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2-01 02:0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1000字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是一本由[日]山口拓朗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一):《九宫格写作法》适合新手的干货:简单易操作,人人都能轻松写作

  写作是一门人人都需要掌握的艺术,写作能力是一项需要实践的能力,其价值在行而不在于知,懂得将写作作为武器的人,往往能够更快地拓展自己的人生。 《九宫格写作法》一书中所述的方法,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从0至1地帮助我们打造价值,以文字为载体的表达是我们的本能,而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辅助我们将表达的本能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可视化地梳理。

  全书讲述了如何利用九宫格整理信息、收集素材,并分享了4套写作模板,给人一种拿来即用的实用效果。

  比如我在头条、微信公众号、简书上发布的《《九宫格写作法》适合新手的干货:简单易操作,人人都能轻松写作》,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完成的,没想到是按照书中的方法实践,是如此的轻松。 相信正确的选择+努力的密度,我们一定能在阅读、写作的道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二):写作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学习九宫格写作法

  

最近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满满地准备了一堆素材后,写着写着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了。一下子陷入了困惑。写好一篇文章怎么这么难呀?

上知乎去看看别人关于写作的方法。看到有好几篇关于写作的文章中都有推荐《九宫格写作法》。就找了这本书来看。

这部书的篇幅不长,总共就5万字左右,一个晚上就能看完。语言通俗易懂,每个篇章都不长,非常易读。与其他教写作的书不一样的地方是,这本书以轻松愉快的口吻在提供建议。读这本书就像跟作者在轻松愉快地交谈,作者给的建议可操作性特别强。我现在就用着他教的九宫格写作法来组织着这篇文章的读后感。而这本书所教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写长篇的文章,在写微博,甚至是写朋友圈文案也同样适用。

这本书的作者是山口拓郎,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八年,做过编辑、记者、文案设计者、作家,用他的话说就是靠笔杆子为生的。他的作品有《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训练法》、《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好好接话》、《一写就热卖》、《直击人心的说话术》、《素人也能写出好文章:从动笔前的思考准备到下笔后的冷静修改,谁都能写好作文、报告、企划书》。看这些作品就知道山口先生目前主要是以教写作和语言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他在《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训练法》的序言中就写道他要教学校绝对学不到的“写文章的方法”。这本书《九宫格写作法》出版于是2020年10月,是他最新力作了。

如书名,这本书就是提供一种写作方法——九宫格写作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针对一个主题,列出九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如果有更多的问题的话当然可以继续列,不过不够九个的话真的要好好花心思去想更多的问题)。然后开始自问自答。最后再将回答的内容组织成一篇文章就可以了。写出一篇好文章也许挺有难度的,但是自问自答谁都能做得到的。如果实在想不出什么问题,可以提醒自己7W3H的提问方法。问题里面又可以分为基本问题和铲子问题。基本问题回答了是什么,铲子问题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办。列出问题的好处是帮助自己收集信息,马上就可以动笔写作了。有些时候写作我们会在某个点上困住。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但是列出了不同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可以先回答其他容易回答的,最后再来解决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写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作者还提到了关于写作心态。写作要有准备一份礼物给读者的心态,不断去推敲文章,修改文章,把真正好的东西留给读者。好文章的标准就是要预设读者看到后的反应,读者看后会心情愉悦感觉有收获的才是好文章。写作都是有目的的。并不是为了自说自话,自己写着爽就行了。

读完了这本书后,马上就有写作的欲望。这篇文章就是以九宫格写作法一气呵成地写完。虽然算不上什么优秀作品,不过就是抱着一种送礼物的心态,想通过这篇文章,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推荐给有需要的人。我觉得这本书简直是为不知道该如何动笔写作的人量身定做的。了解了这套方法后,自问自答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写作之路。山口先生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让我明白,写作必不一定要高深,能把一个简单的道理传达明白就行了。九宫格写作法也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方法。跟我们以前语文老师教的写文章前要先列提纲是一个道理。不过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能讲得让人接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三):【用1小时读完《九宫格写作法》,马上成为下笔流畅的写作达人!】

  

今天使用快速阅读法,只花了1个小时就读完了这本《九宫格写作法》。快不仅是我对自己阅读工具类图书的要求,也是因为这本书只有184页。然后“薄”不是它的缺点,反而是它的优点。因为,读者可以在极短时间学到一种全新的写作方法,简单、清晰,极易上手。

很多小伙伴可能是属于平常就写得少的人,脑袋空白,找不到素材、不知道从何写起等等困扰一定不少。可作为从事文字工作很多年的我来说,如今也依然会在提笔的那一刻,感到大脑一片混沌,如同一罐糊窗户纸的浆糊。每次面对deadline的逼近,感觉时间要把自己逼疯了。读完这本书,我一下子有了一种把疯子安抚下来,安住在九个格子里的感觉。

