意味着我们把握每一天、每一刻,始终努力深化理解我们作为人类的意义。生活永远不会完美,我们也一直处于趋于完整的一个状态。84岁的唐如是说:“生活过程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若我们接受了过往的生活,我们就开始变得完整。”这与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谋而合:评判自己的生活就是贬低自己。我们消除越多对生活进行比较、竞争、评级和评判的想法,就越近接近智慧。
保持愿景,保持专注。信任自己,持续向着目标前进,你会成功的,也许你不知道为何,但你总会成功的。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四):人生少点遗憾的五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对自己坦诚、对自我坦诚。并且带着目的而活;
第二个秘密:不留遗憾;
第三个秘密:化身为爱;(指的并非是感受爱,而是选择去爱)
第四个秘密:活在当下;
第五个秘密:多奉献,少索取。
书中的一些名言 句子挺有意义,引人深思。
明智的百分之九十在于明智得及时——西奥多·罗斯福
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索福克勒斯
人生到头最大的恐惧是没有去做本来可以做的事,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地活过。要想为死亡做好准备,我们必须选择活得完整,不留遗憾。”
也许我们需要做一个基本的选择:是活在恐惧之中,还是集精力于实现我们想要的。我们每次选择保守的做法时,都会进偏离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次选择不按照内心所想的方向时,都会为将来的遗憾埋下种子。
1.这周或者今天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样子吗?怎样能使明天或下周过得更加忠于自我?。
2.这周的生活中,我是不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明天或下周,怎样能使自己更加趋近想成为的那种人?
3.我现在是否遵从内心?此刻,真正遵从内心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4.下周,怎样把这个秘密更深地融入生活?
1.今天或这周我是否有所行动?明天或下周,怎样能使自己更有勇气?
2.如果出于勇气而非恐惧行动,这一刻,我要怎么走出人生下一步?
3.如果以门廊老人的视角回首人生,这一刻,我会做出什么不一样的行动?
4.当前我是如何应对人生挫折的?我在前进还是后退?
1.今天或本周是否为朋友、家人和人际关系留出了时间?
2.今天或本周是否对最为亲近之人带有善意和爱意?明天或本周,怎样能使自己对他们更具爱意?
3.今天或本周,是否在每一次与人交往时散播了爱和善?是否能够为陌生人做出改变?
4.化身为爱今天或本周喂养的是内心的哪一匹狼?是否能与振奋我精神(更多爱意的人共处?
今天或本周是否爱自己?有没有进行负面的自我对话或自我催眠?在自己的内心种的是花还是杂草?
5.今天或本周,我是否享受了可能的每一份欢乐(真正去噢花香),我是漫步人生,抑或是狂奔?
1.今天或本周,我对什么心怀感激?有没有说“如果……我就会幸福”?
2.今天或本周,我是否活在当下,还是我让明天或昨天偷走了今天的幸福?
3.今早醒来时,是否感恩能够拥有新的一天?
4.下周,怎样把这个秘密更好地融入生活?
1.这周我是否为世界变得更美好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2.这周我是否提醒了自己,我正在改变,哪怕我自己看不见?
