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青灯怪谈》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2-03 02:3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青灯怪谈》读后感100字

  《青灯怪谈》是一本由[日] 冈本绮堂著作,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灯怪谈》读后感(一):青灯灭了,怪谈开始了

  

这本书讲的是日本民间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可能是虚构的故事,可能是巧合,可能是人心,可能是作者道听途说来的。是一本可以闲暇时期看着把弄的书,也可以是坐地铁,坐公交时候打发时间的书。

这本书的背景是一个人邀请了十来个朋友一起坐在自家客厅,围炉夜话的感觉,但是不是讲的清规戒律,而是每一个人听来的或者是自己经历的,或者是自己身边的人经历的怪异事件而又找不到科学的解释。然后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里面总的讲了18个怪异的故事。读来非常轻松也令人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做得不好的行为。

有一个故事讲得是蛇精转世的人物,专门帮组大家捉蛇的异人,最后在他去世之后,大家竟然猜测他并不是人。也说明了人情冷暖,在需要他帮助抓蛇的时候,好酒好菜的款待他,而后没有了蛇之后,反而去恶意揣测他人并非人身。这抓蛇人也是有非常独特的秘方的。三圈迷幻蛇的圈粉,一般的蛇是过不了两圈粉末就会晕倒的。很轻松就可以把这个蛇捉住了。实在是一个十分有趣又好玩的故事。

另一个故事和一根针有关系,日本的传统文化里面是有武士元素的,一般武士和自己效忠的大臣关系比较近,但是地位却相差明显,而且武士是不能和大臣或者将军的夫人直接接触或者联系,走得过于亲密的。所以有一位武士被将军的夫人深深的迷住了,有一次夫人也许只是客气说了一句,请上来一起坐,在男女有别,上下有别的日本武士社会,自然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将军知晓后,便叫人戳瞎了武士的眼睛,并赶他出门了。武士一心想要报仇,苦于自己的眼睛瞎了,自然是打不过将军的,便另辟蹊径,利用鱼眼,苦练针法,一针戳瞎鱼的眼睛,便不要了。帮助武士的渔夫一直觉得挺奇怪的,怎么这个武士只要鱼眼,便不再吃鱼了呢。可惜,武士的身体不算好,在找到将军前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后来听说这位将军也遭遇了船难,其他乘客皆无事生还了,但这个将军却被淹死,而眼睛也被戳瞎了。

这里面十八个故事,大多数是非常有趣又有意思的。闲暇时期,拿来看看,打发时间,未尝不可。推荐给大家想看看书,但是时间比较紧张的人用于放松看看,每一个故事很短,看完一个故事也就几分钟到十分钟左右,不影响大家的生活,属于短篇小说集合。

  《青灯怪谈》读后感(二):地地道道的日本怪谈

  

笔者真的是很爱看怪谈,《世界奇妙物语》系列更是出一部看一部,而这次的《青灯怪谈》不同于《世奇》的现代恐怖,是地地道道的古风日本怪谈。我很喜欢的一位恐怖小说作家贰十三在一期介绍日本怪谈的杂志前言里说到过,“怪谈文化的产生,说白了主要是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崇拜与忌惮,自然而然地给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无法解释的事情添加了神秘感。”“崇拜与忌惮”的碰撞,这就是日本怪谈。

