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影评摘抄
日期:2022-04-26 03:32: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影评摘抄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是一部由Jac / Johan执导,林岭东 / 梁家辉 / 任达华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精选点评:

  ●很有趣欸 没想到会看到林岭东(有几段听粤语看法语字幕可真是酸爽)

  ●不错

  ●如果昆汀的影迷都是一些满嘴狗屎的傻逼,那我希望你们永远看不到这部纪录片,显然我已经看过了

  ●英文+粤语 依靠机器翻译 勉强看完了 其实是围绕昆汀本人及其电影的谈话 采访了几位美国和香港的电影人 画面刻意做成老式胶片电影的感觉 似乎有一处提到了中国政党 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片子一直在国内网站上看不到

  ●评你妹啊cao

  ●不贪功不自夸的林岭东超有魅力。David Bordwell一直在打响指,显得更加nerdy,倒是他点破了昆汀乃希区柯克再传弟子这层关系。

  ●昆汀吸收了香港电影里的语言精神,也是最迷人的一部分,低俗小说开头职业杀手吹逼装x的片段不知看了多少遍……

  ●我是昆丁迷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影评(一):小记

  里面有些讲述让脑海里始终模糊的概念清晰了起来。 为什么你在看电影时能一眼看出这部电影是出自哪里,是出自哪位导演之手?香港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区别在哪。为什么香港电影明明制作很小却能那么吸引人? 空间,环境,人物对白,内心刻画,打斗中的距离感,动作戏的设计,结构的运用,对于整个故事背景的概括,这些都是在每个地方,每个导演手下不同的。大家都在用摄影机拍东西,都是拍人,拍物,如何去拍出自己的特色,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这个记录片中学习到的。 美国动作片,对于动作,经常会囊括环境,会用稍远距离的站位,以及快速的剪辑。而香港动作片经常会用较近的站位,加上连贯,多角度的拍摄,以及刻意虚化的环境,增加我们观影时的沉浸感。而昆汀会将两者,甚至多者进行融合。 里面还有一句话,如果可以暗示就不要陈述。非常喜欢。

  关于各个地区动作片的不同。香港动作片会采取一段连续的打戏,中间稍加停顿,然后,再继续,周而复始,但是不会重复,同时会用较大篇幅去叙述打斗,且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站位会很近,机位的运用会较多。日本有些武侠片(暂且这么划分),会用一段静止的镜头作为开始,然后突然的打破这段沉默,一刀致命。而美国大部分动作片,就较为不同,不会用较大的篇幅去讲述两人对决,主要核心还是人物本身,人物的站位也会比较远,不会有太多的贴身格斗(不是全部),同时镜头会包含整个环境的描写,剪辑也会相较于香港动作片更加快速。关键还是在于节奏的运用,如何在打斗的同时,让观众不决定乏味,并且能沉浸下去,值得学习和体会。

  最后感谢三千岁字幕组!哈哈。

  个人做的一个记录。并不是影评。哈哈。不要喷我。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影评(二):纪录片中以海报插入方式介绍主要提及受过影响的华人电影

  刘家良 少林三十六房

  张彻 五毒

  何梦华 血滴子

  王羽 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

  刘家良 洪熙官

  郑昌和 天下第一拳

  罗维 唐山大兄

  李小龙 猛龙过江

  罗伯特·高洛斯 龙争虎斗

  罗伊贝克 七金尸

  贝罗根 雪剑娘

  杜琪峰 真心英雄 暗战 全职杀手 大事件

  吴宇森 喋血双雄

  林岭东 龙虎风云

  郭子健 郑思杰 打擂台

  叶永健 功夫厨神

  杜琪峰 复仇放逐

  徐克 断刀客 顺流逆流

  林岭东 侠盗高飞

  黄志强天罗地网

  吴宇森 喋血街头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影评(三):融会贯通

  

