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五經》是一本由摩西著作,牛津出版社出版的精裝图书,本书定价:HK$ 108.00,页数:3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西五經》精选点评:
●太初,上帝创造天地。大地无形,一片混沌,黑暗笼罩深渊。上帝的灵,在大水之上盘旋。/起初神创始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行走于水面上。——明显旧译本更佳,如非港怂定不会认冯本更佳
●这港版果然给力,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确不是盖的
●可信是必要的,但可读是最重要的。冯象译经让人看到了《圣经》的文学性所在(之前的经文也许更可信,但基本不可读),这一点比去考究和索引各种细节更有意义。
●当初是那么有神秘感的东西。原来只是被形式吸引。
●朋友送了,十分好1
●买来两三年了,现在才开始看。
《摩西五經》读后感(一):初读,班门弄斧
前些日子辗转了许久终于拿到这本书
书非常漂亮,很大气的深蓝色硬面,丝毫不张扬,书页淡淡的黄色。印刷质量和字体大小是非常养眼,不愧顶着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名气。记得以前看过《阅微草堂笔记》里一段记载,大意说知识能在半夜放出荧光,很好奇这本冯象先生的书能否放出光芒来?
开卷阅读,非常吃力。通篇为繁体字,阅读难度较高。目前还是停留在一章
总觉得任何东西送人无妨,唯独书籍舍不得。每次买书都会在扉页上注明买书时间地点,没有姓名。别人愿意当财奴,我胸无大志,只愿意坐拥书城
博尔赫斯说:我总想象天堂如图书馆一般。他这样勾画了他对天堂的印象。说实话,我从没想过天堂是什么样子。但应该要有书,要有音乐与香。素手焚香,秉烛夜读
继续读书中,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更多惊喜
《摩西五經》读后感(二):神的严厉
他给埃及人下的十大灾难都残酷得无比之充满想象力,还有下青蛙啊。善良的人(神)想得出来么?于是犹太人就是在异族每个家庭头生子的鲜血中走向自由的么?难怪大家不待见他们啊。虽说是法老欺负人在先吧,但是复仇是宗教的主题么?
不久前还被纠正了一个长久错误的印象,我们常说的“以德报怨”实际是这样的: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摩西五經》读后感(三):在国际上众所景仰的先知摩西
摩西的故事主要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并且带领他们来到上帝赐给他们的迦南地附近。在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及申命记中记载,他带领在埃及过著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到达神所预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神借著摩西写下《十诫》给他的子民遵守,并建造会幕,教导他的子民敬拜他。
《圣经》中记载,由于移居到埃及的以犹太人人劳动勤奋,并且以擅长贸易著称,所以积攒了许多财富。这引起了执政者的不满。另外加之执政者对于以色列人的恐惧,所以法老下令杀死新出生的犹太男孩,摩西出生后其母亲为保其性命“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后来被来洗澡的埃及公主发现,带回了宫中。摩西长大后一次失手杀死了一名殴打犹太人的士兵,为了躲避法老的追杀,摩西来到了米甸并娶祭司的女儿西坡拉为妻,生有一子。摩西一日受到了神的感召,回到埃及,并带领居住在埃及的犹太人,离开那里返回故乡。在回乡的路上,摩西得到了神所颁布的《十诫》,即《摩西十诫》。
断断续续一个礼拜,我终于把《摩西五经》读完了一遍。只是浮光掠影,如果来写读后感,那太造次了。但把一些真实的体会记下来,总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
1.
对故事本身,我的印象是,《摩西五经》是1/3的神话故事加上2/3的法条。
反过来看《论语》和《老子》,神龙首尾都不见,讲的是一个“悟性”。道是什么?仁是什么?没有一个清楚明白的定义。孔子讲究因材施教,却让一般人感到疑惑: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孔子对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不是一般人,他采用的当然不是一般人的教法,取得的也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可问题是,太多的人只是一般人。我们缺乏教一般人掌握“悟性”的方法论,悟到了就悟到了,没悟到也就没辙了。按这条生产线,天才的数量也不会多,但可能是顶级天才。废物的产量会很大,而且很可能是特别能折腾的废物。由此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一般合格品的数量就相当有限了。往远了看,因为一般合格品的数量少,大环境也就越来越差,三几个天才是没有力气回天的。所以,我总疑心所见只是浮华,对大历史没什么乐观的期望,兴趣也只在历史的细部,看那小人物的真性情,能独善其身就很不错了。
2.
虽然人都是他造的,他也可以控制法老的意识,让法老不相信摩西捣鼓的神迹(这该是心灵控制了),但他不能阻碍人变坏——忘了他的好,去崇拜其他捏造的神。
. 旧社会生活没有那么糟,建国初期那些年,甚至是倒退——做奴隶的日子并非那么不好过,路上这四十年,人都死光了,过的什么日子;
要不然就都不信,要不然就都相信。如果信一个却不信另一个,那就得拿出点说得过去的理由来。
《摩西五經》读后感(五):书评
冯象译註, 摩西五经. 香港 :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 xxiii + 397 pp.
一. 底本
冯象在他的«摩西五经»前言中说, 其翻译所依据的底本是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BHS), 同时也参考了希腊文七十子本(LXX), 拉丁 Vulgate, 德文路德圣经, 英文钦定本等古译本; 以及当代译本如法语圣城本 La Bible de Jérusalem 和 Jewish Publication Soceity (JPS) 版本. 对于原文难解之处译文多从七十子本及法语圣城本.
二. 註释
冯象译本的註释没有采用脚註(footnote)和尾註(endnote), 而用我国传统的以小号字体插入正文形式也是其一个重要特点.
冯象在他的前一本书«创世记: 传说与译注»里多引用后世犹太教经师如 Talmud, Midrash 中的观点等, 来解释经文. 这样固然有助理解后人的思想, 却容易将后来的观点投射到早期文本上. 作为圣经註本, «摩西五经»的註释则更注重从古代宗教的背景, 同时也能联系相关的旧约经文.
但也有语焉未详之处. 比如创世记 4:11 下註“人血祭土, 借自古代近东生殖神话”. 由于没有具体指明, 亦无引用出处, 我猜测这里指的是古巴比伦 Etana 的神话传说(“you have drunk, O earth, the blood of my sacrificial lambs,” Bab. 12 pl. 3:35 (SB Etana), cf. Ibid. pl. 6:9). 不过, 这里“古代近东生殖神话”用的羊血与创 4:11 关系并不大, 註释也没有指出与这一节相同主题的民 35:30-34.
这个译本以“下接”、“上接”标明五经不同的来源之间的衔接, 但对于每一片段的具体来源(JEDP)并没有说明. 其本意固然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文, 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徒增阅读障碍(如黃錫木书评所指出). 比如在出 13:1-2 下接 11 节“头生子律”, 中间有插入“无酵节律”, 两者都属于 D 来源, 但仅标“下接”、“上接”就未能清楚地予以说明.
三. 结论
冯象译本是一个通顺的«摩西五经»汉语译本, 其註释对于理解经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若要深入了解摩西五经的历史背景, 以及对于经文的解释, 这些註释就有一定的局限, 而需要参考更详尽的五经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