在“青蛙神”的故事中,妻子为了保佑丈夫的平安,虔诚地向青蛙神祝祷,这股神力好几次帮助了自己的丈夫。可是丈夫归家目睹了一切,却以为自己的妻子在和魔物打交道,最终酿下了不可挽回的灾祸。因为“崇拜”,所以妻子选择了相信异常,因为“忌惮”,所以丈夫选择了摧毁异常,日常中滋生的异常就是怪谈让人感到恐怖唏嘘之处。当然怪谈的“形”有了,怪谈的“神”才是灵魂的所在,而“神”离不开情,痴男怨女才是怪谈的主角。其实“青蛙神”的故事很像手冢治虫大师笔下的一个故事,年少的独臂少年溪边喝水时,救了掉落水中的七星瓢虫,多年后,少年已长大成为一帮山贼的老大,但是他的鼻头总是溃烂,只有家中美丽妻子研制的药膏方能缓解其痛苦,但是在周围兄弟的险恶挑唆下,他认定妻子是妖物,自己所受痛苦皆由其带来,不由分说冲到家中砍死妻子,却发现妻子葬身之处幻化成一只死去的七星瓢虫,往事回想,悔不当初,一生赎罪。怪谈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人性的善与恶的博弈,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还有书中那位碰到幽灵草的花,一生都被其“诅咒”的女孩,其实困住她一辈子的哪里是幽灵草呢?分明就是那颗充满着执念与错爱的心,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忧。

怪谈故事中多涉及能左右人类命运的力量,但要想将传递真正的神秘恐怖感,还是要立足于普通日常,就像冈本绮堂老师笔下这样的形式,一圈人围坐,讲着或是道听途说或是亲身经历或是随意杜撰的故事,每个故事听起来都像是曾经在哪个地方发生过,但是你无法证明这是真还是假,听者相信了即为真,不信则为假,故事点到而止,剩下的只能靠自己在脑海中补完推理,我很喜欢这样的阅读体验。

总之,七情六欲才是怪谈的养分,想要得到,不想失去,就会产生执念,一执百念生。对了,不像《青灯怪谈》中故事结局因果的语焉不详,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手冢治虫大师笔下那个报恩故事的结局还算完满,放下屠刀,一生奔波赎罪的男人终于获得了七星瓢虫的原谅,最后的最后那个小小的身影再一次停留在了男人的指尖,而他,已泪流满面。

怪谈,真的是太迷人了~

  《青灯怪谈》读后感(三):直面内心的恶,敬畏它、对视它、战胜它

  

日本最早的民间故事集《日本灵异记》,全称为《日本国现报善恶灵异记》。这本著作写成于822年,为日本奈良药师寺的僧人景戒所著。 僧人景戒在自序中说,因受佛教思想影响,解说世间善恶因果报应,劝恶向善。

日本人,特别是古代的日本人是对因果报应持有虔诚态度的。这一点从日本许多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体现,比如这篇文章将要提到的冈本绮堂的作品《青灯怪谈》。

冈本绮堂曾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新歌舞伎剧本作家,45岁后开始创作怪谈小说。《青灯怪谈》收录有冈本绮堂创作的18篇“怪谈”,这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因果循环故事。给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兄妹之魂》和《水鬼》。

《兄妹之魂》讲述的是兄妹因谣言丧生,造谣者离奇死亡的故事。

正在读书的赤座因父亲突然离世,不得不回家乡继承父亲的事业。赤座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有众多信徒。但赤座本人对这宗教并不感兴趣,回家乡也是迫于无奈。

不过,赤座回到家乡之后,思想渐渐发生了改变,从对宗教事务的排斥到接受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这样,赤座与妹妹伊佐子一起打理着宗教事务,心态平和、生活平静。

突然有一天,有谣言说赤座与妹妹伊佐子有不伦之恋。赤座陷入深深苦恼之中,认为是自己不够虔诚。

赤座身穿白袍来到教会门前,往自己身上泼了大量汽油之后用火柴点燃了自己。妹妹伊佐子看到哥哥赤座自焚,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两兄妹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而因为伊佐子求婚失败造谣中伤赤座兄妹二人的内田很快也离奇死亡。

这个悲剧的源头其实就是内田的一念执着。求而不得怀恨在心,内田在散播恶的同时,也将自己拖入了深渊。

另一篇《水鬼》讲述的是少女阿六短暂的悲情人生。

少女阿六居住的小镇流传着一个关于幽灵草的传说故事。在这个传说里,一旦幽灵草的花碰触到年轻女孩子的身上,女孩就会倒大霉。

阿六14岁的时候,19岁的少年市野恶作剧般地将幽灵草塞进了阿六的衣服里。阿六害怕极了,此后时常被噩梦惊醒。不仅如此,阿六意外发现自己居然对“讨厌”的市野产生了思念之情,日日翘首以盼。