3.这周我是否友善、慷慨并且做出了贡献?明天或下周要如何更进一步
4.下周,怎样把这个秘密更好地融入生活?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五):或许人人都可以重启人生
如果可以一遍遍地重新开启你的人生,你会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注意,我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设问。诚然,我们无法重启自己的人生,但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起伏变化的人生种提炼出某些不变的东西。说的更直白一点,变化的东西叫做表象,不变的东西叫做本质。 那么,哪种人的人生更加值得我们探索,好给年轻的我们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借鉴,让我们能够乘上他们精心打造的小舟穿越岁月的无常?答案是富有智慧的老人,当历史上一位位先贤们穷尽一生探索人生的意义,当他们在生命尽头前回顾这一生时,不同先贤的智慧之光却惊人般地相似。 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无需成为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才能想明白一些人生道理;意味着我们可以师法历史上的智者,或是向那些已经走过人生大半路途并已找到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人学习交流,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加速我们的成长。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既然智者们的经验是相似的,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约翰·B.伊佐从15000名睿智长者中精心遴选出235位进行采访,试图从他们身上了解人生的秘密——我们死前必须知道的秘密。 通过采访,他发现了所有受访者所共有的五个秘密,极少出现例外。这五个秘密对于刚刚开启人生旅途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不必等到年老才变得睿智,我们可以在年轻时就找到智慧。 第一个秘密,忠于自我。“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钓鱼,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鱼。”――亨利·戴维·梭罗。将那些幸福生活、安然离世的人与我们区分开来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断自问是否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遵从内心的答案。 第二个秘密,不留遗憾。“坟前洒落的最悲痛之泪水,是为那些来不及说的话和来不及做的事。”――哈丽亚特·比彻·斯托。我们在生活中永远无法确保成功,因为任何方面的任何尝试都有失败的可能。爱情总有被拒绝的风险,追随梦想总有失败的可能。我们无法确保成功,但若压根儿不去尝试,那我们注定失败。选择去冒险,哪怕风险很小,也会对人生路途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秘密,化身为爱。“爱就是人生。错过爱,就是错过人生。”――利奥·巴斯卡利亚。并不是只有接受爱才重要,幸福和人生意义的秘密是同时也要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因为爱不只是一种情感,如“我爱喝冰可乐”,爱更是一种选择。尽管我们可能不具备随心所欲地“感受”爱的能力,但我们每时每刻都有能力选择化身为爱。 第四个秘密,活在当下。“为明日而活的人生,距离实现人生意义,只有一日之遥。”――利奥·巴斯卡利亚。活在当下意味着要完全享受人生的每一刻,不要去评判我们的人生,而是完全地去生活。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只关注过去或未来,而要带着感激和使命感去体验每时每刻。这意味着每时每刻我们都有能力选择满足与幸福。 第五个秘密,更多奉献。“生活于我并非短暂的烛火。它是我在此刻紧握的光辉火炬,我想令其尽可能明亮地燃烧,之后再将其传至后代。”――萧伯纳。人生有两大任务:找到自我和忘却自我。通过发现自己的命运和对自我坦诚,我们可以找到自我。但找到自我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忘却自我。忘却自我的意思是,我们要看见自己与超越自身的事物相联系,这些事物的存在先于我们,并且在我们死后继续存在。忘却自我,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生奉献,将世界变得更好。这样做,我们连接了未来,也连接了过去。 以上便是约翰·B.伊佐带给我们的幸福人生五大秘密,在此我想再增加一条,作为第四个秘密的细化。 第六个秘密,拥抱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斯宾塞·约翰逊。死亡,决定了生命的本质是享受而非占有。因此,首先学会珍惜,因为所拥有的终将失去;同样,也要学会释然,因为失去的都将以另一种形式回归。 【写在最后】:或许很多人看到后感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这些秘密知道了又有何用?但正如约翰·B.伊佐所说,重要的不是何时知道这些秘密,而是确实知道了这些秘密,并把它们践行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愿每一位看到本文的你们,都能够在星辰与大海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着陆点,以及心之所向的幸福坐标。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六):别怕,姑娘
我的一个好朋友刚刚经历了考研失败,年前的空白期清闲又让人彷徨。她原本在北京拥有一份好工作,也有晋升和加薪的可能,然而对工作环境产生的疲惫感和一直放不下的研究生梦让她毅然辞职回家备考。
备考的路有诸多艰辛,每一个考过试的人都很清楚。在没钱可挣的经济压力之下,她的备考状态更是备受影响。考研成绩下来之后,她彻底陷入了迷茫。
“想回到大城市拼搏,在大城市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家长们想让我留在家里,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然后安安稳稳地结婚过后半辈子,我不想这样,可也不想让长辈们为我操心,感到失望。”
她在两种选择里徘徊不定,痛苦不堪。
“我该怎么办?”
