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儿爸说
大家好,我是钱儿爸。今天的文章是我写的,我也录了音。
姐生日之后,这两天最常跟我重复的话就是,爸爸,我已经五岁了,五岁了我就是大姐姐了,我就很棒了,我也能像哥哥那样上学了,我也能学很多知识了,老师也会给我布置很多作业了。。。
哥哥在旁边听得啼笑皆非,十分疑惑和不理解,以至于这两天小兄妹没少斗嘴,钱儿说真搞不明白濑濑怎么想的,竟然还有人盼着老师给布置很多作业的,她大概没尝过晚上写到十一点半,睡不了觉困得直点头,还有题不会做,让妈妈吼的直哆嗦的滋味。所以钱儿跟濑濑说等你真上了学,真写了作业,就不会这么想了。
每次听他这么说,姐都瞪大眼睛说她哥哥,哥哥你好好写你的作业,你看你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一点不认真,还磨磨蹭蹭,小心我告诉妈妈,揍你。等我能写作业的时候,我可不要像你这样,我一定写得特别整齐,每道题都对。你等着,我就快能写作业了。哥哥听得目瞪口呆,像看怪物似的看她妹妹。
我在旁边笑,但是也感慨,随着姐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的差别越来越清晰的凸显出来,所以在教育方式上和具体对待他们的态度上,我跟钱儿妈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真的,对不同的孩子,真的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式和心态不但不能复制,甚至得是颠覆性的,就像眼前我看濑子姐,这小丫头是多么有上进心,多么盼着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一下,多么盼着能快点儿撑起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她是属于那种什么都想尝试,且不服输,动力十足的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对所谓她还不明了的人生,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自从有了濑子姐,看他们兄妹俩的日常,便多了个参照系,让我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渴望生活平淡自然,风平浪静,一种希望生活充满挑战,波澜起伏。也让我跟钱儿妈有种切身的感受,就是真的有的孩子需要家长推着他,督促着他,时刻关注他,有很多事,你需要替他安排,就像我们家哥哥钱儿,而有的孩子,却需要由着他,你只需从旁看着他,给他做好后勤工作就可以,就像濑子姐。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她对自己有安排和也有时间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往往会让我们看到一些征兆,比如她会清晰的让我们感受到,在某个时间段,她对某一方面知识或者技能的迫切的渴望,从她跟我们说的话,还有行动中,都让我们得到提示,导致我们有时候跟自己着急,觉得不赶紧给她安排会耽误了她,就应当全力给她创造条件,比如该上什么课,该学什么技能,而且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纠结,就是看到了她切实的需求,然后跟上她的需求。
这个过程的结果,也让我们觉得很值得,因为看她像个海绵似的,狂吸那些她需要的,进展很快。反而是如果我们对她想要像对哥哥那样,给她按照我们的想法或者时间表,安排什么课程时,往往发现她很抵触,她不接受你的安排,不接受她不了解或者她不认为应当接受的安排,所以根本不投入,也不配合,除非她自己感觉有需要,或者想清楚为什么。
别看她才刚刚五岁,但这样的主见和执念是哥哥从小长到现在,从没有过的,话说有了几次这样的经验教训之后,我跟钱儿妈果断改变了做法,就是我说的,由着她,不是放纵她,而是不过多的替她安排和干涉她,甚至没有过分的关注和观察她,就是让她按自己的节奏来,她自己会根据她看到的听到的,和周围的情况,筛选出她需要的和迫切渴求的,比如弹琴就是个例子,最近这段时间,她一有空就坐在钢琴前,自己琢磨着弹,不是瞎弹,而是找音阶,记琴键,好歹也要把自己喜欢的几首歌弹出个大概,我看她经常坐在钢琴前皱着眉头叹气,而且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一遍遍地弹,我问她,你是很想学钢琴吗?她点头,我说那我给你找个老师教教你行吗,她摇头,继续弹她的。
过两天我再问同样的问题,我说弹钢琴不容易,需要刻苦的学习和练习,你需要我给你找个老师吗?这次她点头了,但是说等她再练练,想让老师听听她自己弹的。我点头,不再干涉她,直到现在她还在自己弹,我感觉用不了多久,她会急着让我给她找老师了上课了。这就是她自己的时间表。别人强求不得,我们也没必要替她着急。
我想应当也有不少俩娃之家,跟我们有同样的感触吧,刚开始,我也觉得哥哥更让我们操心,妹妹这样的状态很省心,因为她很上进,但其实慢慢我也发现,钱儿和濑子姐这两种所谓的生活态度,没什么绝对的好与不好,像钱儿这样的孩子,没有很强的进取心和对生活的诉求,但是适应性更强,随遇而安的性格也更容易有好运气相伴,经常会有些自己的小聪明,也许有一天他真的认识到拼搏的重要性,能奋起,兴许后劲儿会更足。
像濑子姐这样的孩子,有主见,要强,很小就知道用功,学东西的投入度很高,但是也容易受挫,换句话说,适应性就差很多,如果不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她很难融入和接受,对事情虽然很执着,但未必聪明,有时候也会钻牛角尖,虽然在父母看来,确实要省心,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遭遇的坎坷和挑战也未必少。
换句话说,两种性格将来一个要过自己内心这一关,一个要过外在考验这一关,人生绝没有容易一说,所以性格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一说,只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永远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轻易做动作,就像由着他和管着他,对不同的孩子,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该管着的就不能由着,该由着的,就要能放手,这个分寸,才是真正考验我们做父母的,您说呢。。。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
我的新书
更多新书
点个“在看”,日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