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色》是一本由唐大伟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玉色》读后感(一):文字一般且不合理
男主去上海的那年说是苏联解体,后面马上写上网找工作?苏联解体那年就能上网找工作了?这也太能编了。说是小说也得合理吧?文笔也一般,有些句子像是为了写而写,很没必要,反而拉低了层次。男主去上海的那年说是苏联解体,后面马上写上网找工作?苏联解体那年就能上网找工作了?这也太能编了。说是小说也得合理吧?文笔也一般,有些句子像是为了写而写,很没必要,反而拉低了层次。
《玉色》读后感(二):玉色
玉色,借玉写人,写社会。古玩以玉为先,以前看过几本关于古董的小说,基本以写瓷器为主,写玉器的呢,主要写翡翠,一来翡翠在市场上比较火爆,其次翡翠有赌石这一环节,翡翠毛石解石的时候,一刀天堂一刀地狱的波折感也能推动情节的曲折。偶尔也有写和田玉的。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岫玉,虽然主要写的是人情世故,商场险恶,但也写到了一些岫玉的专业知识。 情节方面有一点感觉比较突兀的,就是主角的老娘,从来历到失踪,感觉牵强了些。可能是为了突出主角做玉的坚决,一开始父亲坚决不让他接触玉,到后来被主角的坚持所打动,而让他做玉,这背后的原因竟是一位老萨满的遗嘱:一旦主角与玉神合体,就会母子分离。诡异的是,母亲最后真的走了,自己走的有点玄幻色彩了。
《玉色》读后感(三):知守
玉不琢,不成器。-------《三字经》
恰在处暑这天看完《玉色》,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缘分。气温日趋下降,空气里的燥意潜伏起来。等候一场接着一场的雨。
《玉色》这本书是主人公佟一琮的创业史。这部创业史里离不开爱情,亲情和友情。当然更离不开的是作为玉痴的他对玉的追求。也因为如一的追求,最终他获得了成功。就像老娘曾经和佟一琮说过:心心念念的事,或早或晚都会实现。因为你会不停的朝哪个 方向走,一直走。
或许简单的说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佟一琮自小就是个玉痴,很多玉一眼就能看出好坏了。可随着慢慢长大,看玉的能力渐渐减弱。不是看不出,而是念头太纷杂。如果把他这一路的成长经历比作雕琢玉的话,除了雕琢自身,去伪存真,同时也是一个识玉的过程,经历过商场的淬炼,现实的打磨,朋友的扶持,在大浪淘沙里收获了无数的财富。
《玉色》并没有大量科普玉石的常识。在娓娓道来的情节里,能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过客,却不会水过无痕。譬如程小瑜。在佟一琮的爱情国度里,她是一座里程碑,记载的是青春里美好而纯粹的感情,如果把她比作火,那么穆小让就是水。火会让玉碎,水却让玉更纯粹。
如果爱情是风,那么必不可缺的阳光和土地就是步凡和老娘了。这片黑土地和老娘一样就是佟一琮的家。黑土地里除了厚实淳朴,更酝酿了灵性,和老娘一样的灵性,只是这个灵性有些飘忽不定。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的是纯粹的心。如果说老娘和步凡教了佟一琮做事不如说教他如何做人。像黑土地一样扎根厚实,像黑土地一样广袤而厚重,像太阳一样泽被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经历一年四季的轮回。
佟一琮是幸运的,他与玉有缘。不可否认的是缘是捉摸不定的,譬如:无论遇到什么人,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是唯一的事,无论什么时间点,都是正确的时间点。而已经结束了,就让他结束。”如果没有如一的信念,坚定的心,哪些小幸运早如浮尘飘荡而去,并不能开花结果。而玉是经历了千千万万年的淬炼,最终成就的心。
《玉色》读后感(四):人生哪能多如意
