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山庄》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狄更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0元,页数:1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凉山庄》读后感(一):读完的第一部狄更斯
太宽厚了,太多慰藉了,看透的多戳穿的少,始终留着一份克制,这是我感觉到的狄更斯。
至于笔法,有一点年代感了,尤其是身处纷繁复杂的信息化时代并习惯了意识流之后,狄更斯显得那么简单,但也因简单而显现了信念的力量。还有谁比书中的人物更纯粹呢?
读完之后一直在想,还有什么比狄更斯更适合圣诞节读的书吗?不因时间而褪色的老少咸宜的巨著。
《荒凉山庄》读后感(二):狄更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
《荒凉山庄》读后感(三):绞痛人心的荒凉
雾笼罩着厄色克斯郡的沼泽,雾笼罩着肯德郡的高地。雾爬进煤船的厨房;雾躺在大船的帆桁上,徘徊在巨舫的桅樯绳索之间。 到处是雾。 这是一个充满灰暗色调的开场,沉沉的雾气漂浮在每一个角落,像极了底层人民黑暗压抑、看不到希望的生活。狄更斯极其擅长讽刺,无论是坐落在浓雾中央以擅长“马拉松式”案件的大法官庭,还是帕迪戈尔太太的“批发性慈善事业”,无不体现出了狄更斯嘲讽般的抨击。虽名为大法官庭,却集世上一切不合理、不公正之事于一身,像冷酷的机器一样耗尽人们的钱财和耐心,吞噬人们的勇气和希望,正义却无处找寻。帕迪戈尔太太和贾迪斯先生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做了好事极力隐藏,一个却整天挂在嘴边,当慈善成为喋喋不休又毫无意义的宣讲,贫穷仍然是贫穷,而上流人却因此获得了高雅善良的外衣,慈善沦为工具。 “先生,等会儿还有亮光吗?” “亮光很快就会来的,乔” 缺衣少食、疲于奔命、永远肮脏黑暗的住所和街道,这样的贫穷是触目惊心的,而最令我触动的,是一个叫“乔”的孩子的死亡,他被驱赶,被迫流浪,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身患重病,最后终于无法支撑,带着沉重的精神负担离开人世。 崎岖不平的道路快要到尽头了 然而到处都是雾,没有光明 在《荒凉山庄》的世界里,随处可见的都是冷酷、严苛和不公,但仍然有温暖的部分,善良美丽的埃丝特和婀达、宽厚温柔的贾迪斯,这都是非常正面的人物。其实除去这些典型的正面人物之外,也能看到人性光辉的痕迹,譬如腐朽、空虚的贵族阶级的代表人物德洛克一家,德洛克夫人高傲自持的外表下藏着对年轻女孩的怜惜、对失散多年的女儿深深的母爱; 一向看中家族荣誉的累斯特爵士在知晓“家族丑闻”之后选择原谅,爱情使他充满了悲哀和怜悯,他拖着病躯长久地看着窗外飘散的雨雪,专注地等待夫人回家时响起的脚步声,甚至时刻关心房间的炉火,为的是德洛克夫人一回家便能感受到温暖,可是彼时夫人正独自在雨雪中行走,满怀悲伤和绝望。作为读者,我得以从上帝视角观看剧情的走向,而这种权利使我感到加倍悲伤,因为我明知本可以圆满,却要眼睁睁看着书中这些人擦肩而过,背道而驰,踏上更为荒凉的结局:一个极力等待,一个走向死亡。 我真的很喜欢德洛克夫人,这位高傲的、迷人的、坚强的夫人,多年以来,她一直用荒唐对付荒唐,用傲慢对付傲慢,用蔑视对付蔑视,在她自己的路上冲破重重障碍,然而不动声色掩盖所有秘密和痛苦,以一种极其冷淡而富有魅力的姿态接受众人的瞩目,这种姿态完全配得上累斯特爵士对她的爱情和尊严的捍卫,而德洛克夫人的死,使我感受到了序言所说的“绞痛人心的艺术力量”。 崎岖不平的道路快要走到尽头了 美丽的德洛克夫人已经在那林木遮天和晚上响彻猫头鹰哀鸣的猎园的陵墓里长眠。
《荒凉山庄》读后感(四):读《荒凉山庄》几月后感
一、整体感受
读这本书的过程像是看英国的年代电影,画面感十足。现在回想起来,人物都似活着行走着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不太用刻意记名字,因为说话的方式和行事懂特别有自己的特点。前半部分出场人物众多,布局大,各自为线,随着剧情发展,一个个人物在特定时间交错,让人叫绝。
两条主线都是悲剧,在这悲剧之下,男女主因为自己的豁达、乐观、睿智与对他人无私的爱,最终都有了幸福的结局。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向往与热爱。
二、大法官庭