从14岁到20岁,阿六与市野之间一直藕断丝连,即使早已看出市野对自己不是真心,即使屡屡受到市野的欺骗,阿六仍在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和市野生活在一起……

长大成人的阿六已经能够看透“幽灵草”故事的本质,却依然被困于“幽灵草”之中,只因阿六仍对市野心存一丝希望。几度被骗的阿六,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原谅市野,无非是在渴求一份爱、一种幸福。只可惜,阿六所是终不是良人。

我很为阿六“自首”的勇气折服。身患重病的阿六,即使看透了炎凉, 依然保有一颗正义的心。阿六说:“我杀了人,怎么可能装作若无其事,自然是要去警察局自首了。”

在我看来,阿六勇敢的并不仅是“自首”,而是她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恶、对视内心的恶、并且战胜内心的恶。

冈本绮堂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将青蛙堂主人邀约的朋友们讲述的故事记录下来,展现了读者。整部作品虽不带有任何评说色彩,只是简单的陈述,却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空间,让读者在感叹故事主人公命运的同时,又为冥冥中一切产生了敬畏之心。

《青灯怪谈》是一部故事书,也是一部“人心语录”。

  《青灯怪谈》读后感(四):这才是我从未听过的怪谈…

  

1872年出生的日本作家冈本绮堂是一个会说故事的人,他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数量众多的怪谈小说、江户风俗人情小说。

感谢木笔把冈本绮堂的故事翻译成中文,于是就有了这本《青灯怪谈》。全书共有18个小故事,内容都是怪力乱神的灵异事件,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01 来自“青蛙堂主人”的邀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故事呢?首先要感谢青蛙堂主人的邀请,他在一个大雪天邀请了很多人来他家里做客。

正所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每一个客人都准备了一个故事,大家轮流讲一个自己听说或者亲身经历的奇闻怪事。

青蛙堂主人的家里有一个工艺品——中国广东巨竹做的青蛙。这种工艺品在日本很罕见,需要先把巨竹的根部挖空,再雕刻青蛙的形状。

不止如此,这只青蛙最独特的地方是只有三只脚。因为它是一只青蛙神。

这就是开篇第一个故事——《青蛙神》,为我们讲述了这只青蛙的由来。

02 小心被青蛙神诅咒

和青蛙有关的故事竟然发生在中国。如果说中国真的信仰青蛙神的话,其实是因为“女娲”。为什么她叫“女娲”呢?

“娲”的发音和“蛙”一样,古人羡慕蛙一下子能生很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信仰。

《青蛙神》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叫张训的武官有一个厉害的妻子,每当他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告诉妻子时,妻子总是叫他不用担心。

第一次,他从将军那里得到了一把普通的扇子。后来,将军又送给他一把新扇子。

第二次,他从将军那里得到了一个又旧又破的盔甲。后来,将军又给了他新盔甲。

但是,将军在给盔甲之前,跟他聊了一下。他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的妻子托梦给将军。于是,他对妻子产生了疑问:难道她不是普通人?

终于有一天,因为他比原计划提前到家,这才发现了妻子的秘密。他看到妻子蹲在石榴树那里祈祷。石榴树下有一只大青蛙。这只青蛙的颜色和别的青蛙一样,也是青苔色。但是,它只有三只脚。其实,它就是传说中的“青蛙神“。

03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读《论语》的时候,我们知道孔子是从来不相信这些迷信的事情的。

但是中国人也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真的很矛盾!