这本书有点像是一本披着小说外皮的职场宝典到创业指南,很巧妙地将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融入到了故事之中。世事无常,好事多磨,事缓则圆。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整个故事是围绕玉石展开的,男主佟一琮出生在岫玉的原产地辽宁鞍山岫岩,其父亲是名玉雕匠人,只是不知为何,天生与玉结缘且在玉雕方面当有惊人才华的佟一琮却不被允许玩玉琢玉。这事儿耐人寻味,不得其解,陪伴着佟一琮从小到大,直到在故事的最后他真正在经营、雕琢玉石上功成名就。 成功之路从来都是荆棘遍布,佟一琮固然一心向往玉雕,渴望岫岩岫玉能像新疆和田玉那般闻名中外,家里却始终不允许他琢玉。空有一身才气,却无用武之地。 所幸的是他在大学毕业之后,顶着家人千万个不愿意,毅然与校花女友程小瑜在九十年代前往上海打拼,为了从事与玉石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他入职了一家拍卖行,这一干就是五六年。五六年过去,到了最后因赏识他的上司离开而被迫辞职,怀有他们爱情结晶的程小瑜因种种原因而流产,曾经亲密无比的两人之间争吵越来越多,爱淡了,分开了。归根结底,还是两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不是一路人,这事儿佟一琮的那位带着仙气的老娘安玉尘曾经说过,只是那时相互深爱着的两人怎么会听呢。到了后来才发现,佟一琮给不了程小瑜想要的一切。琮和瑜,本都是玉石,看着天生一对,其实不然,有些人终究只是过客,不到最后,真不知道会是谁伴你一生。 佟一琮在上海期间最大的幸运还是结识了亦师亦友的步凡,就是那位将他招进拍卖行,大力栽培他的上司。步凡给初出茅庐的佟一琮做出了评价,说他重感情、专注专一、善于聆听,这些是优点,但是利也是弊。便给佟一琮指出了改进的思路。在佟一琮以后的人生里,步凡更是屡次在佟一琮陷入困境之时伸出援手。为利益往来的人,利尽缘散,真心帮助你的人,则会一直帮你。 情场职场双双失意的佟一琮,在之后的玉石之路上依旧挫折重重,给某公司定做大量小礼品玉石挂件,不料被黑心厂商滥竽充数;与南方大公司老总武林协商岫玉平台开发项目,不料所托政府中介人从中作梗暗中狮子大开口,二次协商又被某玉石同行恶意中伤;老同学介绍进入玉石公司,兢兢业业,不料又遭同学背叛,告黑状说佟一琮出卖公司机密……数次打击,作者旨在说明商场竞争激烈,坑洞无处不在,很多时候真心并不能换来真心。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很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满嘴跑火车。更可怕的是,往往老实实干的人得不到赏识,反而是那些嘴上天花乱坠不干实事的得到重用。 书中的内容固然是虚构的,却又无比现实。无论是写爱情还是写商场职场,都是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过亲身体会的经历。 关于爱情,当程小瑜因与佟一琮合作岫玉平台再次来到佟家时,她和佟一琮共同经历的一幕幕突然在脑海里回放。终究,她只是佟一琮人生里的一个过客、一段插曲,穆小让才是佟一琮的最终。什么是最好的婚姻?能走到最后的就是最好的。 书中关于为人处世,职场创业的言论特别多,若是单独摘出来看,会让人觉得不过是在空讲道理,索然无味。但当与小说的内容结合起来看的时候,令人耳目一新,言之有理。 本书最让人遗憾的还是结尾交代老娘安玉尘的身世,大概的我倒是猜到了,只是安玉尘怎么就救过索秀珏还有那位小马哥的母亲,只怕她救的还不止这两位,书中并未交代,始终是个谜。终究不能万事如意,没有办法什么事都弄的一清二楚。
《玉色》读后感(五):念念不忘 必有回想
<<玉色>>主人公佟一琮从出生到他成功也没能逃出断舍离得的圈子,他不仅仅是在自己的爱好世界里品牌,也是在人生这条路上修行,一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诱惑,欺骗,猜疑,且看他如何坚守匠心。
情之所起-其实从主人公的母亲安玉尘的身份就不难猜到他与玉石的缘分,母亲因为样貌返祖被亲人抛弃,正是因为玉石王捞萨满发现了主人公的母亲并抚养长大,没有玉石王的光芒可能小婴儿的母亲不复存在,他与玉的缘分那是生而就有的,从他的抓周礼偏偏抓到离他最远的岫玉更不难看出这缘深缘浅。
