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2-25 01:21: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精选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是一本由万维钢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019-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一):万万没想到,知识就在娱乐性阅读

  看万老师的书,就当在娱乐阅读,顺便看看前物理学家对社会人生百态的物理学的解读,从有趣现象到重新实验,再到概念升华总结,直指事物核心本质,受益,受教!书中提到书单,你若一一列出,并找来阅读,更能额外的有趣的收获,这也许是很多万老师的书迷们觉得追书的又一乐趣。

  万老师的书适合消遣,不适合当工具书收藏,万万没想到,这个快消时代,屏阅读时代,知识就在娱乐阅读,不论得到,还是逻辑思维,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二):举例都是常识,分析另辟蹊径

  会打开一些思路,不过看一遍理解比较肤浅还是值得多看两遍,尤其后半部分讨论一些物理学术问题有些枯燥,有些看不进去,大概是我水平不行,感觉逻辑关系怪怪的,有点不适应,基本上提供的思路只能对应着相应的事例,不知道同一个思路怎么用在不同的地方,而且什么事例该用什么思路,思路之间有没有矛盾和关联,这些都模糊不清。

  看到很多人吐槽内容和价格,价格不说,内容没那么差,还是值得看的,全当看个新鲜和热闹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三):投入真的会提升在心目中的价值

  一开始看完只想打3星,因为我认为章节直接逻辑性不强。后面做笔记,发现还说了一些实用观点,4星。 真实世界没有主角。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你,甚至也不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的。世界不在乎你的命运,而且没有义务让你理解。 有些事情你就是不能控制,有些事情就是随机发生的,没有目的,没有缘由。

  信息过载,正常化偏误,整体思维,上帝视角,追寻理想自我,博弈论的理性排序,洞察隐形动机获利,偶尔做做超越自己人设的事,正念冥想RAIN,探索和迷信,调控快乐,成长型思维,复利鸡汤不靠谱,选领域三要素,对冲风险。

  辩证去看,不迷信权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方法。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四):8.4分

  4星。跟《智识分子》一个模子的书。缺乏主线,但故事都很有趣,我觉得万维钢应该还是没摆脱用写文章的风格来写书。虽然如此,因为内容的新颖和有趣,读起来还是特别愉快。通过这本书获得了不少知识,比如:

  · 香农对信息的定义,以及背后的哲学思想。

  · 标准差的概念和应用。

  · 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及对教育小孩的意义。(旧知新学)

  · 丑小鸭定理和蕴含的道理。

  · 系统思维的重要性。

  · 女性在职业上没有男性成功的真正原因。

  · 可数和不可数的现实意义。

  ·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最后,看完这本书,你会得到一个人类所能问的最大的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这个宇宙到底为什么存在?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五):改善自己的运气吧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怎么才能改善自己的运气呢?

  书中建议: 第一,多参加一些新活动,体验一些新东西。 这一点我倒是做的挺好的,喜欢推成出新。 第二,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你直觉上认为一个东西有意思,就应该去大胆探索。 这一点做的还挺不够的。有直觉,但是行动力还不够强,不够探索的比较深入。 第三,要乐观。乐观就是相信自己运气好。乐观的人就敢于尝试。 如今倒是比较乐观的,但是恐慌区的东西还是不敢尝试, 还是不敢去接受大挑战。 第四,要善于在坏事中发现好事。哪怕遇到不幸和失败,其中也有希望和机会,运气好的人能更好地恢复过来。 我觉得这种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从失败中,从逆境中,找到可以改进的点 甚至于推翻自己的固有模式。 说白了,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和敢于行动,这么简单的三要素, 就能改变自己的运气,就能让自己更加的幸运。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六):我为啥只能记住物理学的部分

  几个感悟比较深的点:

  1、竟然能用方法论证明出,运气是可以随你主观意志改变的,那我就努力做一个好运气的人。要外向,要开放,要平静。

  2、“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医学界经常用的话倒是提醒我,哪些态度特别好的医生,业务不一定好。所以,医生这种要求专业度极高和信息极其不对等的业务,还是乖乖的听医生的吧。

  3、曾经我和小鑫讨论过意识上传的事。看来有个更残忍的事实就是,如果能上传意识了,那么只是你被复制了,原来的你一定会被杀死,那是一个和死刑被枪毙一样痛苦的过程。

  4、世界是连续的,计算机是不连续的。所以这个世界肯定不是一个更高级的计算机,这个宇宙也不是。

  5、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告诉我们,要证明一个公理,必须用更高级的公理证明。“纸短情长”既是。

  6、通过计算和分析,足球博彩最划算的买法,就是喜欢哪个球队,买哪个。如果有中国队,就买中国队输。足矣。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七):模块、系统与换位

