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2-08 02:29: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的读后感大全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是一本由欧丽娟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6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一):字字道尽人间五味杂陈

  

莫道年少多轻狂

初唐的陈子昂,他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虽最后被武三思陷害,冤死狱中,一生也是故事颇丰。幼年便展露出聪颖,武学尚可,十七八岁还不识诗书,击剑伤人后,开始弃武从文,研究百家经史,后经历了两次落第,公元684年进士及第,敢言敢谏让他遭遇权臣的打击,三十八岁辞官还乡,遭奸人所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从初唐到盛唐的诗风,他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诗吊古伤今的悲歌,孤独遗世,独立苍茫。政治抱负不能实现,频频遭受打击,一身才学未能报国,让他心情苦闷。《登幽州台歌》受《楚辞》中《远游》的影响,原文:“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他的诗风刚健,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李白)。

陈子昂画像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二):为有源头活水来

  

和作者一样,《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这本书具有好老师的气质。

在古诗词解读类书籍中常出现两类极端,一类是大量堆砌华丽辞藻,把文章穿戴得富丽堂皇,骨瘦如柴的内容担负不起辞藻的重量,乍一看很有味道实则言之无物,看不懂文章到底要说什么。另一类走的是吸引人眼球的路线,过于低估读者的阅读能力,只顾把诗词解读写得“容易理解”,时不时蹦出一两个网络热词,把谢灵运写成旅游博主官二代,把陶渊明写成网红达人,看得人哭笑不得。这两种解读形式都让人吃尽苦头。欧丽娟老师的文字易懂而不轻浮,笔墨舒展而不卖弄,不会为了赢取读者兴趣而过度趣味化地书写诗歌。文字是肌理,架构是骨骼,欧老师解读古诗词的趣味性体现在思路和观点上。

按照通用的一人一诗模式来解读诗歌或者按照大众心目固有中的印象来书写诗人无疑是省力又讨巧的方式,但欧丽娟没有这样做。

欧丽娟看中的,是诗歌中遥远的“呼唤”。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创作源头,也是一脉文明的来处。全书从上古神话讲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各时代的经典诗篇,既是古诗品读,也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书中按照诗歌的题材或是作者划分成一个个主题,围绕着主题但不拘泥于主题。解读某一篇诗歌时旁征博引,并不局限于某一句诗、某一个人、甚至某一种文化,有同时代的历史人文背景,也有跨越时间的“遥相呼应”。于是我们看到了盘古和麻姑的传说穿梭在不同的诗篇里,看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王维的《桃源行》,看到了隋炀帝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启发了五百年后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看到了写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和写出“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的屈原是怎样望向同一片宇宙。欧丽娟老师不局限于本土文化体系,也常引用西方文化进行横向对比,融会贯通,专注于诗但不囿于诗。

阅读本书,更多时候是欧老师在引导读者去解读诗歌而不是直接讲授她的解读,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解读本身。读者不必认同欧老师的所有观点,因为她专注的是观察的过程。例如书中打破了儒家死板封建的刻板印象,以诗为眼展现了儒家思想温柔敦厚的理性一面;从隋炀帝的诗中窥探这位暴君孤独深邃的一面,丰富了他的思想和形象;横槊赋诗的曹操在诗歌中抒发的豪迈包容和细腻的洞察力;为求功名“拜路尘”的潘安在《闲居赋》中却展现出的理想出世的复杂一面。多角度地观察,包容地理解不同的观点,才能洞察古诗中蕴藏的不同维度的美和韵味,看见诗中人性的一面也看见超人的思想精神。

诗歌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记载。诗歌有来处,无尽头,有时间的纵深感,也有不同维度的广阔视野。诗歌是怎样从源头流传下来,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人们又是怎样为它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在这本书中,一切都能找到答案。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三):同样的诗词,不同的感受

诗词是我国优美的传统文化,受到我们华夏子孙的追捧,诗词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我们可以与诗为伴,与词为友。近年来,央视热播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可谓掀起了一股诗词的热潮,而在这种热潮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每位选手们对于诗词的热爱,而诗词作为一种精神传播的媒介,一直根植于我么华夏人民的心中。诗词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而正是这两种的特点使得诗词的魅力不断地凸显。而最近看了《欧丽娟品读古诗词》,又一次被诗词所吸引,而作者的讲解更加增加自己的兴趣。这套书也是非常精美,采用线装的方式,更加增加了古典美,之前的那套《纳兰成德传》可是我的白月光,而这套书必然会收藏起来。