《青灯怪谈》里有好几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中国的。看来,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也充满了怪力乱神。

”青灯“这个词语在《红楼梦》出现过。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有诗云:“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青灯古佛是什么意思呢?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

但是,日本的青灯却有特殊的含义。青灯是古代日本常见的一种提灯。

如果你也喜欢听鬼故事,推荐你阅读《青灯怪谈》。

除了源自古代中国的青蛙神传说,这里还有半夜散发着幽光的木刻面具,被亡魂附身的幽灵水藻、在巷口神出鬼没的妖婆……

  《青灯怪谈》读后感(五):日本怪谈中的女性:凄凉幽怨阴暗,却值得尊重

  

一直很喜欢神怪类的题材,小时候除了《西游记》最舍不得放下的就是《聊斋志异》,沉迷二次元时亦是如此,《虫师》《夏目友人帐》《怪化猫》这些一个也不落下,《犬夜叉》这部妖怪漫更是从初中追到高中。妖怪形象在日本是复杂的:日本传统里的妖怪莫不长相丑陋凶神恶煞,大人多用来震慑哭闹不停的小孩子;活跃在日本动漫里的妖怪却是可爱调皮的,亲近可人诸如犬夜叉河童圆滚滚的狸猫还成了人气超天的superstar,不少日本商家还借此做起了妖怪生意,譬如每到了夏天京都岚山就会有一帮人带上面具搭乘妖怪之车现身,引得全国各处游客争相前往试胆。日本题材里出现的妖怪,是可怕的也可能是可爱的。

这本《青灯怪谈》,只看到封面就燃起了浓浓的兴趣。小说以青蛙堂主人为引子,雪夜邀请大家轮流来家里小住,围绕着青灯讲故事,由此每个人经历的诡异之事一一展开。日本人有这样的传说,讲到一百个故事,小妖怪就会将灯盏熄灭,带走人的灵魂。看着深色调的封面,心跳快了几拍:看来这个故事是传统类型的,妖怪是以可怕出现的。故事一一读下来,心中却对妖怪们充满了怜悯,尤其是其中涉及女性的。

小说中的故事并不是作者原创,不少是流传民间甚久的,因此并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解释。那些有完完整整来龙去脉的看下来,或是因女性而起或是女性作怪。中国的聊斋故事里,女性多是美丽的狐女、或是贤惠的鱼精、亦或是神出鬼没不乏温柔的侠女,到了日本形象里便是:幽怨、凄凉、妖异,日本的女性真是不好惹啊,只是嫉妒或者生气就会引发骚乱。第一个接触的日本女怪形象就是六条院,给我心理留下了不少阴影——她出自日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本是男主情人之一,却因为怨念灵魂出窍,接连杀死了男主的情人。

一边读这本青灯怪谈,我更是好奇,为什么日本怪谈里的女性都是如此的阴暗、不光明、甚至恐怖。

《独脚女》里女生是个长相美丽的残疾女阿冬,遭富家夫妇收养后出生的越发水灵,养父心生邪念杀死妻子与阿冬结婚,两人随后抛弃旧有环境生存,可阿冬竟然日日需要舔食人血,养父因此沉迷杀人被捕后直言自己被阿冬所魅惑,要求官府快快将自己处死,免得再神魂颠倒。

《水鬼》讲的是一个美丽艺妓杀死情人的故事,她青年时期因幽灵草遭市野先生挑逗,与之私奔却被卖到妓院,市野先生后来从医,女子却一遇到幽灵草就燃起爱火反复被家人救出火坑,又反复出逃家中被卖入妓院,最后女子和情人袒露心迹后杀了市野,自己去警察局自首。艺妓死的时候身上长满了幽灵草,因此流传出水鬼的谣言。

这两个故事里的女性都是匪夷所思,带着魔幻色彩的。嗜人血、遭幽灵草诅咒的女子就像是着了迷一样,但是假如剥掉传奇的外皮,也许是再平常不过的故事——独脚女只是貌美而已,养父却是好色又贪财,在出轨暴露前就设记杀死了妻子,编排出阿冬的嗜血欲望、被抓捕后难忍躲躲藏藏的生活主动要求自尽;艺妓杀死情人也不是为幽灵草所魅惑,只是即使被卖到妓院,也依旧对少年的情人抱有一丝幻想,越是在地狱里生活越是渴望纯真的感情,一次次出逃一次次掉入陷阱,直到情人说可以治好她的病,她反问:你这药里是否有毒药?情人坦诚却是有毒药,抱有幻想的少女面对梦碎便鼓起勇气结束了这段感情。哪里是幽灵草所惑呢?

