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1-17 00:19: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精选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是一本由(法)梅里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5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精选点评:

  ●《炼狱里的灵魂》全面反应了我所知的男性的一切弱点。。。。

  ●梅里美笔下的女人是最美的。

  ●精彩!“干净利落”,“不事雕琢”,气氛,情怀,神秘,苍凉!简直浓缩了后世美国两座文学峭壁之大成

  ●卡门和高龙巴比较好看,唐璜那篇也可以,其他没有兴趣看完。惭愧!

  ●梅里美的故事很诡异,却也吸引人,他很会讲故事。

  ●年少时促狭,有次上学时有个巍峨的胖子进门,对同桌说此时此君应了一部很好看的外国小说。同桌问是什么,我说,“卡门”。但Carmen不一定就会被翻译成卡门,嘉尔曼、卡尔曼的都有。不过还是最喜欢卡门。

  ●熊人洛奇

  ●费德里哥42-51

  ●喜欢,伊尔的美神印象太深了

  ●什么时候买的……好像是高中时候的事情了。第一篇《马铁奥大义灭亲》很有名。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一):除了5篇短篇,其他的没什么价值

  这五篇是:西班牙来信,奥班神甫,决斗,一场战役,龙地诺的故事。其他的在北京燕山出版社版本里有更好的翻译,只要看“阴差阳错”和“错中错”同一篇的翻译差别就知道了。更应该是讽刺和悲剧性的,而不是浪漫的。

  140字:梅里美不写浪漫主义,全部都是现实主义。全部是残酷,揭露,而且不见作者的影子。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二):吉普赛:“从秦特或阴特来的黑人”

  1.你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是一个奇怪的、在这颗星球上称得是上独一无二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家、家乡、祖国的概念,常年流浪,赶着吱吱嘎嘎的大篷车队,越过千山万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天性豪放不羁,热情勇敢而又狡黠;对拐骗说谎偷盗甚至杀人越货之类的行为少有廉耻感,但在夫妻家人及同族人之间却乐于互助,社团结合非常紧密;习惯于餐风露宿的浪游生活,却又谨守婚姻家庭的约束;女人们看相算命、卖艺求乞、贩卖来路正当或不正当的药品,男人以作马贩兽医、剪骡毛补锅等为生……没有专属自己的宗教(常以居住国的宗教为宗教),也不大用本民族语言(操当地语言甚至比使用自己的语言更流利),因为没有文字,缺乏相应的历史记载,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三):发现梅里美

  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快速看了介绍,就毫不犹豫借过来看了。在此之前,实在孤陋寡闻,竟然对这样一位出色的小说家毫不知情,连名字也没听说过。在法国众多文豪当中,竟然第一次耳闻梅里美,惭愧啊。

  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说确实毫无累赘拖沓之感,完全是精炼的文笔,省去了许多心理描写,而能够把整个故事叙述很清楚很精彩,完全不会因为缺少某一种类型的独白而感到有什么不合理之处。所叙述的故事,行云流水,相关介绍恰到好处,不画蛇添足,也不故意堆砌词藻,凭借对叙述能力的把握、对故事清洁的掌控而出彩终场。

  据我看来,这本书应该是梅里美的精华和代表,可以看出,梅里美述叙故事多以悲剧(或者负面)的结尾。有一种可能是,作者就是喜欢这样的故事,所以无论是虚构还是写实,都往这方面靠。在生活中,他可能更对一些离奇的故事、结果令人惋惜的故事更感兴趣,因而作品中也就更多的是这种元素了。

  比如,“马铁奥大义灭亲”,结尾便是主角亲手结束自己儿子的生命(话说到这里,我想起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铁胆山庄也发生了这样的故事,不知道金庸是否看过梅里美的这篇小说?);“塔曼戈喋血贩奴船”,描述了一群反抗奴隶主成功后无法驾船回到老家而全军覆没的故事;“古瓶恨”男主角在爱情的幸福中,却因为自己错误的理解了一些东西而与人决斗,结果也是死亡;“阴差阳错”的沙维尼夫人因为莫名其妙的呼吸乱想而英年早逝;“伊尔的美神”,本来是本着男女主角结婚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去,结果却同样是死亡;“风尘血泪”也不例外;“熊人洛奇”呢,更是凭借谢苗特伯爵失踪、伯爵夫人死亡而令人惋惜;再说补篇里的“决斗”,则完全显示出冲动是魔鬼这一理念了。从这么多故事来看,生命的终结(当然是意外的、提前的终结而不是寿终正寝)成为梅里美多数小说的最终结果。

