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2-03-29 03:3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100字

  《天水圍12師奶》是一本由陳惜姿著作,職工盟/藍藍的天出版的2006年图书,本书定价:187,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水圍12師奶》精选点评:

  ●這是我新聞採訪的老師之作。

  ●每個堅強女人的後面,總有一個失敗/意的男人,不爭氣。

  ●社工們你們做了些甚麼?

  ●以天水圍的視角, 向香港社會自白

  ●這種書不能在街上讀,經常要扮眼訓強忍眼淚。看完之後馬卜讓你覺得「我也要做些什麼!」這就是好的社會關懷書籍。老實說,我也想把文學雜誌拋下,去組織天水圍補習社算了。

  ●文章篇幅短小,讀起來毫不困難,數小時必定看畢,但是個案主角的經歷卻教人沉重。本書也不是只是販賣悲情,序言也以客觀數字說明天水圍所面對的困境,文尾則整理書中個案對改善社區的建議,側寫政府政策如何抓不着癢處。看畢此書,既感嘆在同一個香港的天空下,有一羣人如此掙扎求存,但更看到一個政策的失誤,是如何人民造成活生生的打擊。悲劇,不一定是出於不幸,可以因為某些人的不仁。

  ●工作/研究

  ●惨....尼D先系奋斗

  ●每一個堅強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失敗的男人,或者根本沒有男人。有錢人漫遊太空也好,造一幢11層樓的住宅也好,窮人得一個「捱」字。生活艱難可以咬緊牙關,精神虐待無処可逃。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一):悲劇,不一定是出於不幸

  文章篇幅短小,讀起來毫不困難,數小時必定看畢,但是個案主角的經歷卻教人沉重。本書也不是只是販賣悲情,序言也以客觀數字說明天水圍所面對的困境,文尾則整理書中個案對改善社區的建議,側寫政府政策如何抓不着癢處。看畢此書,既感嘆在同一個香港的天空下,有一羣人如此掙扎求存,但更看到一個政策的失誤,是如何人民造成活生生的打擊。悲劇,不一定是出於不幸,可以因為某些人的不仁。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二):很不錯的一本書

  在人家的網誌看到對此書的推介,便到圖書館預約此書,等了一段時間才到我,証明此書頗受歡迎。

  文筆簡潔,不煽情,每篇的字數不多,都將重點寫了出來。有頗多口語化的字句,但我認為比將它們「翻譯」成白話文更好,因「文趨趨」用字跟本不足傳情。

  十二個故事,很多比粵語長片裡的白燕更苦情,毫無出路,真的如作者所言,根本不知是什麼叫她們支撐下去。

  相信此信的確引起社會對天水圍問題的迴響。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三):書寫出一場關懷行動

  這本書採訪的天水圍12位師奶,作為人、作為女人、作為被邊緣化的弱勢社群裏的女人,她們一方面非常悲情,一方面強如巨人(一力扛起家裏所有問題之餘,更去幫助別人)。

  從這被忽略的一群的角度,寫出了香港的「中環價值」製造出的社會問題到了如何嚴重的程度,正如老師推薦的一樣,真切感受到什麼叫優秀的報告文學、新聞書寫。

  但這本書又不只是報告文學,甚至不只是一本書,看畢了發現,陳惜姿的「天水圍12師奶」其實是一場關懷天水圍婦女的社會行動,不但喚起社會關注,而且很多讀者和天水圍的婦女看完了此書後,開始出錢出力幫助/互助改善天水圍的問題,實在太棒了。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四):無題

  那天, 同事哀著臉向我推薦一本新書 : " 好sad的, 你要不要看? "

  我看看那書的封面, 想起曾經在書局見過它, 卻沒拿起來看清楚. "是嗎? 那... 這書是寫什麼的呢?"

  她告訴我內容大概是寫居住在天水圍的一些婦女的故事, 以及反映了一些社會問題.

  那天晚上, 開始了一個故事之後, 便停不了下來, 一直讀完了十二個故事.

  看完之後, 我良久說不了一句話.

  是有點百感交集.

  我看到她們的生命力, 如何在逆境裡求存. 我看到其中的她咬著牙工作也不要向政府拿綜援的骨氣, 看到另一個收入不多的她竟是每個月有定期捐款的樂施之友 (這叫我想起聖經裡那把二個銅錢捐出的婦人). 然而, 我亦看到當中有一位在不停工作以麻醉自己喪子之痛, 還有個因害怕兒子吸毒而夜夜失眠, 最終兒子判入了教導所才有覺好睡... 這些這些, 都叫我感到有需要的人, 其實離我很近.