我一直很相信《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句话:追随你的心。
总结一下就是,自己高兴就行,不过得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胡闹。她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必然不会胡闹,可是也害怕,选择任何一条路之后都有可能后悔。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北京并不是北漂宜居的城市,因为有可能自己赚了一辈子的钱,都不够买个房子,想要跻身京城,恐怕得中好几次500万才够。但是这也不是我们趁现在就退出的理由。
过年之后,我读了《人生没有后悔药》。
这本书题目就很犀利,人生当然没有后悔药,每一步都是自己走的,后悔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自己也不知道,如果当初走了另一条路会不会后悔。
忠于自我,遵从内心
这本书传递的第一个奥秘刚好和电影里的话重合了,追随自己的心。
有很多人敢于放弃眼前的一切,去追寻自己想要的。过程虽然艰辛,有时候艰辛到让旁人觉得应该后悔一下了,但当事人并未觉得有什么可后悔的,因为他们在追随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一切付出也都变成了成功的铺路石。
每看完一个故事,我都想为故事里的人欢呼一下,因为他们赢了,梦想和人生实现了双赢。反观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因为太多的牵挂和眼前的需求而放弃了一直追寻的梦想,我们把梦想藏在心里,像把一个喜欢的人藏在心里一样,等着它慢慢变得残缺,慢慢消失在眼前,最终永远无法触及。只有在生命的尽头,才将最后一口气化为一声叹息。而书里那个做决定之前总把自己想象成坐在摇摇椅上回忆人生的老奶奶的姑娘显然不想让那个几十年之后的自己太失望,所以几十年之后的她告诉年轻的自己,怎样做才是不留遗憾,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小到一块自己垂涎已久的蛋糕,大到一个喜欢的人甚至终生追求的梦想,如果你违背了自己的心意,闭上眼睛的时候,与这些心爱之物相关的回忆便都变成挥之不去的遗憾。
活在当下
“为明日而活的人生,距离实现人生意义,只有一日之遥”,这是书里引用的利奥·巴斯卡利亚的一句话。
活在当下意味着要完全享受人生的每一刻,不要去评判我们的人生,而是完全地去生活。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只关注过去或未来,而要带着感激和使命感去体验每时每刻。这意味着每时每刻我们都有能力选择满足与幸福。
过去的不美好或者太美好,未来的不确定或者很确定,都会引起我们的恐慌。我们害怕人生动荡太多、跌宕起伏,我们也害怕人生毫无波澜,显得乏味冗长。我们什么都害怕,害怕到每一个当下都是惴惴不安,每一次迈出的脚步都小心翼翼。尽失人生乐趣,让太多不安的当下变成并不美好的曾经,而这些不美好的曾经让我们更加不安地去迎接不确定的未来。恶性循环之中,人生反而比动荡和安逸更加没有意义。
我的朋友的纠结之处也在于惧怕动荡和安逸,她停留在原地,满心都是恐惧。她想迁就自己,也想迁就家人,她还是被拦在了原地,纠结着无法前进。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却为这本书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读者——我的这位朋友。这本书不仅仅有追随本心和活在当下的两种看法,忠于自我、不留遗憾、化身为爱、活在当下、行动起来……
在读着一则则平凡人的小故事中,我们慢慢积聚起了原本散落在周围已经被我们忽视的力量。我们有梦想、有力量、有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还有足够的时间,我们本身就是幸福的,这些幸福告诉我们:别怕,姑娘,往前走吧,你可以的!
年后,我想为朋友买下这本书,送给她,薄薄的一本小书,可以帮她唤醒自己拥有的力量。
如果她归来,我在这里等着拥抱她。
如果她留在家里,我也可以坐上车去找她。
每一种选择都值得被祝福,因为每一种选择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都没有后悔药。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七):读后感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总结
这本书的主题是我们如何寻找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通过搜集许多的60岁以上人的智慧,给我们总结出了5点建议,分别是忠于自我,不留遗憾,化身为爱,活在当下和多奉献。 为什么做这样一个课题,就是为什么探究去寻求人生价值的要领,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要领。原因是第1点是有的人是幸福的,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后有的人没有找到。第2点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选择是无限的,那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做出正确的选择。第3点是,我们不一定非得通过自己去试错来成长来获得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智慧来找到人生幸福和意义的方法。 第1点是忠于自我,他在开篇的时候引用了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钓鱼,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鱼。