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超越自我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18 01:3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超越自我读后感1000字

  《超越自我》是一本由陈祖德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4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自我》精选点评: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者虽是围棋大师,但他也是从一个平凡的人走出来的,他在比才和生活中的种种经历,让我知道人总是在受尽各种波折后才真正成长的。

  ●“我认为无论一个围棋手,或任何一个运动员,要夺取桂冠就需要超 越自我。比赛时什么杂念都不能有;作为一个棋手,要不断提高,不断突 破,也必须超越自我;一个棋手在后起之秀要战胜自己时,同样需要超越 自我,才能大度地欢迎别人战胜自己;人的一生也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

  ●扣掉的一星是因为一些片段过于谄媚,尽管能感觉到是出于和郭沫若类似的真心;另外轻视沈果孙(荪?)执白胜坂田荣男也是一个污点吧。

  ●挺励志的

  ●围棋十诀很好的解释。

  ●曾获茅盾文学奖

  ●在上海书城请作者签了名。以前买过一本《超越自我》,我问陈先生,两本有区别吗?他回答说,就是那一本。

  ●读的是老版本

  ●生死面前,诚恳、淡然的围棋名宿。参破了围棋,也感动了人生黑白。

  ●陈祖德前半生成长史,中国围棋成长史

  《超越自我》读后感(一):风云漫卷名手如逝

  不怪金庸写的一手好武侠。

  民国时代以来的人物鲜活形态如今哪儿去了?到处是流水线上下来的呆子气。

  开篇数章各样棋人跃然纸上,不下任一部江湖武林传奇,有头大如斗落子如华锦者、有负气江湖多让一子又温宛者、有壶不离手酒如水饮不尽棋中酣畅淋漓者,多可爱的人物,他们都是真的曾经存在过,这样的一个时代,却也不会再来……

  再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视世间繁华如浮云过眼不如一盘棋中局痴迷就此畅然一生无怨无悔……

  《超越自我》读后感(二):船行西方海内棋

  清朝派出的留学生们回来把清朝给灭了,

  北洋派出的留学生们回来把北洋给灭了,

  当然历史可能也不是这么档子事,为了严谨,不如这么说:清朝如果不让学生留学,就不会让留学这批人回来给灭了;如果北洋政府象袁世凯在世的时候禁止各地学生留学法国,就不会让留学回来的这批人给灭了。

  开始北洋派出去的这些学生们来自祖国各地是一拨人,回来的时候就成了两派,然后两派力量联合起来北伐,完了北洋就完了。

  这说什么呢?好象跟这书没什么关系。

  在茫茫大海一条承载了中国学生远渡重洋留法学习的轮船上,有两个小年轻在甲板上下起围棋,中途俩人棋下不定,吵了起来。年轻人火气大,越吵越激烈,于是连棋子带棋盘全被扔进海里。

  没多久,二人如初要再下一盘的时候,才想起来棋全都进了海里。

  这两个赴法留学的小青年一个叫陈毅,一个叫李立三

  2011。04。09路途中所读小段随记其一

  《超越自我》读后感(三):备忘3温宛之间的锋芒

  在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之时,陈祖德行文简白浅淡。一般情况下,若非文字敏感度较高,还有一种可能是对围棋的理解渗透在文中如棋行看似波澜不惊,内在气度决然不同。

  一如陈祖德在读古代棋谱时所言古代棋手多为决杀之势,或者言及自己从小到大从来对胜负决无半点退让的强烈渴望,无论孩提时代与陈毅下棋半点情面不留,无论自我反思每次比赛内心争胜的激烈。

  当中国棋手因为与日本棋手悬殊的实力差距而商讨是否应该以少输为战略时,年纪最小的陈祖德强烈反对,言及自己棋风就是以厮杀为上,必须完胜对手,即使大输大赢,无论对手多高,就是一个目的——赢。

  简单文字与决绝锋芒融合的文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一深不可测的高手随谈刀头往事淡然有趣。

  时代感见,1962年中国围棋团首次访日,18岁的陈祖德惊讶于日本棋手吸烟几口就熄,认为日本富裕易浪费。而中国当时“南刘北过”的过惕生老先生则是吸起烟来一根接一根从不停歇,没有烟头。日方烟缸中插满烟杆,中方烟缸中全是烟灰。

  双方各有惊讶以为对方怪异。

  趣事第五场中国围棋代表团与日本关西棋手对决,长考派棋手桥本昌二九段,虽然不到三十岁已然日本第一流棋手。平常憨笑可亲,唯有棋局起始愁容满面,无论输、赢、优势、还是劣势,脸上就是愁,间或伴随“悲鸣”(原文)、摇头、叹气,即使赢定了也是如此。而且长考派少有不数秒终局,甚至第一着就开始长考,让人匪夷所思,但是一旦下快棋则是横扫无敌手数次获得日本快棋冠军。妙就妙在棋局终了,桥本昌二就又回复可爱的笑容。

  若非传记,其中各色人物鲜活如武侠动漫,总之有趣,不下任何一部小传奇。

  疑问在陈祖德癌症当时,如何写得这些文字的。难得。

  《超越自我》读后感(四):家国命运,人的命运

  顾水如只收过两个学生,一是吴清源,一是陈祖德。顾水如在吴清源9岁时下让5子局,吴清源输了。而他在陈祖德7岁时与他下让7子局,时隔30年之后再次收下了这个徒弟。在陈祖德9岁时已经可以在让5子局上战胜师傅,被称为吴清源第二。可见陈祖德资质极好,不下于吴清源。

  可一人东渡扶桑,而另一人则在动乱中勉力维持。虽然陈祖德也是50-60年代中国棋届的顶梁柱,后来的中国棋届也极受他荫庇,并创立了风行至今的“中国流”,可是于棋艺上终究还是难以超越吴清源。

  且不说吴清源了,如果没有那是十年动乱,可以确定陈完全不逊于日本的任何一个超一流棋手,而与他同时代的“七个小兄弟”如果得到充分训练,起码也不至于差日本的八九段高手太多。这样绝不至于被一个五段女将全胜,也不至于到了80年代才在擂台赛上找回场子。

  至此不由感叹人的命运与家国命运如何息息相关,而个人的选择亦决定个人成就的高低。可是看到人有才能却不能尽其才,实在让人心痛。

  所幸如今的围棋界不说中国独大,至少也是中韩对决的形式。当年强大得让棋手们有心理阴影的日本高手,如今我们随便拖出一个90后的小棋手也可以秒杀他们了,而幸运的是陈老也看到了这一天。最后,对比起聂卫平的《我的围棋之路》,人之高下立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超越自我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