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国》是一本由勒尼·格鲁塞著作,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页数:7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原帝国》精选点评:
●要看还是看青海人民社这版。地图一口袋,能印得这么漂亮的,近来中国至少此岸很少见了。何况魏英邦先生的译文也比蓝琪那个强出至少一等。
●相当好
●魏英邦真的比商务的翻译的好吗?我看魏翻译的太不顺畅了
●匈奴是什么民族?它们到哪里去了?和唐太宗争战的颉利可汗率领的突厥人,他们是怎样崛起的。伟大的成吉思汗是如何掳掠了亚欧大陆……我们知道的历史往往得固定的农业文明相关,那流动的帐蓬,风驰电掣的骑兵的草原民族,让历史永远铭记住
●看读者一窝蜂地吹捧商务版,就可见广大群众的阅读层次。
●在学术著作里边算好读的了吧。翻译尚可。一大半篇幅是写作者最爱的蒙古(然而我对之前的游牧民族更感兴趣)。作者喜爱研究蒙古大汗是否偏爱基督教不知有什么意义,反正没有蒙古大汗正式洗礼的吧。许多地方也是很主观的,比如帖木儿给洪武大明造成极大威胁逗我?其他评论里说的地图本书是一张没有的。
●还不错!译者是格鲁塞的学生。
●补一个 98还是99年玉带桥下燎原书店买的,那时候比电话亭大不了多少的小书店还很多。有两年不管参展出差还是旅游走哪都揣着这书翻来覆去看,纸张本来就黄,翻成盐菜了最后。魏先生有点拗口的句法别有一种力量,配得上格鲁塞“文学上的成就”。
●震撼
《草原帝国》读后感(一):关于青海版
青海版的这个《草原帝国》出版时间在九十年代初,是最早出版的译本,其作者本来是商务印书馆最早约定的译者,后来因为不合解约了,对于翻译的质量,我对比了一些段落,感觉没太大差别,谈不上谁特别优劣,但此书的地图部分是分开装在一个独立的小纸袋里的,买二手书的时候一般都不附带地图,很是遗憾
《草原帝国》读后感(二):青海出版社这个版本我真是无力吐槽了
看了这个版本我只能说翻译同学的中文有小学生水平吗,前言里面还号称在法国待了n多年,我在想是不是把中文忘记了?
各种奇怪的用词,各种长句子套长句子,真是奇葩翻译!
这样的翻译严重影响阅读,让我不能理解句意!
什么是大山的褶皱?什么是文明的小道?什么的远东定居人民?咱们可以写中国话吗? 译者大叔我看出来了,你法语学的是不错,可是不会法译中这项技能啊!
前言最后还说自己的翻译水平不能达到信达雅的水平,我想说信达雅不强求,最起码翻译出通顺的普通人能理解的中文句子就好了。可惜这都没有!
真心不推荐读这个版本。
《草原帝国》读后感(三):草原帝国,很好的大历史书。
《草原帝国》一书,其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波兰以东的东欧诸国,即东欧草原、俄罗斯草原、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还有草原近邻的许多高原山地。西起多瑙河,东达贝加尔湖,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的范围,可以窥见格鲁塞这部著作影响的一个侧面。
本书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作者对草原各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复杂、政治纷乱、朝代更迭和关系错综的历史,加工钻研,清理精到,牵出一条中亚史的线索和脉络,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开创格局,格鲁塞是启蒙者,是开路人。
《草原帝国》读后感(四):我的大历史观——北方游牧部落的三场硬着陆『欧洲罗马基督 中东阿拉伯伊斯兰 东亚华夏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