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国富的姐姐国花,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说女孩子上学没有什么用,就没有让她上学;国富是儿子,到了入学的年龄,父亲就把他送进了学校。国富上学,读到了初中二年级,父亲得脑溢血去世了,家里没有男人,母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仍遵循着“夫死从子”的古训,就让儿子辍了学,回家支撑门户。
60 年代,国家穷,农村也穷,何况国富失去了父亲,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孤儿寡母的,日子就更加艰难。当时村里有一位姑娘看上国富。国富虽然家里穷,但人老实可靠,干活不怕吃苦,肯下力气,姑娘看中他的就是这点。定亲没有彩礼钱,母亲就拆东墙补西墙,把姐姐国花的彩礼转送给了姑娘。
婚后,国富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栋梁。
国富由于家里穷,从小过惯了俭省节约的日子,后来生活富裕了,仍是穿衣吃饭都很随便。穿衣能蔽体就行,吃饭能充饥即可。结婚二十多年,他很少买新衣服。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妈妈害怕儿子穿的太寒碜了惹同学笑话,给儿子买新的。他就穿儿子穿过的旧衣服,儿子的脚大,他的脚小,他穿儿子的鞋走起路来像捣蒜,也舍不得扔,仍穿着。 别说电动剃须刀,就是简易的他也没有,胡子长了,就用剪刀剪一剪。他的满脸胡茬子就留有剪刀剪过的痕迹。有时候,妻子让他去集市上买些吃的回来,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味道如何,好吃不好吃,而是耐吃不耐吃,挡饥不挡饥,他说的不挡饥就是容易消化。有一次妻子指着院子里的一块石头,说:“你把它吃下去!”他说:“吃它干啥?”“挡饥啊!”
他的日子过得是能节省一分是一分,绝不多花半分。
他家里小有积蓄,是村里有名的富裕户,也不是全靠他节省获得的,是他家的责任田种得好,又善于搞副业,是干出来的。他家的责任田,从耕地到收获,浇水施肥哪一个环节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决不马虎。和别家相比,往往是别家的减产,他家的能保持原产,别家的保持原产,他家的增产;他家还养有两头大黄牛。他家的富裕,是他又能干又节俭才获得的。
儿子高中毕业,考入了一所北京的医科大学。相当多的学费生活费,他一不求亲戚,二不告邻居,一次性交到儿子手里。春节,儿子回家过年,他才想起问儿子学的是什么?儿子告诉他,学的是“公共卫生与预防类学专业。”他不懂,又问儿子学这些将来要干什么?儿子说,可能是要从事用来预防疾病的疫苗研究。儿子怕他不懂,解释说就是防止人类得像天花啊,乙肝啊,小儿麻痹这些疾病打的针或吃的药。这回他懂了,说不就是人们平常说的防疫针吗。儿子点点头。从此他明白,儿子将来要干的是预防疾病,救死扶伤,关乎人类身体健康,为国为民了不起的大事的!
2019年12月份出现了武汉疫情,势头猛烈。国家为了人民的生民安全,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为了加大防控力度,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的志愿者,和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一时间社会上也成了舆论的焦点。其中焦点中的焦点就是疫苗的研发。他知道儿子将来是干这个的,他心里就感到很欣慰。后来儿子告诉他,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三天后他也要奔赴武汉疫区。听了儿子的话,他更加欣慰了。
国庆节,在县城读高中的小儿子回家度假,一家人看电视,当看到商家推销电脑的广告片时,说哥哥已经大三了,想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这时他才想起来,暑假期间,儿子似乎含含糊糊地向他表达了这个意思。他知道儿子之所以没有明说,是害怕家里经济困难,他负担不起。他不动声色地问小儿子:“买一台电脑得多少钱!”小儿子说:“大概五到六千。”他就暗暗下了决心,等儿子春节回家过年,是一定要让他抱着电脑回学校的!
正如儿子所担心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几年来两个儿子上学的费用,早把他那点家底亮了个底朝天了。为了儿子买电脑的钱,秋收秋种一结束,他就背起行李,踏上了打工的路。工地上,为了多挣钱,别人不干的活他干,别人不吃的苦他吃,别人不加的班他加,别人吃好的穿好的,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两个月不到,给儿子买电脑的钱他就挣够了,同时他也累到了。他把挣来的钱交到妻子手里,嘱咐她好好保管,自己就住进了医院。
国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姐姐来看他。姐姐看着头发又脏又乱、胡子拉茬、面容消瘦、一身破烂衣服的弟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说:“这都是累的!年龄也不小了,整天没日没夜的干,时间长了能不累到!”因为可怜弟弟,说着说着产生了没来由的气愤,“大学,大学!这都是为了你那上大学的儿子!”“也不全是。”他平静地说。听了他的话,姐姐愕然,“那你为了啥?”
国富说:“为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