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私塾》是一本由张明楷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6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刑法的私塾》精选点评:
●怎么说呢,我以为学刑法前看有启蒙的作用,最后还是看了论犯罪与刑罚。看完红皮刑法后再看这本书,我觉得我真应该学刑法前看,这种对话形式有点不适应。
●一切皆有法,一切皆有度✨一刷。
●不太适合我,但可以从言语间窥见学识的力量
●早就想读了,我是一个刑法渣渣
●配合着看~
●真的很好玩哈
●低阶,非普及读物
●大帝的老师水平果然高
●这本书必然不是给入门者准备的,否则那些固有的概念与名词都会让读者绕晕了;整本书所构建起来的刑罚领域的各方面讨论是让人多有所获的,只是在书中,讨论的案例具体而局限,恐怕不能从这样单一的案例中来得出一般化的结论,若是在推广中能有所限制,那就更好了。
●其实这是一本质量很高的真题集
《刑法的私塾》读后感(一):对比了周光权的刑法公开课
我可能更喜欢周老师的风格。
读这本书总会有一种,不通透的感觉,虽然法学研究无所谓正确答案或者标准答案,但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乱糟糟的。
另外作为四要件培养出来的法学生,三要件还有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这些词,理解起来费劲,对总论的不深刻不透彻理解也导致了,读这本书十分痛苦。
买了张老师的太皇太后,希望看完教材之后,再一次拜读一下这本书。
《刑法的私塾》读后感(二):关于挪用公款罪的一个问题
在挪用公款主客观问题上,张老师的看法是,归个人使用,进行盈利活动和非法活动首先看客观使用情况,没有客观使用再看主观,如
1)本来打算赌博后来改变主意用来开公司了,属于盈利活动;
2)放在家里没动,属于用于其他活动;
3)放在家里没动,有证据证明准备赌博而因某种原因没去赌博,也属于非法活动。
《刑法的私塾》读后感(三):刑法
司考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刑法不难,可越学越迷惑。就连考完公布的主观题答案也是问题连连。
翻开本书,前两堂就把我震住了。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都是啥,也不知是全忘记了还是只学过内容不了解名词抑或根本没学过。
第一堂算是看明白了,而第二堂却还不清楚。没有兴趣去深究丰富的理论,读本书的目的是继续对刑法有个大概的了解。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最实质的争论是:违反了规则但是保护了法益的行为,是不是犯罪?义务论?行为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不懂不懂不懂。
不禁想到一些在互联网上轰动的案件,不可让民意裹挟司法公正。
任何一个细微的犯罪事实的改变,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论。运用刑法分析变化多端的情况,这就是刑法难的原因吧。
《刑法的私塾》读后感(四):《刑法的私塾》短评以及重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