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平凡需要梦想——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日期:2020-11-08 11:37:09 作者:小崔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平凡需要梦想——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他是农民的儿子,也是一位农民。曾经,他穿着浑身补丁的衣服,脚上一双足跟已破烂不堪的袜子,虽被鞋子遮住了洞口,但依旧难以掩盖它的破旧。瘦弱却高挺的他,抓着一只“非洲”黑馍,沾着别人吃剩下的菜的油水,饿虎般疯狂地啃食。每顿饭都是这样。

  如今,他依旧是个勤劳的好农民,衣服破烂依旧,身体精瘦依旧。他坐在大食堂里,与好友就《参考消息》上的时政,激烈地辩驳。只听言谈,谁能想到,这个名叫孙少平的男孩,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兼学生?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有不变的梦想。

  少平算是出身寒门,文革中,学校里每天的劳作代替了知识的传授。特有的时代背景,给了他耕牛般的勤劳、隐忍。但是,对于生活妄图强加给他的牛的安于现状,他拒绝了。父亲和哥哥早已对长期的贫穷感到恐惧,但他一直默默接受,踏实地干活、学习,等待着改变的机会。他像茧里的蛹,虽已进化成蝶,但仍被束缚,他艰难地啃食茧,迫切的想要找到生活的出路,触及梦想。

  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直到他来到矿场工作。

  队长王世才一家对他照顾有加,但不久,好友晓霞在工作中意外身亡给他年轻的心一记重击。祸不单行,王世才在矿井中意外去世,给刚振作的孙少平再次蒙上一层阴影。一切都是那么昏暗,梦想似乎遥远了,但梦想足够坚定,他就此承担起养活王世才的妻子惠英和孩子明明的重任,慢慢地在生活的洞穴中,向着光亮,匍匐前进。“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小说的结尾之语看似简单,但这是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却难以实现的,幸福的一家人向少平奔来,这美好的画面,便是少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嘉奖。仿佛洞穴中看到一丝亮光,不仅给不懈奋斗的少平一个交代,也是给在书里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挣扎的读者一些希望与慰藉。而这遗下的省略号,也饱含着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对少平无限的祝福。

  作者路遥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遗憾,深深的遗憾。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地血汗献给不死的人类之树。”一句深刻却不显得冗长的话,流露出路遥对艰辛生活的不灭希望,这也正是孙少平一直坚持的原因,是很多人终身奋斗的目标。而恰恰又有很多人,觉得这个目标太渺小,太平凡,以至于终生都在寻找一个“配得上”自己的“高尚”的梦想,待到下辈子再实现。那么,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连劳动与奉献也没达到,后悔不已,你又拿什么来安慰自己呢?

  我们生在一个平凡的世界,拥有自己的梦想,也许它很平凡,但仍需要我们不停地为之努力。书中的孙少平,一直满怀梦想。摆脱贫困?离开农村?成家立业?没人知道,但他确实存在。为了这个梦想,他忍受贫困,踏实肯干,独自承受失去好友的痛苦……这一切的动力就是梦想,这,就是希望。书中,路遥将梦想虚化,用实际的苦难与挫折来衬托。但生活不是小说,现实既残酷又悲惨,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具体的梦想来支撑,以防我们失去目标,变成一个浪费资源的行尸走肉。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因为我们会使用工具,更因为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梦想。

  平凡的世界,孕育平凡的我们,然而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平凡,才需要梦想来支撑生活,妆点生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平凡需要梦想——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