  说了这么多,难道梅里美就不能写一些其他好一点结局的小说吗?当然有啊。比如“蓝色房间”,就用的是一种幽默式的喜剧方式;“奥班神甫”也不是悲剧;最重要的那个,当然是“吕克莱斯夫人街”,是难得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而且整个叙述过程诙谐幽默,就在大家都以为要悲剧了的时候,却突现曙光,按照读者意图结束了这个故事;“琼玛”则又是另一种风格,难得的借助梦境来描述一个离奇的故事,主人公在梦境中经历了离奇的劫后余生加上各种稀奇古怪;“卡尔曼”则是一个像是描述一个民族风格和风俗的故事,故事情节仅仅是作者借以表述的手段;“西班牙来信”,够精彩,描写过程毫无混乱的感觉,层次分明,能够把西班牙斗牛等等描写的如此逼真,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可以认为梅里美真是个中高手啊。

  就凭借本书中的几篇小说,我想梅里美足以闻名全球,跻身于文学家的阵列了。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四):伐性之斧

  作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法国文学有着闪耀的光芒,而其中,最让我欣赏的一位,就是梅里美。很难把他的作品划归到某一类中去: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但他的作品犹如最醇美绰约的烧酒咖啡或者一匹最为耐用的丝绸,从不稀罕彰显自身的某些优点希图取得谁的钟爱,他的风格正如成名作《卡尔曼》中称颂的波西米亚姑娘,杀人越货、无法无天、自由自在、四海为家、自由最高。原谅我已经记不清是哪位作家以哥萨克民族为主题所写的长篇小说,优秀的青年军官爱上了美丽的哥萨克少女,却又因为竞争对手比自己更有可能达成愿望而放弃,但强烈的爱慕与嫉恨之火使得他出手杀死了情敌,最终受到了整个民族的遗弃,天真善良的自然之子无法明白什么会使一个人杀死另一个人。何塞毫无疑问的恋慕着卡尔曼,却始终不能因为卡尔曼改变那种宿命中的向往安逸的的田园生活,尽管他因着爱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升迁而走上了强盗的道路,并试图让自己能对这样四海为家手中有枪就不怕的日子产生兴趣,让自己以为自己真的需要,但他的心骗不了他,他数次改被捕却数次逃脱,终于在杀死自己挚爱的姑娘后动摇了活下去的信念,正如前言中所述:何塞表面是铮铮硬汉,其实内心软弱,卡尔曼外貌娇媚而内心坚强,相形之下,更显出了卡尔曼对理想的忠贞,当她不再爱何塞时,就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铸就了世界人民心中波西米亚姑娘的形象,雨果花了百万字,而梅里美只用了一个中篇,且比前者更为长久坚固不可动摇。

  世界文学史中的绝大多数作家不论高产与否的成就都可以用自己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就分析个明白,不论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不论故事仅记叙瞬间还是绵延长达几个世纪甚至于包囊人类发展史之久达到毁灭与永恒的程度,但独一无二的梅里美,他笔下的每一部作品,无论篇幅长短都几可睥睨那些长久蹲踞在圣坛之上的伟大作品的地位。甚至于每一部作品里给读者留下鲜活的印象绝不只于一二主角。《高龙芭》中年轻美丽看似野蛮实则刚毅果敢的高龙芭,仿佛忘却古老民族传统的奥索,娴雅美丽的莉迪亚小姐和他对美酒侠义无比有兴趣的父亲,乃至于高龙芭一家的死对头中最后那个两个儿子都被一枪毙命的吉尔福奇奥,尽管在这个故事的发展中他几乎只是在解释两家仇恨中被介绍了一下卑鄙小人的个性,却在后文中当奥索与莉迪亚小姐结为伉俪,高龙芭陪着哥哥的老丈人去逛农庄时禁用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风烛残年的可怜巴巴有招人恨的枯干小老头。还有《马铁奥大义灭亲》中侠义之风的马铁奥,鬼精的福图纳多,凶狠狡狯的加姆巴,甚至于只是打酱油走个过场的马铁奥的妻子的形象勾勒之丰满生动都毫不亚于那被出卖的绿林好汉吉图阿内。正如梅里美的好友司汤达之言“干净利落”,“不事雕琢”却切中肯綮,令人想忘怀都难。前面已经说过,梅里美的文章绝无冗言赘语和任何只要热爱法国文学似乎就不得不容忍的令人厌烦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分析,宛如少女丽质天成,不假粉饰已勾魂摄魄。略有神秘主义倾向的《查理十一的幻觉》,写实主义的《勇克棱堡》,微带调侃与不着痕迹的人性批判的《阴差阳错》那令人抚案叫绝的结尾——这两颗彼此并不了解的心也许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吧,更有成名之作《卡尔曼》,前记便令人莞尔又陷入沉思——女人诚然命苦,然亦有欢乐之时,一为床底之间,二位死亡之际。同为侯爵夫人,有《古瓶恨》中圣克莱尔的情妇因情人为了自己而决斗致死而怏怏不乐也离开人世的库尔西夫人;《风尘血泪》中美貌孀居看似皈依上帝宣扬真善美实则头脑空空后来委身于浪荡子和居委会老大妈式任何知识道理都是从他人口中借来的比埃纳夫人,《吕克莱斯夫人街》里“美丽又淫荡”的阿尔多勃兰迪夫人……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五):在魔术中旋转---读《梅里美中短篇小说》