与其说写鬼怪故事,倒不如说是接着鬼怪的皮写人性。写男人的反复、不敢承认自己情感、缺少责任,明明女性为丈夫祈求官运却遭丈夫杀害,女性被引诱却被称为“祸水”,是“鬼怪“,这也未免太可怜了。如此想来不禁佩服起怪谈里的日本女性,创作者将她们塑造得一点也不可爱,没有狐女的皮肤滑腻、没有精灵的娇俏、没有侠女的报恩生子深明大义,却是那种敢断情、敢报复、面对不公勇敢对抗。为什么女性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呢?遭受不公的时候,难道只能忍受吗?在《青灯怪谈》里,女性虽是柔弱的无力的,却不是单薄的,她们的爱恨分明感情激烈,被冤枉深陷困境却也要殊死一搏;如此来说,创作者倒也是给女性十足的尊重,而不像一些文学作品里只是男性幻想的“天降贤妻“的对象。

  《青灯怪谈》读后感(六):怪谈中的因果

  提到日本总是能让人联想到樱花、和服、富士山····以及怪谈。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地区的怪谈故事,因为人文风俗的差异,各地区的怪谈风格也是截然不同的。日本的文化输出中“恐怖、灵异”的部分可能比动漫文化的输出更出圈,在日本“怪谈”有着较广的传播度,很多学者专门研究那些怪谈传说背后的文化因素,甚至出现了很多举世闻名的以“怪谈”作为创作素材的艺术大师。小泉八云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虽是爱尔兰裔,却极其精通日本文化,即使在中国小泉八云也有非常多的粉丝。

小泉八云

  著名的浮世绘画家鸟山石燕,其作品也是以妖怪为主题,可以说到现在也影响颇深。 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鬼”更像是我们传说中的妖怪,比如非常面 ,著名的“雪女”、“河童”、“座敷童子”等,每一种鬼都有独特的个性与喜好,而每一个鬼的传说都侧面反应了日本的人生百态,所以说日本怪谈不仅仅是灵异传说! 《青灯怪谈》这本书是一部怪谈合志,以每个人轮流讲述一个故事的方式展开。日本人非常喜爱这种氛围浓郁的座谈会,以这类“座谈会”为背景的恐怖电影也大行其道,更像是在提醒观众“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一般说到怪谈类的座谈会,本身就会给读者带来一种紧张神秘的气氛感。本书一共讲述了18个民间故事,大多都是匪夷所思的传说,大多都是没有结论的故事,留给世人更多的是思考。 第2个故事《利根渡口》是最让我唏嘘的一个故事。治平是个爱而不得,又被毁去希望的人,可能他一直活着的动力便是复仇。一个被毁去双眼的盲人,只能年复一年的等在利根渡口,堵那所剩无几的运气,等待着自己的仇人出现,然后一针夺命。可惜命运似乎并没有给他一丝怜悯,治平最终病逝。令人唏嘘的是,没多久渡口溺死了一个武士,他六年前得了眼疾,他便是治平的仇人!这一切也许是因果,也许是治平等的怨念太深,不管如何,志平也算得偿所愿了。 第3个故事是最令我难受的,这篇故事的重点并非在于怪异,而是人的可怕和牵绊。讲述者的朋友赤座及其妹妹伊佐子是一个地方的教会成员,赤座更是传教士,本向往东京自由生活的他,迫不得已回到了家乡进行传教,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现有的生活,和妹妹相依为命。由于被人诬陷与妹妹伊佐子有染,赤座为自证清白自焚,伊佐子不顾劝阻与哥哥一起自焚而亡。虽然故事并未标明他们兄妹是否存在超越亲情之外的情愫,但是逼死他们的人必将背负罪业!罪者带着赤座最后的牵挂,找到了朋友见了最后一面……恶毒的流言蜚语像一把把屠刀将兄妹两人撕碎,恶毒的传播者也受到了惩罚。作为旁观者,永远不能理解如此恶毒的存在,不能如愿,便毁掉,即使真如谣言所言,他们也有生活的权利…… 读过全书不难发现很多故事看似过程难以理解,匪夷所思,其实都遵循一定的因果关系。“因”可能是事主以前做的无意间的事情,或者是生活的习惯,这些“因”造成的“果”多少都会让事主付出一定的代价。