书中的大法官庭荒唐到让人难以相信,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实中就是如此。弗莱德小姐给所养鸟取的名字——‘希望’、‘欢乐’、‘青春’、‘和平’、‘安宁’、‘新生’、‘尘土’、‘灰烬’、‘垃圾’、‘穷困’、‘毁灭’、‘绝望’、‘疯狂’、‘死亡’、‘狡猾’、‘愚蠢’、‘废话’、‘假发’、‘烂布’、‘羊皮纸’、‘掠夺’、‘判例’、‘梦话’、‘胡话’、‘乱语’——形象总结了被大法庭阴霾笼罩的东西。希望、青春、安宁被困在这法庭之中,生活充满疯狂、愚蠢、废话。
在面对大法官庭时,书中不同人不同态度不同结局,理查德的赌徒心态,格里德利的愤怒抗争,弗莱德小姐的坚持不懈还有贾迪斯先生的刻意忽视。大法官庭让人疯狂绝望,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凝望着你。
在这样的病态的环境下,作者还是积极的,男主贾迪斯是深陷贾迪斯控贾迪斯案之中的,但他看事实,看似逃避,却也是做了最好的一种选择,热爱生活,真诚待人,坚持着内心的爱。
三、记忆深刻的人物与事件
1、追求过埃丝特的法律事务所雇员——格皮
这位先生可能不如其他主要角色那么有人格魅力,但是我任务他在所处的位置上,真的是体现了自己的绅士风度。作为第二主线的主要推动角色,他为了埃丝特,去探查了她的身世,当他掌握真相后,又因为埃丝特选择守口如瓶,并不以此威胁对方。
他的行为也亦如他之前说过的,‘世界上有多少人相信那些不顺心的事情都会自然而然地好转啊!他们不相信只有下足工夫、花过心血才能使事情好转,而相信事情本身会自然而然地好转!就像一个疯子认为地球自己会变成方的一样’。他做到了为自己而努力,也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2、全书最可怜的人——乔
他真的是人不如狗,一直被驱赶,没有容身之所。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乔与有主人的家犬都在街边听音乐,他与狗都获得了同样的快感,同样地,对于音乐引起的联想、热望、悔恨以及超乎人的感官之外的悲欢,它们也是大致一样的。但是,在别的方面,这条狗比乔这个人又高明多少啊!因为,乔当时的情况如同一条野狗,一个社会的牺牲品。
3、慈善家夫人的女儿——杰利比小姐凯蒂
杰利比小姐匆匆结婚这个事情,最初的目的更多的是逃离原生家庭,虽然从读者的角度看,她像是从一个火坑跳向另一个火坑,但是从后期她的精神状态来看,她还是得偿所愿了的,并不见后悔。后篇谈到她丈夫瘸了腿,她后面工作更重,按理说,她的这个家庭环境真的不算好,应该说是很差,全家负担都在她肩头,但是对生活她还是很积极知足的(我想其中有人给了她爱也是她满足于现状的原因,因为以前太缺,拥有后就格外满足)。我很欣赏她这种生活态度,知足常乐,对待事情全心全意,做出来一个选择就是将这个选择做好。
4、自称“天真老小孩”——斯金波
书中一个极其让人讨厌的伪君子真小人。但是看他能这么自由的游走于众人之间,也可见对方口才之好、歪理之多、脸皮之厚。遇到这类人,就要听从侦探布克特先生的警告——要是有人对你说,他在有关银钱的事情上头毫无经验,那你就得好好守着你的钱,因为他总是要设法把钱弄走的。要是有人对你自称,‘我对世事一窍不通’,那你就要考虑到,这个人是在瞎嚷嚷,免得负什么责任,同时你也要摸清这个人的底细,知道他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你瞧,我不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只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偶尔唱唱歌,不过,我倒是讲究实际的;这都是我的经验之谈。而且根据一般情理而论,在一件事情上靠不住的人,在什么事情上也是靠不住的。
5、男女主——贾迪斯与埃丝特
贾迪斯先生最后的成全给我印象太深刻了,男女主都是心中有大爱的人,世上最高的爱是爱万物。男女主的大爱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在生活的困苦下,依旧能内心安宁,最终幸福生活。男女主的这种形象应该也是作者内心的追求。
四、其他想法(阅读理解)
书中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腐朽贵族贵族阶级的土崩瓦解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钢铁大王那一章为我们呈现了新老阶级的矛盾与想法。德洛克这群贵族,害怕改变,难于接受现实。‘林肯郡这个邸宅甚至在一个陌生人看来,现在已经失去了热情和骄傲,只剩下一片死寂。’林肯郡这一片死寂也如贵族阶级。
抨击讽刺了许多东西,可是我不太擅长这类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