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这个靶心,再一个就是说要我们的行为上要遵从这个靶心,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方向。 第2点是不留遗憾,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刻来活,然后在作出选择的时候要勇于冒险,要去选择那一条,可以书写出最精彩故事的路。这样才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回想的时候,没有留下遗憾。 第3点是化身为爱。说实话,这一部分我没大整明白他是要表达什么,但是说分为两部分,一是爱自己,二是爱他人。他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条狼两只狼,一头狼是就是恶的,一头狼是善的,然后这两头狼在搏斗,那么最终哪一头狼会胜出呢?他的结论是你自己选择去喂养的那一头狼。也就是说我们也一定要选择,先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就是选择爱。 第4点是活在当下,说实话,这个我看了,我对这一点现在目前为止不大有感悟。 第5点是多奉献少索取,他说为什么说我们要多奉献少索取呢?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控制付出的部分,但是我们无法控制收获的部分。这样说,那你就选择选择多付出的话,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如果你把你的那种幸福建立在你获取上,那你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然后他明确了这5点之后我们要怎么办呢?一是行动起来,二是就是说现在开始永远不晚,其实关于这个现在开始永远不晚。前几天也是有一个有一个前辈跟我这么说,但是我其实一直不太能理解,我可能最近会比较关注这个思考本书的主题是我们如何寻找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通过搜集许多的60岁以上人的智慧,给我们总结出了5点建议,分别是忠于自我,不留遗憾,化身为爱,活在当下和多奉献。 为什么做这样一个课题,就是为什么探究去寻求人生价值的要领,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要领。原因是第1点是有的人是幸福的,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后有的人没有找到。第2点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选择是无限的,那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做出正确的选择。第3点是,我们不一定非得通过自己去试错来成长来获得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智慧来找到人生幸福和意义的方法。 第1点是忠于自我,他在开篇的时候引用了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钓鱼,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鱼。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这个靶心,再一个就是说要我们的行为上要遵从这个靶心,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方向。 第2点是不留遗憾,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刻来活,然后在作出选择的时候要勇于冒险,要去选择那一条,可以书写出最精彩故事的路。这样才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回想的时候,没有留下遗憾。 第3点是化身为爱。说实话,这一部分我没大整明白他是要表达什么,但是说分为两部分,一是爱自己,二是爱他人。他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条狼两只狼,一头狼是就是恶的,一头狼是善的,然后这两头狼在搏斗,那么最终哪一头狼会胜出呢?他的结论是你自己选择去喂养的那一头狼。也就是说我们也一定要选择,先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就是选择爱。 第4点是活在当下,说实话,这个我看了,我对这一点现在目前为止不大有感悟。 第5点是多奉献少索取,他说为什么说我们要多奉献少索取呢?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控制付出的部分,但是我们无法控制收获的部分。这样说,那你就选择选择多付出的话,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如果你把你的那种幸福建立在你获取上,那你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然后他明确了这5点之后我们要怎么办呢?一是行动起来,二是就是说现在开始永远不晚,其实关于这个现在开始永远不晚。前几天也是有一个有一个前辈跟我这么说,但是我其实一直不太能理解,会继续思考。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八):青春是一件美妙之事,可惜浪费在了年轻人身上
作者早年丧父,便开始思索人生的问题,有了一个我们可能也会有却不一定像作者这样果断付诸实践的念头:我们在晚年是否可能领悟到一些人生道理,若早些时候能知道这些道理,将对我们大有益处吗?于是作者向北美15000人发出邀请,请他们推荐人选,收到推荐近1000人,从其中选出了235位,都属于人们心目中的“睿智者”,采访他们,问他们以下问题:什么给你带来了最大的幸福?你有哪些遗憾?什么事情重要,而什么事情后来发现其实并不重要?有过哪些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十字路口?那些道理你希望自己要是能早一点知道就好了?于是有了这本书。