斩断牵绊-正是因为这份缘分,父亲断然阻止他与玉亲近,不说雕刻,抚摸,连看一眼也会惹得父亲大怒,但是母亲是支持儿子的,父亲又是听母亲的,但是在玩玉这件事上,谁也不敢违背父亲,曾经我也想着是为什么,问题是不是在母亲身上,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儿子与玉神合体时,母亲便要离开,父亲为了保护母亲,只能出此下策。
情缘难断-主人公在大学时代第一次喜欢了一个女生程小瑜,因为青涩而炙热的爱情主人公第一次反抗了家里和女生来到了繁华,陌生的上海,女生的工作很容易找到,男主找了很久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合心意的工作玉石拍卖行,也就是这里在我看来是他的转折点,遇到了亦师亦友的步凡,也正是步凡,男主从青涩的毕业学生一步步慢慢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关于自己的为人处事,社会的现实,也关于家乡的岫玉和对玉的热爱,及家乡人的欺骗
午夜梦回,终明心意-可能情侣不在一个水平线总汇有一个人要先走,男主与程小瑜是深爱的,是炙热的,只是现实而已,而分手后佟一琮更加坚信自己对玉的喜爱,那种执着,那种迷恋或是疯狂,他疯狂的汲取一切有关玉的知识,他的一个个想法接踵而至,命中注定的穆小让来到了身边,陪着他支持他,他也在身边人的帮助下一步步走自己的路!
长路漫漫,道阻且长-满腔热血,识玉再到雕刻,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从构思小工作到大平台到回归工作室再到信念成真,心心念念大平台成功,一次次失望,一次次被欺骗,佟一琮坚守本心,只做自己,不同流合污也不轻易放弃,也多亏身边人真心的支持,最终从打工仔维持生计到自己实现心愿也翻身做大佬
做玉即做人,识玉即识人,世事无常,起起伏伏,繁华权欲迷人眼,我自独守匠心意。
《玉色》读后感(六):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道
相信提起玉石,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从鼎鼎大名的和氏璧到《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美轮美奂的玉石随处可见,还有“宁为玉碎”、“化干戈为玉帛”、“润泽以温”、“瑕不掩瑜”等等词句更是彰显出中华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面对商品经济冲击的大潮,玉石文化又会孕育出怎样新的内涵和生机呢?资深媒体人唐大伟老师带来她的长篇小说新作《玉色》,小说以生长在岫岩的主人公佟一琮的成长奋斗和爱恨情仇为主线,为广大读者展示出一个令人惊叹的玉石世界。
说起以玉石为题材的作品,不禁让我想到去年曾经热播的都市探险剧《黄金瞳》。这部作品讲述了在典当行工作的小职员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随后展开一系列以文化鉴宝为主题的冒险之旅。在那部影视剧中,关于赌玉的片段尤其让人看了热血沸腾,过山车般的过程真的是一刀天堂一刀地狱,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于刺激了。
当然,这一切都归功于主人公那双神奇的眼睛,而在现实的世界中,这样的奇迹却很难复制。因为,真实的玉石圈纷繁复杂,尽管它是个巨大的财富圈、名利场,可是多少名来利往,多少贪嗔痴恨,也皆因它而生。想要真正脱颖而出,又谈何容易。
正如书中写到的那样,做玉先做人,修艺先修人。主人公佟一琮从上学到工作,走出大山迈入繁华的都市,他怀揣梦想,他努力前行。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历经着成功与失败,品味着亲情、友情与爱情,最终实现从虫到龙的精彩转变。