关于欧丽娟老师,说实话,自己不是非常了解,而看了这套书之后,对于欧丽娟老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她在研究古代文学和诗词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而这本书就是她在研究古代诗词方面的一个成果。而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古代诗词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多方面,包括文化或者相关的人物等,这些可能在我们的课堂中学不到或者涉及地非常少,而通过这套书,我们可以学习诗词,更可以通过诗词的“周边”,更加地了解诗词。

书中共分为七章,是按照时间来进行介绍的,每章是一个时代的诗歌,或者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作,比如书中的第二章,作者主要介绍的是《诗经》,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诗词》,其他的还有汉代诗歌、六朝文学、隋唐诗歌以及宋诗,作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我们进行深入地剖析。

而对于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二章关于《楚辞》的内容,可能是最近看了很多有关于屈原的影视剧,所以对于这个全国纪念的文化名人有了更多的感慨,作者在书中提到,有学者说,如果一定要从中国文学史上选出三个最伟大的诗人,除了杜甫、李白稳坐第一名、第二名的宝座之外,而屈原应该是稳坐第三的位置,而这个排名之所以给屈原,源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诗人,这种首开先锋的第一名,是他绝无仅有的历史定位。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也是《楚辞》中的代表作,而我们从他的《离骚》中可以看出这位诗人心中的热情,然而现实总是给他重击,在人世间、政治场上奋斗了许多年,然而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一死了之,这是可悲的,但是对于屈原来说,他已经通过另一个途径使得自己对于人生崇高理想的纯洁性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本是一本关于诗词的书,而自己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诗词书的那种情怀,可能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一切的体会都会发生变化。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四):我有一件事,要从三千年前讲起

  

文/舒念

作为一个中文专业出身的人,我最早对中文的喜爱,就建立在喜欢古诗词的老爸的影响下,别人的亲子时光可能是睡前童话故事,但是我爸就会掏出一本泛黄的全唐书,给我讲里面的诗词和背后的故事,从古讲到今,这就是我认识中文的第一步。

中国语言文化固然是美的,但久居这样的语言环境,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我们对语言魅力的敏感度,古诗词、文言文、章回小说到底好在哪里,总是要一个体系去梳理,或者完全跳出中文的语言环境,去和外国的语言文化作对比,才能呈现出中国语言文化完整的样貌,这就是《欧丽娟品读古诗词》里传递的内容。

古诗词的魅力一定要从上古神话讲起,诗词的诞生,原本就是用短句的形式去记述生活,但最终还是为了抒发情感,这就是中国抒情文学的起源。诗来源于想象,更来源于生活,所以诗并非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它原本就是我们抒发内心情志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古诗,最经典的概括还是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词一直是表达情感的出口,既可以联系朴素的情感,又可以联系儒家的道德教育,即使穿越千年的时光,放在如今的环境中,也依旧能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魅力,或是“花褪残红青杏小”、又或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有“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各种细微的情感藏在简短的句子当中,每一个字都凝练出不同的味道,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化独立于世界的魅力。

凝练、隽永、含蓄、深沉。在欧丽娟老师的笔下,中国诗词的内在魅力化作诗意的语言,从细微之处传递出那些背后的故事,哪一首诗词不会联系作家的经历和历史的传承,一首短小的五言诗,背后可以延伸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还能背下来某些诗词的句子,却还是应该认真去品读其中的内容,我现在都还记得曾经老爸给我讲过的苏轼的生平,每一处细节都能落在字斟句酌的句子中,诗词不仅是叙事记述,更强调对内心价值的展示和对历史现状的映射。一首经典的诗作,绝不是仅仅是华丽的辞藻和优雅的韵脚,我们想要去品读的是诗词背后的内涵,这要求的不仅是丰富的学识,还有身为人师的教育方法。

欧丽娟老师原本就是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在这套书中也能明显感受到作为老师的那种谆谆善诱的态度,将历史、文化与真实的人物串联在一起,从一首诗中延伸出一个世界,这样的品读诗词的方式不仅适合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人去深入学习,也适合刚刚入门的青少年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

中国文化的脉络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与语言之中,小孩子们牙牙学语的第一首诗,一直到我们历尽生活的打磨的感慨,那些过去的古诗词并没有真的远离我们的日常语言,翻开这本《欧丽娟品读古诗词》,也会想起第一次读到这些诗词时的惊艳或是疑惑,而读完这本书,梳理了古诗词的演进历程,掩卷思索,似乎又多了一些新的收获。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五):同样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何孔子死而后已,屈原却投江自沉?