作者选取的群体比较有代表性,他们在晚年时的想法大体上符合我们的经验,对于年轻人而言,这些经验不算太深奥的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年轻人还没准备好或者没有意识到应该去实践这些人生智慧,等他们意识到的时候,他们会深感懊悔。如何解开这个结呢?也就是,明明知道一件事情是对的,我也应该那样做,可我就是不想去那样做,怎么办?需要对抗自己天性中的懈怠、懒惰、贪欲、麻木种种顽疾。重点在于养成反思的习惯,把这种反思和行动付诸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基本生活技能。
为什么要从老年人那里寻求人生智慧
“我们不必等到年迈才能变得睿智。”人生的基本事实: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有限且不确定;在这有限且不确定的时间内,我们有几乎无限种选择来利用时间。时间终究会夺走我们的一切,然而时间又给我们紧迫感,赋予人生意义。
5“死亡于我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我父亲去世时,年仅36岁。有天野餐时,他站起身来,然后就这么去世了。他的人生远称不上完美,然后就这么结束了,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我28岁时已经为别人举办了数十场葬礼,照顾了许多临终之人。我将与死亡的这种亲密接触视为一份极佳的礼物。也许是这些经历让我一直寻找着使人生圆满和有意义的秘密。”
9“‘意义’是指我们与外界之间的连接。意义是指我们并非孑然一身,因为我们的人生如果有意义,那么它肯定与除我们本身之外的其他事或其他人有所连接。”
16“虽然智慧往往与年龄相关,但有时候,年长并不代表一定有智慧。我们许多人都认识一些老人,他们痛恨生活,几乎没有从过往岁月里学到任何东西。……我对智慧的定义是:有能力辨别真正重要的事物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20“有时候必须要走到生命尽头才能肯定是否已经找到自己的幸福。有些人在而立之年非常幸福美满,但最后过得非常不幸福,因此,我们认为明智的做法是与那些离人生终点更近的人进行交谈。”
青春是一件美妙之事,可惜浪费在了年轻人身上。——萧伯纳
从几百位访谈者那里总结的共同的五大秘诀
秘诀之一:忠于自我
不断反思,不断检视自己的生活,是否处于正轨。我是否是那个我想成为的人?我是否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28“他跟我说,当你的生活集中精力于那些真正对你重要的事情上时,就会感到‘内心愉悦的疲惫’。但是,即使我们似乎是赢家,但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忠于自我时,往往会产生‘内心厌恶的疲惫’。”
秘诀之二:不留遗憾
47“我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我们最害怕的是没能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尽可能地圆满,在临终时说‘要是那样就好了’。”
要不留遗憾,必须带着勇气而活。“没有一个人说自己后悔做了某些失败的尝试。大多数人说,他们冒险还不够多。”p48
51“当我问这200多位受访者,如果能回到过去,他们想对年轻时的自己说些什么时,最常听到的回答就是要多去冒险。”
“选那条可以书写最精彩故事的路。”
秘诀之三:化身为爱
秘诀之四:活在当下
在这200多次对话中,我最常听到的就是“时间过得太快”。“年轻时,60年时间似乎是永远。但真正度过60年之后,你会意识到那不过是一刹那。”
91“93岁的画家约翰告诉了我他在90岁之后注意到的一件事。‘我喜欢跟人说我快94岁了,就像孩子也许会说他们快8岁了一样,因为自从90岁以来,我对每一天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他说人终有一死,自己所剩的时间有限,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的日常经历开始有了转变。‘活到我这个岁数,你会一直想着自己还能再活多久。我的曾孙女,一个8岁,一个6岁,于是我在想,我活到多大岁数才能看着她们长大?我也许能看到她们小学毕业?我知道我不大可能看见她们高中毕业。现在,我看见美丽的夕阳,或者看见精彩的芭蕾舞演出,我都会哭。我并非为其美丽而哭,而是为我不知道还能继续看见多少美丽之事而哭。年轻时,人们告诉你要活在当下,但你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我知道了,确实,无论多大岁数,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还能继续看见这个世界多久,所以重要的是,要把每时每刻都当成最后一刻来欣赏。’”
秘诀之五:多奉献,少索取
一些令人忧伤的有意思的格言
明智的百分之九十在于明智得及时。——西奥多·罗斯福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钓鱼,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鱼。——亨利·戴维·梭罗
坟前洒落的最悲痛之泪水,是为那些来不及说的话和来不及做的事。——斯托夫人
智慧是知道下一步如何行动,美德是真正行动起来。——戴维·斯塔尔·乔丹
关于这本书最后的实践操作指南,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按照十几项内容反思自己的生活。需要对照着这本书慢慢来。勤奋,勤奋,勤奋。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九):我们和235个走向生命尽头的人聊了聊死亡
(本文写于2018年4月,首发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你想过……死吗?