  有时和一个作家的机缘是需要碰的,在大学时曾经听最爱的老师说过梅里美,那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好好的读读他的作品。而如今却在一个巧合中甚至可以说是匆忙的一瞥中看到图书馆里进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子,欣喜若狂。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 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大师,剧作家,历史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的作品,作品中闪耀的是浪漫主义的光辉,而他本人也善于用异域的环境,创作个性强悍,品质善良并且执着追求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次读他的作品,在感叹之余,更多的是对他的创作技巧十分钦佩。这种在不露声色中的设计真正让人找到了阅读的期待和乐趣。就像一个魔术师在操纵读者的神经。但我却甘愿沉溺其中。 这次阅读当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卡门》、《马铁奥·法尔哥尼》、《伊尔的美神》、《蓝色房间》。

  A、构思的巧妙,想象丰富,情节节凑。 《卡门》中的娓娓道来,让每个阅读的人都如同在高级雪茄烟气缭绕中慢慢的走近这个故事,走近每个人物。卡门和那个作者幻化来的听者是我最为喜欢的形象。故事的设计很巧妙,这凸显了作者的构思技巧。作者像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引路者,让人没有任何怀疑的跟着他走,然后碰到故事中的人物,一个个登场,然后埋下极其吊人胃口的伏笔,然后在作品靠后的位置将这所有的谜底一一解开,我可以看到那个妖艳的卡门,还有那个狡诈的卡门,还有那个决绝冷静的卡门,还有那个执着追求自由的卡门。一曲终了,我没有任何的意识,完全还在作品中,完全还沉浸在其中,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 《伊尔的美神》是梅里美奇特想象下的杰作,这个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具有魔法的梅里美,具有神力的梅里美,具有内在力量与精神的梅里美。想象让人沉醉,并且是一种较之美丽而言是残酷的想象让人佩服。 作品充满了超自然的神秘氛围,“我”仍然是个访客和看客。在故事主人公的庄园里,一座从地下挖出地维纳斯雕像,竟然复活并夺去了一个新郎的生命。庄园的男主人无心中将自己的结婚戒指戴在了这个雕像上,而后就取不下来了,结果在结婚的当晚,她的妻子目睹他被那尊复活的雕像活活箍死。 故事到此噶然而止,但却回味无穷。这样的情节让我突然间就想到了电影《骷髅新娘》的情节还有许多鬼故事当中的情节,也许这样的情节不是新鲜的,但作者一步紧跟一步的的叙述,从来都不拖泥带水,而且将那超自然的气氛渲染的十分到位,雕像的模样与神情都使作品笼罩上了一种神秘的气息,就凭借这些就足够对作品赞不绝口。 《蓝色房间》颇似一篇充满悬念、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直到最后一刻才真相大白,梅里美的叙述技巧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地步。紧绷的心情直到最后那一刻的才得以放松,并且突然想要大笑,却笑不出来,然后就只有微笑的摇摇头,再看一遍。 想起了《雷雨》,故事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发生剧烈的变化,让人措手不及,这样的感受在梅里美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并且都转换的精巧到毫无痕迹。 常常觉得小说有时是文学作品中最需要技巧的一种,而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则更是这样。

  、人物性格鲜明到决绝。 《马铁奥·法尔哥尼》是一部这样的作品。讲述的侠肝义胆、靠枪法出名的马铁奥·法尔哥尼仅十岁的儿子,因经不起一只价值在10埃居以上的银质挂表的强烈诱惑,而出卖了先前已接受了其5法郎银币,承诺掩护其躲避巡逻队追捕的逃犯。由此成为马铁奥家族中第一个有背信弃义行为的人,最终被其父亲一枪击毙的骇人事件。 这个故事在最开始听到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作者用着几乎到冰点的叙述口气站在这个大故事的背后静静的叙述。没有惊骇的场面与激烈的对话,一切都进行到残酷的地步。 但这样的叙述也成就了马铁奥的鲜明性格,为了自己做人的原则而做出杀儿取义的做法,在许多人看来都是无法理解的,但这样的个性与做法也让人从中明白了一个人有时需要点精神力量。这种信仰是需要坚持的,哪怕需要舍弃的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而这样鲜明的人物性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卡门一样,为了自由可以被杀却不可以再去爱你。

  梅里美,他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与精妙的笔法,让许多人都为之振奋,也成就了他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中不可磨灭的地位。 有这样和大家面对面的机会,机缘如此奇妙。我甘愿在这样的魔术中旋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