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全八册)》是一本由(宋)黎靖德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5.00,页数:206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朱子语类(全八册)》精选点评:
●找资料只翻过用的部分,有空借本细读
●朱子讲课如在眼前。
●《读书法》上下。
●借过中间两三册,读书法,为学,穷理尽性
●卷九十 祭礼
●工具书么
●论读书治学部分至今仍很有价值。口语话的表述让人似乎感觉朱老先生就在眼前。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无形无影是此理,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万物中各有太极。有情有状是此气(器)。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理未尝离乎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气动谓之阳,气静谓之阴。论本原,即有理然后有气;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以具。 亘古亘今,只有一理。 灵处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 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废。涵养须用敬。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寻那形而上之道。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人心与道心为一,恰似无了那人心相似。 朱熹是理性主义者,联想到柏拉图的“理念”、李耳的“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跟着老师,读了大学和中庸相关的。
●年轻的时候通读过,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朱子语类(全八册)》读后感(一):很贵。。。印刷很差
内容我就不做评价了,朱子再生教人也不过如此,为学之人不可不读。
版本流通的就这一个啦,是没得选的。也就是中华书局独家的敛财。
关于这套“书”:纸质—很差 印刷—差 排版—理学丛书老版没改,也习惯了
平均下来30多块一本。。。
《朱子语类(全八册)》读后感(二):非常棒
受益匪浅,个人认为是很好的先秦文化入门正宗教程!以理解气,虽然不是我等可以评论的,但从本源根上阐释诗书礼乐易论语大学中庸等,实际上展示了一种入手先秦文化的方法,比如开篇的讲天地五行鬼神等等就有打通七经八脉之感。总之破疑不少很有收获!全书编得也很用心,朱子循循引导,十分推荐给大家!
《朱子语类(全八册)》读后感(三):随评
大半年了,还没看完,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春节之后应该差不多了吧。真是……。 终于看完了,断断续续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前面的点校质量还挺不错,后面有一些错字,没有校出来,而且断句有一些问题。另外,在内容方面,因为是弟子对朱子言谈的记录,由于各人学养不同,传抄或误,所以有一些前后不一的地方,也需读者详察。钱宾四说,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很有道理,这套书里面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涵盖了朱子以前学术思想流变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研究相关方向的学生的必读书。
《朱子语类(全八册)》读后感(四):济事若浑身都在闹场中,如何读得书
人若于日间闲言语省得一两句,闲人客省见得一两人也,济事若浑身都在闹场中,如何读得书?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黎靖德《朱子语类·郭德元告行》卷一百一十六
(静坐)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朱子语类》卷九)
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子语类》卷十二)
昔陈烈先生若无记性。一学日读孟子问之道。无他,求放其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后去读书,遂一览无遗。———《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朱子语类(全八册)》读后感(五):我和语类
对于理学的书,我原像只读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人一样缺乏同情的了解。至少像我一样平庸的人,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大都不会亲自读到理学的原典了。一般的常识是很会导人入于歧途的,比如历史教科书上对朱子一句简单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描述,就很能使人对所谓理学家,产生莫大的厌恶和成见。事实上,如果不是浸淫于朱子之书,从他的思想体系中理解这句话,鲜有不理解偏的。朱子是一位卓越的经师,也是一位温蔼如春风的长者。语类中记录的他与学生的答问,就可见其一斑。如语类卷十三有一则云:“某此间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问难处同商量而已。”此句实获我心,这样的教育理念,既在今天也可称得上开明而有人情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