  断断续续看完了,后面讲的一大堆足球没细看,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1 模块理论

  一个人做出某个决定,不是因为这个人更感性或者更理性,而是某个模块的力量更强,理性只是工具。

  控制力其实是正负反馈的觉察与调试,不同模块强弱的增减。

  2 系统理论

  1)做事情很多时候不是看具体某个点的好坏,而是看账户、看总体。所以有的东西或许看上去不合理,但从系统的角度看就是合理的。

  2)系统有正反馈(影响因素),也有负反馈(重点是平衡)。

  3)改变系统的方法(效率从低到高):直接命令,间接影响,寻求共识。

  4)所有的问题都要先看视角,视角没有好坏之分,但同一视角下不同解释有优劣。

  5)与系统思维相对的是线性思维,无限制则极端,无利益相关无资格。

  3 换位思考

  所谓的智慧,就是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抽象的看问题,而不是仅仅使用直接经验。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如此。

  以及,发现并知道如何应对核心矛盾。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八):个体只是微小变量

  鉴于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和跨年演讲里放了许多惊人之语被打脸,19年开始强调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只说解释不说主张,连2020年的跨年演讲也变成了转述几个调查报告。要管住自己的嘴,转述的过程中把握好度,这方面樊登更主观,万维钢则客观得多。这本书依然得到上的”精英日课“精选,不细看可能注意不到,万维钢在课程里很少会说个人观点,更多说事实或者说相对客观的他人观点——应该也是他比较认可的,不过在微博上他挺敢说的。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自有规律的系统,即便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而意识不到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十四亿分之一。个人没有现实扭曲力场,虽然我们活在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能见识到各种奇葩和匪夷所思,在精神病之外,基本都是有科学解释的——脑科学还不够发达。个人的认识有局限的,能够自我影响的是意识,是脑子里的各种偏见,很难真正理性而客观的看待世界,哪怕学会了正念冥想。”精英日课“的名称固然有营销考虑,体现的也是一种自我要求,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同样看到自己的空间,作为一个微小的变量,给世界带来微小的变化。那些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提前预警却被训诫的人,在采访里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发声的大V和无名之辈,捐款捐物主动站出来的每一个平凡的人·,包括在家里不出门的更多人,都是这样的变量。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九):同人于野的观点我几乎全部都赞同

  想起他关于所谓人脉的论点,即人脉在现代社会就是个伪命题,是社会大众幻想出来的概念,或者说是loser意淫出来的概念。

  人们幻想彼此今天你帮我一个忙,明天我帮你一个忙,按照人情账的逻辑办事,然而这太土了!

  现在的社会是陌生人之间能够迅速建立互信然后合作的社会。如果这件事对你我都有利,那我们何必非要以前就认识或是彼此之间需要一个朋友来介绍呢,我们可以随时合作啊。反过来如果一件事对我有利对你不利,我怎么忍心让你做呢,你怎么傻到为我做呢?

  所谓人脉、所谓人情账户,表面上温情脉脉,实际上并不缺少算计。现代人要不就平等合作赤裸交易,要不就真诚友谊不谈得失。缺乏边界的人情往来实在让人反感也没有必要。

  另外关于中国的语文教育,我和他都认为中国一直以来的语文教育太过重视感情充沛的文采和修辞套路,不重视逻辑关系。

  无论是散文还是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让你的文章如何好看,比如举三个例子、来一句名人名言、用排比句对读者动之以情、再来一段比喻和类比,这些套路学下来,大批的学生直到走向社会其实也根本不懂逻辑,口若悬河却言之无物的人比比皆是。

  在我看来逻辑能力和叙事能力才是高级的能力,随时随地堆砌排比句和成语的煽情能力既不高级而且廉价。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十):笔记

  1.普通的团队指望明星,高水平的团队指望领导力,最厉害的团队指望系统。 2.靠原则,就是靠系统。 3.公平+随机=熟悉+意外。 4.主观就是可数的语句背后那些不可数的意思。 5.所有效率最终归结于目的,所有目的最终归结于价值观,所有价值观最终归结于感情,所有感情最终归结于意识。 6.偶尔做一些超越自己“人设”的事情。 7.所谓理性,就是对你想要的各种东西设定一个优先级,并且能够贯彻执行这个优先级。 8.对于自己,在做重要决定时,应该深人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动机。这样有利于你做出理性的选择。 9.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绝对坏的特性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头脑中任何一种感情、任何一种动机都是有好处的。 10.在同一个语境之下,不同的解释有高低优劣之分。 11.所谓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时,你会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12.当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就会有迷信思维。 13.你应该把别人的需求和你的需求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14.没有好处就别分类。 15.相关不是因果。 16.真实世界中就不存在长期的指数增长的东西。 17.标准差,代表风险。 18.人们面临危险的正常反应,就是认为一切还很正常。 19.感情的波动,蒙蔽了人们看概率的双眼。 20.想象过程,相当于模拟训练;想象结果,那是精神鸦片。 21.一个东西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 22.浅的东西用间隔,而深的东西自带多样性。 23.人并没有单一的自我,大脑中至少有7个模块轮流控制我们的决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