猫又

  日本民间传说中的“鬼”更像是我们传说中的妖怪,比如非常面 ,著名的“雪女”、“河童”、“座敷童子”等,每一种鬼都有独特的个性与喜好,而每一个鬼的传说都侧面反应了日本的人生百态,所以说日本怪谈不仅仅是灵异传说!

雪女

  《青灯怪谈》这本书是一部怪谈合志,以每个人轮流讲述一个故事的方式展开。日本人非常喜爱这种氛围浓郁的座谈会,以这类“座谈会”为背景的恐怖电影也大行其道,更像是在提醒观众“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一般说到怪谈类的座谈会,本身就会给读者带来一种紧张神秘的气氛感。本书一共讲述了18个民间故事,大多都是匪夷所思的传说,大多都是没有结论的故事,留给世人更多的是思考。 第2个故事《利根渡口》是最让我唏嘘的一个故事。治平是个爱而不得,又被毁去希望的人,可能他一直活着的动力便是复仇。一个被毁去双眼的盲人,只能年复一年的等在利根渡口,堵那所剩无几的运气,等待着自己的仇人出现,然后一针夺命。可惜命运似乎并没有给他一丝怜悯,治平最终病逝。令人唏嘘的是,没多久渡口溺死了一个武士,他六年前得了眼疾,他便是治平的仇人!这一切也许是因果,也许是治平等的怨念太深,不管如何,志平也算得偿所愿了。 第3个故事是最令我难受的,这篇故事的重点并非在于怪异,而是人的可怕和牵绊。讲述者的朋友赤座及其妹妹伊佐子是一个地方的教会成员,赤座更是传教士,本向往东京自由生活的他,迫不得已回到了家乡进行传教,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现有的生活,和妹妹相依为命。由于被人诬陷与妹妹伊佐子有染,赤座为自证清白自焚,伊佐子不顾劝阻与哥哥一起自焚而亡。虽然故事并未标明他们兄妹是否存在超越亲情之外的情愫,但是逼死他们的人必将背负罪业!罪者带着赤座最后的牵挂,找到了朋友见了最后一面……恶毒的流言蜚语像一把把屠刀将兄妹两人撕碎,恶毒的传播者也受到了惩罚。作为旁观者,永远不能理解如此恶毒的存在,不能如愿,便毁掉,即使真如谣言所言,他们也有生活的权利…… 读过全书不难发现很多故事看似过程难以理解,匪夷所思,其实都遵循一定的因果关系。“因”可能是事主以前做的无意间的事情,或者是生活的习惯,这些“因”造成的“果”多少都会让事主付出一定的代价。

  《青灯怪谈》读后感(七):18篇考验读者想象力的神怪奇谈

  

《青灯怪谈》是一部怪谈小说集,总共收录了18篇涉及神怪的奇谈怪论。作者冈本绮堂曾是一位记者,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新歌舞伎剧本作家。与中国的《聊斋》、日本的《汤岛之恋》不同,这本《青灯怪谈》中收录的都是一些传说,读来缺少一点渲染气氛的故事性,也没有那种感天动地人妖相恋之类的老梗,甚至有些故事读完会令人怀疑“这就完了?”

