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扪心问诊 第三季》经典影评集
日期:2021-02-11 23:3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扪心问诊 第三季》经典影评集

  《扪心问诊 第三季》是一部由帕里斯·巴克利执导,加布里埃尔·伯恩 / 艾丽森·皮尔 / 霍普·戴维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一):YOU are important to me

  念大学时曾经有段时间很抑郁,那时看In Treatment让我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人",因此Dr. Paul Weston在我心中一直都有良师益友的地位。随着我的成长,我也quit掉"treatment",直到现在才拾起第三季,然而Paul的世界却一团糟,他迷失了自己,甚至不再相信谈话therapy:"人们只听他们想听的,且把他们听到的按自己的理解去扭曲"。有时我想编剧为什么不让他继续像前两季一样悲天悯人,洞察人性呢,我想继续沉醉在他善意的理解与指导中,我想继续从他身上汲取力量,但明显编剧无意为之。于是观众看到了Paul这季对病人处理上或多或少的错误,有别于Adele的专业和透彻,he cares too much(或者也正因为这样的越职他是病人与观众渴望的朋友)。也看到他在处理个人生活上的力不从心,停滞不前。这都是他需要停下来整理人生的原因。

  身为忠实观众的确心有不甘(没有S4了),但身为一个曾经获益于Paul Weston的"病人",我衷心希望他能在外面的世界寻找到真正的自我。Even though it's all fiction, it is so personal for me. After all, "he is the guy who saved my life."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二):Paul最后为何不再做心理治疗了?

  心理治疗到底有什么用?

  长久以来,我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见到过各式各样的答案。

  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的去理解咨询的作用,是因为我原本为咨询赋予了太多的意义。

  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做咨询不能让我成为白富美,嫁给高富帅,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我回头看看我通过咨询到底获得了什么,预见到底还可以获得什么。我意识到,对于我自己而言,咨询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欲望,还有以往隔靴搔痒式的欲望满足方式,以及这种蹩脚方式带给我的混乱、迷茫和痛苦挣扎。

  只是看到么?是的,只是让我看到(体验到)这些。那么接下来呢?书里、文章里、电影里、老师们所描绘的那种完整、统一,健康快乐的状态在哪呢?怎么才能得到呢?我意识到,这些不是咨询能带给我的,咨询只是帮我更清楚看到以往的真实和现实,至于未来会是什么样,那是未来的事情。需要个人的尝试、抉择、坚持和努力。

  咨询结束后的感觉,就像是可以怀着未知的心去过另一种生活,或者怀着跟以前不一样的愿景去过原来的生活。有些东西没变,有些东西已经改变。

  就像Paul一样,他不再在原来的路上打转、失望、迷茫和混乱,而是做出了抉择。这个抉择不一定是对的,会给他带来万无一失,世俗标准下的幸福。不过,这个抉择已经带给他一种生的感觉和希望,就像是一个有自主性、自由的人那样去活着。

  人生是什么?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有意识的活着,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分钟。愿你生命的味道丰富、饱满、醇厚,带给你 impressing 的感受。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三):没看完

  

一个57岁psy的中年危机。

半夜看的,很激动,觉得dream job,也有人说是劝退剧。时间有限我把印度叔叔先看完了。

印度叔叔是少年派的演员,长得像我家门口的烧烤师傅,马景涛和其他。

印度叔叔让人印象深刻在于他的眼睛,总是会说话,可爱的印度英语。

加叔很纠结,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没把握好,太为病人找想。

基本上全力复述一个psy的生活,按时间表,但是这也是很多电视剧不具备的罕见对话戏,全剧都在对话,你确实法国加叔一样的怀疑,我花费十几年做这些事,真的值得吗?

我会说值得,但是也不敢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

对于加叔来说,越界行为太多了。陷进去太深,记得探监戏中最后忍不住爆粗口:‘’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基本上是失去理智了。

个人督导师简答心理2019最受有帮助咨询师业务提升职业,个人督导显然不仅仅聊患者,也聊自己。很是有趣。

豆瓣评论里有以色列原版编剧和欧文亚隆的对话,很有趣,难以相信是个非psy编出来的剧,提到了自己随便编辑的桥段被心理医生过度解读。欧文亚隆也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表达了对该剧的喜爱。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四):I'm 57 and I've lost my way <扪心问诊In treatment>这部直指人心的剧集

  这是在第三季的最后一集Paul的话,这句话打动了我。结尾Paul说他怀疑了作为心理医生行医二十多年的信念,怀疑是否曾经爱过自己的妻子,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爱。对自己57年的人生彻底的颠覆和质疑。