  孔子与屈原,同样“知其不可而为之“ 台大中文系教授欧丽娟将屈原比作孔子。她不认为这是一种唐突。 欧教授援引太史公司马迁对二人的描述与评价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并非天马行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这样说屈原: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在《孔子世家》中,司马迁有相仿佛的感慨: 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祇回留之不能去云。 司马迁对两位先贤心向往之,以至在其故处徘徊流连。在这位历史学家的心里,历史就是这样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所创造的,所以,从人格高度上来说,屈原可以和孔子媲美。 欧丽娟教授认为,屈原不怕孤独,也不怕失败,在满地荒芜、风雨如晦的世界里仍然奋斗不屈,真正做到了孔子的境界: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事实无法改变却仍然要去努力,表示意志坚决,只求尽心尽力。孔子在乱世中奔走,一心要实行他的”兼济天下”大任,连普通的守门人都知道他的志向与行为。《论语.宪问》记载: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孔子的坚持已达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而屈原也是一样,在楚国他遭受了排挤与打击,从不退缩,被流放到长沙,个人命运已然走入谷底,仍然“长太息已掩涕兮、哀民生之艰“。 一个宁为玉碎,一个死而后已 当一个人不能接受黑暗的现实世界时,有几种应对的方法?欧丽娟教授在她的《欧丽娟品读古诗词》中比较屈原与孔子的个性时分析说,人们在现实不如人意时,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应对:一种是冷漠麻木,明白保身,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另一种则是离开现实世界隐居。与世隔绝,保有内心宁静,陶渊明是其中的代表;还有一种,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和光同尘,不改变世界,也不影响世界,与世界和平共处,也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自我的完整;最后一种,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走在人间坎坷的道路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屈原没有选择这四种中的任何一种,他不可能对世事冷漠,也放不下对现实的忧虑,无法隐世,他的热情也无法让他成为老庄。 他只剩下入世。他一直尽心尽力地奋斗,所以司马迁将他与孔子并论。然而,屈原兼具诗人的敏感、纯洁。理想破灭之时,就是他玉碎之日。 一方山水养一方水,屈原灵性,孔子敦厚,二人同途殊归 照理说两位先贤同样忧国忧民,在恶劣的环境中”知其不可而为之”,其人生走向和选择也应雷同。奈何一个愤忧而投江,一个尚艰难前行?丽娟认为,屈原虽与孔子志向相同,个性却异。首先,从大环境上讲,两人所处的时空不同。 孔子是鲁国人,地处北方,北方水深土厚,景观辽阔单一,孕育出《诗经》的平和稳重,也培育出温柔敦厚的诗教。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不像后来的战国时代动荡,门第较为森严,并未形成争锋夺锐的风气。而到了战国,战争变得频繁,人才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不再含蓄婉转,大家极力使出浑身解数,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果取得实践理想的最多可能。诸子提高音量大声疾呼,甚至遣词用句不惜夸张尖锐,有失厚道。屈原生自战国时的楚国,江南山水变化多端,浪漫神秘。加之楚人信鬼敬神,其文学犹如袁宏道在《叙小修诗》所称“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为楚风,又何疑焉!” 屈原的文风正是如此,自我比较突出,性格特别鲜明,喜怒哀乐的表达直接而坦率,他的作品热烈感人,较为”露才扬己“。 文如其人,正如欧丽娟教授所分析的,屈原太敏感多情,太容易受伤,没有孔子”厄于陈蔡,弦歌不辍”的韧性,不能洞悉“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庄子.秋水篇》)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道德家,主要是以自我修炼的方式去化解人生的困厄。而屈原的性情里,更多的是诗人的气质,他以极端的高度,以不容一粒尘埃的纯度,在一再的失望下,选择了自我放逐,独自徘徊于江畔,吟咏人生的悲哀。最后,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决绝的姿态,给他的不愿妥协作了最后注脚。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六):跟着欧丽娟老师品读古诗词