不是自杀,是关于死亡本身。
《非诚勿扰2》里有一段“给自己办葬礼“的情节。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身患绝症,他叫来亲朋好友参加自己的“人生告别会”,自己给自己念“悼词”:
“小时候的事好像还在昨天,今儿就死到临头了。反正我是不能再抱怨生活了,该得的我都得了,不该得的我也得了……屡次被人爱过,也屡次爱过人。到头了,还得说自己不知珍重。辜负了许多盛情和美意…… 活着是种修行,此生修行,到这儿就划一句号了。十分惭愧报告大家,李香山此生修行没修出什么好歹来,他太TM忙了,忙挣钱、忙喝酒、忙着闹感情危机,把大好时光全忙活进去了。”
一贯的黑色幽默与荒诞化处理背后,是冯导演和王编剧的“中年危机”,或者说是关于死亡的一次思考小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愿公开谈论死亡的社会,死亡的沉重和负面使它成为日常谈话的禁忌。我们假装它不存在,好像谈到死亡就会让其提前到来,又或者无视死亡就可以避免死亡。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谈论养生和永垂不朽。然而,不管我们怎么做,死亡会光顾每一个生命,死亡一辈子都在我们身边。
一切哲学都从思考死亡开始。弗洛伊德认为,人潜意识里都相信自己永远不会死。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说过:“真正重要的事不是我们活得太短了,而是我们浪费了太多。对于我们恐惧的事,我们行动起来就好像我们是会死的人。但对于我们追求的东西和我们的欲望,我们却觉得自己好像不朽一样。”
人往往要经过大半辈子才知道人生该怎么活,等到我们知道何为真正重要的事物时,我们的时日往往也几乎到了尽头。假如,我们不必等到年迈时才能发现智慧、才能知道什么重要呢?
那些离死亡更近的人也许知道答案。
美国人约翰·伊佐与两名同事为此开启了“睿智长者“项目。他们向北美的15000人发出请求,请他们推荐人生中的睿智长者——那些生活幸福,找到了人生意义的人,再从推荐的1000人中筛选出235人进行采访。这些人的年龄在57——107岁,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和宗教中。让约翰团队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死亡感到平静,他们找到了将死亡融入生活的方式。
理查德,70岁,曾因心脏病经历濒死体验。
“我一直听人说,临终时你的一生会在眼前闪过。其实我看见的并不是整个人生,而是人生中的一些画面。那一刻,我意识到那些人生画面让我感觉很舒适,我看到自己一直忠于自我。那 一刻之后,我再也没有惧怕过死亡。那些画面让我感到很安心,如果你对那些画面感觉舒适的话,你也就不怕死亡了。”
唐,83岁,采访结束不久后死于加州一演讲现场。
“我心脏有毛病已经快 20 年了,发生过一次心力衰竭。救护队赶了过来,把我救活了。我没有看见一道白光,但我感到十分平和,所以我知道,死亡没什么。 此后,我对死亡不再有一丝畏惧。我的人生是一份伟大的馈赠,当我死时,我已然做好了准备。”
约翰,93岁,画家
“自从 90 岁以来,我对每一天都怀有深深的感激。活到我这个岁数,你会一直想着自己还能再活多久。我能看着曾孙女长大吗?我也许能看到她们小学毕业?我知道我不大可能看见她们高中毕业。现在,我看见美丽的夕阳,或精彩的芭蕾舞演出,我都会哭。我是为我不知道还能继续看见多少美丽之事而哭。年轻时,人们告诉你要活在当下,但你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我知道了,确实,无论多大岁数,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还能继续看见这个世界多久,所以重要的是,要把每时每刻都当成最后一刻来欣赏。”
鲍勃,59岁
“我会带着微笑离开。我对人生、对我留下的遗赠、对我这辈子的生活方式都感觉很棒。我记得 父亲曾对我说他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所不同,我当时就发誓说,我不要变成他这样。最重要的是完成人生在世的目标,而我已经做到了。”
这些人平静地说:“我已有幸福人生,死时,我会做好准备。” 睿智地生活是令人不再惧怕死亡的解药。如果我们生活圆满、完成了自己希望完成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优雅地面对死亡。我们最害怕的其实是没能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尽可能地圆满,在临终时说“要是那样就好了”。
若我们真实地活过,死亡并不算什么。年轻时,我们可能觉得死亡还离我们非常遥远。其实,无论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死亡总是离我们很近,提醒着我们要好好生活。曾获诺贝尔奖的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把时间称作“邪恶的爱人”。一方面,我们知道时间是邪恶的,它会夺去我们在乎的一切事物;另一方面,时间也是“爱人”,因为恰恰是死亡的不可预知才使得人生有了紧迫感和意义。死亡提醒我们去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物,要我们停下脚步、真实地享受生活,要更有爱心,要保证不留遗憾,要忠于自我,要知道只有通过付出,“我”才能成为超越自身存在的一部分。
不知生,焉知死。正因为死亡的不可预知,“生命的秘密”才显得格外重要。约翰团队对235个受访对象分别进行了1-3小时的采访,除了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还关心这些睿智长者的”幸福人生秘密“,比如什么给你带来了最大的幸福?你有哪些遗憾?什么事情重要,而什么事情后来发现其实 并不重要?有过哪些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十字路口?哪些道理你希望自己要是能早一点知道就好了?