对,就是九个格子,从「信息搜集」到「讯息整理」「文章撰写」的所有步骤与流程,都可以包括在其中;而且只要把关键词写出来,就能让原本有如雾里看花的模糊讯息一一摊开在眼前。如此一来,自然不用烦恼「到底该写什么」。

并且这种简单直白的写作方法可以应用到不论社群贴文、书评影评、游记食记,还是商务邮件、企画书、业务报告当中。它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整理脑中散乱的信息,并懂得针对决定好的主题进行剪裁。 对写作望而生畏的小伙伴可以照着书中的万用模板,直接应用到你接下来的任意一篇文章或是一段文字的写作,很大概率是,你会发现你也能文思泉涌、灵感爆棚!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四):写作有模板,帮你轻松搞定“小作文”

  

自媒体时代给人们很多机会,人人可在社交平台上写文章,发视频,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写作变现创造了自己的副业收入。然而写作是件孤独的事情,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你长期坚持下去,很多人试水后选择放弃,感叹坚持写作太难了。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的作者是日本的山口拓郎,他研究出九宫格写作法,主张以九宫格为框架,搜集素材,推敲文笔,并给出写作模板,手把手教你如何将信息有效输出,让人受益匪浅。书中针对如何快速在社交平台写出140字左右的推文,给出几套写作模板,让写作看起来没那么难,帮助人们练习写作,快速上手,更容易将写作坚持下去,尤其适合初学者。

众所周知,写作需要练习,不是今天学明天就会了,而如何将写作长期坚持下去,不妨从一天100字的小短文开始练起,先不要求质量,只要完成一个“小作文”,发微博、微头条、百家号动态等即可,内容可长可短。如果你在这些平台上小短文写得好,很有可能成为几十万、上百万的爆款文,为你吸引流量,进而产生后面的自媒体收入。

怎样写出爆款小作文?除了符合各平台自身的要求和调性,你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九宫格写作法》这本书里,针对100多字的小文章,提供了专业写作模板。只要按这样的模板去写,你可以很轻松地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比较优秀的小短文,经过长期练习,写作能力必定会提高,同时,积累素材的能力、对事物观察的敏锐度也会提高,之后循序渐进,由小短文过渡到一篇长文章,甚至慢慢实现写作变现。

短文可参考以下模板: 1、搭配+理由; 2、否定+结论; 3、提问+结论; 4、例子+结论; 5、小故事+结论; 6、比较+提问, 7、小故事+感想。

1、结论+理由。先亮明观点,再阐述理由,为什么这个观点是对的,进而展开再写。

2、否定+结论。开头先否定一个想法,比如说,“立目标并不一定能指向结果,只有付出行动,配以适当的方法,才会改变结果。”先否定,后结论,接着可配合第一个模板展开,为什么立目标不能指向结果,只有”行动+方法“才能改变结果。

3、提问+结论。先提出问题,再给出答案。比如:“如果因为新冠疫情快递停运怎么办?快递恢复时间不可预测,如果过了退货期限,一旦延迟收到的货物期望值不合要求,不方便退货,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先办理退货。”

再比如,提出问题:“小升初政策有变,现在推行摇号录取政策,民办私立学校不能再凭考试成绩或知识竞赛类成绩,内部提前录取,否则教委一经发现,立即查处,不仅名额宣告失效,还对学校做出严厉处罚,难道孩子们只能凭运气上学了吗?结论:为实现教育资源公平,保证公立学校生源,惩治私立学校乱收费现象,目前市内根据学生报名情况,采取统一摇号政策,已实锤。”

小短文列举的例子很简单,旨在说明写作结构,你写出来的小短文可长可短,同样按结构要求写就行。

4、例子+结论。通过例子引出结论,比如:“小明喜欢阅读,每天看很多书,他懂的知识特别多。阅读可以扩充知识面,扩展视野,足不出户便知人生百态。”

5、小故事+结论,很多微博或微头条发的小短文,都用这种结构,先讲故事后给结论,当抓住时事热点的故事时,只要结论正确,这篇小短文很有可能一夜之间成爆款文。

比如,防疫期间,有人不服规章制度硬闯小区,对防疫人员谩骂不止,甚至动手打起来。针对这样的素材,你把它写成故事,按记叙文六要素讲出来后,最后写出结论表达观点,我们应该怎么做,平台流量一定会很多。

故事除关心热榜话题,还可取材身边的故事,或你听到的故事等,比如孩子寒假期间的故事,或职场小故事,最后再写结论。人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跟自己有关系,能产生共鸣的故事,更吸引读者。