  好看的美剧有很多,但是这部剧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纯粹的对话,周一到周四Paul与他的病人,周五是Paul作为病人约见自己的心理医生。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纠缠的,有模式可遵循和打破的,难以理清和解决的。对袒露和分析内心的旅程而言,什么是终点?诚然Paul曾经帮助过很多病人达到了自我认识和某种解脱,也有很多病人或者说大部分病人的问题是无可解脱的,因为问题就是人生本身。而Paul本身的问题,他更是无法超越。他在与自己的病人相处时充满智慧,稳定平和,善良真诚。他在自己的心理医生面前愤怒、攻击、隐藏、回避….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我觉得这部剧从没字面的表达过人生是悲剧这个事实,但是却表达的异常清晰透彻。

  当然,这部剧提出了问题,却并没有给出解药。结尾Paul决定结束心理医生的职业生涯,寻找诊室之外的真实人生,他找到答案没有并没有继续的描述。

  在“有解药”这个作为心理医生的信念动摇之后,也的确无法可写,下一步只好写他修真悟道了。

  就是这样,并没有下一步可解。那么究竟应该是从不思考这个问题,还是忽略这个问题,还是追求答案,哪一个是正确的途径呢?或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有意义和无意义也是十分个人的事。

  我觉得这部剧的结尾已经上升到探讨人生意义的层面,自然无法再可写。一切都回归混沌了。

  也许只能如此,本该如此。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五):out treatment,in life

  HBO是对的,paul的脚步及时的停在了第三季,极其鲜明的宁缺毋滥的作风。

  aul在前两季末也出现了对自己的怀疑,但作为心理咨询行业久经沙场的老将,总还是能找到出路。很显然,这一季的危机是彻底的,正如S3E28他所说的,i'm 55 year old, but i loss my way。尽管他可以在咨询者面前掷地有声的说道:我懂你!因为他是哥伦比亚的博士,他有30多年的从业经历。但他自己很明白,说这些的时候自己是如何的心虚。

  这或许是心理咨询的宿命,不断的追逐真实,不断地与真实擦肩而过。希望自己能成为咨询者改变的第一推动力,自己都无法掌舵自己的生活。gina就曾和paul探讨过这些问题,心理咨询的价值何处安放。开始的时候,这似乎只是一种旁观者轻松的讨论,可当自己的生活变得不再轻松,与咨询者接触开始麻木,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难以判断,那这个问题就不那么轻松。

  最关键的,剧情的发展再也无法在这种困顿下翻身,不断地重复再也无法避免,对主题问题的探讨陷于泥潭,这部剧也行将就木。

  aul身上真挖不出故事了?这对于好莱坞的编剧来说,这肯定是个假命题。但这样继续下来的,能会鲜活么?所以,就让这部剧停在这吧,paul转身走进人群,可能再也不会接待咨询者,再也不会走近adele为他随时开着的门,jesse离去后再也不会回来取留在paul这的信,但这不就是真实的生活么,不就是充满了不完美和单调的生活么。真的因该感谢HBO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段对生活的探索。bye paul。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六):S3 20

  这一集里男主对他的心理咨询师表现出了强烈的一种什么呢,渴望她的目光,渴望得到她,渴望她能理解自己,渴望她成为督导,同事,伴侣,母亲,问诊最后的几分钟两人鸡同鸭讲了很久,男主继续一直的攻击心理咨询师死板不懂变通,他还是在强烈的渴望得到她对自己的病人的建议。

  然后他的心理咨询师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大实话和心里话,饱含着恨铁不成钢的怒气和平白无故受攻击的委屈,来想让他清楚的审视此时此刻的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的荒唐和笨拙。

  听完她的话,男主沉默了,咨询师希望下周进行两次问诊,我们的男主很明显的表现出没有得到满足的小孩的不想配合,然后他又任性的拒绝了,并像个无助又生气的男孩一样盯着这个小他那么多的年轻女人……

  此时咨询师很失望说"for now we need to stop"然后站起来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男主,男主因为坐着抬头望着他,还带着明显的没被满足的孩子气,回望着他一脸的可怜……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小表情简直太可爱了,哈哈哈虽然是演的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男人了,但是吧,接下来

  咨询师看他完全没有站起来的欲望,就又无奈的移开目光看了一圈天花板又回来注视着他说"Are you so paralyzed you're unable to stand up?"

  男主听完赶紧麻利的站起来了,期间眼神一直没离开过咨询师,视线也因为动作一下子由仰视变成了俯视,小表情也是很可爱,还接了句,看,我站起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爆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这里简直就像温和而坚定的年轻妈妈训不知满足的男孩的绝佳场景……

  哈哈哈哈哈哈哈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七):Well,it's okay.You can close it behind me.