经过对访谈素材的整理,约翰发现尽管受访对象的故事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当惊人的共性。一位采访对象告诉他:哪怕有一个人因为你的这番行动而提前几年学习到幸福的秘密,那就值得了。受此触动,最终约翰写了《人生没有后悔药》(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 Die)阐述他们从这235 名睿智人士身上学到的五大秘密,以及如何将这些秘密在生活中付诸践。
或许我们不必等到年迈才能变得睿智。我们在任何年龄都能发现人生的秘密,而且越早发现,我们的人生就会越圆满。
《人生没有后悔药》读后感(十):几个行动指南
这本书基本是本心灵鸡汤,没有几个没有告诉你具体方法的。有几个方法是书上写的,我也自己想了几个。
1 每天写下反思日记,按照书里那样写估计人要累死,我想我就随便写写自己的想法,心情,做的好的事情和不开心的事情吧。生活是否忠于灵魂我觉得是所自己的原则是否和自己的行动相匹配,比如自己是个想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却因为家里太多杂物让自己疲于奔命。
参考可以看看after action review 和Tim Ferris 的The Five Minute Journal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tim-ferriss-explains-his-journaling-habit-2015-9?r=DE&IR=T
The Five Minute Journal2 感激型散步,比如把感激和散步联系起来,当然也可以把骑车,接孩子上学,去花店买花等和感激联系起来。也就是每次去散步的时候开始去感激。以下是一些例子,其实不用这么复杂,就是什么人,什么事,我拥有的什么东西,什么环境,今天发生的什么事情让我觉得很感激。
https://theshineproject.com/15-questions-to-prompt-your-gratitude/
1. Who do I appreciate?
2. How am I fortunate?
3. What material possessions am I thankful for?
4. What abilities do I have that I’m grateful for?
5. What about my surroundings (home/neighborhood/city/etc.) am I thankful for?
6. What experiences have I had that I am grateful for?
7. What happened today/yesterday/this week/this month/this year that I am grateful for?
8. What opportunities do I have that I am thankful for?
9. What have others in my life done that I am thankful for?
10. What have others done that I am benefiting from in my life (even if I don’t know who those people are)?
11. What relationships am I thankful for?
12. What am I taking for granted that, if I stop to think about it, I am grateful for?
13. What is there about the challenges/difficulties I have experienced (or am currently experiencing) that I can be thankful for? (e.g., What have I learned? How have I grown?)
14. What is different today than it was a year ago that I’m thankful for?
15. What insights have I gained that I am grateful for?
3 活在当下,这个我想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太极,气功等来练习。
4 大致发现自己家庭中负面的信息和正面的信息的比例,尽量让自己的正面和负面比例为7比1.一般家庭为1比14。应该写下来吧。下面有些例子,我觉得太复杂反正记不住,也写三点吧。
https://www.cornerstone-ct.com/10-ways-positive-communicator/
简单来说就是
-生气之前先冷静几秒钟,不要刻薄,在愤怒的时候也不要说刻意让对方受伤的话。
-感情是银行,平时多存钱,才能在发脾气的时候有钱用,发现任何伴侣,朋友或者孩子优点的时候表扬,并且告诉别人的优点是什么,比如你为我泡了茶,谢谢啊。
-找到双赢方式,找到你和对方分别需要什么,然后看看如何满足对方,比如你需要休息,对方想要家庭多些欢笑,那么你们的需求不矛盾。
5 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恐惧中,还是通过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
6 对亲近的人充满爱,这个具体怎么做的方法我想到具体,还有一个方法是我学积极心理学学,做个免费的The VIA Character Strengths Survey 测试,然后发现对方的优点列表和自己的,之所以觉得对方讨厌有可能是对方的优点看不到,缺点倒是觉得很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