看过不少讲解、品鉴古诗词的书,但感觉如《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这样,能让人废寝忘食地一口气读完近670多页,确实不能算多。这套两卷本,从神话与诗的关系、联系,到诗经、楚辞,再到汉乐府,到六朝文明,再到隋唐诗歌以及宋诗。当然,虽然书名上是“古诗词”,主体却是诗;而且,主要是宋代以前的诗——单论诗,唐诗是古诗的巅峰,宋诗虽然名气不小,但宋词的风头显然远远盖过了宋诗——但也涉及到了一些词,譬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所以不必存在厚诗薄词的莫名惊诧。

作者简介里说,欧丽娟是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2012年开始在台大开放式课程陆续开设《红楼梦》《中国文学史》以来,广受海内外华人欢迎,让读者重新认识到了古典文学的精髓。说实话,对作者不熟悉——但这不打紧,看她是如何来品读古诗词就足够了。一本讲古诗词的品鉴书,能让人读来不忍释卷,这说明她的确是讲得很好,所以才让人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还有一些“余音缭绕”的感觉。

讲中国古诗词的书,一般开篇会从《诗经》、楚辞讲起,这似乎成为了“惯例”。但是欧丽娟老师没有这么讲,她是从“神话”开始讲的,这像极了西方文学是希腊神话开始“很久很久以前”。直到这个时候,方才恍然大悟般:原来历代诗词里涉及到了神话典故的,居然有如此之多:银河、织女星、牵牛星进入诗词里不算什么稀罕事,“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也就算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是不是也很快就浮现出来了呢!

接下来,讲《诗经》,讲“楚辞”,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除了常规的讲解,这一部分的妙处,大概至少有两处。一处是介绍了为什么从《诗经》开始,一直到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再到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什么那么喜欢用“四言”呢?欧丽娟老师认为,这是因为,“四言诗”能够“很自然地就形成两两断句的节奏”,因此“特别能表现出一种均衡、沉稳、平和的特质”——她认为,这样,“用在正式的场合、隆重的礼仪上,能增加庄严肃穆之感”,多用于“比较正式、严肃的文类”!事实也确实如此,只是以前确实没怎么想过这个问题。第二处比较妙的,就在于讲楚辞的时候,欧丽娟老师特地讲到了屈原的身份,也就是他的左徒与三闾大夫职务,以及他作品中何以涉及到比较浓郁的“巫”文化地域特色。在讲屈原时,欧丽娟老师较多地讲到了屈原个人品质与他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对屈原作出的高度评价,也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讲汉乐府、六朝文学、唐宋诗,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多的特别之处——但比较例外的是,欧丽娟老师给隋炀帝杨广留下了“一席之地”——讲到了他的一首题目就叫《诗》的五言绝句。如果单说这个名字,估计没人有什么更深的印象,特别是对于这个更多地与隋朝灭亡、与大运河联系在一起的家伙;但如果说起“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这几句呢,印象是不是逐渐深刻起来了呢?由此,欧丽娟老师认为,“隋炀帝也许在政治上非常失败”,但是作为一个诗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毋庸置疑,认识一个人,确实要一分为二、全面评价才比较公平公正,否则,难免会有所遗漏——就比如,如果说人品,宋之问确实不怎么样,说他是“最无耻的诗人”恐怕都不为过;不过他的那首家喻户晓的名诗《渡汉江》也确实写得好:“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欧丽娟品读古诗词》上下两卷里,作者讲得尤为详尽的是《诗经》、汉乐府以及唐诗,其他相对来说虽然略显单薄,但依然讲得从容不迫——不过讲宋诗的时候确实显得有些匆忙了!总而言之,欧丽娟不仅仅是在讲古诗词,同时也是在讲人;不仅讲他们的代表作,同时也没有忘记讲那些诗人的特质与故事!如此,就很自然地把古诗词给讲“活”了,讲得足以让人入脑入心、印象深刻!确实是很不错的一套古诗词品鉴书!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七):在诗的国度里,“愿君多采撷”