主人公的人生之路上充满了坎坷,他一次次遭遇挫折,又一次次不断重新崛起,他和社会上正在打拼的许多人一样, 品尝着这个世界的酸甜苦辣。而正是这样看似普通的人生经历,却深深地映入我们的心扉,带给我们更多的触动与感悟。因为其中许多的故事我们也曾经经历过,我们也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曾经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不多。”也许这就是佟一琮能够实现从用手做玉到用心做玉再到用神做玉的华丽蜕变。
商业就是布局,这和下围棋是一样的道理。先天的布局不足,需要后天的不断弥补。岫玉在商业社会里,当然也要布局,这是一门技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
这是玉石的世界,我们看到玉的剔透,学到了许多玩玉、赏玉、鉴玉的丰富知识;这更是人的世界,我们见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政商关系、社会关系、男女关系等等贯穿成长,需要你自己学会去磨炼、去完善、去成熟。
玉之道,是商道,是人道,是天道。这样的大境界、大智慧,相信一定会让人回味无穷,感悟多多。
《玉色》读后感(七):生命中贵人之贵
发现身边有一种现象,自己干哪行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干自己的行当。姚明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打篮球,说打球太苦。很多被人羡慕的明星也不希望孩子从事自己的职业,如周华健在出席发布会时就直言不讳:“宁愿她当兽医,也不要把唱歌当职业。”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深知本行业的辛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重现他们的人生,有时平安是福,平淡是福。轰轰烈烈的人生背后是无尽的付出。然而,现实中很多孩子最后还是继承了家族或父亲的衣钵。
这一点又不难想象,从小就在父亲或家庭的熏陶下,心中已经烙下对父亲的崇拜、对这个行业的好奇。长大后走上这条路的可能性自然很大。所以不论父辈们希望也罢,失望也罢,路最终还是孩子们自己选,自己去承担。这样的事情,有时不仅仅是故事,它也发生在你我身边。而今天拿到的这本《玉色》,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一位慈爱的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向玉雕这条路,但小孩最终还是选择了它,并且和玉石之间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小孩的一生均和玉关联,他的人生,仿佛成了玉的人生......
故事并不复杂,主人翁佟一琮出生玉石世家,父亲不想他从事自己的行业,从小就刻意不去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这让出生在岫岩这个的玉石宝地的佟一琮从小就对玉石知之甚少。
有时,你越是刻意不去做某件事这件事反而发生了。佟一琮经过上海创业失败,撞了个满头包后回到家乡,遇到师傅步凡后,他一头载到玉石雕刻的世界里,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困难,他依然坚持着……
很多事就是这样,虽然很难,但你自己顶下来了,之后慢慢的就会好起来,自助后有了人助,甚至天助。佟一琮的坚持感动了父母和身边的人,父亲不再坚持过去的观念,带着他入行。在学艺的过程中,他慢慢地积累、慢慢地进步,玉石也成就了他的事业,最终走上了人生巅峰!
看似简单的故事里,却是把复杂的玉石行业、灰色轨迹、商场斗争包容进去,看故事的同时,我对玉的世界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也是《玉色》的另一价值。然而,看完全书我思考更多的是:
佟一琮很幸运,找到了自己的领路人,而现实世界中,我们的领路人在哪?
想起自己走过三十多年的路,最迷茫的日子就是大学将毕业之时,那时工作好久都没着落,真的很迷茫。毕业后也没找到好工作,只能将就找了份工作就匆匆离开了学校。直到今天,我也没发现工作中的贵人在哪里?