  前后几年,终于在今天看完了三季。有许多令人感慨和感动,还有感同身受的内容。 其实不难看出,Paul早就把咨询当成了自己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他白天在沙发给来访者咨询,而晚上就睡在那个沙发上。 第一季Laura对Paul的正移情,和Paul对Laura的反移情,是贯穿第一季的一个线索。就像Paul第三季最后一集对Adele说道的,“You just said 'relationship',but the point is,that it isn't one.It's been created in this room by the artifice of therapy.”,这些所有的设置,咨询,每周一次的和来访者的谈话,只是一种为了产生某种治疗手段的运用。这也不难理解,当Paul决定要去见Laura,要去见那个认识了这么久却从未真正走进对方生活的那个Laura时内心的害怕和迷惘。我相信那个时候的Paul一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生活和咨询的界限不清,这也是为什么咨访关系强调设置。 当Paul感到无能为力,会退回到既往的心理咨询模式继续处理来访者的议题,表现出自己积极的态度,然后用设置保护自己。 当这一切无法说服自己,他选择了退出。是Adele的反移情让他确认了自己和自己来访者界限不清的关系。 编剧最后一集帮助Paul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Paul也第一次在听到Adele对他说出那熟悉的“My door will always be open to you.”之后勇敢的说出了那句“Well,it's okay.You can close it behind me.”,不再渴望通过咨询来满足关于督导、朋友、母亲等这么多关系的幻想,不再渴望让自己在咨访设置的保护下做一个一直不会长大的孩子,完成了一次迟来的断奶仪式。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八):All we have are the connections that we make

  In this terrifying world ,all we have are the connections that we make

  这是《马男波杰克》中,马男经历了彻底的隔绝、孤独、建立联系又丧失之后,说出的话。《扪心问诊》最后一集中,我的脑海中不断重复这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拥有的一切,就是connections。联结。与自己的联结,与他人的联结。

  断了这些线,我们将一无所有,仿佛被放逐的虚空;乱了这些线,我们会被缠绕,被迷惑,同样是陷入痛苦的感情。

  显然所有人都面临这些问题。Paul的来访者们,归根结底都是这些问题;而Paul自己也浑然不觉之间陷入这些问题之中。

  他在年幼时就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要承担父亲的离去,要默默忍受对一切的不理解;而现在,他失去了妻子;他的妻子有了新欢,孩子们与新的父亲也逐渐产生联结,他又“失去”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他的亲密关系一次次给他带来伤害。于是倾向于那种及其安全的亲密关系。

  而这种“安全”的亲密关系,一是面对他的来访者,他可以提供帮助、保护和掌控;二是面对他的督导或者治疗师,他可以表达攻击,又不会受到背叛或者指责。

  因为这种“爱”,他可以帮助很多很多的来访者;然而也让他陷得太深,这一次他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曾经他在现实中受到伤害,于是他逃向这里;如今这里也不再安全,他将逃向何方?

  正是这种绝境,逼迫他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这种生活了。

  诚如Adele所说,改变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Paul选择了最决绝的。停止出诊,也停止治疗。把这两种虚妄的亲密关系来源都切断,逼迫自己去真实的生活中,再次去感受亲密关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勇敢的决定。毕竟这里给他带来过太大的伤害,逃避了一生,他终于选择面对。

  最后他走向人海。我相信Paul拥有心理学专业的自我洞察能力,他会慢慢修复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的。也许十年之后他又会开始重新问诊,到时候他就像欧文亚隆一样,年迈又温和,带着温润的力量,而这一次他不会跨越界限,这一次他像一颗太阳,温暖别人同时不会枯竭自己。

  est wishes.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九):Good bye,my friend

  “Because you are important to me”

  一个心理医生说出这样的话,意味着他期望什么?

  从第一季开始,医生Paul就透露了自己对待病人的态度:我爱他们,才能治愈他们。她的督导Gina却屡次想要打破他这份高尚的自我认知,让他好好收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而Paul却用孩童般的愤怒来对抗Gina的指责,维护自己的形象。

  在第三季中,他的新心理医生Adele把他更深层的问题指了出来,他之所以屡屡在诊疗中打破职业界限,投入自己的情感并为之所困,是因为在他的童年时期母亲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而父亲又在这个阶段经常缺席,小Paul不得不肩负起照顾她身心的任务,这份沉重的亲密关系直接的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他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做一名治疗师,从医治病人的过程中获取一份安全而舒适的亲密感,既可以和人建立深入的关系,又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到了结尾,Jesse为了维持和养父的关系,不愿接受Paul更深的心理探索而退出诊疗;Sunil要被遣返回印度,隔着玻璃对Paul吟唱送别的民歌;前妻Kate有了新欢,自己的孩子也和这位继父渐渐建立关系;Frances主动问Paul“Will you be here for me?”,他给了肯定的回答,却犹犹豫豫。

  终于Paul意识到,他需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尽管他的诊疗帮助了很多人,但他把生命的重心过度的倾斜在了这一部分,以至于搞砸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他把极大分量的爱混杂进了诊疗室中的移情和反移情中,虽然无法得到满足,却成了习惯。他面对怀孕了的Adele,心中现出难以抑制的对亲密的渴求,但他选择离开,他不希望这种诊疗效应吞噬自己的后半生。他需要面对真实的世界,感受真实的亲密情感,恢复爱的能力。