  

发明文字的人是伟大的。传说“仓颉造字,而鬼夜哭”,仓颉也许只是文字的整理者,可是自从有了文字,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有了传承和发展。

人们说话是很自然的事情,写字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那么诗呢?第一个写诗的人,第一首诗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答案。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读诗、喜欢诗,在诗的国度里,尽情徜徉。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在我的孩提时代,学过一点毛笔字,学了一些唐诗,比划过几次太极拳。虽然都是小孩子的玩乐,却也成为我童年里的珍贵美好。因此我是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

而那些唐诗,从什么都不懂唯有记忆力极好的小时候,贯穿着成长路程,一直记到现在,似乎时间越久,记得越加深刻。

长大后逐渐有了偏好。比如,更喜欢《诗经》的朴实真切,而《楚辞》总是让人觉得婉转晦涩;而比起宋词的长短变化,又总觉得唐诗未免工整了些。忙碌于生活时,时时想起的则是陶渊明的诗;至于李白,始终是偏爱的。

所以书架上总有几册关于诗词的书:《古诗源》、《玉台新咏》,竖排繁体,却总是放着而不读。《宋词鉴赏辞典》已经不是高中时候看到的那个版本,买回来细细看过的,也只有苏轼那一部分。

虽然看得少了,内心里却总觉得,诗词并不次远离。

近来读《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算是近年来认真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关于诗词的书了。

知道欧丽娟老师是源于朋友推荐了她的《红楼梦》相关课程和书籍,却直到现在,视频只看了一两集,书还没有看。所以这套书是我看过的她写的第一套书。

说到诗,必然绕不过唐朝,也必然要从《诗经》讲起。《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虽是从由《诗经》起,却首先宕开一笔,讲起了上古神话。

1.让神话滋养文学创作

溯源文学史,神话不但为创作者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更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于是在诗的国度里,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乃至《山海经》、庄周梦蝶、鲲鹏变化、沧海桑田等故事,都因为诗人们的创作焕发出新的风采——这些神话故事和诗词明明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却是第一次有人这样把它们串联起来详细讲述——整整一章的篇幅,是寻根溯源,更是缘起肇始。

不止是神话,有很多事物的意向,也是传承下来的,比如枫树的象征意义、秋天的季节内涵等等。

2.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一提到古诗词,身为中国人总是难免“托大”——谁不能信口来几句古诗、知道几位诗人的故事呢?可是实际上,浩浩汤汤文学史,各类作者何其之多,每一位作者各有作品,各有人生经历,仅仅凭借几句诗词,岂能就此判定一个人、一部作品?在欧丽娟的解读里,读者可以重新认识潘安,也可以探寻到枭雄曹操的沉吟,还可以深刻理解老杜的人生,懂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而在阅读中也会发现,隋炀帝也有一颗诗心,李白最爱的竟然不是月亮……这些有趣的发现是诗词之外的,另一种收获。

3.启迪人生的态度

《诗经》里面有古人最为传统淳朴的择偶观、《古诗十九首》里有生死观、《上邪》、《有所思》和《羽林郎》里有古时候女子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用五节篇幅不惜笔墨讲述的杜甫篇章里,则讲述了诗圣的齐物胸怀、面对困境的态度、寻找生活小确幸的乐趣和他的“集大成”之所在,原来诗圣并非沉郁古板的小老头,他自有他的人生乐趣和追求。

这套书从上古神话起,一直讲述到宋。在以前,总以为“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原来其实诗才是自古以来的“正统”。对于喜爱诗词的人来说,这套书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对于启蒙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的内容并不晦涩难懂,亦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裸脊线装、芍药花的封面,也透露着制作的用心,恰如诗词之美,值得品读。

在序言里欧丽娟说,“诗人用好诗把天意带到了人间,人间只要有好诗,人们也就可以领略到神秘莫测的天意,也就是宇宙万物人生的奥妙。这么说来,诗歌简直泄露了天机,诗人简直就是天神的代言人。”诗的国度如此迷人,畅游其中,不妨多加采撷,领略其中的诸多奥妙。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八):不知道怎么教孩子读诗词?不如先给孩子把神话故事说明白