通看《玉色》,分析佟一琮的一生,虽然从小没有接触玉石,但父母的品行无形中影响着他的品行,而他自身开朗、坚韧的性格又让很多人看在眼里。从而愿意去帮忙他,教导他。能走上人生巅峰,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贵人相助有时更重要。
有人把贵人的出现归功于命运,其实贵人更多是你自己从善、努力等等这些好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命运反馈给你的回报。世事轮回,无心插柳最后反是柳成阴。命运真的很有意思,也正是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让《玉色》成为一个精彩故事,让世人惊叹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玉色》读后感(八):《玉色》:通透之间,看得清色彩,看不透人心
正所谓:剑为百兵之祖,玉为古董之王。
中国人对于玉器,一直都是有着一种十分偏执的狂热的。自古以来,玉器就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尤其在当今社会,玉器文化被人类社会赋予了更多的角色,有着更多的意义。
而提到玉石文化,则是古玩行儿里一门极其讲究的学问,非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窥探的。
世人常知的几种玉石大抵是和田玉和蓝山玉,而同样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岫玉则要低调很多。
《玉色》这部小说,讲的正是一个关于岫玉的故事,一个关于岫岩人的故事。这类以玉石为题材的小说,在当今的图书市场上并不多见,可以说算是个冷门了。
主人公佟一琮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岫岩人,家中世代都是玉匠,而佟一琮从小更是对于玉石有着极大的兴趣,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天分。
但是,佟一琮的父亲却从来不准他碰玉,这使得佟一琮非常的苦恼。
不过这也没有阻挡住他对于玉的喜爱。
在佟一琮长大后,出门求学的他也走出了岫岩老家,陪同女友来到了上海发展。
国际化的“魔都”给了这对年轻人很大的冲击,由于彼此的矛盾,最终两人分手,而佟一琮的事业也遭受到了打击。
自此之后,佟一琮开始正视自己和玉石的关系,而后开始了自我的蜕变,最终成为了一代玉雕大师。
这部小说的主线,以佟一琮的成长过程来承担,通过其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意图表现出人性之中的善和恶。
在佟一琮成长的过程中,亲情、友情、爱情曾给予过他莫大的帮助,但是也都给了他最大的伤害。
作者对于佟一琮的刻画是成功的。
所以,尽管《玉色》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还是可以让人读后有所启发。因为我们都可以在其中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一点影子。
但是我们同时必须还要承认,《玉色》这部小说,虽然出现的人物并不算少,但是除了主角之外,并没有其他真正出彩的角色,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女主角。
无论是佟一琮的初恋程小瑜还是后来的穆小让,都没有担当女一号的能力。
尤其对于佟一琮的初恋程小瑜,作者设计这样一个角色意图是想表达在面对物欲的诱惑的时候不同人的不同的选择和追求。
虽然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文笔,但是还没有能够让这个角色立体起来,程小瑜从最开始的纯真到后来的沦陷再到后来同佟一琮的合作,这其中的程小瑜变化都显得有些牵强而且不明不白。
而且两人之间的很多故事和细节,禁不起推敲,最明显的就是程小瑜流产的桥段,实在是显得有些扎眼。
而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则是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设定,在小说的一开头,便提到了佟一琮的母亲,而最后也是以母亲来收尾。
可以说,母亲的角色是唯一一个贯通全局的,但是整部小说读完,我们对于这一角色却没有太多的记忆。
无论是其从一开始对于儿子去上海的阻拦,包括后面对于程小瑜的嫌弃,其言谈举止似乎不像是一个慈祥善良的母亲。
而最后关于母亲的彩蛋,则更是有些许的荒诞。
对于结尾的彩蛋解密,本来是应该层层铺垫,然后才有恍然大悟的效果,但是作者只是在开头提起,而后并没有给与更多的暗线和线索。
故而使得整部小说读下来,显得结局十分的生硬。
一句话点评:说书唱戏劝人方,看的是故事,品的却是人生。
《玉色》读后感(九):做玉先做人,修艺先修人
玉为古董之王,自古以来玉就在人们心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而《玉色》这本书就以主人公佟一琮在玉石圈的成长奋斗史和爱恨纠葛为背景,将玉石行业的门道真实立体的融在其中,向我们娓娓道来。本书中有玉道,有商道更有人道,让我们去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政商关系。本书的作者是资深媒体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大伟女士,这是一位喜欢佛学的知性女子,在时光的雕琢下无求而求,享受汉字于指尖伸展怒放的妖娆,呕沥神魂吐散微芒。
该书分为十章,从主人公对未来生活方向的不确定到坚定再到成功,从他内心的彷徨到耐住性子磨砺再到功成名就不负勤,这十章看似情节平淡但是文字的背后却是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物,也让我们跟随着情节去置身在了那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令人难以琢磨的商圈。
