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假日》是一本由[美]项美丽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假日》精选点评:
●荒烟蔓草的年头的小传奇
●每一篇都那么精彩,又留有余波。
●作者记录1940年初从日军轰炸中的重庆来到香港,接着香港沦陷及以后的生活,到1943年底作为美日交换难民返回美国。用客观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不同人种不同阶层人物的处境。
●的确是纽约客的风格
●一个《纽约客》记者记录的1941-1943香港沦陷生活,没有抗日反日的那种非黑即白,更多是灰色地带的生存和生活,充满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
●虽然隔了几十年,项美丽和何伟的行文有种类似的纽约客的气质,气韵生动,琐事也写得津津有味,更难得的是,视角始终是平等的,既没有俯视,也没有仰视,有头脑又有好奇心。
●「再见,爸爸!爸爸,再见!」
●离乱年代里有一种镇定的美丽
●读库出品,必属佳品。开本精致,颜色靓丽,好不喜欢。不过因为是选集的原因,故事相对独立,缺少链接,部分信息前后故事反复出现,略微影响阅读。但精彩的故事为研究日占时期香港民众生活提供了窗口;记者独特的视角提供了解读二战、解读日本人全新的样本。至于说她和何伟叙事风格的相似,个人认为,其实算大相径庭。
《香港假日》读后感(一):除非亲历
这种传奇性的经历只有在战争的年代才会出现。我恍惚中觉得这个故事正是倾城之恋的样子,虽然爱情并非主要的事项,但是战争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那种残忍的日常性,除非亲历,怕是真的没有办法落笔。
项美丽所记录的沦陷区的香港是我们所不曾知道的,是张爱玲笔下略微带过一笔的细细勾勒,印象中张写到出门买吃的,不远处就是尸体。
《香港假日》读后感(二):黑白生活中的色彩
老实说,虽然已习惯了项美丽文笔中的淡然冷静和克制,但在最后——卡罗拉冲着爸爸充满骄傲地挥手并响亮又清晰地大喊:爸爸,再见!爸爸,再见!
看到这里眼睛还是有些湿润的感觉,“骄傲”两字是如此的打动人,让我想起了电影《幸德勒的名单》中穿红色衣服的女孩那个镜头。
大历史中有无数关键的节点,而这一刻无疑是卡罗拉一生最重要的时点。正如书中最后写到“会好起来的,卡罗拉”。经历过那些艰难岁月的人,才有自信对未来抱有希望。
《香港假日》读后感(三):外国人是怎么在香港活过抗日战争的…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的一段生活。''假日''这样的口吻就是书中记叙的风格,比较轻松幽默,经常在结尾来个意想不到。每篇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寥寥数笔勾勒出很多鲜活的形象。带你在抗日电视剧和电影以外,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看当时各种人的生存状况。有些挺有趣的,比如热衷于找瞎子算命的外国人…
项美丽的每篇故事写法都差不多,短小诙谐,擅长白描,结尾有惊喜。写她厌恶的人时,会写对方相貌丑陋像猴子
《香港假日》读后感(四):港版《乱世佳人》
看到结尾一章女主人公Emily瘦骨嶙峋地返回纽约,心里禁不住喝起彩来,作为一个从上海到重庆,再至香港一路逃亡的美国丽人,女主人公平静甚至有些诙谐的语气,让整本书像颗战争黑暗中的夜明珠,尽管不甚明亮,却依然发出希望的光来。 文中不失有被占领区暗无天日、饥饿又时时面临死亡威胁的险境描写,也有间谍、掮客甚至皮条客的真实记录,也有战争中大家苦中作乐,力求活下来的热忱。 我在350页窝了一个角,因为这是最震撼人心的一页,Emily在即将被遣返回美国之前,最后一次带不满两岁的女儿卡罗拉去战俘营探望丈夫查尔斯,小孩子冒着被射杀的危险(当然她不知道这个危险),冲着爸爸充满骄傲地挥手并响亮又清晰地大喊:爸爸,再见!爸爸,再见! “没有人朝我们开枪。” 亲情在战争的阴霾中依然绽放出生气勃勃地花朵,象希望的阳光,照亮濒死者的胸膛。
《香港假日》读后感(五):香港假日
一本来自读库的小册子,可读性真的是很高了,很有趣,也许我们都多少了解二战时候日本对于中国的侵袭,内地大部分地方沦陷的情况,但我们可能不会知道在香港,当时还为回归,由英国掌握着主权。当时的香港,鱼龙混杂,各种人种,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欧亚人 ,来自里格斯的拉丁人与中国日本等的融合才产生的香港特殊的葡萄牙人。很神奇的是,环境所迫,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几种语言,作者会讲普通话以及英语,他的丈夫英国人会日语,她的一些朋友会讲粤语,他的中国佣人也有会蹩脚的洋泾滨英语。 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的人都对日本人充满了恐惧。他们打着解放人种的旗号进行掠夺,可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种强权至今屡见不鲜。这本书23个小故事,塑造了太多鲜明的人物:“唯恐军人化不够的麦克比中尉,檀香山来的华裔美发师,顽固有责任感的沙尔文医生,忠实的家厨阿金,为日军服务的中国女间谍”以及一些投机倒把在战争中想发横财的人。还有两个阿姨,借算命给与寄托。 读这本书其中有感慨到类似于看三毛《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想法,作者的人缘真的很好,或者说运气好。三毛与她的丈夫走到哪都有很多朋友,世界的各处都是充满温暖的地方 。而项美丽书中丑的恶的一一剖开,那样一针见血。 书中了解到了几个有趣的信息,一个是广东义结金兰的习俗,就是两个女人结婚共同操持家务,也应该是环境所迫。还有一个是战争中的士兵很多都来自农村,竟然认不出中国人什么样,把会说中文的作者当成中国人。 “项美丽为那段历史做了极为珍贵的记录。香港这块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土地,在战争侵袭、无数冲突矛盾激荡碰撞的时代大背景下,表现出复杂、奇异而又耐人寻味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