  

远在南北朝时,有一位家境殷实的女子,她在自家大宅院里,挖了一大片池塘。

这个池塘有多大呢?她在自己的诗里写道:“掘作九州池,尽是大宅里”——就是大到像九州一样。九州就是天下,她用的这个比喻真是极尽夸张。

然后她又写道:“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在这个九州池里,她种满了“芙蓉”——也就是莲花、荷花,然后收获了许多的莲子。

为什么她要把荷花、莲花,说成是“芙蓉”?因为她太思念自己的丈夫了,连写诗都要谐音“夫容”。而“婉转”而“得”的莲子呢?正是她在婉转地表示“我爱你”的心意。

在中国诗词里,莲子、莲藕、藕丝,是被运用得最多的,进行恋爱的谐音双关的一种植物。甚至莲,也会被谐音成“怜”,表达着爱意。

其实从小,我们对古诗词就并不陌生,儿时,它们琅琅上口,长大了,它们在记忆中已是越来越模糊,只是依稀记得词面上的大概意思,更深一层次的双关、比喻,早已还给了语文老师。当自己成为父母,开始教孩子学习古诗词时,面对着熟悉的诗词,对懵懂孩童,却怎么也解释不明这个诗词到底说了什么。

解释不清楚,诗词里的日本为什么称为“扶桑国”;

解释不清楚,除了“窈窕淑女”,我们还能怎样称颂美人?

更解释不清楚,孟浩然那求之不得的中年危机怎么来的,怎么渡过的……

心里默默叹一口气,要真能解释清楚的,估计只有大学里的教授吧?可自己的学问,真不是这个段位的,多读书在这个时候,真有用。

台湾大学里,一位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欧丽娟老师说,表面上看,读文学不能直接增加收,只是职场上拼搏之余的闲情逸致,用来调剂一下身心而已;但你可知道,当诗歌与文学进入一个人的内在以后,会对心灵产生多么深刻的影响吗?古人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真的存在的。

欧丽娟老师是什么人?她自2012年,就在台大开放式课程里,陆续开设了《红楼梦》《中国文学史》,让读者重新认识古典文学的精髓,深受海内外华人欢迎。2015年荣获全球开放教育联盟“杰出开放教育奖”的“教学者奖”。

除此之外,她还著有《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唐诗选注》《历代诗选注》《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大观红楼》等作品。可以说,是一位深入研究和了解古诗词的老师。

和我们观点不一样的是,欧老师认为,读古诗,并不应该从《诗经》等书籍开始读起,那应该怎么读呢?

她用她的这本《欧丽娟品读古诗词》,慢慢给你讲如何读诗词,以及诗词背后的故事。

如果要聊诗歌,欧老师提出了一人让我们都觉得新鲜的理念,她认为,谈诗,就要从神话说起。

神话不是诗歌范畴,却和诗歌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不难联想到许多诗词,都与神话相关,例如,李白的《上云乐》: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对应着女娲造人的神话;

白居易的《东城桂三首》: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对应着月宫嫦娥的神话;

著名的《古诗十九首》里有一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对应着牛郎织女的神话。

神话故事有着非一般的想象力,现在看起来大部分都不合现实逻辑,甚至会有些啼笑皆非的胡编乱造,可这样发散式的思维方式,恰巧也正是诗歌带着人离开现实世界的创造力。

不过,在精神脱离现实世界之后,诗人们,也会明显注意到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山川河流永在,日月更替常新,而人类,却是生死无常。

就算极富想像力的诗仙李白,也不禁写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历朝历代的诗人们,把我们也能感受到,却说不出口或说得不好的体验,用笔墨深刻传神地表达出来,带着我们去看我们已看不到的故事与风景,去听我们根本已无从去听的声音;欧丽娟老师这本《欧丽娟品读古诗词》,从神话开始,到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诗跨越七个时代,解读47位诗人,涵盖20个主题,旁征博引200余首诗歌。帮我们厘清文学史对部分诗歌的误读和偏见,从此,让我们学会怎么看,怎么听。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九):和欧丽娟一起漫读中国诗歌史,才发现这么多年的诗白背了

  