花玉文章的引子主要描写了主人公的老娘安玉尘,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神秘的女子,让我们带着好奇读下去等待作者的解密。我们的主人公佟一琮出生在岫玉的产地辽宁岫岩,他也从小与玉有着说不清的缘分。第一件玩具就是一块玉石,他也对玉石打心底的喜欢,但是他的父亲却始终不喜他碰玉,甚至为了这事不止一次对男主动了棍棒。虽然父亲反对,但是他的心里却始终对玉有一种热情。当他走出大山去上大学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他意识到位置决定价值,在他心里最好的岫玉就缺少一个展示的大平台,虽然那时这只是他心中一个不明确的模糊念头。在大学里他认识了自己第一个喜欢的女子——程小瑜,他为她痴迷,甚至不顾自己母亲的不同意也和她结了婚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前往上海。在上海两人无依无靠,一方面被这个现代化的城市所吸引着,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竞争。程小瑜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城市,显然她的进步融合着色的牺牲,但是她似乎比佟一琮更适合这个城市,还好主人公在自己的彷徨期遇到了亦师亦友的步凡。在步凡的启发下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格局小理想。在离婚后,他更是打开了自己的格局,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新疆之旅的机缘妙不可言,而父亲的同意更是让主人公毫无保留地将一腔热血投入玉石中,半路出家他重返校园学习绘画,潜心学习提升自己扩大眼界。虽然在成立工作室实现自己的大格局时,他遇到过瓶颈智能曲线救国,也见识了商圈的黑暗,但是他的固守本心和始终不退的热情还是让他获得了成功。
岫玉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主人公的奋斗及心理变化似乎是我们每个正在奋斗的人的缩影,我们心中要有格局,要有远谋,虽然眼前的得失也很重要,但是目光长远才能有更大的成就。我们要不断地丰富自我,在时机未到时潜心丰满自己等待风起展翅直上云霄。书中所提及的玉石圈的商道更是人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独立的,复杂的关系网似乎是我们每个人的桎梏,我们可能因其中的一环而与成功擦肩,但这关系网也会是我们成就自己的助力,这是复杂的中国式关系,我们每个人置身其中,这似乎也是一种经过岁月打磨的文化精神,是我们的必修课。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玉的知识,更是让我们去感悟人之一生需要去面对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玉色》读后感(十):《玉色》:怎样突破中国式关系?怎样挑战宿命的安排?
《玉色》是我读到的第二部与玉石有关的小说了,第一部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如果说后者中更多体现的是爱情、理想等,一些形而上理念的话,《玉色》更多的给人以现实生活的启发。
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七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以及一系列的古文化中,都有大量的玉器陪葬,孔子说:玉有德,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本身就是玉石之乡,辽宁岫岩,出产的岫玉玉雕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可是到了现代名声不如和田玉、翡翠等玉石品种,主要原因在于当地人没有做平台的思维意识,也没有做成大产业的决心和资金。
作为从小在玉雕世家长大的主人公佟一琮,非常喜欢玉,可是作为玉雕师的老爹佟瑞国,却坚决不让他碰玉。其中原因,耐人寻味,牵扯到了佟一国的母亲安玉尘的身世。作者在此处是埋了非常深刻的伏笔,佟一国像无数小镇青年一样,上大学、到大城市拼搏,希望有所作为,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都能找到彼此的影子。
关系,这个词简单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想,如果再深入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葛,情感联系。在中国社会中,对关系又有着各种各样的解读,如资源、人脉等等,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处理好关系哪?
小说中对男女关系的解读非常到位,喜欢是一种层次,男女关系的至高层次应该是理解、欣赏。佟一琮的第一任妻子程小瑜,是那种目标非常明确的女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想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立足,想过上都市金领的生活,最终她背叛了婚姻。两性关系的复杂,小说中探讨了很多。
小说中还谈到了职场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商界关系。商界中,作者认为以德为先,整合资源,通过点的突破带来面的变化。
佟一琮周岁抓宝的时候就抓到了玉,老娘安玉尘认为他和玉有不解之缘,而且在见到程小瑜后说她和佟一琮不合适,佟一琮工作兴趣都和玉石有关。他一步一步的走向了自己的宿命,可是我们想宿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宿命可能是一种悲凉的底色,引起我们内在的自卑感,在外部表现上好像困兽一样,急于寻找生活的出口,另一方面宿命好像是星座中的主星一样,能够帮助我们成就自己。
人生一世,多种因缘聚合作用之下,才有了自我的形成,生存第一,成就自我第二。
小说人物个性塑造丰满,玉石知识丰富,主笔和闲笔相得益彰,主角、配角各色人等都值得细读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