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514/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653天
01
前几天,我看了之前蒋雯丽出演的一期《圆桌派》。
席间,他们一起围桌讨论“怀旧”这个话题,并晒出嘉宾们年轻时的照片。
50岁蒋雯丽,也因此回顾起青葱岁月时的自己,并感慨道:
“我真正觉得我自己快乐的时候,是在三十岁以后。
我在十几岁到三十岁之前,就是二十多岁、十几岁的时候,我就都能感觉到两个自己在打架。”
她描述为,就像是自己身体里的两个自己,一个觉得人应该是这样的,另一个又觉得是那样。是非对错也很矛盾,身体里的两个自己,总是报以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态度。
她说,那时候的自己就一直在思考:
“我自己就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为什么活着。”
她觉得那个时期是青春的,但又充满了未知,想要了解世界,又想要了解自己,充满了困惑:
“所有人都觉得青春是灿烂、美好的,但是我觉得外面是美好的,那么如花似玉、满脸的胶原蛋白,但是内心里其实是困惑的。”
而之所以会困惑的原因,蒋雯丽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你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在三十岁之前,你要解决人生太多的问题。
你的工作、你的婚姻,你的所有东西,这些东西全部要在这个阶段把它解决。”
蒋雯丽说那时候的自己觉得,如果到30岁还不出嫁,就会是个老姑娘了;
三十而立,如果到三十来岁还没“立”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在事业上没有什么可能性了。
或许,二三十岁就是困惑又忙碌的年纪。今天这样想,明天那样想,感觉左右手互搏,两个都是自己,一直在打架。
外在的压力与内心的迷茫,促使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们懵懂而焦虑。
02
蒋雯丽的话,让我想起电影《少年时代》即将结尾时的一幕。
儿子梅森终于高中毕业,准备前往外地就读大学,他扔掉了自己以前拍的照片。
他人看来一向自律坚强的母亲奥利维亚,突然一个人坐在那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她一边哭泣,一边说道:“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可我不明白为何你离开家还能如此高兴。
你知道我此刻的感觉吗?我的人生很快将要离去。
我一生中的里程碑事件包括:结婚、生子、离婚、以为你患上读写困难症、教你骑车、又离婚、拿下硕士学位、找到想要的工作、送姐姐读大学,现在送你读大学。
你知道下一个里程碑是什么吗?是我的葬礼。”
梅森问他母亲,怎么就把人生快进了四十年?
他的母亲说,我之前以为会有更多事的。
结婚生子、育儿工作,梅森的母亲努力过好了一个人大部分的重要人生阶段。
儿子终于长大成人,不再需要她的时候,她一下子不知所措,想不到未来的人生还有什么重要的阶段,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葬礼。
可是,正如梅森所言,她的人生明明还有四十年。
这难免会让人觉得无奈。
人生明明那么长,但是许多重要的事情,却偏偏要硬挤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让我们解决。
就像《少年时代》的结尾里的一幕。
梅森和刚认识的朋友去远足,落日余晖下,他们说:
“你知道人人都会说把握此刻吧?”
“不知道,我想的恰恰相反。我感觉是此刻在把握我们。”
是啊,总是有人会教诲你,每个人都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比起我们主动去把握,更像是“此刻”督促着我们去做。
在这个世界面前,我们终究还是太渺小了。
03
人生还算漫长,无论是30岁还是60岁达成你的目标,不管是什么时候,其实对自己来说都算是成。
归根结底,一切选择与行动,都是要有所准备的。毫无准备就催促着自己给人生集邮,不焦虑才怪。
2条建议,送给二三十岁有些焦虑与迷茫的我们:
①辩证对待社会时钟,构建自己的时钟。
就像“三十而立”这个词,我们的社会中有潜在的人生时间表,有人归纳为:
22岁前,主要是在学校接受教育;
20-30岁,到处投简历,疯狂工作,也被父母催婚;
30-40岁的时候,成为了房奴、车奴、孩子奴;
40-50岁,为了孩子操心,继续努力工作;
50-60岁,有了自己的时间,要退休了,又开始焦虑了;
60-70岁,忙着给子女带娃;
70-80岁,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了,却已经没有时间了。
人们一旦赶不上这个时钟,就会觉得自己落后别人了。
这种隐形的框架,不知不觉在框着绝大部分的人们。
但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如果整个社会整齐划一,既不幸福,也会因为失去多样性,而让人类社会失去反脆弱能力。
因此社会时钟只是参考标准,不是绝对标准,完全可以打破。
我们要学会构建自己的时钟,活出自己想过的人生。不被外界带节奏,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构建自身生命节奏。
正如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社会时钟所言:
“无论是否遵循社会时钟,关键是要经过内心审视,形成定见,而不是随波逐流,不加思考地接受。否则,人到中年、晚年再遗憾、后悔,甚至产生严重心理冲突,就得不偿失。
如果你在遵循和打破两者之间犹豫,也不必焦虑,因为我们每个阶段目标,都可以动态调整。持续思考、刻意实验,我们就会越来越清晰,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答案。”
②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就像那位因为子女离去,顿时觉得不知所措的母亲一样,人生的焦虑、迷茫也来自对未来生活没有了展望。
可是,人生还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只要对这个世界还感兴趣,对这个世界还有好奇心,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生的活力。
正如李开复所说:
“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
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
这就是加入《终身成长词典》的意义。
《终身成长词典》,每天发布1个概念,截至今日已经更新至1514个词条。
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框架,令成长加速。
你是否用过黄金圈法则、生涯三叶草、篮球架原理、SMART原则实现目标管理?
你是否陷入过鸟笼逻辑、蔡戈尼效应、伯克森悖论、寻斧效应的思维陷阱?
你是否用过麦肯锡方法、分阶思维、清单思维、WOOP思考法指导自己深度思考?
你是否知道费曼技巧、康奈尔笔记法、多巴胺工作法、西蒙学习法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
长按识别上方,购买课程
在《终身成长词典》里,你会找到答案。
如果你觉得工作太忙,没时间去仔细读完一本书;
如果你对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构建知识体系有着强烈的愿望;
如果你想要提升见识、视野、格局,与人聊天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可以识别下方,订购《终身成长词典》。
▲
长按识别上方,购买课程
1514+词条概念,涵盖各个通识学科
5大知识模块,加速构建出知识体系
一问一答结合案例,步骤清晰现学现用
随查随用,评论区还有小伙伴互助思考
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学习一个词条,用最低的成本,优于过去的自己。
已有6000+的读友,订购了《终身成长词典》,和精读君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加入我们吧。
每天精读一个概念,持续精进更好的自己。
↓免费试读《终身成长词典》前30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