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12 00:18: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存在与时间》是一本由[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5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与时间》精选点评:

  ●没怎么明白不好评价。现今的水平还是不足理解吧。

  ●21世纪的哲学家全部是二流的,或许连二流都算不上。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文盲,有些句子狗屁不通

  ●用一种文学隐喻般的循环论证消解了一个非常晦涩的哲学命题。他和黑格尔都挺神棍的,虽然是在两种相对立的意义上。

  ●时间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作为具体的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验证无限时间的存在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我们节省的不是时间也是自己的生命,时间是无意义的,而生命就是要在这种无意义中,创造出有意义,赋予这种无意义于意义,打断无限为无数个有限。

  ●我不知道第二次的阅读能比第一次进步多少。这是个严酷的考验。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存在即时间”。我理解为人活着就是短暂地活在生与死之间。这个时间有限,我们死时它就结束。若想理解本真的人生,应该朝着死亡谋划我们的生活,即向死而生。在有限中创造最大的意义。

  ●这书大二看的。如果对现象学没有一定了解,也许会直接读成伦理学或心灵鸡汤。虽然这书可以开出某种伦理学,但它本身并不是伦理学。另,中译本虽然不错,但海德格尔本身是方言哲学,里面玩了很多德语的文字游戏(考虑到这个要素本身就是海氏学理的一部分,其实无可厚非),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还是要参考德文。这书,现在觉得,很有尼采影子,又发挥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东西,算是很有才。

  ●马一记好了。

  ●从中国文化的存在和时间观看,两星。顺便送老海一个禅宗的故事:何故舍吾儒之道而参禅? 答曰:譬之于手,释氏是把锄头,儒者是把斧头。所把虽不同,然却皆是这手。我而今只要就他明此手。 存在与时间对谁有意义,对人。 存在和时间本身有意义吗? 没有。 意义是人赋予的。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一):好书

  这却是是一本哲学好书,凡是想深入学习哲学的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

  当然这本书也是比较难读的书之一,但只要深入进去就可以读出味道。

  初读时可以参考陈嘉应老师写的解读本,这样更容易迅速进入状态。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二):作为哲学系学生通读的第一本文本

  哲学文本中最吸引我的,同时也是对我产生影响,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为我代言。对“此在”,“现成上手”,“在手”状态的分析,海德格尔为我在世界中存在描绘了一个充满冒险和诱惑的轮廓,感谢福柯后来纠正了我对哲学的终结的认识。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三):随便写写

  《存在与时间》是我看海德格尔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林中路》,这两本是他的代表作,也是理解存在主义的入门,海德格尔的理论并不晦涩,但是想深刻理解以及形成自己的观点还需经历时间的洗礼,单凭看书,难以参悟,我在活着,我在理解。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四):根本的问题海德格尔是绕过了

  这几个根本问题是:一个事物可能认识自身吗?如果可以他是怎么认识的?所谓的“我”(至少是常态下的)是什么?人类认知是基于逻辑和概念的,那么这样的认识有局限吗?

  他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就开始搞那些名堂,最后的结果就会是一锅粥。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五):晦涩的海德格尔

  这本书是我一直看不下去的一本书,看了楼下那么多的赞誉评论,我想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我看不下去,也看不懂。

  也很可能是翻译的缘故,感觉这本书意译要好些。它在我的书架上存在很多年了,我一直读不下去,也许这就是存在与时间的意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