在“今日头条”APP,情感小故事更能吸引人眼球,也容易引来热议,因为与老百姓生活相关,接地气,容易吸引流量。我见到过一位原创作者,本身是情感专家,每天一个分分合合的情感小故事,讲完故事后再阐述观点,总会有很多人参与评论。经常这样练习,不但提升你挖掘素材的敏锐度,还善于思考问题。

6、比较+提出问题。先比较,后提问,比如:”刚入职的大学生,是要专注一个工作方向,还是多领域涉猎?“引发读者思考。中间可详细描述两种情况,再抛出问题,有一定的辩证性,激发读者讨论。

7、故事+感想。类似“故事+结论”,这里侧重你自身的感受,而不断言结论。你可以从生活中的小故事说起,最后谈谈你的感想,有一种吐槽的风格。

比如,”在《欢乐喜剧人》中,剧组去沈阳,秦霄贤要选择一个人跟他坐高铁,其他人坐飞机去,秦霄贤陷入两难境地,大家都想坐飞机去,他很难抉择,不知道该选谁,这时李雪琴在他耳边嘀咕一声,说:“你可以选我。”瞬间缓解尴尬,救了秦霄贤。我觉得李雪琴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不愧是北大毕业的,智商情商都在线。”

生活中的故事有很多,除了你看电视看书,还有你经历过的故事,比如今天和孩子闹了点小别扭,有点抓狂,没管控好情绪。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都可以写下来,日积月累,不仅练笔,还积累很多写作素材。

上面的写作模板,你可以一次用一个模板,也可以两、三个模板结合起来用,建议各种模板都尝试下,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学写作,从最基础开始。尤其对新手来说,短时间内或许不擅长写长篇大论的文章,且不贪多,每天先发表100多字的小短文,按照这样的模板,写作轻松,容易坚持。

不妨从现在起,我们立个flag,每天一篇小短文,练笔的同时积累素材,同时学会提炼语言。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先完成再完美,用好模板,写作没你想得那么难。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五):不用花大价钱报写作班,用九宫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

  

粥左罗说,写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要学习的高级技能。

秋叶大叔说,写作是一件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事情。让写作成为你的职业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它能否成为所谓的赚钱手段。

现代这个互联网时代,写作门槛不高,人人都可以提笔写作,随时都可以发布自己的心得感悟。题材新颖的文章还可以获得流量支持,实现变现的梦想。

可是很多人是看着别人的好文章雪花一样飘洒而至,别人的收入芝麻开花一般节节增高,自己坚持写了很多字却依然一穷二白,没有阅读量,更没有变现。

那颗积极上进又焦虑不安的心告诉你,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于是乎,你花银子去报写作班。一开始踌躇满志,坚持日更,结果学习班结束,你还是原来的你,花出去的钱并没有让你成为写作高手。

其实,想要学会写作,不用花钱报学习班,亚洲知名商业撰稿人,畅销书作家山口拓朗在他的新书《九宫格写作法》中说:会自问自答,你就可以成为写作达人。

山口拓朗曾经在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和记者,后来成为一名自由作家,自2011年以来,先后出版过20多部作品。不仅在日本,他还在中国定期举办“SuperWriter”培训讲座。

《九宫格写作法》一共六个章节,主要讲了三个内容:九宫格写作法;4个写作模板以及碎片化写作技巧。我们重点来看看九宫格写作法。

对于你来说,写作最难的是什么?有一颗想写的心,搜肠刮肚却没有东西可写,写不出来。这应该是写作者最头痛的问题。《九宫格写作法》中山口拓朗说:

写作前的重要步骤,不是提笔就写,而是在“设定问题——思考答案”的过程中收集写作素材。

这句话解释了关于写作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写作前要收集素材,第二个是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收集素材。如何做呢?

简单说就是制作一个含有9个单元格的表格,然后在每个单元格内分别填入一个问题,并进行回答。

以书中的案例为例,题目是中午吃的豚骨汤面。

九宫格中依次列出九个问题,把这些答案收集起来,就是一篇小短文。

今天中午和公司同事小林、佐藤一起去饭田桥的“小丸子拉面店”吃了豚骨汤面。多得冒尖的配菜遮住了拉面本身,但茶色的汤底和热气腾腾的配菜十分诱人。这家店属于豚骨鱼介系,因此汤头相对浓稠。但只要你喝上一口汤,便会惊喜地发现汤头比你想象的要清淡很多。配菜是大块的叉烧搭配软糯的溏心蛋,柚子胡椒更是点睛之笔。劲道Q弹的中卷面不仅有嚼头,入口更是存在感十足。对了,还有作为配料的青紫苏,它的紫菜香和独特调味都相当的赞。在目前吃过的拉面里,这家可以排在第三位。如果要打分的话,我会给它95分。可以的话,我想一周去吃一次。