欧丽娟的名字被大陆的学生熟识,完全得益于她早在几年前的网上公开课视频。

那是专门分析《红楼梦》的公开课,和其他"红学"专家既定的结论不同,欧丽娟用她流畅和严密的逻辑,试图将自己放生命与书中的人物命运作勾连。

几场公开课下来,她赢得了来自大陆慕名而来听课学生的满堂喝彩,也遭到了不能接受的观众们大肆地谩骂与攻击。

作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欧丽娟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杜诗意像论》、《唐诗新思路》等,还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全球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其实,从中学时期开始,欧丽娟就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受到古典文化内敛、不对外张扬的影响。这次出版的新书《欧丽娟品读古诗词》封面采用了古画重图的设计,书名用喜鹊古风小楷凸显诗歌的经典传承,无不彰显传统文学之美。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共分为上下两卷,采用了裸脊的装帧方式,使得书籍便于平摊阅读,增添阅读趣味。

为什么要赏析古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和西方文学的叙事方式不一样,中国文学是以抒情为主,以言志为发展方向。

诗歌有着其独有的婉转格律、特定的形式,它是建立在文学的艺术形式里,经过了用字遣词的打磨、感受思虑的沉淀,以精致细腻的文字组织,让表达出来的感觉更敏锐、心灵更优美,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更深刻。

就如欧丽娟所说的"我们读书不是要验证自己脑中已有的观念,读书是要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丰富的人生可能性。"

从《诗经》、《楚辞》、《汉赋》,再到魏晋南北朝、唐代。诗歌经过漫长时代的洗练,因为不一样的历史背景,人文风情,生平遭遇,无论是内容和形式上都大有不同。

读一首诗,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之后,让自己的情思应和诗人,完成自己的情感宣导。

很多人会认为,读诗是一种消遣。其实不然,你看有多少发达国家政府和国民是如此重视古典文学,赏析古典文学,不仅是对本国文化的历史传承,对社会的风气影响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熟一首诗、读透一首诗,让诗歌与自己产生共鸣,让诗书的力量成为自己的深度和情韵,从而转化成一种优雅的气质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从神话开始的中国古诗词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上下两卷共分成六章,其中包括神话、诗经、楚辞、汉代诗歌、六朝文学、隋唐诗歌以及宋诗。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神的诞生,看到了诗经中《周南·桃夭》中最美好的婚姻,还有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孤独的坚强;王维本不是一个世俗中人,他默默在《桃源行》中写下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杜甫居然能欧从一片宁静的景观里,从各式各样的小果子中,体悟到所有生命背后的力量,并写下了他人生诗集中的第一长篇《北征》。

身为女性,欧丽娟还从《暮秋独游曲江》中发现了李商隐是如何从情痴一步步彻底陷溺、迷醉,走到绝望深渊的地步;原来作为最早女性主义者的朱淑真的诗作表达的是前卫的一面。

不仅这些,欧丽娟还帮我们从诗歌中厘清了一些文学史上的误解:除了"窈窕淑女",我们还能如何称颂美人?诗歌为什么要从神话说起?杨贵妃到底在哪里终老......

可以说,《欧丽娟品读古诗词》是具有厚重现代意义的一套书,其作者用她温暖的人文情怀和严格的考据,让诗词消弭了时空的阻隔,直抵人心。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读后感(十):当我读诗时在想什么

  

有一段时间对诗歌一类的的书比较感兴趣 ,在豆瓣上查了几本现代作者赏析、理解古诗词类的书。翻了许多这类书的豆瓣评论,发现即使是很好的书,在大多数好评里总是夹在着一些差评,差评的理由也差不多“干货内容很少”“里面大多是作者的私人感受、个人理解”……

请不要对书(文字)产生自以为是的期待

读书是一件极为私人的事情,对某本书评价、评出几星当然是读者个人的自由。也是有这样的情况,某本书获奖无数、众人推崇,但到自己这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都可以理解。

但有的时候,是不是对于某本书存在了想当然“自以为是”的期待呢,比如希望某本书里充满了让人不断画下划线,值得抄录背诵逢人就科普的干货;再比如,希望书中的内容客观,除非有古书白纸黑字的记载,其余都是作者的个人感受、主观臆测。