或许因为冈本绮堂的记者从业经历影响了他的写作习惯,这本书中描写的传说有些就是平铺直叙、不加任何感情色彩的,既不曾营造神怪带来的恐怖氛围,更不曾解释这些传说的真假或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这就很考验读者的想象力了。《青灯怪谈》读来感觉有点像阅读莎士比亚的剧本,给人留下了太多想象的空间。只不过莎翁剧本中都是人物对话,而这部作品中都是不同人在讲故事。

【日本】冈本绮堂 著《青灯怪谈》

在《青灯怪谈》收录的18篇神怪传说中,“青蛙神”作为开篇之作,也是全书的一个引子,起到了抛砖引玉的重要作用。一位自称青蛙堂主人的俳句爱好者,大雪天邀请了一群人到其家中参加一场以怪谈为主的夜会,希望与会者每人讲一个自己听过的怪谈。当天的听众不仅有与会的所有人员,还有一位很特殊的成员——一个被主人摆在客厅壁龛前,用中国广东巨竹做的三只脚青蛙。

青蛙堂主人首先指定了一位曾向他讲述那只竹青蛙由来的先生讲述了一个关于青蛙神的故事。在我看来,“青蛙神”的故事虽然挺短,却相对比较完整,又和青蛙堂主人的竹青蛙息息相关,是18篇神怪传说中比较有传统代表性的一个。

18篇奇谈怪论简介

“青蛙神”是一只很有灵性的三只脚的大青蛙,一位人妻向它诚心祈祷后曾两次帮丈夫解决危机,却反被丈夫误会她供奉怪物把她刺死了,这位丈夫后来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利根渡口”是一个有关复仇的故事,而这位复仇者对于帮过他的人也算是知恩图报的。

“兄妹之魂”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因求婚失败怀恨在心,就捏造事实中伤女方兄妹二人不伦,兄妹自焚后那个恶意造谣者竟然离奇死亡了。

“猿猴面具”是一个夜晚眼睛会发光的诡异面具,而且它还抓人头发,并因此对相关人造成精神影响,有人还因此丧命。

“蛇精”中讲述了一个以捕蛇为业的人被疑为蛇精,但这个男人最终还是在一次捕蛇后耗尽心力,把家人都赶走后自己也消失了。

“清水古井”讲的是两位美少年被一个武士玩弄后又抛弃,二人杀死武士后双双投井自杀。而他们落在井中的镜子后来竟然呈现出二人的相貌,又诱惑一对姐妹患上了相思病。

“瓦窑之变”是一个有关经营瓦窑的一家人,背信弃义、见钱眼开终于遭到报应的故事。

“最后一只螃蟹”讲述的是因为突然到访的相士,令主人原本安排宴客的一人一只螃蟹不够分了,新补买的螃蟹引发出一连串命案。幸好有相士从旁指点主人才得以保住性命,但其身边却有两人丧命。

“独脚女”是一个有点女妖色彩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长得很漂亮,又聪明伶俐的独脚女孩诱惑男人杀妻后,为了满足她嗜血的欲望,男人被其唆使不断杀人。最后,男人被捕只求快点将自己处死,从而避免再受独脚女孩诱惑。

“黄纸”讲的是一个怨妇遭抛弃后,为了报复情敌和丈夫,她甘愿自己得霍乱和他们一起同归于尽。而她所住的房子,后来也被传为凶宅。

“笛墓”讲述的是为了一只笛子,其主人颠沛流离、受尽磨难的故事。这只笛子令人感觉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会为所有主人带去灾难。

“龙马之池”则是一个有关木雕的神奇故事。雕刻师傅仿照真人雕刻的木马和木制少年马夫,雕好原本已选定吉日准备安置到神社前。不料,雕刻的原形人和马却都在安置仪式的当日失踪了,雕刻师傅后来也被杀,而木雕多年后竟然离奇地出现在中国成都。后来,还有一个身世如当年少年马夫的孩子也失踪了。