  主角Paul被演绎的如此真实,富有血肉,我有时候甚至会想,是不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Paul Weston?结局那一幕,他走向人群,没有人知道他会去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他未来怎样,也许再过几年他就会像父亲一样患上帕金森,也许他还能够如自己所愿周游世界几十年,再找一个离孩子近的地方住下,用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

  这三季《In treatment》留给我们的可能是对人生更多的迷茫,亦可能是关键的启迪。曾经我误以为片中这种心理治疗的是一帖接近完美的人生良药,如今看到了它的诸多局限;同时,一个看似悲观的结局,却启发我发现了生活彩色而温暖的某一面。

  Although it‘s impossible to see you in this real world,but i still wanna say thanks for your treatment,and good bye,my friend

  《扪心问诊 第三季》影评(十):咨询中的真真假假

  这一部看下来的体验没有第二部那么流畅,最喜欢的是Paul和他新的咨询师之间的那段关系。

  印度老爷爷

  印度老爷爷的部分常让我看的时候感觉到一点恐怖,从第二三次咨询开始能明显感受到他对儿媳妇的爱和对儿子有的那么一点嫉妒。同时年轻时那段悲剧的爱情也浮现出来。但最后Paul发现印度爷爷竟然是为了被遣返回家而在咨询中有意夸大了自己对他人的潜在危险性。所以咨询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呢?但说回来,看到后面,你也会觉得回印度独自生活相比来到美国离开挂念的环境对他来说是更好的选择,而他也多次强调儿子很孝顺不会丢他一个人在印度的,所以被遣返似乎是他离开美国回家的唯一方式了,从这个角度说,咨询帮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和转变,就也真的是帮到他了吧。

  女演员

  刚开始看这部剧时,我恨不得跳过女演员的这部分,总觉得不知所云索然无味。后来突然意识到,如果一段对话会让你感觉无趣,那很可能是讲话的人无法接受也不喜欢他自己。这一点就还蛮神奇的,后来的剧情发展也确实展现了女演员在各个方面的不自信和自我排斥。后来谈到她跟妹妹的关系,或者说她的主诉就是她与妹妹包括自己的关系,习惯的套路可能是,妹妹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在“伤害”她,都是她的映射而已,但实际上剧情到了后半段,虽然不得不对女演员的描述保持警惕,但事实上妹妹的一些反应听起来也确实有那么点“伤害性“。可是这种伤害性其实不影响女主与妹妹之间本该拥有的姐妹深情,在妹妹生命的最后阶段,女主还是可以借助咨询师的帮助完成照顾和陪伴的工作,让自己不留遗憾,也处理和解决好了因为特殊的家庭结构而引发的关于自己的那部分问题。父母的情况造就了女主与妹妹的情况,妹妹事实上可能确实存在对女主的伤害,但那其实不要紧,处理好女主自己的部分之后,伤害的部分就变得不那么难以应对了。

  小男孩

  从他对自己母亲的厌弃表现来看,我很怀疑他的男同倾向是与这个家庭环境有关。但这样想好像不太政治正确,剧里肯定也不会去纠正一个人的性向。其实从这个男孩儿身上我学到很多,他显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情绪大起大落,而我好像恰好相反,总是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和收的太严实了,就还挺佩服他直接的表达的。他夜里出现在Paul门口的时候,Paul本该拒绝的,但我也觉得似乎又是无法拒绝的。事实上那个场景对男主是有帮助的,它把他的行为模式完整的呈现出来——“有意”搞砸所有关系,然后崩溃于别人不爱他。但是事后Paul的咨询师也指出了Paul这样做的心理动力。反正就是每个人都各有原因,但“出于自己”的原因也不一定对别人产生坏的结果。说出来只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而已。

  aul的新咨询师

  我超爱他的新咨询师!超爱他们的对话!咨询师的演技很好,很多表情和动作都恰到好处!一定不能错过。印象最深的是Paul在发现Amy已经怀孕后,对她说,是不是换一个时间地点相遇,他们是有机会在一起的,他们是有机会以另一种关系相处的,他说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是,Amy虽然怀孕了,但仍然是孤身一人,仍然是孤独的。嗯…这里Amy遵守了职业操守没有过多自我暴露,也更不可能答应Paul的告白。但作为观众,我们也确实看到Paul咨询迟到后的那天早上,Amy早上起床给Paul电话留言时,身边并没有睡着其他人。咨询中的感情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虚幻的。原则就是“咨询要与现实分开”,所以咨询确实是残酷的。有时候会觉得“认真就输了”,但同时如果不认真,咨询就没有真正开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扪心问诊 第三季》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