要知道古书也是古人写的,说不定也是由古人“想象”的呢?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追求。就我个人来说,读书并不只是为了干货,读书也不一定要有用,就像听了一首歌,感同身受,或者单纯好看好听就够 。

读诗更是如此。

“别去读诗”

未读有套书是“how to”系列,已经出了几本,分别是《如何听爵士》《如何看电影》《如何畅享啤酒》,而今年出的同系列的这本书却叫《别去读诗》。

别去读诗8.1[美] 斯蒂芬妮·伯特 著 / 2020 / 北京联合出版社

翻了一下豆瓣,发现官方账号在书评中对这个书名有一个解释:

为什么叫《别去读诗》?斯蒂芬妮 · 伯特说别去读的“诗”,是那种单一的、没有灵魂的、千人一面的诗,“诗”这一个词掩盖了诗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让诗成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单一概念,堵住了每个人通往诗歌的道路。诗歌就像你听的音乐一样,是一种工具,音乐用声音创造事物,诗歌用词语创造事物。所以我们要去读不同的作品、不同的类型,走进不同的诗人的内心世界,获得不同的体会。

交流时,听到一些人说不喜欢这个名字,他们认为应该老老实实的按照英文原名翻译,也能与前几本书对应,取个类似《如何读诗》《如何欣赏诗歌》之类的名字。

我反倒更爱《别去读诗》的名字,如果老老实实的叫《如何读诗》就太过教科书了,即使书中的内容确实是教人如何欣赏诗歌的,我也喜欢它叫《别去读诗》。

个人认为,这个书名中透露出一种自由感,仿佛在讲着,诗的话,不用按部就班老老实实按照说明书去读,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想读就不读。我这本书的内容,你也不必全部接受,你看心情就好。

当然,我还没来得及读这本《别去读诗》,以上内容全是我根据书名产生的想象。自以为是的想象。

读诗时我们在读什么

那么诗对我们现代人又什么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么为什么要读诗,读诗时我们能得到什么。

正如知乎的那个问答,现在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书去读诗歌,是为了当我们去西北看到壮阔的景色也能说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非“牛x”。

这个新媒体的时代,每天摄入信息最多的无非就是微博、微信,读了太多这些碎片化的内容后,表达的能力好像都变弱了。这一现象,去搜一下自己微博转发语和聊天记录里有多少“哈哈哈哈哈哈”就知道了。

在各平台的评论区还有个万用语,大意是热评就在眼前,我却想不来有趣的话让大家来点赞。当然这只是一种调侃和一种抖机灵,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的时候我们确实不知道回复、评论些什么,更别提什么有趣的言语了,只能干巴巴的表白,或是输入几个表情来表达心情。

读诗我们能读到什么?在读《欧丽娟品读古诗词》时,在前言中也解释了这个问题。

第一点,久读诗书,会对人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心灵被诗歌浸润后,自然而然地会对外表有些影响。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荀子说“玉石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这或许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气质”、“美人在骨不在皮”等等。

读诗能减轻或解决我们的人生问题。这么说当然是有些夸张,大意是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时,读诗可以让我们心胸豁达,在诗中看多了众多诗人的生死别离,我们的那点挫折也不算什么了,从而更有力量去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诗人能看到、听到、感受到一般人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的内容。透过诗,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个更加诗意的世界。“山青花欲燃”比如在青山的映衬下,红色的花像是要燃起来一样。“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水学水声”讲的是银河中传来蒲浦的水声。诗人能听见天上的云飘过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总结说来,我总结的话,读诗是在读古人、诗人的感受、经历,读过之后,会跟读的人产生反应。如果有相同的经历,那便产生共鸣,有的时候能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想通一些事情,或者仅仅让你回忆起意见本来已经遗忘的人、事、风景。如果有这种共鸣,也真是太幸福了。

就算没有共鸣,也没有关系,我们暂且记下这首诗,将来或许在某一瞬间突然领悟,在那一刻,古代诗人的灵魂与我们相遇。

就算的就算,即使在未来我们也没有相同的经历,在闲暇之余,读一读诗中古人的故事、情感不也很快乐吗?

书刚读了前几章忍不住写点什么,读完之后再补一篇全书书评吧(先立flag)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