众所周知,昆汀·塔伦蒂诺是一位极度热爱电影的好莱坞著名编剧、导演、演员。早年间他曾在音像店工作,接触了大量的电影录像带和电影作品,阅片无数。昆汀除了被各种各样的类型片吸引,还会将自己看过的电影中的故事、角色、台词牢记于心,甚至连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不放过。昆汀对小众电影(如B级片和cult片),和亚洲电影、欧洲电影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在他创作、拍摄的电影中,无一例外都会对经典电影和较为知名的小众电影进行各种参考、借鉴、模仿、恶搞。而在这些数量庞大的被昆汀效仿、致敬的电影中,法国电影、日本电影和港片的占比很高。

2011年,由CinéCinéma Classic——专门放映经典电影和老电影的法国电视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就专门介绍、分析了昆汀作品的主要灵感来源,尤其是那些七八十年代发行的经典港片。片中,林岭东、刘家辉、任达华、龙比意、邹文怀等香港电影人或香港电影从业者现身说法,介绍了昆汀多部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幕后花絮,并从各种角度分析了昆汀作品的风格和独特的电影语言。

曾在《杀死比尔1》和《杀死比尔2》中均有精彩表现的刘家辉,大谈自己与昆汀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2000年,第一次见到昆汀,在上海。他见到我的时候说‘师傅’、‘master’”,“那么我和他say hello,‘很高兴认识你,导演’,然后大家坐下来一起聊天”。

昆汀十分崇拜刘家辉。即便昆汀最喜欢的香港演员其实是罗烈,他也拥有大量有关刘家辉的藏品。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成堆的邵氏电影碟片,其中就有不少是刘家辉参演、主演的作品。刘家辉曾拜访了昆汀的办公室,他在片中回忆了当时的情形:“他(昆汀)带我去他的办公室那里,他打开他的柜子,里面全部是我的DVD。他真是一个用功的导演,他全部看完了我以前在邵氏那时候拍的电影”。

刘家辉认为昆汀不仅仅只是一位沉迷港片的影迷,还是一位尊重中华文化的西方人。“我觉得这个导演是非常,好尊重武功,尊重我,很尊重我们中国文化”,“他真的对中国文化很尊重。”

刘家辉提到一个趣闻,在《杀死比尔2》的原始构想中,曾有一段安排昆汀亲自饰演白眉的情节。昆汀向他分享了这个创意,刘家辉却直接表态称,昆汀并不适合出演这个仙风道骨的中式角色。“最后他问我,‘我现在化了妆,像一个白眉道人’,在我心目中像什么。我跟他说,‘你像一个圣诞老人。因为你是西方面孔,因为圣诞老人也是白色胡子。你只是一个圣诞老人!’”

任达华则认为自己是昆汀电影的“绝对粉丝”(原话)。他这样评价那部荣获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低俗小说》:“昆汀拍了一部电影叫《低俗小说》……这些黑色幽默,这些黑色的剧情,其实在杜琪峰导演的电影剧情里面,都可以找到一些很多不同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我想昆汀这么成功,是因为他在我们香港的电影里面找到一些东西叫做语言(电影语言)的精神(精髓),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语言的精神(港片精髓或港片精神),才使得昆汀的电影这么成功。”

任达华还介绍了《落水狗》,《落水狗》是一部借鉴了林岭东执导的《龙虎风云》中的部分情节的黑帮片。“其实很多题材、很多元素,可以在我们林岭东的电影里面找到”,“有一部《落水狗》,其实有很多角色处境,有很多环境因素在里面是很相似的。”

林岭东本人也受到采访,他对昆汀在该片中借鉴自己作品的事情,根本不在乎。他表示,“如果塔伦蒂诺曾经看过《龙虎风云》,他提取了其中角色设计,这很正常,这很自然”,而且“并不能算是抄袭”,“他实际上拍出的是一部不一样的电影”。

林岭东对昆汀赞赏有加。“我会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极具天赋”,“他有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呈现方式”,“他有自己的方法去让电影最终的呈现结果不同”。