也许你有疑惑,写作如此简单?当然不是,这是写作的最初阶段,也是热情写作阶段,不管不顾想到什么写什么。想要写好文章,还需要后期“冷静”修改。冷静修改期可以从提问和回答以及修补三方面着手。

首先,提问问题有技巧。

不瞒大家,看书时,我亲自尝试一下九宫格提问法,发现一个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提问。问简单的基础信息问题,潜意识里感觉好像没啥意义。问深一点的问题,又觉得主题不明确,回答时候容易太散。作者好像早就知道学习者会遇到什么样的困境,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提问技巧。7W3H提问法。

当你不知道从哪些维度开始提问时,不妨按7W3H的提示,一个一个问下去。问的过程中,没准儿你又脑洞大开,想到其他更好的问题。

仔细观察这些问题,你会发现“WHY”问题可以让文章有深度,因为他是追究事物本质的。“HOW”问题最受读者喜欢。如果你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后没有告诉读者怎么解决,就像给客人上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却没有用餐工具,只能让人干瞪眼不知道怎么吃。如果能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还可以激发大家转发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提问小技巧:具体化。比如,

问题A:拉面汤头的味道和口感怎么样呢?

问题B:拉面怎么样呢?

问题A从味道和口感两个方面提问,回答者就会自然从这两方面具体回答。问题B 提问太笼统,回答也有可能是笼统的,很好吃或者还不错。这些泛泛的笼统回答难以获得有趣的素材,写不出吸引人的文章。

其次,用五感描述法让回答有深度。

你有没有留意过,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回答,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比如:

问题1:你觉得博饼的味道如何? 回答1:挺好的。 回答2:简直好吃到惊掉下巴!这家店的博饼和家里做的完全不一样,口感像棉花糖一样松软,入口即化。

第一个回答简单、肤浅。第二个回答在口感上具体描述了个人感受,让读者通过文字就能体会到那股美味。所以,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回答客观事实的信息,还需要加上“感受”的信息。加上感受的回答,内容立刻鲜活起来,生动有趣不死板。怎样写感受内容呢?

《九宫格写作法》中说到:

回答问题时,我们不妨站在读者的立场,以五感描述为主。

五感描述指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描述一件事物,不仅仅介绍基础的信息,再加上作者的感受,这样会牵着读者走进你的文章里,和你一起体会那份感受。

站在读者立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吃完博饼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好吃,对吧。好吃是指口感,所以回答主要从口感来描述才会引起读者共鸣。假如我们回答的是一块布料的感受,肯定是从触感来描述。回答对一首乐曲的感受,必然是听觉上的描述。

回答问题不要求必须五感全部都说出来,针对不同的问题,着重选择不同的感受描述就好。

兼备信息和感受的文章才值得一读。

最后,修改文章遵循7:3的黄金法则。

把所有回答内容串联起来组成一篇文章,这只是写作第一步,后期还需要修改。有人说写文章是三分写,七分改,这话一点不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山口拓朗在《九宫格写作法》中说:

只要舍得删掉文章中多余信息,并优化表达方式,就能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多余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复的内容;二是对主题无用的内容。我们来看上面那篇把所有回答罗列起来的文章。

原句:今天中午和公司同事小林、佐藤一起去饭田桥的“小丸子拉面店”吃了豚骨汤面。

这句话中重复的内容是同事和小林、佐藤。今天和中午,都是时间信息,留下一个足矣。所以可以修改为:

修改1:今天和公司同事一起去饭田桥的“小丸子拉面店”吃了豚骨汤面。

再读一遍这句话,发现太长,有一种一口气阅读不下来的感觉,优化一下表达方式,由原来的一个长句中间断句,让每个断句信息更加集中。

修改2:今天和公司同事一起去吃了豚骨汤面,这家店是位于饭田桥的小丸子拉面馆。

这样逐字逐句修改后,文章质量自然会提升不少。标题中说修改文章要遵循7:3的比例,是什么意思呢?

7:3黄金法则是什么?在这本书中是指删除多余信息:补充不足信息=7:3。在修改文章过程中,我们会删掉多余信息,也会补充一些原来没有想到的信息,这个比例是7:3。为什么要这个比例,书中没有详细介绍,我理解的是写作是有热情的,这个热情度在最开始时最高,能达到文思泉涌的状态,写出来的文字自然是最真实的,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会有很多不注意的口语化内容,如果当文章来看,就很不严谨。比如前面我们修改的第一句话,同事和小林、佐藤是重复内容,需删掉一个。今天和中午都是时间内容,可以删掉一个。仅仅这一句话都删掉了两个多余信息,一篇文章字斟句酌下来,会删掉很多没有意义的内容。所以这个比例还是有意义的。

以上三个步骤只是针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可以使用的方法,假如你本身就是一个写作高手,可以使用书中介绍的四个文章模板,让写作速度更快,文章质量上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