  這十二個女人, 只是天水圍北的蒼海一粟, 原來看似繁榮安定的香港, 也委實有著許多社會問題, 有很多人的需要仍未被滿足. 納稅人繳交的稅款, 到什麼時候才真的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中的交通津貼, 是否就足已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是真的要雪中送炭, 還是只一味想著為了要分豬肉皆大歡喜的gesture?

  作者由2005年開始籌備這本書, 看到作者在後話中提及最近這十二位師奶的情況變壞了, 看了, 心又怎能不戚戚然?

  第二天, 我把書還了給同事, 也哀了臉, 跟她說: "是, 真的很sad."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五):天水围,不单只有12师奶

  关于香港:

  《明报》上说,联合国调查显示香港男人寿命最长,女人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

  最近其他的一些调查显示

  香港已超越东京成为全世界住宅租金最贵的城市。

  香港也是全亚洲最适宜居住城市之一。

  香港的鸭俐洲是全世界密度最大的岛屿。

  香港岛平均人口密度15915人/平方公里,九龙地区43033人/平方公里。观塘区,是全港密度最大的行政区,人口密度52123人/平方公里。

  香港人的性生活最少,等等。

  天水围:

  天水围新市镇,位于新界西北面,占地约430 公顷,于1987 年开始发展,规划人口30万,目前居住人口27万。区内除去3个私人屋苑之外,共有11个公共租住屋村和6个居屋屋苑,区内共有85%的居民住在公屋和居屋里。

  公屋租金06年平均42元/平方米(新界地区),而同一地区私人屋苑租金约为104/平方米。申请公屋,无论人数,收入,还是居港年限均有严格限制。以收入为例,一人家庭,月收入不得超过6600,二人家庭,家庭月收入不超过10100,十人家庭,不超过23100。而公屋的面积只有17-50多平米,最多是三卧室单位。购买居屋单位,限制条件均有所放宽,居屋售价约为私人屋苑的1/3-1/2。

  如何适宜居住:

  最近的几期《建筑师》杂志上,窦武老先生的《北窗杂记》有一篇文章说起关于适宜居住城市的调查,大意是这些调查全都没有针对低收入人群,底层人群。或者说,调查问卷中没有考虑底层人群作为调查人群的一部分。关于香港是亚洲适宜居住城市的调查问卷,毋庸置疑,也是并没有考虑到那近半数住在政府提供或资助的房屋人群。

  初见到天水围,住宅林立,四十多层,容积率高,覆盖率却不是很高,有商场,酒店,还有花园。967路巴士,在天水围里兜兜转转,还路过湿地公园。我的第一印象是:如果让我选择公屋,我会选择住在天水围,至少这里空气清新,也没有那么挤。

  居住在天水围的人,有新来港移民,领综合援助金的人,以及地盘工人,勤杂工等等。天水围是纯粹的居住型卫星城,几乎没有任何就业机会,所属的元朗区提供的工作机会也有限,绝大部分人都要出区工作。从规划上说,目前(2003年后)天水围交通状况尚好,巴士,轻铁,西铁一应俱全。但是路途遥远,出区工作,车费最少9块(葵青区),13块(油尖旺),过海则要20多。而他们的月收入大部分不会超过6-7千,甚至更少。绝大部分都是商场推销,保安,清洁之类的,每天工作时间长,这个月还有工作,下个月也许就没了。交通及工作餐费占到收入的1-2成。除了行,还有食和衣,教育,医疗等等一系列问题。虽说有公立医院,但是犹豫人数众多,看一个喉炎,也需要预约三个月至半年。公立学校,尤其是在天水围地区,相当一部分变成少年犯罪的温床。

  《天水围12师奶》

  弄不明白,为什么香港是最适宜居住城市之一。香港男人寿命这么长,究竟在干些什么,肯定不是人口繁衍,要不是有不断的内地移民,人口早就是负增长。《天水围12师奶》中告诉我,其实是11个不济的男人的故事。几乎每个故事都是那个师奶撑起头家,那些不争气的男人,嫖赌饮吹,不找工作,很多时只是因为面子,不肯放下身段。研究所里的师奶staff们看完,无不叹气,却也说不出什么。

  最近有个虫草的广告:香港人的精神,冠军精神;香港人的虫草,冠军虫草。

  每天晚上11点多,我住的荷兰街附近总是有一个老奶奶,在街边的黑色垃圾袋里面寻找报纸,杂志,可乐罐等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天水圍12師奶》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