龙比意是业内知名的港片专家,曾受雇于亚洲传媒集团,后来又受雇于帝王传媒集团。曾与知名演员李美琪合作经营自己的公司香卡拉制作公司,后来在韦恩斯坦公司担任亚洲副总裁,目前经营香港电影公司B&E制片公司。在这部纪录片中,他也是主要的受访对象。

他对《落水狗》也很感兴趣,不过使他感兴趣的是该片剧本里的一个细节:“如果我们回溯《落水狗》的剧本的时候,你会感到震惊的,你可以在首页找到昆汀特意的致谢(名单)。周润发、吴宇森、林岭东,等等等等。”

龙比意是昆汀的众多崇拜对象之一,龙比意对自己与昆汀首次见面的情形印象深刻:“昆汀朝我们走来,我抬起头,对昆汀说,‘嗨,我是贝罗根’。昆汀说,‘哦,贝罗根!我看过你的电影!我可以和你喝一杯吗?’”

在与昆汀首次见面时,昆汀亲自向龙比意介绍了《杀死比尔》系列,当时还没看过《杀死比尔》的龙比意被剧透了。“他把《杀死比尔》里的所有片段的动作都表演给我看……他在我面前演了所有角色,真是精彩难忘”,“他告诉我一些场景,哪些来自香港电影,哪些来自日本电影”,“我再也无法真正享受电影……它的娱乐价值永远比不上亲眼看昆汀在我面前的重演”。

除了大牌演员和名人,片中对一些电影幕后人员的采访也是看点。这些受访者看似其貌不扬,却是电影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对昆汀的电影作品也有浓厚的兴趣。

Chris Collins曾经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退伍后转行成为动作演员和动作指导,他觉得昆汀对港片的阅片量远超常人,他认为昆汀“看了比我们所有人更多的香港电影”。

杨盼盼,动作、特技演员,她在香港创立了Hit Hut,那是一家专门培训动作演员和武师的机构。她觉得港片的精髓,是动作设计“花式的同时也有力量”,她认为昆汀的《杀死比尔》系列明显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电影它想的东西跟我们香港电影动作一样,就是很快,接触非常靠近……画面是比较快的,而且是很舒服的……《杀死比尔》是有很多花式的,例如它用了剑和我们中国的动作……但是它有力量。”(PS:《杀死比尔2》中出现过中式剑,但该系列大部分时候出现的都是日本刀。)

电影理论家、《世界电影史》联合作者大卫·波德维尔,以昆汀的《无耻混蛋》作为主要切入点,分析了昆汀电影和一些典型的亚洲动作片(如黑泽明电影和港产动作片)之间的区别。

大卫·波德维尔这样形容昆汀,“他是一个信徒,并不只是拿来主义,他想要捕捉所热爱的电影中的一些宝贵的气质,然后运用在自己的电影中”,“我认为他热爱所有类型的电影”,“他是一位形式主义者”,“在某种继承意义上,我会说他像希区柯克”。

虽然这是一部主要介绍昆汀电影独特魅力和香港电影影响力的纪录片,却为两部和昆汀毫无关联的作品进行了预热、宣传。《打擂台》(2010)和《雪剑娘》(2012)的预告片的片段都出现在片中,两部影片的部分主创也接受了采访。《打擂台》是一部向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人和电影致敬的作品,该片编剧兼导演之一的郑思杰分享了自己对昆汀作品和港片的见解;《雪剑娘》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血腥的古装动作片,该片主演俞融蓉分享了自己观看《杀死比尔》系列时的感受。这两部电影在风格和质感上,与昆汀的部分作品类似。

这部纪录片唯一的遗憾是没有采访昆汀本人,可见当时的昆汀肯定在为《被解救的姜戈》而忙碌。但即便如此,片中依旧充斥着各种干货,令昆汀粉丝大呼过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塔伦蒂诺,香港电影的门徒》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