“石狮子”讲的是一男一女先后在同一块据称有奇怪叫声传出的石头上死亡,众人就把石头挖出来并发现了一个石狮子,上面还缠着一条活的黑蛇。

“水鬼”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受幽灵草的传闻影响,被一个男人用幽灵草捉弄后反而爱上了对方。她原本准备和那个男人私奔,去惨遭对方抛弃。后来,女孩更是被骗导致自己沦落为艺妓。最终,女孩向男人实施了报复性行凶,并把受伤后的男人推入了水中。

“车站的少女”讲述的是一个陌生少女在车站向讲故事的人透露好友已死的消息,而事实证明少女说的是真的,但死者身边却并没有那么一个人曾去报信。

“深山的旅人”主要是一个关于小男孩和黑狗看到一个旅人后,都像见了鬼一样表现得很惊惧的离奇故事,原来那个旅人是在逃凶犯。

“瓜咒”是讲述者从友人祖辈留下的手抄稿中看到的关于西瓜的奇闻,讲的是一个西瓜一会儿变成女人头颅,一会儿又变回西瓜,切开后还跑出一只青蛙。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在讲述者的友人看来却是“集体幻觉”。这位友人还讲了另一个西瓜引发的命案导致形成咒怨的故事,却不料最终此人竟然也难逃咒怨,因为吃西瓜死了。

“鬼婆横町”讲的是一个雪夜,在横町遇到过一个老婆婆坐在路边的几个人,因为对待她的态度不同,后来遭遇也截然不同。有两个对她不敬的,很快丧命了;当时忙着赶路没理她的,反而始终平安无事;而出于同情给她施舍钱财的,后来则被破格提拔,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整体而言,《青灯怪谈》这本书中的很多故事读完都让我感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免令我心中产生很多疑问。因为讲故事的人最后也只是说出了一些他自己的猜测,其实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并不像侦破命案后的结案陈词那样肯定。或许是因为平时看了太多推理小说,我早已习惯弄清案件的来龙去脉,不适应如此含糊的结局。像“利根渡口”、“兄妹之魂”、“猿猴面具”等那样留下很多悬念的故事,看得时候让我很期待全书结尾是不是还有些集体讨论分析作为补充,结果并没有。

提到我的疑惑点,像“蛇精”的故事,我很怀疑它的合理性。如果那位捕蛇者被疑为蛇的天敌,比如蛇鹫等,我觉得相对更恰当一点。毕竟那是一位捕蛇者,他没必要整天靠捕猎自己的同类为生。而像“石狮子”故事中对于为何会传出奇怪叫声,最终并没有明确交待,不知道是否和那条缠在石狮子上的黑蛇有关?如果是在推理小说中,必然会解释一下成因。

相较之下,我觉得《青灯怪谈》后面几个故事读来更有人情味一点。这或许是冈本绮堂在这18篇神怪传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叙述风格并不完全一样。我也是偶然间发现,在我之前看的一本推理故事合集中,曾看到过一篇冈本绮堂写的名为“半七捕物帐:十五之夜须当心”的,也有点怪奇味道的短篇推理故事。但那个故事就是比较完整的,不像此书中的很多故事这般留下很多悬念。

另外,《青灯怪谈》中收录的传说故事都并不是冈本绮堂原创的,他只是用自己构思的怪谈夜会的方式把它们复述了一遍。而他的这种复述,在我看来比较平淡。据我所知,芥川龙之介曾被评论人士指责其作品缺少原创性,像其名作《罗生门》、《竹林中》之类的,都是改编自民间故事。但我觉得,芥川的改编令故事更曲折、生动了。而冈本绮堂在《青灯怪谈》中的一部分改编,读来就像新闻报道,缺少一点故事的魅力。当然,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一部分像“鬼婆横町”那样,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作者:李淑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青灯怪谈》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