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是一本由[英] 约翰·伯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看之道》精选点评:
●前几章用一章的篇幅就能讲完,最后一章深层剖析广告的很好。
●谈的还是太浅了
●恕我不懂。是翻译的问题吗?超级晦涩拗口。
●非常没有价值的一本书~~这书根本就不能用作学术参考~~
●广告vs油画//“神秘化是为原来极清楚的事实进行辩解的过程”(p10)“广告影响偷去了她对真我的钟爱再以商品为代价把这爱回馈给她”(p144)
●还没到手,书在路上
●很犀利的艺评
●作者们说看画时必须时刻意识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意图与观念!反驳者表示啥都上纲上线怎么行,作者们则说那种要你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只讲艺术的言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麻痹大众的阴谋,其实一切早在印象派超现实等出现时就已被打倒了而大众至今还没意识到!ps当时广告已经算在乎品味了所以才能延续油画论不知他们看到如今广告作何感想。
●左
●论述的角度很新颖,总能在对绘画与摄影的分析中给人震撼性的启迪。特别喜欢论述女性作为观看对象的一篇。4.7
《观看之道》读后感(一):看到没穿衣服的皇帝
当我们撩起市场价值面纱下的艺术作品时,却发现那一具具枯骨。
归根结底,艺术品都只是某个人在某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者意识的表现,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它就被披上面纱而不为人所识。
《观看之道》读后感(二):选择的自由
...资本主义城市中的巨型广告牌和霓虹灯广告是"自由世界"近在咫尺的标记...
...对于东欧众多的人来说,这类西方的影象概括了他们在东欧所匮乏的.广告被认为提供了选择的自由.
如发条橙中牧师对人为治疗男主角的行为所产生的疑问,"他没有选择的自由"
追求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提供给人们更多选择的自由
《观看之道》读后感(三):seeing!
同时家里有本英语原版
商务版一些专业名词译得比较怪。
这本书的价值比他之后那几本要高太多了,值得多看
《观看之道》读后感(四):血淋淋的真相
想起了一个书评:“她把人生的真相血淋淋地撕开给自己的孩子看”。是给《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
这两年看的书中,有几本让我很受震撼,这是一本。
原来还以为是一本关于欣赏绘画的书。看了第一章发现,原来是把哲学里的一个点给拓展开讲了。是影像与哲学、社会的关系。
回顾其他的震撼的真相书:
熊逸《八戒说禅》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罗宾・贝克《精子战争》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观看之道》读后感(五):摘抄
这就是神秘化,什么叫“对不断增强的冲击力之敬畏”?在这里语言看似高深精妙,但却没有观点。 我们看见风景时便会身入其境,看见过去的艺术品,便会置身于历史之中,但有人也将其神秘化,他们用溢美之词和脱离作品的解构,把画作从一副人人能感知的生活体验,塑造成是一种冷漠的“艺术欣赏”,这些人便是少数特权阶层和他们的附庸。 广告回避真实世界中的苦难,期许给消费者美好的未来,但未来还未到来,所以它描绘的美好令你无可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